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伏笔”被文艺评论家称之为“草蛇灰线法”。最早见于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有草蛇灰线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捧’字紫石街边写若干‘帘子’字等是也,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作为叙事结构技巧,草蛇灰线法就是指通过对特定事物忽断忽续的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线,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自然而又合乎逻辑,从而形成此呼彼应、首尾贯通的艺术整体。
自《左传》伊始,伏笔的运用就已经相当普遍了,宋代吕大丰在《春秋五论》中就评论道:“左氏每述一事,必究其事之所由,深于情伪,熟于事故”,“凡被弑之君,必先显其无道之迹;凡战败之师,必先露其散乱之状;凡覆亡之国,必先表其衰腐之兆;凡显达之人,必先扬其非凡之相,吉凶未至,先有了或吉或凶的预兆”。翻开《左传》,伏笔、照应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在《左传》中,对于预言、梦境、卜卦、灾异等方面的描写经常使用,不仅使文章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起到了“草蛇灰线”的作用。如《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中,秦国要伐郑,蹇叔劝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并预言“孟子!无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同时,王孙满看到了“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便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他们的这些预言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果真,秦国军队大败而回,照应了前面的伏笔。《左传》中还存在大量的灾异、h筮之类的描写,它们与梦占相似,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准确应验。而且,这种伏笔与照应使得作品在结构上繁而不冗,叙事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突破了编年体的局限,从而保持了情节的完整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古代的文学评论家们对于伏笔与照应非常重视,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毋令一人无着落,毋令一折不照应”;李渔也曾经说过:“每编一折,必先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
他充分认识到了在创作中,伏笔和照应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埋伏”其实就是伏笔。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及了众多伏笔照应的例证,例如在第二十三回就运用了夹批的形式来点评“西门庆出场”:“西门庆‘开着个生药铺’,金圣叹批道‘伏砒霜’;西门庆‘使得些好拳棒’,金圣叹批道‘伏踢武大,踢武二’;西门庆‘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金圣叹批道‘伏官吏通钱’:‘因此,满县人都饶让他些个’,金圣叹‘伏何九忌怕’。”金圣叹注意到了作品在介绍人物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一举两得,作品在叙事上发挥了多方面的功用。又如鲁达打死郑屠后,被金老父女邀请到“七宝村”。金圣叹批道:“此书每欲起一大篇文字,必于前文先露一个消息,使文情渐渐隐隆而起,犹如山川如山,乃始肤寸也。如此处将起五台山,却先有七宝村名字;林冲将入草料场,却先有李小二浑家浆洗棉袄;六月将劫生辰纲,却先有阮氏鬓边石榴花等是也。”。王平对其点评也做了具体分析,“‘七宝’是一个佛教用语。暗示了鲁智深将要到五台山为僧;‘浆洗棉袄’意味着冬天的来临,暗示了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情节;‘石榴花’说明是春天景象,暗示着六月的劫取生成刚。”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伏笔与照应在《水浒传》中运用之巧妙,页能够体验出其所达到的效果,更能够惊叹金圣叹的眼光犀利敏锐。
