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然而,由于教师朗读指导的意识不强,缺乏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解读文本时,他们鲜有从朗读学的角度进行朗读教学内容的设计。于是,朗读教学在语文课上便成为“弃之可惜,教之无味”的鸡肋。如何让朗读教学焕发它应有的魅力?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慢些读—— 一字未宜忽
“正确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要求。一些教师热衷追求的是学生能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一味鼓励学生将课文读得滚瓜烂熟。殊不知,“滚瓜烂熟”乃朗读之大忌。快速地朗读,难以让听者清晰地感受作品内容并产生共鸣;流利地朗读,常常影响朗读者对某些字音的正确把握。
《高粱情》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上生出来。’”教师大多将这里的“得”读成“de”。且看于永正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师(板书“得”,并在上面写了“de、dé、děi”三个音节):“得”有三种读音,请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的“得”应该读什么音。
生(比较后):应该读“děi”。
师:“得”在这里作“必须”讲,所以读“děi”。那么这句话应当怎样读?
生:读完“站”要停顿一下——站/得像高粱一样……
学生在这样的朗读学习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他们作为研究者、发现者体验到了朗读的乐趣,怎么会觉得朗读无味呢?
二、细品析——语语传其神
不少教师深知朗读的重要,却未谙朗读指导之道。朗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想象的激情参与,没有整体情境的融会贯通,那么学生的朗读只能在一个层面上打转。
《狼和小羊》一文,教师领着学生“恶狠狠”地朗读狼的三段话。于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读到狼的话时,便都“粗声粗气”。殊不知,这样的朗读已远离文本。寓言中人物的语言,显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的语言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对话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的。
《狼和小羊》中的狼是本性凶残的坏家伙,但细细品读课文中狼的三段话,就会发现它除了凶残的一面,还有虚伪狡猾的一面——千方百计地极力掩盖自己凶残的本相。因而指导朗读时,要品出寓言的意旨。如“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就不能气粗声重、凶相毕露,而应是气多声放,一副居高临下、道貌岸然的姿态。最终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是因为它不能自圆其说的理由被小羊一一戳穿,乱了它试图“名正言顺”地干坏事的阵脚,于是它气急败坏,顾及不了自己虚伪的面纱了。这里的读,应气短声促。教学时,若不注意这其中的语气的变化,学生的朗读就很容易形成人物语言的套板模式,读到狼的话,便声嘶力竭、穷凶极恶。
三、多感受——入境始与亲
朗读教学中,技巧的传授当然很重要。但朗诵不仅是声音和技巧的结合,更是思想和情感的结合。如果说朗读过程中,理解是基础,那么感受就是从理解到表达的关键环节了。朗读效果首先取决于朗读者心中有无强烈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作家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教学时,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巴金爷爷的年龄,将这段话读得气缓声沉,并要求学生将“病”、“一封信”、“千斤重”读成重音。这种朗读技巧的生搬硬套,是无法填补情感世界的苍白的。一位教师这样处理:
师(出示巴金病重时给护士的题字“感谢你们——巴金”):请大家凝视三十秒。
学生凝视巴金的题字。
师:说说你看到的字。
生:这些字很软,没有笔锋。
生:“感”字心字底的卧钩没有弯曲,直挺挺的。
师:巴金爷爷身患重病,一支笔在他手里有千斤重,“感”字心字底的卧钩,他无法弯曲。
生:“谢”字的撇画失去轻重,与竖钩连成一团。
生:“巴”字的撇画不稳,像锯齿。
师:巴金爷爷无法控制用笔的轻重,他每写一画都要付出巨大努力。这些笨拙僵硬却又让人心动的字,就是这位身患重病的老人,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想象巴金爷爷提笔写信的艰难,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出他的那份真爱与真情。
学生读得真切感人……
这里,教者巧妙适时地借助“巴金题字”这一文字形象,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将“千斤重的笔”物化成可见的文字,再由文字想象到重病时巴金执笔写信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样的朗读教学,学生在亲近文字中,渐入文字世界,形象感受到了,内蕴的情感便也随之而生、随之而深了。
(责编夏天)
一、慢些读—— 一字未宜忽
“正确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要求。一些教师热衷追求的是学生能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一味鼓励学生将课文读得滚瓜烂熟。殊不知,“滚瓜烂熟”乃朗读之大忌。快速地朗读,难以让听者清晰地感受作品内容并产生共鸣;流利地朗读,常常影响朗读者对某些字音的正确把握。
《高粱情》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上生出来。’”教师大多将这里的“得”读成“de”。且看于永正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师(板书“得”,并在上面写了“de、dé、děi”三个音节):“得”有三种读音,请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的“得”应该读什么音。
生(比较后):应该读“děi”。
师:“得”在这里作“必须”讲,所以读“děi”。那么这句话应当怎样读?
