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作业的批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教学要求“高质量,轻负担”,我认为其中作业的批改与达到这一要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领导仍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全批全改。批改数学作业,不仅是获得数学反馈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方法,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从作业中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作业的批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作业;批改
  数学教师有很多时间是花在作业的批改上。付出的劳动是很多的,但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批上“√”或“×”,而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和总结,这样的批改教师仅仅是起了一个裁判的作用,不外乎是完成了一道事务性的工序而已。学生以后的练习还是“重蹈覆辙”,试问这样的批改又有多大的价值呢?那么如何批改数学作业才能使教师花费的精力与学生受到的实效相吻合呢?就此问题我谈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 作业的批改要注意分析学生的错误,当一个好医生
  我们对作业的批改应当作观察学生学习动态的窗户,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批改时应因错而析。如在一次简算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1576-(400-3)=1176-3=1173,针对这位学生的错误我叫他先观察第一步减去?(397)在计算时减去了?(400)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3)所以在减去400后应加上(3),这样让学生明白错误之处并让他及时订正,针对性强,以后就能克服再出现类似错误的发生。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时往往只看得数就打上“√”或“×”,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得数的正确并不能说就完全正确,其中也可能隐藏着一些病根,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团结新村新建8幢新楼,每幢7层,每层10间,共建新房多少间?
  学生列式有
  ①8×7×10
  ②10×8×7
  ③10×7×8
  ④10×(7×8)
  计算的得数都相等,但这四种算式中①②两种就存在着问题。教师在批改时就一定要仔细,找出隐藏的错误,像①学生是没有掌握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②是学生把不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硬凑在一起,对应量不明确,即8幢新楼,每层10间这两个数量不相关联,中间必须还要有一个中间量,每幢几层来联系,直接相乘显然毫无道理。所以对这类错误,教师批改时应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找准相关联的量,绝不能糊涂过关。
  二、 在批改时要注意发现学生错误处的特殊“闪光点”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怎样把学生不正确的思路引导到正道上来,是很值得探讨的。如在一堂练习课上我出示题:李红买书用去8元还剩7元。问李红原有多少元?学生的解答大部分是8 7=15元或7 8=15元。而有一位學生解答是15-8=7元,如果对这种解答一棍子打死是不恰当的。因为经我问话发现,这位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先想()-8=7,继而凭直觉得出15-8=7,他的想法是把一道逆叙的应用题按顺向思维来完成或是说他是用解方程的思路来解题了。所以我认为在作业批改时对一些特殊的“错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诱导。这样的批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作业,特别是差生的作业,往往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常常认为是“不用批或批与不批一个样”,因而敷衍了事。殊不知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呵护。有的差生的作业并不是一错到底,我们做教师的应一视同仁,甚至批得更为认真。我们可以把作业中正确的部分圈画出来打上“√”,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正确之处,在原则性错误处打上“×”,并帮助其明白错误原因的真正所在,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嫌弃他们,从而树立起信心,奋起直追,教育将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三、 作业批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品质教育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作业中最能体现出来,如有些学生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针对这些不良习惯,在批改时要以严要求进行规范训练,不能认为是小毛病,没关系。在一定时候可以搞作业展览,表扬一些作业认真、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有些学生对作业单纯当作任务,就此问题我认为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也大有原因可寻。一些教师单一诊断式的批改,使学生感到乏味,对作业没有什么吸引力。我认为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还应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曾记得有这样一题:求比13大比23小的4个分数。一位学生在作业本上不仅正确地写上得数,并写上:求4个分数,就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就能举出4个分母相同符合要求的分数,3个扩大4倍,6个扩大7倍,依次类推。我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上了“妙,太妙了”,作业本发下以后,同学们争相传阅,上课我也表扬了他。以后的作业,学生中常常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我在批改时都给以适当的批语,并给附加分。这样的批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 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形成新的作业观
  长期以来,作业的批改都由老师包下来,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完成作业是“交差”,不管正确与否,甚至是抄袭。教师批改这样的作业一无效,二可能获得错误的信息。所以我认为作业因由教师全批逐步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或同学间互批。因为学生自批作业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马上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在批改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是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回顾和检查,对以后的学习也有一个较好的定向。作业互批可使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发现他人的独特见解供自己参考,又可以发现他人的错误,并引以为鉴,同时在批改他人作业时,学生往往要求很严,书写格式,数据标准等,从而促进自己对作业的质量。这些都是老师传统的批改无法实现的。
  由于作业是学生最经常、最大量的独立学习活动,批改作业也是教师天天要做的工作,而在批改作业中利用机会,改变方式,挖掘潜力,启迪发奋,不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且值得探索的事吗?
  作者简介:邸士龙,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民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阅读学习。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还能够让
摘要: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辅助手段,是充分发挥个性特点,达到真正面向全体的有效手段。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具体地讲主要有这么几种:从练习内容上、从练习形式上、从学习程度上、从教学目的上构建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构建  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辅助手段,是充分发挥个性特点,达到真正面向全体的有效手段,形式有多种多样,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学校又是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的主阵地。深入调查了解到,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体融入中确实存在很多难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合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統文化;融入  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
摘要:近年来,自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自媒体实现方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QQ、百度等多种媒体平台传播文字、图片、音声、视频等资源。将自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阅读课堂上,既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又有利于直观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一改以往枯燥教学模式。本文将先分析运用自媒体信息技术的意义,再阐述如何利用自媒体信息技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高效阅读;自媒体信息技术  自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
摘要: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开始觉得数学难度提升,对数学中字母、公式、图形图像等内容感到枯燥,学习困难加大。而事实上数学知识中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奥妙,魅力无限。为了让学生能够用心学习数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本文首先分析自学能力培养重要性,然后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可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与学习效率。通过对教学课堂情景创设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结合数学教学知识特点,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加深对情境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学习效率;思考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在教育阶段已经成了重要的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境教学的使用方法;通过对情境创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这其中合理推理能力具有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理论思维脉络、更高效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下面文章就将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内涵做一个简要的阐述,并就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出一些具体举措。  关键词:合情推理能力;小学;数学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
摘要:生活化教学现在成为小学课堂教学的主流,它改善了原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创新及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的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教学方式,创设数学生活化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导入到生活实践中,也可以建立数学学习小组,加强课堂内外讨论,同时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激励学生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