对于叙事性艺术作品而言,设伏笔能够使得故事讲述得更为巧妙,在叙述效果上往往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之效,电视剧是叙事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其叙事结构手法也都是从我国传统叙事结构的丰厚土壤中来,因而对于这种叙事技巧的借鉴,,不仅具有可能行,而且也具备了必然性。在我国的电视剧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这种叙事结构技巧的成功运用。
如电视剧《雍正王朝》第八集,有一段吴思道向幼年弘历讲授有关狩猎的一场戏,可谓一妙伏笔。吴思道向小弘历详细讲述康熙一生射杀过多少野兽,其中又有多少熊,多少虎,多少鹿,又谈什么康熙每年都要和皇子一起打猎的原因等等,不烦其冗,不思其解。但是在后面的一场戏马上使我们明白了,康熙带领着众皇子一起狩猎,小弘历在康熙面前大谈狩猎之道,并且回答康熙的问题就是他一生射杀过多少野兽,表现出异常聪颖可爱之相,深得康熙喜爱,并被赐予原本送给太子的金如意,而康熙对于弘历超乎寻常的喜爱也是后来传位于雍正的一个重要原因。后面一段戏正好照应了前面吴思道向幼年弘历讲述狩猎的一段戏,相互呼应,互相关照,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该剧另外一场戏,隆克多不得志之时,为了还朝廷的欠款,将康熙送给他的宝刀送到典当铺,就是一处很好的伏笔,在后来的戏中康熙为了赢得隆的忠诚,将赎回的宝刀又送给隆克多,他也在传让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一个伏笔设置就比较好,在第二集中,年轻的褚琴和谢枫作为文艺兵随军四处奔波表演节目,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文工团的战士为大家合影留念,恰好二人紧挨着站到了一起,照片记录见证了他们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情节业已叙述完毕,也看似没有什么特殊作用,但在后面的电视剧叙述中,失去恋人的谢枫,毅然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抗战中他英勇抗敌、视死如归,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石光荣将他身上已经被烧得残缺不全的那张照片交给了褚琴。当那张照片被她的泪水浸湿之时。是对他们那段美好岁月的追忆,对真挚情感的缅怀,也是向纯真年代的告别,照应了第二集他们合影的那场戏,让人感喟人生悲欢,感叹曾经沧海。
再如电视剧《天下粮仓》第一集,从南方巡视而回的刘统勋回到京城,碰到拦住其路的宋大秤,宋满头白发,已是风烛残年,死活不肯给刘统勋让路,并跪着向他献秤,还骂刘为有眼无珠之辈,这场戏让观众着实感到费解。但是,在后面的叙述中,刘统勋把秤砣交给了浙江巡抚卢焯,请他查秤砣背后的事情,在米河与卢焯的共同努力下,果然发现了浙江钱塘县秤背后隐藏着的惊天动地的秘密,恰好照应了第一集宋大秤拦路的那场戏,而宋大秤正是到朝廷屡次告状不得的钱塘县令,形成了照应。
在电视剧中,通过叙述人的讲述(画外音)或者剧中人物的对自,也是构成伏笔的重要的方式。如电视剧《大明宫词》就是以太平公主对李隆基讲述的口吻进行叙述,当太平公主深爱着的薛绍死在自己眼前,薛绍的丫环替薛绍的妻子死了之后,通过太平公主的画外音说道:“这悲惨的一幕,在我浑然不知的情形下发生了,注定了我终身感情的不幸,也注定我和母亲之间一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后面太平公主的爱情一直不幸埋下了伏笔。
电视剧《五月槐花香》,茹二奶奶与一位戏子偷情有了身孕,想和佟奉全结婚以掩人耳目,而佟却不愿意,在他来还茹二奶奶的钱时,佟为茹解释在观里求的签——“数亩竹荫惟缺鹤,隔江山色欲招人”,并解释为茹二寿命短暂,而却能够招来丈夫,为后来阴差阳错佟奉全和茹二果真走到了一起埋下了伏笔。同是此剧,沈松山陷害佟奉全,使得佟的汝窑三足奁被打掉了一条腿,而佟则以怨报怨,修补好之后直接卖给了沈松山,在沈走后,佟说道“我怎么高兴不起来呢”,为后来因为三足奁酿成了沈的自杀埋下了伏笔。另外,在第十九集中,莫荷凭借着女人的直觉,害怕不能和佟奉全最终走在一起,害怕得给佟说“我就怕你跑了”,为紧接着因为和佟的误会而出走,自此天各一方,造成了一生的遗憾,埋下了伏笔。
又如电视剧《国家干部》第二十二集,登江市委秘书马韦谨的自杀之前就设了三次伏笔,都暗示了马韦谨命运不济,带着巨大的压力黯然离开人世的悲惨结局。第一次是汪思继任名齐晓永担任代理办公室主任,顶替了马的职务,马形神落魄地走在铁路轨道旁,对后来他选择卧轨自杀做了心理上的暗示。第二次是夏中民专门和齐晓永进行了一次针锋相对的谈话,当时夏就警告过齐说,如果马韦谨出现了什么事,自己一定不会放过他,为我们作了第二次心理暗示;第三次是马韦谨带着抑郁的神色来到夏中民家找夏。夏的妻子就敏锐地感觉到情形不对,并问他没什么事情吧,再次对他的死做了心理暗示。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已经为我们埋下了足够的伏笔,使得马的死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也使得整场戏变得有机统一,无懈可击,而这种效果正是伏笔,也就是“草蛇灰线”所起到的作用使然。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得出,伏笔在电视剧叙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编导对伏笔的成功运用,才使得电视剧环环相扣、前呼后应、首尾贯通,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所以,在今后的电视剧的创作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于伏笔这一结构技巧的运用。
