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间舞蹈典型动作特征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z_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文章分析了江西民间舞蹈动作的基本特征和动作要素,为我们理解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步法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江西民间舞蹈 动作特征 姿态
  江西民间舞蹈是我国赣文化园地中一支独特的奇葩,作为中国民舞艺术中枝繁叶茂的一枝,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厚、意蕴之深远,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为世人所瞩目。对江西民间舞蹈的典型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江西民间舞蹈的把握。
  一、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江西民间是农民的舞蹈,农耕文化在江西民间舞蹈的发展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南丰傩舞在艺术风格上受楚文化、农耕文化、武术、戏曲文化的影响,既有粗犷豪放,又有诙谐幽默的特点。乐安滚傩神,人们为避邪逐疫,设计了一套特有的表演动作,如“三关决”、“五义决”、“掌决”、“剑决”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江西民间舞蹈总体动作特点是:圆背含胸,重心略往下沉的内敛体态,动作朴实,有向下或向上的顿挫感,手臂有力向外推、弹,带动身体的艮劲,步伐灵活多变,旋转跳跃,闪转腾挪。人体“拧、倾、圆、曲”是整体的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南丰傩舞的基本姿势包括: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脚型、基本脚位。南丰傩舞手型除自然掌型外,还有其特有的香诀指,是道教中的指诀,即大拇指握住中指和无名指,食指小指伸直。基本手位有胸前交叉位、旁展位、旁曲位、双柱香位、顺风旗位和托按位。民间舞大多是自然脚型,基本脚位有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蹲裆步位、旁弓步位、前虚点步位等。
  二、江西舞蹈动作的基本姿势
  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基本姿势包括:基本手型与手位、基本脚型与脚位。可用八字概括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姿态:梗、拙、拧、倾、跺、甩、推、抖。这些特点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同出一辙。例如南丰傩舞的手型除自然掌型外,还有其特有的香诀指,是道教中的指诀,即大拇指握住中指和无名指,食指小指伸直。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手位有胸前交叉位、旁展位、旁曲位、双柱香位、顺风旗位和托按位等舞蹈姿态。江西民间舞蹈的脚位大多是自然脚型,体现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它基本脚位有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蹲裆步位、旁弓步位、前虚点步位等,步态动作自然、大方。
  三、江西民间舞蹈的体态特征
  江西民间舞蹈的体态特征具有“不协调的舞蹈”和“协调的舞蹈”两大类型特征,例如永新盾牌舞集武术、杂技、舞蹈与音乐于一体,动作粗犷、雄健、彪悍,队形变化奇特、壮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这充分体现江西民间舞蹈的不协调性,但是其又刚劲有力。江西民间舞蹈不仅要求有节奏地进行,强调舞蹈动作的全身协调,而且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动作要受到节拍的调节,这种舞蹈的协调方式就体现出江西民间舞蹈的协调性,同时具有“伸展性”和“收缩性”两种特性,但是这两种伸展性和收缩性的舞蹈有明显的文化差别,体现出江西民间舞蹈的渊源。一个民族的耕耘文化特色愈浓,其舞蹈的特性愈具有收缩性;而对于江西古代的崇奉图腾和酋长制愈彻底,就愈能够体现出舞蹈的伸展性。江西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减弱刚健的动作、步伐和跳跃,而是以一个固定中心作为运动的起点,整个身体或部分身体向左及向右摆动,或转运成窄小的圆形。这类舞蹈动作为摇摆、挥动和暂时性的停滞,节奏则通过四肢动作协调而柔和地呈现出来,体现出江西舞蹈的刚性和柔性之美。
  四、江西舞蹈的动律特点
  江西舞蹈的动律特性主要是由膝步的“梗、顿、颤”与胯、肩、头共同形成上身的“梗、顿、圆”动律共同形成的,舞蹈具有圆润性和律动性。舞蹈中大多数人物的身体具有前倾、后仰、拧扭幅度大、重心低、多以屈膝半蹲舞动的形态特点,形成上身动律拧、倾、曲、仰,下身动律跺、踏、颤、顿、蹲、蹦、跑、跳的特点。
  1.手臂动作特点。手是身体最灵活的部位,最能体现出舞蹈的特性,例如南丰傩舞的基本手型是香诀指,基本动作规律有:齐眉外晃手、推手、合分手、推弹手、单晃手、内绕手……手臂有力向上、向前推、弹、绕,有内在的梗劲、顿劲。
  2.上身动作特点,主要体现的是“梗、顿、圆”动律。例如永新盾牌舞蹈生物上部“梗、頓、圆”动律,“梗”是由于舞者头戴面具,形成头部动作的梗、拙,舞动时不灵活,有卡通状的顿挫感,上下左右动作分明;“顿”是指由身体腰部向上或向下迅速发力而形成的顿挫感;“圆”是指肩胸带动上身,双臂向前或向后或四周平圆、立圆运动。
  3.膝盖的动作特点主要体现“颤、顿”屈伸动律。这样的动律的表现方法体现出舞蹈的连贯性,例如南丰傩舞的双膝关节的上下屈膝,同时与胯、上身、及头肩的配合,形成了南丰傩舞的风格特征,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表达不同的内容。由于任务形象的不同,以及江西民间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法,在不同时间和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屈伸动作各有不同。上顿屈伸——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直膝,一拍到位,弱拍下屈膝。下顿屈伸——与上顿屈伸相反,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屈膝,一拍到位,弱拍下直膝。双颤膝动律——以小腹为依托,在双膝关节微颤体态下,随着动作过程膝步自然颤动。
  4.胯部横扭动律体现出民间舞蹈过渡的自然性。江西舞蹈的体态有收缩、内敛、低重心的特点,能够顺畅地实现动作的流转和变化,这种体态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膝部的屈伸而形成胯部横向运动。例如在江西南丰傩舞中魁星矮桩步在行进过程中造成身体胯部的拧扭横向摆动,并带动双肩形成耸肩、摆头动律,形成舞蹈过渡的自然性。
  五、小结
  江西民间舞蹈动作的变化多样,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江西民间舞蹈的规律和基本特点,更好地理解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参考文献:
  [1]邓伟民.江西傩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创新研究[J].中国音乐,2010(3).
  [2]黄文华.元素化教学在赣南采茶教学中的功能价值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
  [3]于平.丰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结合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总目标要求,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如何切合教学现状有效实施高中英语教学,这对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和新课改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英语教学 现状和误区 改革措施 具体实施  新课程标准站在人性的高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全面、自由、积极地发展。因此英语老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而且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
摘 要: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着新挑战与契机。作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有效开展等问题。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沟通 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已成为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为了顺应高中政治新课程标
MicroRNA在胚胎合子基因转换、胚胎致密化、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精子中的microRNA可通过调控早期胚胎转录水平,直接参于胚胎的发育,并在跨代遗传中发挥重
本研究探寻了中药抗新城疫病毒的有效组分,为开发新型、有效、环保的中药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试验方法:收集治疗畜禽病毒病的中药处方,将出现频率高的4种抗病毒中草药(黄芪
摘 要: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深厚的专业知识;热忱的师者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格魅力 专业知识 师者情怀 道德情操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专业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需求,本着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原则,更好地体现基础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作者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旅游专业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教学新路。  关键词: 旅游专业 语文教学改革 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