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深化体验式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发现和引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心理教育 体验式学习 教学渗透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把心理教育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学科心理教育渗透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认为加强心理教育渗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课堂教学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质是人与人的和谐,民主、平等是内涵。
  心理渗透程度的深浅常常是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的最直接体现。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课堂;有了和谐的课堂,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中的学习和心理教育的渗透。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对学校来说,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气氛,不论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健康、融洽、充满友谊和温暖的集体环境,能使其成员强烈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容易顺从集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模仿和认同他人的趋向。因此创建和谐师生关系,能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实现课堂中心理教育的完美渗透。
  2 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就会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举起的小手。在实验、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迷路或矛盾是常见的现象,有时还有一些学生会钻牛角尖,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让他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3 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加上心理还不成熟,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有的学生傲慢无礼,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消极悲观,有的学生考试不理想就自暴自弃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引导和解决。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学生取得成绩时,勉励其再接再厉;学生心情低落时,给予引导,化解不良情绪。
  4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教育规律,提升科学的教学模式,正为广大教师所追求和思考。目前,课堂改革纷纷上马,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这些都是老师们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和理性思考的结晶。
  一方面教师要及时点拨。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整个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价。(1)对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理清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意义体系。(3)提供有关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情趣的培养,要求我们老师不仅仅掌握专业的知识,还要积极专研业务,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让心理学教育在课堂中贯彻进去,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阐述一下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外,一定要充分地研究学生的心理,把心理学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做到刺激与反应的联合。语言学习是一种行为,反复的刺激和反应,会在脑中留下语言的烙印。学生适应了语言习惯,就能脱口而出,形成一种机械式的自动化的习惯,这样语言就学会了。
  心理渗透是英语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学习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一种心理过程。一定要做好心理学的研究和在课堂中的渗透,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恰当的运用,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比较明显,教学质量就能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与时俱进,找到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才能互相促进,最终实现理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心理教育的渗透,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惠彦森.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09(3).
  [2] 赖善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沟通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1).
  [3] 罗学强,黄丽珍,谭志明.高职院校学生实训与实习中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其比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 冷琪,邰金俊.用沟通分析理论优化职业学校师生关系[J].教师,2011(22).
  [5] 宗淑花.德育教育重在心理教育[N].廊坊日报,2007.
  [6] 李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与行[N].廊坊日报,2008.
  [7] 李昌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续)[J].基础教育研究,1995(5).
  [8] 韩建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尝试[J].天津教育,1996(11).
  [9] 曹中保.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其他文献
比较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异同,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表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特征.
反腐倡廉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牛先锋,张晓敏“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引此书只注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的呼声原来越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已被大多高校所采用。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任务,并在实施过程中的
政治课作为中等职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却因种种原因导致课堂效果不佳。笔者结合课堂实践,尝试从课堂情境营造和发散思维引导两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毕业生择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师资配置不合理等种种原因,造成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一方面总会在毫无意识中违反法治社会的最基本
袁世凯与中国经济近代化─—袁氏重农、重工、重商思想研究苏全有,朱选功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一个颇有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近年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
在知识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当代青年的整体创新水平事关民族国家的兴衰。培养青年创新意识主要是保持青年的求知欲,爱护青年的好奇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在经济和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沿黄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只有认真分析农村贫困的主客观原因,根据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做到知行统一。知行统一的实现,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运用知识的素养,更要认清使命,以身作则,坚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