自《左传》伊始,伏笔的运用就已经相当普遍了,宋代吕大丰在《春秋五论》中就评论道:“左氏每述一事,必究其事之所由,深于情伪,熟于事故”,“凡被弑之君,必先显其无道之迹;凡战败之师,必先露其散乱之状;凡覆亡之国,必先表其衰腐之兆;凡显达之人,必先扬其非凡之相,吉凶未至,先有了或吉或凶的预兆”。翻开《左传》,伏笔、照应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在《左传》中,对于预言、梦境、卜卦、灾异等方面的描写经常使用,不仅使文章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起到了“草蛇灰线”的作用。如《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中,秦国要伐郑,蹇叔劝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并预言“孟子!无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同时,王孙满看到了“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便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他们的这些预言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果真,秦国军队大败而回,照应了前面的伏笔。《左传》中还存在大量的灾异、h筮之类的描写,它们与梦占相似,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准确应验。而且,这种伏笔与照应使得作品在结构上繁而不冗,叙事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突破了编年体的局限,从而保持了情节的完整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古代的文学评论家们对于伏笔与照应非常重视,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毋令一人无着落,毋令一折不照应”;李渔也曾经说过:“每编一折,必先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
他充分认识到了在创作中,伏笔和照应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埋伏”其实就是伏笔。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及了众多伏笔照应的例证,例如在第二十三回就运用了夹批的形式来点评“西门庆出场”:“西门庆‘开着个生药铺’,金圣叹批道‘伏砒霜’;西门庆‘使得些好拳棒’,金圣叹批道‘伏踢武大,踢武二’;西门庆‘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金圣叹批道‘伏官吏通钱’:‘因此,满县人都饶让他些个’,金圣叹‘伏何九忌怕’。”金圣叹注意到了作品在介绍人物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一举两得,作品在叙事上发挥了多方面的功用。又如鲁达打死郑屠后,被金老父女邀请到“七宝村”。金圣叹批道:“此书每欲起一大篇文字,必于前文先露一个消息,使文情渐渐隐隆而起,犹如山川如山,乃始肤寸也。如此处将起五台山,却先有七宝村名字;林冲将入草料场,却先有李小二浑家浆洗棉袄;六月将劫生辰纲,却先有阮氏鬓边石榴花等是也。”。王平对其点评也做了具体分析,“‘七宝’是一个佛教用语。暗示了鲁智深将要到五台山为僧;‘浆洗棉袄’意味着冬天的来临,暗示了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情节;‘石榴花’说明是春天景象,暗示着六月的劫取生成刚。”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伏笔与照应在《水浒传》中运用之巧妙,页能够体验出其所达到的效果,更能够惊叹金圣叹的眼光犀利敏锐。
对于叙事性艺术作品而言,设伏笔能够使得故事讲述得更为巧妙,在叙述效果上往往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之效,电视剧是叙事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其叙事结构手法也都是从我国传统叙事结构的丰厚土壤中来,因而对于这种叙事技巧的借鉴,,不仅具有可能行,而且也具备了必然性。在我国的电视剧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这种叙事结构技巧的成功运用。
