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所没想到的。有时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为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学科,我们更应该转变观念,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1、凭借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课文的题目、含义深刻的句子、与众不同的用词及标点、文中人物的特殊行为、奇特的自然现象、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成为设境的凭据。如《劳动最有滋味》“劳动是辛苦的,为什么说它最有滋味?”《记金华的双龙洞》“文章写的是双龙洞,为什么开头要用两大段文字来写山上的景色呢?”等。
2、设疑创境,把握问题时机。
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学《田忌赛马》,课前审题引导质疑:田忌是什么人?他与谁赛马?赛马的经过怎样?谁胜谁负?通读全文后布疑:齐威王的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却输了,真是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激发问题矛盾,引导读文探究。课中设疑,引导深入品析:齐威王“夸耀”自己的马,可以说成“夸奖”吗?为什么?课后,改变课文本身的条件,设疑:假如再赛一次,齐威王会赢吗?由浅入深的引导,由易到难的设障,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问题的氛围中,逐渐悟出问的规律,找到问的途径。
二、提供问题实践,强化问题意识
(一)营造宽松氛围,激发提问兴趣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异常活跃。教师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交谈的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乐问善问。
(二)参与提问设计,学会问
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参与提问设计,教师要做好示范指导工作。
首先,让学生学会问什么。提问有很多种类型,有浅层次的疏通性问题、促进深入思考的深究性问题、品尝表达方式的鉴赏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挖掘课文“空白”处的想象性问题等。如学习《挑山工》伊开始,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如:①挑山工是什么人?②他们是怎样工作的?③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我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有一些更想知道的问题,如作者与挑山工相遇的经过怎样?挑山工给了他哪些深刻印象?其中哪一点启发最大?作者为什么说这位山民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作者画挑山工有什么用意?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其次,让学生学会怎样问。在好奇兴趣之处可“趣问”,如《小壁虎找妈妈》的“小壁虎爬呀爬,爬了多少天才长出尾巴呢?”在难以体会之处可“联问”,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到底是谁在无声地指挥?”联系已学过的关于周总理光辉事迹的课文,深入地问;在思维活跃处可“曲问”,如《草船借箭》,“假如鲁肃忠主心切,向周瑜告密,诸葛亮该怎么办呢?”在不认同处可“驳问”,如《草船借箭》,“诸葛亮明明是设计骗箭,为什么偏偏说‘借箭’呢?”
(三)把握探究点,巧设问
课文的探究点往往是课文的题目、词语、句子,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我们应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直觉,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握课文的探究点,立足探究点巧设问题,引导思考。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如《狼牙山五壮士》的题眼“壮”,《鸟的天堂》文末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我的战友丘少云》的“纹丝不动”等。围绕这些重点的词句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这些词句出发,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帮助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1948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学生质疑:其实作者是忘不了什么? 那一天发生的事情对作者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由于学生自己把握了探究点,他们的思路就能紧跟文章的思路,感情也能紧跟文章的感情,学习课文也自然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融入了自己的认识、思考、情感,学生的问题也变得深入、有条理,富于思考性与情感性。
总之,作为语文课堂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日益体现出它的价值。它区别于老式教学中教师连续提问的旧模式,而且让学生自己从文体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注重了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培养。
作为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学科,我们更应该转变观念,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1、凭借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课文的题目、含义深刻的句子、与众不同的用词及标点、文中人物的特殊行为、奇特的自然现象、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成为设境的凭据。如《劳动最有滋味》“劳动是辛苦的,为什么说它最有滋味?”《记金华的双龙洞》“文章写的是双龙洞,为什么开头要用两大段文字来写山上的景色呢?”等。
2、设疑创境,把握问题时机。
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学《田忌赛马》,课前审题引导质疑:田忌是什么人?他与谁赛马?赛马的经过怎样?谁胜谁负?通读全文后布疑:齐威王的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却输了,真是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激发问题矛盾,引导读文探究。课中设疑,引导深入品析:齐威王“夸耀”自己的马,可以说成“夸奖”吗?为什么?课后,改变课文本身的条件,设疑:假如再赛一次,齐威王会赢吗?由浅入深的引导,由易到难的设障,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问题的氛围中,逐渐悟出问的规律,找到问的途径。
二、提供问题实践,强化问题意识
(一)营造宽松氛围,激发提问兴趣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异常活跃。教师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交谈的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乐问善问。
(二)参与提问设计,学会问
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参与提问设计,教师要做好示范指导工作。
首先,让学生学会问什么。提问有很多种类型,有浅层次的疏通性问题、促进深入思考的深究性问题、品尝表达方式的鉴赏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挖掘课文“空白”处的想象性问题等。如学习《挑山工》伊开始,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如:①挑山工是什么人?②他们是怎样工作的?③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我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有一些更想知道的问题,如作者与挑山工相遇的经过怎样?挑山工给了他哪些深刻印象?其中哪一点启发最大?作者为什么说这位山民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作者画挑山工有什么用意?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其次,让学生学会怎样问。在好奇兴趣之处可“趣问”,如《小壁虎找妈妈》的“小壁虎爬呀爬,爬了多少天才长出尾巴呢?”在难以体会之处可“联问”,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到底是谁在无声地指挥?”联系已学过的关于周总理光辉事迹的课文,深入地问;在思维活跃处可“曲问”,如《草船借箭》,“假如鲁肃忠主心切,向周瑜告密,诸葛亮该怎么办呢?”在不认同处可“驳问”,如《草船借箭》,“诸葛亮明明是设计骗箭,为什么偏偏说‘借箭’呢?”
(三)把握探究点,巧设问
课文的探究点往往是课文的题目、词语、句子,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我们应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直觉,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握课文的探究点,立足探究点巧设问题,引导思考。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如《狼牙山五壮士》的题眼“壮”,《鸟的天堂》文末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我的战友丘少云》的“纹丝不动”等。围绕这些重点的词句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这些词句出发,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帮助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1948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学生质疑:其实作者是忘不了什么? 那一天发生的事情对作者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由于学生自己把握了探究点,他们的思路就能紧跟文章的思路,感情也能紧跟文章的感情,学习课文也自然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融入了自己的认识、思考、情感,学生的问题也变得深入、有条理,富于思考性与情感性。
总之,作为语文课堂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日益体现出它的价值。它区别于老式教学中教师连续提问的旧模式,而且让学生自己从文体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注重了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