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积极教育,建设‘三力’课 堂”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新样态的进一步探索。《典范英语》教学中实现三力课堂探索的主要途径则在于对TTT与STT的把握。本文在阐述STT与TTT基本定义及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过对《典范英语》课堂教学中STT与TTT进行了逐层比较,并针对《典范英语》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典范英语》;TTT;STT
【作者简介】顾晓燕,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一、引言
2016 年 10 月, 江阴市实施以 “构建积极教育, 建设 ‘三 力’ 课 堂” 为总体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三力课堂” 的 “三力” 是指 “学习有动力、 课堂有活力、 师生长能力”。 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新样态的进一步探索。
1.TTT和STT的定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TTT就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讲授英语所占用的时间。它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提问、过渡语、指令语、对学生的反馈、评价语等所用的时間长度等。而STT就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时间。它主要包括学生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的时间,学生group work讨论及汇报时间等。
2.《典范英语》课堂中TTT与STT的重要性。《典范英语》课堂中,教师作为一名“主持人”,不仅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更要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因此,教师的教授时间TTT必须适量,有的放矢。教师发言多应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典范英语》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可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真正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这就需要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始终站在课堂的中央。
二、TTT与STT在课堂上的实际典范案例分析
以《典范英语》7第3本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的TTT与STT分布如下:
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首先与学生谈论了假期的安排,随后引入到对于假期的看法及学生自身真实的感受。教师采用和学生唠家常的方式,自然导入上课内容。因此,该部分TTT与STT时间均分。第二步情节分析,教师通过设问来串联起课堂设计。首先,教师让学生从封面来猜测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及所经历的事情,发散一下思维。紧接着就主人公每次的情绪变化进行分析求证。第三步为读与演。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去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并通过模仿的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语调。而后通过表演故事节选的方式,让学生脱稿表演英文短剧,学生兴趣浓厚。因此,该部分起学生时间比例明显增多。第四步为其余故事内容的情节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转折原因进行猜测,而后求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辩证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该部分,学生发言与教师发言比例为2:1。第五步为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都非客观题,学生可以尽情阐述和分享他们对于故事主人公的看法,并可对其造就如此性格的原因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该部分,学生发言与教师发言的时间比例为3:1。
该堂典范家常课合理分配了TTT与STT,留足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操练。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创设了口头讨论交流的情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操练,操练面广。教师也注重先示范后练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个别学生表现机会非常多。
三、《典范英语》课堂中TTT与STT的常见问题分析
上文所提典范课合理地分配了TTT与STT。但在部分的《典范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仍然占据大量的时间,TTT过多。当教师总是占着主导地位时,学生只是对教师发出的指令做出简单的回应,则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STT过少,连学的基础知识都没能掌握,更别提“用语言去学”和“学会用语言”了。
四、《典范英语》课堂中TTT与STT的改进建议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TTT与STT的重要性相辅相成。总的原则:To maximize STT, to minimize TTT。1.多鼓励多表扬,少打断少批评,让学生在《典范英语》课上自信大胆地说英语,营造宽容、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2.了解学生,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应该给予不同的任务与要求。如基础差的同学可经常让其进行课文朗读、回答简单问题;基础好的同学应总结及谈论个人观点等。3.在《典范英语》课堂设计上,多创设口头讨论交流汇报的活动形式。4.学生不会时,教师可以示范,但示范不能太多,抢学生的话语权。5.教师的指令语、过渡语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6.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多些开放性、发散性思考,帮助培养学生creative thinking。
五、结语
STT与TTT是《典范英语》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英语课堂教学中STT和TTT的分配,对《典范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典范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安排STT与TTT,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关键词】《典范英语》;TTT;STT
【作者简介】顾晓燕,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一、引言
2016 年 10 月, 江阴市实施以 “构建积极教育, 建设 ‘三 力’ 课 堂” 为总体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三力课堂” 的 “三力” 是指 “学习有动力、 课堂有活力、 师生长能力”。 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新样态的进一步探索。
1.TTT和STT的定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TTT就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讲授英语所占用的时间。它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提问、过渡语、指令语、对学生的反馈、评价语等所用的时間长度等。而STT就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时间。它主要包括学生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的时间,学生group work讨论及汇报时间等。
2.《典范英语》课堂中TTT与STT的重要性。《典范英语》课堂中,教师作为一名“主持人”,不仅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更要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因此,教师的教授时间TTT必须适量,有的放矢。教师发言多应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典范英语》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可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真正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这就需要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始终站在课堂的中央。
二、TTT与STT在课堂上的实际典范案例分析
以《典范英语》7第3本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的TTT与STT分布如下:
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首先与学生谈论了假期的安排,随后引入到对于假期的看法及学生自身真实的感受。教师采用和学生唠家常的方式,自然导入上课内容。因此,该部分TTT与STT时间均分。第二步情节分析,教师通过设问来串联起课堂设计。首先,教师让学生从封面来猜测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及所经历的事情,发散一下思维。紧接着就主人公每次的情绪变化进行分析求证。第三步为读与演。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去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并通过模仿的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语调。而后通过表演故事节选的方式,让学生脱稿表演英文短剧,学生兴趣浓厚。因此,该部分起学生时间比例明显增多。第四步为其余故事内容的情节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转折原因进行猜测,而后求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辩证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该部分,学生发言与教师发言比例为2:1。第五步为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都非客观题,学生可以尽情阐述和分享他们对于故事主人公的看法,并可对其造就如此性格的原因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该部分,学生发言与教师发言的时间比例为3:1。
该堂典范家常课合理分配了TTT与STT,留足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操练。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创设了口头讨论交流的情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操练,操练面广。教师也注重先示范后练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个别学生表现机会非常多。
三、《典范英语》课堂中TTT与STT的常见问题分析
上文所提典范课合理地分配了TTT与STT。但在部分的《典范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仍然占据大量的时间,TTT过多。当教师总是占着主导地位时,学生只是对教师发出的指令做出简单的回应,则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STT过少,连学的基础知识都没能掌握,更别提“用语言去学”和“学会用语言”了。
四、《典范英语》课堂中TTT与STT的改进建议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TTT与STT的重要性相辅相成。总的原则:To maximize STT, to minimize TTT。1.多鼓励多表扬,少打断少批评,让学生在《典范英语》课上自信大胆地说英语,营造宽容、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2.了解学生,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应该给予不同的任务与要求。如基础差的同学可经常让其进行课文朗读、回答简单问题;基础好的同学应总结及谈论个人观点等。3.在《典范英语》课堂设计上,多创设口头讨论交流汇报的活动形式。4.学生不会时,教师可以示范,但示范不能太多,抢学生的话语权。5.教师的指令语、过渡语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6.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多些开放性、发散性思考,帮助培养学生creative thinking。
五、结语
STT与TTT是《典范英语》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英语课堂教学中STT和TTT的分配,对《典范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典范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安排STT与TTT,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