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2.能整合文本与媒体信息,形成新信息;
3.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进亲情
导入:
提到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背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性散文,自1925年发表以来影响教育了几代人。可以说,《背影》是感人至深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美文。让我们带着一颗感动的心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1.抢答题: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一共出现几次?
谁的背影,谁的眼泪?
2.思考探究:
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形出现,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解读父亲的背影
惦记背影(开篇点题)──刻画背影(追忆往事)──惜别背影(追忆往事)──再现背影(结尾深化)
女生齐读写背影的文字。
(2)解读儿子的眼泪:
A.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泪──悲哀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
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男生齐读四次流泪的句子。
(3)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有什么联系?
A.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泪──悲哀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
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感动的泪眼中见一个惜子如命的父亲。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依恋的泪眼中见一个伟大的父亲。
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思念的泪眼中见一个慈祥的父亲。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二、精读美文品味亲情
播放电视散文《背影》:“望父买橘”,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写评注,注意抓住关键字词关键句品析文章透露的内涵。
美点探究:
1.年龄:老年
2.体态:肥胖
3.走路姿态:蹒跚、慢慢
4.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5.动作:探、攀、缩、微倾
6.心态:心里很轻松似的
7.父亲的语言:“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得出父亲对“我”很关心,很体贴。语言更是简洁朴实,流露真情,极平凡的日常絮语,包含着多少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
8.独特的角度: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三、质疑探究感悟亲情
你想知道网络一些专家和大众的看法吗?
喻旭初: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名篇;
薛冰:《背影》不是宣传交通规则的;
丁帆:人性的美好是永恒的经典;
黄烨:一篇好文章胜过千万大道理;
叶兆言:《背影》不完美,但不能删;
课改:学者建议删除语文名篇,教材专家不同意;
广州各高校学生一致反对将《背影》从课本删除……
人无完人,父亲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使犯了错误,那也是因为爱儿心切呀,我想这个美丽的错误不会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正因为这种错误,才使这父爱变得更伟大更感人。
《背影》,如此感人的经典散文,这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让我们深入探究文本,得到写作的启示。
课文链接:补充两则关于《背影》的资料。
朱自清谈《背影》: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1.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请问这种力量从何而来?──真、细、实。
“真”即是真情实感;事情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细”即是描绘细致;观察的仔细。细致入微的细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实”即是朴实无华。客观写实的白描。朴实无华的语言。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感情。
“新”即是角度新颖——父亲的背影。
2.写作启示
(1)写人记事,应该选取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文章遣词造句,无需去追求华丽的辞藻,真情的自然流露最感人。
(3)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成就精彩。
(4)选材构思角度要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
小结: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动、感激、感恩的心来齐读这一崇高而又伟大的背影。(学生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真情告白
同学们,父爱如山,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人,你感受到了吗?请你敞开心扉,来说亲情,赞亲情,诉亲情。(三种方式任选其一)
1.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2.能整合文本与媒体信息,形成新信息;
3.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进亲情
导入:
提到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背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性散文,自1925年发表以来影响教育了几代人。可以说,《背影》是感人至深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美文。让我们带着一颗感动的心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1.抢答题: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一共出现几次?
谁的背影,谁的眼泪?
2.思考探究:
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形出现,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解读父亲的背影
惦记背影(开篇点题)──刻画背影(追忆往事)──惜别背影(追忆往事)──再现背影(结尾深化)
女生齐读写背影的文字。
(2)解读儿子的眼泪:
A.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泪──悲哀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
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男生齐读四次流泪的句子。
(3)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有什么联系?
A.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悲哀之泪──悲哀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
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感动的泪眼中见一个惜子如命的父亲。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依恋的泪眼中见一个伟大的父亲。
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思念的泪眼中见一个慈祥的父亲。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二、精读美文品味亲情
播放电视散文《背影》:“望父买橘”,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写评注,注意抓住关键字词关键句品析文章透露的内涵。
美点探究:
1.年龄:老年
2.体态:肥胖
3.走路姿态:蹒跚、慢慢
4.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5.动作:探、攀、缩、微倾
6.心态:心里很轻松似的
7.父亲的语言:“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得出父亲对“我”很关心,很体贴。语言更是简洁朴实,流露真情,极平凡的日常絮语,包含着多少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
8.独特的角度: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三、质疑探究感悟亲情
你想知道网络一些专家和大众的看法吗?
喻旭初: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名篇;
薛冰:《背影》不是宣传交通规则的;
丁帆:人性的美好是永恒的经典;
黄烨:一篇好文章胜过千万大道理;
叶兆言:《背影》不完美,但不能删;
课改:学者建议删除语文名篇,教材专家不同意;
广州各高校学生一致反对将《背影》从课本删除……
人无完人,父亲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使犯了错误,那也是因为爱儿心切呀,我想这个美丽的错误不会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正因为这种错误,才使这父爱变得更伟大更感人。
《背影》,如此感人的经典散文,这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让我们深入探究文本,得到写作的启示。
课文链接:补充两则关于《背影》的资料。
朱自清谈《背影》: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1.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请问这种力量从何而来?──真、细、实。
“真”即是真情实感;事情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细”即是描绘细致;观察的仔细。细致入微的细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实”即是朴实无华。客观写实的白描。朴实无华的语言。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感情。
“新”即是角度新颖——父亲的背影。
2.写作启示
(1)写人记事,应该选取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文章遣词造句,无需去追求华丽的辞藻,真情的自然流露最感人。
(3)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成就精彩。
(4)选材构思角度要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
小结: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动、感激、感恩的心来齐读这一崇高而又伟大的背影。(学生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真情告白
同学们,父爱如山,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人,你感受到了吗?请你敞开心扉,来说亲情,赞亲情,诉亲情。(三种方式任选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