生:读完“站”要停顿一下——站/得像高粱一样……
学生在这样的朗读学习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他们作为研究者、发现者体验到了朗读的乐趣,怎么会觉得朗读无味呢?
二、细品析——语语传其神
不少教师深知朗读的重要,却未谙朗读指导之道。朗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想象的激情参与,没有整体情境的融会贯通,那么学生的朗读只能在一个层面上打转。
《狼和小羊》一文,教师领着学生“恶狠狠”地朗读狼的三段话。于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读到狼的话时,便都“粗声粗气”。殊不知,这样的朗读已远离文本。寓言中人物的语言,显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的语言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对话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的。
《狼和小羊》中的狼是本性凶残的坏家伙,但细细品读课文中狼的三段话,就会发现它除了凶残的一面,还有虚伪狡猾的一面——千方百计地极力掩盖自己凶残的本相。因而指导朗读时,要品出寓言的意旨。如“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就不能气粗声重、凶相毕露,而应是气多声放,一副居高临下、道貌岸然的姿态。最终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是因为它不能自圆其说的理由被小羊一一戳穿,乱了它试图“名正言顺”地干坏事的阵脚,于是它气急败坏,顾及不了自己虚伪的面纱了。这里的读,应气短声促。教学时,若不注意这其中的语气的变化,学生的朗读就很容易形成人物语言的套板模式,读到狼的话,便声嘶力竭、穷凶极恶。
三、多感受——入境始与亲
朗读教学中,技巧的传授当然很重要。但朗诵不仅是声音和技巧的结合,更是思想和情感的结合。如果说朗读过程中,理解是基础,那么感受就是从理解到表达的关键环节了。朗读效果首先取决于朗读者心中有无强烈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作家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教学时,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巴金爷爷的年龄,将这段话读得气缓声沉,并要求学生将“病”、“一封信”、“千斤重”读成重音。这种朗读技巧的生搬硬套,是无法填补情感世界的苍白的。一位教师这样处理:
师(出示巴金病重时给护士的题字“感谢你们——巴金”):请大家凝视三十秒。
学生凝视巴金的题字。
师:说说你看到的字。
生:这些字很软,没有笔锋。
生:“感”字心字底的卧钩没有弯曲,直挺挺的。
师:巴金爷爷身患重病,一支笔在他手里有千斤重,“感”字心字底的卧钩,他无法弯曲。
生:“谢”字的撇画失去轻重,与竖钩连成一团。
生:“巴”字的撇画不稳,像锯齿。
师:巴金爷爷无法控制用笔的轻重,他每写一画都要付出巨大努力。这些笨拙僵硬却又让人心动的字,就是这位身患重病的老人,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想象巴金爷爷提笔写信的艰难,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出他的那份真爱与真情。
学生读得真切感人……
这里,教者巧妙适时地借助“巴金题字”这一文字形象,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将“千斤重的笔”物化成可见的文字,再由文字想象到重病时巴金执笔写信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样的朗读教学,学生在亲近文字中,渐入文字世界,形象感受到了,内蕴的情感便也随之而生、随之而深了。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