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晋唐心印”古墨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界讲究“缘分”。十年前的五一长假,我闲来无事,逛古玩市场。在一摊位前伫足,见一小塑料袋内装有一物。摊主告知是一块墨。好奇心驱使着我将塑料袋打开,一块大墨映入眼帘,拿在手中欣赏。“晋唐心印”四字描金,已被尘封所掩饰,字的轮廓依然清晰,墨名底下,为一巨型印章,是乾隆皇帝的印章(八徵耄念之宝)。我曾在一些绘画上见过。印章宽边的朱色已经褪去(年代久远及尘封所致),墨名与印之间、墨的边缘处,有极其古老的文饰,古朴典雅。墨的背面四周有高起的棱,多处已被磕碰掉了。整个背面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全文,上下两段文字字迹尚清。墨的右侧上方有:“乾隆六年汪近圣”字样。这难道真的是块古墨吗?我反复观察,没有发现任何作假的痕迹,问摊主价值几何?摊主开口说出个极高的价格。当然,此墨倘若真是乾隆古墨,这个价格应该是物有所值。我将自己所带的钱倾囊托出,基本上凑够摊主的底数,钱货两清。
  回到家中欣赏把玩,不放过任何可疑的痕迹,查字典、辨印章、考文饰,结果让我欣慰。该墨长21厘米、宽5.8厘米、厚1.8厘米,重330克,上边一对像螭龙,下面一对是什么图案,问了几个朋友,都不得知。“晋唐心印”的“晋”字的上端,墨的右上角古文饰的一段,有人为了鉴定,曾经用东西将字与文饰的一部分尘封拨开,露出了墨名与文饰原来的金色,只是墨名的“晋”字的金色更接近于赤金,进一步了解该墨的本来面目,好似“赌石”的开天窗。此墨曾经被摔成四段,后重新粘合,粘工极高。从正面整体仔细观察,墨的表面,有一片较均匀的鱼鳞片似的小折皱,印证墨因年代久远而自然形成,贴近嗅一嗅,依然有一股清馨的墨香。
  经查,“晋唐心印”是乾隆皇帝为唐·冯承素摹写的《兰亭序》所题。
  2005年10月6日,北京电视台在京门大厦搞文物鉴定。我请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对该墨进行鉴定,史先生讲,此墨是块清墨,但是年款与印章有出入,应该是乾隆80岁以后制作的。对于我来说,它的价值尚在其次,真墨才是庆幸,起码是块清代的墨;捡个小漏还在其次,我更珍重的是收藏界所说的缘分,有道是可遇不可求。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其他文献
灿烂的夜晚与混乱的白天  6月2日早晨,我怀着无比复杂的感情,离开玉树回京。我见到了浩荡的通天河;到过唐僧师徒晒经的地方,那里开着一片片淡紫色的小花,香气扑鼻;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经城,使人内心陡生敬意;文成公主当年进藏之路上,铺天盖地的经幡……我被美丽打动,心里又充满了悲壮。  我是5月28日从北京飞赴西宁,第二天转赴玉树的。任务是采访玉树地震特警抗震救灾的事迹。一下飞机,接我的特警见面就说:“2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说起这北京的热,的确应该叫热,但凡在北京过过三冬两夏的人们大约都有这样的感受。从冬天说,过了春节,开始刮风,其实这风春节里一直就刮着,只是大伙儿红着心过年,没工夫在意。该吃的吃光,该放的爆竹放完,搓着两手望天儿,想起应该关心国事,揣手四顾,嚯,什么时候起风啦!这风刮得有些不一般,没日没夜。老天爷悲悯,可怜那些久住城市没着落的人,总想多搬运点儿土让浑浊的日子有个对比。瞧,天地都倒了个个儿,还有什么过
加藤嘉一,一个来自日本伊豆,在中国人气飙升的年轻人,被称为在中国发展的知名度最高的日本80后,也是媒体曝光率最高、唯一扮演“时政评论员”角色的在华老外。加藤因为其帅帅的外表、流利的中文表达、充沛的才气,最主要的,是他在磨难中奋进的精神,深得中国同龄人的敬佩。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十分推崇这个26岁的日本年轻人,对他的优秀素质不吝褒奖:“年轻人该怎样生活?向加藤同志学习!”    为父还债 ,周
2008年夏季,在海淀区文联组织的一次笔会上,区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卫汉青把江西省画家胡才春介绍给我……他热情而礼貌地紧握着我的手,和我轻声地交谈着,没有一点儿架子。他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慈禧带热清代翡翠收藏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我国自古就有用玉、佩玉的习惯,从商周时期开始迄今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等为代表的玉石文明,留下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玉器文化,留下了和氏璧等古代名玉的千古传说,也留下了金缕玉衣这样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玉质珍宝。而翡翠这一硬玉,直到明代在我国数量极少,甚至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到了清代尤其是
大众收藏,最吸引人的神话之一,莫过于捡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捡漏儿的文字就不断在媒体上亮相。有些靠着买卖古玩发了财、出了名的人,就是靠着制造自己如何捡漏儿的神话,来为自己做造神运动。最初的那批收藏爱好者,捡漏儿是有可能的,因为80年代还不兴收藏,甚至还没有人敢说自己喜欢收藏。那时候最富也不过是个万元户,炫耀吃穿还来不及呢,谁有闲功夫、闲钱,往那上面扔?活钱死物是那个时代一般大众的理财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