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功能
一、更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中,要学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就涉及到要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可以首先演示“蕃茄原电池”(用铜片、锌片、导线、音乐卡和西红柿组成)这一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感受音乐卡发出的音乐声中产生疑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望的同时,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从何而来?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从而引入本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而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论。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积累与发展过程,在真实而复杂的背景中体会知识的本质,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获得“真知”。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引发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脱离特定的学习情景与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从而导致学习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以及记忆表征单一的弊病。
二、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感性材料
科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充分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地解决科学问题,必须获得有关客观事物的足够多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科学概念的必要条件。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来展示化学现象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例如,在《物质的分类》中学习丁达尔效应时,可组织学生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少,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通过实验的直观现象,使学生能理解: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进而使学生形成“丁达尔效应”这一化学概念。
新课程中很多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一般都首先从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才显露出来,被学生感知。学生从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
三、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以往的化学实验非常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大纲中单独详细的列出了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并对这些操作技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a、b、c三个层次;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益又不高,是需要加以扭转的。《课标》中未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做出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一正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是我国化学课程及其教学的一条需要继承的成功经验。在新课程中应改进的是不要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不要让实验技能训练游离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之外,而进行专门的、刻板的训练。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
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材中往往对实验现象有较为准确的详细描述,学生阅读了课本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后,往往结合实验中出现的更为丰富多彩的现象归为简单的、统一的、课本中的语言描述,更对一些精细的实验现象视而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影响。
新教材中对大多数实验的现象没有直接作出描述,而是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实际现象做出各自的描述,当学生描述的现象不一致时,还可通过讨论探明原因,达到统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变化,让化学实验更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
例如,在《硫酸、硝酸和氨》中“硫酸的氧化性”部分,利用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观察反应后溶液不显蓝色,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讨论,进一步实验验证讨论以探明原因,达到对该实验事实的统一认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主体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检验和发展假说的实践基础,是使化学科学知识达到真理标准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化学知识,推导和验证化学假设,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由于新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目标体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则实验教学必然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段昌平,李忠平. 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化学实验[J]化学教育, 2006,(11) .
[2] 李如松.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学[J]网络科技时代, 2007,(10) .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功能
一、更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中,要学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就涉及到要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可以首先演示“蕃茄原电池”(用铜片、锌片、导线、音乐卡和西红柿组成)这一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感受音乐卡发出的音乐声中产生疑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望的同时,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从何而来?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从而引入本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而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论。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积累与发展过程,在真实而复杂的背景中体会知识的本质,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获得“真知”。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引发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脱离特定的学习情景与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从而导致学习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以及记忆表征单一的弊病。
二、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感性材料
科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充分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地解决科学问题,必须获得有关客观事物的足够多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科学概念的必要条件。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来展示化学现象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例如,在《物质的分类》中学习丁达尔效应时,可组织学生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少,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通过实验的直观现象,使学生能理解: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进而使学生形成“丁达尔效应”这一化学概念。
新课程中很多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一般都首先从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才显露出来,被学生感知。学生从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
三、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以往的化学实验非常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大纲中单独详细的列出了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并对这些操作技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a、b、c三个层次;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益又不高,是需要加以扭转的。《课标》中未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做出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一正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是我国化学课程及其教学的一条需要继承的成功经验。在新课程中应改进的是不要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不要让实验技能训练游离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之外,而进行专门的、刻板的训练。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
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材中往往对实验现象有较为准确的详细描述,学生阅读了课本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后,往往结合实验中出现的更为丰富多彩的现象归为简单的、统一的、课本中的语言描述,更对一些精细的实验现象视而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影响。
新教材中对大多数实验的现象没有直接作出描述,而是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实际现象做出各自的描述,当学生描述的现象不一致时,还可通过讨论探明原因,达到统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变化,让化学实验更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
例如,在《硫酸、硝酸和氨》中“硫酸的氧化性”部分,利用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观察反应后溶液不显蓝色,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讨论,进一步实验验证讨论以探明原因,达到对该实验事实的统一认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主体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检验和发展假说的实践基础,是使化学科学知识达到真理标准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化学知识,推导和验证化学假设,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由于新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目标体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则实验教学必然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段昌平,李忠平. 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化学实验[J]化学教育, 2006,(11) .
[2] 李如松.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学[J]网络科技时代, 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