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化教学现在成为小学课堂教学的主流,它改善了原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创新及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的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教学方式,创设数学生活化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导入到生活实践中,也可以建立数学学习小组,加强课堂内外讨论,同时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激励学生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既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又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生活化与数学相结合,不仅为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又能在生活化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生活化教学为数学学习带来新的启发与创新点。
  一、 创设数学生活化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在教学内容上适当的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让原本固定化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概念也生动起来。而实际上每一个公式和原理的背后都具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在每一段历史中的代表人物的发现创造的过程都是一部传奇的史诗。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比如说,在学习“认识人民币面值”这一知识时,老师可以抛开书本,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景,总共有多少钱,买东西花去多少钱,兜里还剩多少等等,这种数学练习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数学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在学生实际可以接触并了解的问题中,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将数学知识导入到生活实践中
  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小学的学习进行生活化,将所有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做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学生对于数学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的学习,并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关于圆的认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创建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利用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去对知识内容有深度的认知。上课的时候老师首先就可以去问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一定坐过汽车吧,汽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呢?有没有同学见过不是圆形的汽车在路上行走吗?为什么所有的车轮都要设计成为圆形的呢?紧接着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形式,用别的形状(例如三角形、方形、正方形、梯形)去做车轮的模型,然后再试着在桌子上进行实验,想象一下自己坐在车子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时候课堂的气氛一定会活跃起来,以往的数学课堂都是比较沉闷、枯燥的,不过在这个时候课堂就会被掀起一个高潮,学生们对于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去展开分析。
  三、 建立讨论小组,加强课堂内外讨论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制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成立课后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预习,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学习难度,每一堂课制定一个目标,将课本内容有计划地掌握并运用,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学习之后,学生必须要课后复习和预习,加深一下印象,真正将知识掌握起来。一般情况下,课后作业除了单纯的布置一下课堂相关练习题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课上的时候花适量的时间和下课时间来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习向更有深度的层面发展。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不是针对于某个学生的,而是面向学校中的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比如,在学习“距离,速度,时间”这方面的知识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骑行、散步、划船等等,并且让他们从中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样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成绩,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计算自己从学校到家的距离,以及教室、操场、食堂、校门口等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的计算。带着兴趣和任务学习,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让所有学生在任务活动中体验成功。
  四、 注重进行生活化教学评价
  完整的课堂包括课堂将要结束时的教师评价,教师要根据自己所讲解内容以及学生表现,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且在考核后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善方法。评价与教学过程具有一致性,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在评价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时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也要对学生实际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引起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视,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的表现各有特点,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各自表现特点做出相应的针对性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而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制定适合小学生的全新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齐永山.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56-57.
  [2]徐静.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161.
  [3]农大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7(5):115-116.
  [4]陈晓玲.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1):54.
  作者简介:虎伟民,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景泰县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进核心素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理解、运用、思维及审美,具体到语文课标上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但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之间存在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阅读学习。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还能够让
摘要: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辅助手段,是充分发挥个性特点,达到真正面向全体的有效手段。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具体地讲主要有这么几种:从练习内容上、从练习形式上、从学习程度上、从教学目的上构建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构建  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辅助手段,是充分发挥个性特点,达到真正面向全体的有效手段,形式有多种多样,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学校又是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的主阵地。深入调查了解到,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体融入中确实存在很多难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合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統文化;融入  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
摘要:近年来,自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自媒体实现方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QQ、百度等多种媒体平台传播文字、图片、音声、视频等资源。将自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阅读课堂上,既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又有利于直观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一改以往枯燥教学模式。本文将先分析运用自媒体信息技术的意义,再阐述如何利用自媒体信息技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高效阅读;自媒体信息技术  自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
摘要: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开始觉得数学难度提升,对数学中字母、公式、图形图像等内容感到枯燥,学习困难加大。而事实上数学知识中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奥妙,魅力无限。为了让学生能够用心学习数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本文首先分析自学能力培养重要性,然后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可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与学习效率。通过对教学课堂情景创设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结合数学教学知识特点,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加深对情境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学习效率;思考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在教育阶段已经成了重要的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境教学的使用方法;通过对情境创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这其中合理推理能力具有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理论思维脉络、更高效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下面文章就将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内涵做一个简要的阐述,并就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出一些具体举措。  关键词:合情推理能力;小学;数学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