如电视剧《雍正王朝》第八集,有一段吴思道向幼年弘历讲授有关狩猎的一场戏,可谓一妙伏笔。吴思道向小弘历详细讲述康熙一生射杀过多少野兽,其中又有多少熊,多少虎,多少鹿,又谈什么康熙每年都要和皇子一起打猎的原因等等,不烦其冗,不思其解。但是在后面的一场戏马上使我们明白了,康熙带领着众皇子一起狩猎,小弘历在康熙面前大谈狩猎之道,并且回答康熙的问题就是他一生射杀过多少野兽,表现出异常聪颖可爱之相,深得康熙喜爱,并被赐予原本送给太子的金如意,而康熙对于弘历超乎寻常的喜爱也是后来传位于雍正的一个重要原因。后面一段戏正好照应了前面吴思道向幼年弘历讲述狩猎的一段戏,相互呼应,互相关照,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该剧另外一场戏,隆克多不得志之时,为了还朝廷的欠款,将康熙送给他的宝刀送到典当铺,就是一处很好的伏笔,在后来的戏中康熙为了赢得隆的忠诚,将赎回的宝刀又送给隆克多,他也在传让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一个伏笔设置就比较好,在第二集中,年轻的褚琴和谢枫作为文艺兵随军四处奔波表演节目,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文工团的战士为大家合影留念,恰好二人紧挨着站到了一起,照片记录见证了他们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情节业已叙述完毕,也看似没有什么特殊作用,但在后面的电视剧叙述中,失去恋人的谢枫,毅然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抗战中他英勇抗敌、视死如归,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石光荣将他身上已经被烧得残缺不全的那张照片交给了褚琴。当那张照片被她的泪水浸湿之时。是对他们那段美好岁月的追忆,对真挚情感的缅怀,也是向纯真年代的告别,照应了第二集他们合影的那场戏,让人感喟人生悲欢,感叹曾经沧海。
再如电视剧《天下粮仓》第一集,从南方巡视而回的刘统勋回到京城,碰到拦住其路的宋大秤,宋满头白发,已是风烛残年,死活不肯给刘统勋让路,并跪着向他献秤,还骂刘为有眼无珠之辈,这场戏让观众着实感到费解。但是,在后面的叙述中,刘统勋把秤砣交给了浙江巡抚卢焯,请他查秤砣背后的事情,在米河与卢焯的共同努力下,果然发现了浙江钱塘县秤背后隐藏着的惊天动地的秘密,恰好照应了第一集宋大秤拦路的那场戏,而宋大秤正是到朝廷屡次告状不得的钱塘县令,形成了照应。
在电视剧中,通过叙述人的讲述(画外音)或者剧中人物的对自,也是构成伏笔的重要的方式。如电视剧《大明宫词》就是以太平公主对李隆基讲述的口吻进行叙述,当太平公主深爱着的薛绍死在自己眼前,薛绍的丫环替薛绍的妻子死了之后,通过太平公主的画外音说道:“这悲惨的一幕,在我浑然不知的情形下发生了,注定了我终身感情的不幸,也注定我和母亲之间一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后面太平公主的爱情一直不幸埋下了伏笔。
电视剧《五月槐花香》,茹二奶奶与一位戏子偷情有了身孕,想和佟奉全结婚以掩人耳目,而佟却不愿意,在他来还茹二奶奶的钱时,佟为茹解释在观里求的签——“数亩竹荫惟缺鹤,隔江山色欲招人”,并解释为茹二寿命短暂,而却能够招来丈夫,为后来阴差阳错佟奉全和茹二果真走到了一起埋下了伏笔。同是此剧,沈松山陷害佟奉全,使得佟的汝窑三足奁被打掉了一条腿,而佟则以怨报怨,修补好之后直接卖给了沈松山,在沈走后,佟说道“我怎么高兴不起来呢”,为后来因为三足奁酿成了沈的自杀埋下了伏笔。另外,在第十九集中,莫荷凭借着女人的直觉,害怕不能和佟奉全最终走在一起,害怕得给佟说“我就怕你跑了”,为紧接着因为和佟的误会而出走,自此天各一方,造成了一生的遗憾,埋下了伏笔。
又如电视剧《国家干部》第二十二集,登江市委秘书马韦谨的自杀之前就设了三次伏笔,都暗示了马韦谨命运不济,带着巨大的压力黯然离开人世的悲惨结局。第一次是汪思继任名齐晓永担任代理办公室主任,顶替了马的职务,马形神落魄地走在铁路轨道旁,对后来他选择卧轨自杀做了心理上的暗示。第二次是夏中民专门和齐晓永进行了一次针锋相对的谈话,当时夏就警告过齐说,如果马韦谨出现了什么事,自己一定不会放过他,为我们作了第二次心理暗示;第三次是马韦谨带着抑郁的神色来到夏中民家找夏。夏的妻子就敏锐地感觉到情形不对,并问他没什么事情吧,再次对他的死做了心理暗示。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已经为我们埋下了足够的伏笔,使得马的死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也使得整场戏变得有机统一,无懈可击,而这种效果正是伏笔,也就是“草蛇灰线”所起到的作用使然。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得出,伏笔在电视剧叙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编导对伏笔的成功运用,才使得电视剧环环相扣、前呼后应、首尾贯通,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所以,在今后的电视剧的创作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于伏笔这一结构技巧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