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变换的策略,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变换文章的结构能让学生搞清楚文章的结构特点;变化角度进行文章改写能让学生开发文本资源展开读写结合的学习;变化语言进行辨析能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在变换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文章,展开语言建构和应用。
关键词:变换;教学策略;初中语文
变换教学指的是针对课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巧妙变化,促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找到可以转换的地方,并组织学生在变换的基础上进行解读,进而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
一、 变换结构,认识成文规律
文章的结构指的是将文章各个不同的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方法。由于文章的结构不同,可能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而后思考是否能采用倒叙、插叙等其他的方式变换文章的结构,并思考变换结构后对文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行文结构。
在学习《故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探究作品结构的方式了解作品的成文规律。学生发现,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特点,尤其是作品中运用了插叙的方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如有学生找到了母亲提到闰土后,在“我”的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此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尝试变换文章的结构,说说如果作品不是采用插叙的手法,而是运用顺序的手法,先写小时候和闰土等人的交流,然后再写多年后回到家乡后看到的场景,是否也能体现出同样的效果。学生在对比后提出:“插叙具有强调的效果,母亲的话起到了唤醒‘我’記忆的效果,因此在‘我’的头脑中便出现了闰土的形象,而且‘我’也因为这次回忆更加渴望和闰土见面。”此外,还有学生认识到:“这样能更好地突出闰土幼时和现在的反差,能起到揭示社会现状的效果。”
文章的结构包括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并针对其进行变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选择文章中的某些片段组织学生展开变换,进而更好地把握文脉,掌握成文规律。
二、 变换角度,开发文本资源
角度指的是人们分析问题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的作者由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即使描写的是同一的写作对象,所写出的文章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文章从哪些角度入手进行写作,而后尝试思考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描写该对象。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改写文章,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习《爱莲说》时,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将“莲花”作为写作的对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这篇文章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莲花。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展现了莲花的外貌,体现了其清香,但是作者描写展现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展现莲花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作者认为莲花代表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而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地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看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其他作品中从何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描写荷花,并鼓励学生寻找一个和《爱莲说》不同的角度,写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莲花。如有学生选择了莲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个角度,从在地底下发现了莲化石和荷叶化石入手,说明莲花的历史比人类还要更早,由此证明莲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和人生结合起来,认为:“人也要像荷花一样,大胆地面对一切困难,顽强地活下去。”
变换角度写作的方式将写作和阅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组织学生展开了写作学习。同时,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思考问题,学生的辩证思维都能有所发展,看待事物时也会更为客观公正。
三、 变换语言,引导思考鉴别
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作者如果要表达情感和思想,就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耐人寻味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的词句,然后尝试变换其中的语言,并将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这种变换语言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更有助于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文章的情感。
在《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语言美,尝试采用替换等方式加以思考和鉴别,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如可以展示句子:“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并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用短句来写作,尝试将其换成其他的句型。如有学生换成了:“它们在嚷嚷、欢笑,并叫着‘我在开花。’”在对比分析后,学生发现:“虽然修改后,并未丢失什么语义信息,但是表现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运用短句十分具有节奏感,能体现出繁花争着说话的场景,体现出节奏感,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出花朵的生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替换掉文章中“流动、欢笑、迸溅、张满”等其他的词汇,将其置换掉,并对比分析,看看两者有何异同。学生发现,作者十分擅长选择合适的词汇,能更好地体现紫藤萝的形态,展现出紫藤萝生机勃勃的状态。
在组织学生变换语言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准变换的对象,其次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换语言,注意在变换后尽量不改变原意。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效果比较,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尝试从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变换教学法主要针对文章阅读而言,能促使学生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除了变换文章的结构、角度、语言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鼓励学生通过变换论据、变换方法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变”起来,感受到文本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马亚丽.柳暗花明 别有洞天——谈“变换教学法”的运用(一)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3):54-55.
[2]马亚丽.柳暗花明 别有洞天——谈“变换教学法”的运用(二)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10):16-17.
作者简介:仲海霞,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关键词:变换;教学策略;初中语文
变换教学指的是针对课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巧妙变化,促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找到可以转换的地方,并组织学生在变换的基础上进行解读,进而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
一、 变换结构,认识成文规律
文章的结构指的是将文章各个不同的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方法。由于文章的结构不同,可能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而后思考是否能采用倒叙、插叙等其他的方式变换文章的结构,并思考变换结构后对文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行文结构。
在学习《故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探究作品结构的方式了解作品的成文规律。学生发现,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特点,尤其是作品中运用了插叙的方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如有学生找到了母亲提到闰土后,在“我”的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此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尝试变换文章的结构,说说如果作品不是采用插叙的手法,而是运用顺序的手法,先写小时候和闰土等人的交流,然后再写多年后回到家乡后看到的场景,是否也能体现出同样的效果。学生在对比后提出:“插叙具有强调的效果,母亲的话起到了唤醒‘我’記忆的效果,因此在‘我’的头脑中便出现了闰土的形象,而且‘我’也因为这次回忆更加渴望和闰土见面。”此外,还有学生认识到:“这样能更好地突出闰土幼时和现在的反差,能起到揭示社会现状的效果。”
文章的结构包括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并针对其进行变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选择文章中的某些片段组织学生展开变换,进而更好地把握文脉,掌握成文规律。
二、 变换角度,开发文本资源
角度指的是人们分析问题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的作者由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即使描写的是同一的写作对象,所写出的文章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文章从哪些角度入手进行写作,而后尝试思考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描写该对象。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改写文章,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习《爱莲说》时,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将“莲花”作为写作的对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这篇文章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莲花。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展现了莲花的外貌,体现了其清香,但是作者描写展现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展现莲花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作者认为莲花代表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而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地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看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其他作品中从何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描写荷花,并鼓励学生寻找一个和《爱莲说》不同的角度,写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莲花。如有学生选择了莲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个角度,从在地底下发现了莲化石和荷叶化石入手,说明莲花的历史比人类还要更早,由此证明莲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和人生结合起来,认为:“人也要像荷花一样,大胆地面对一切困难,顽强地活下去。”
变换角度写作的方式将写作和阅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组织学生展开了写作学习。同时,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思考问题,学生的辩证思维都能有所发展,看待事物时也会更为客观公正。
三、 变换语言,引导思考鉴别
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作者如果要表达情感和思想,就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耐人寻味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的词句,然后尝试变换其中的语言,并将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这种变换语言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更有助于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文章的情感。
在《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语言美,尝试采用替换等方式加以思考和鉴别,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如可以展示句子:“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并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用短句来写作,尝试将其换成其他的句型。如有学生换成了:“它们在嚷嚷、欢笑,并叫着‘我在开花。’”在对比分析后,学生发现:“虽然修改后,并未丢失什么语义信息,但是表现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运用短句十分具有节奏感,能体现出繁花争着说话的场景,体现出节奏感,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出花朵的生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替换掉文章中“流动、欢笑、迸溅、张满”等其他的词汇,将其置换掉,并对比分析,看看两者有何异同。学生发现,作者十分擅长选择合适的词汇,能更好地体现紫藤萝的形态,展现出紫藤萝生机勃勃的状态。
在组织学生变换语言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准变换的对象,其次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换语言,注意在变换后尽量不改变原意。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效果比较,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尝试从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变换教学法主要针对文章阅读而言,能促使学生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除了变换文章的结构、角度、语言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鼓励学生通过变换论据、变换方法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变”起来,感受到文本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马亚丽.柳暗花明 别有洞天——谈“变换教学法”的运用(一)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3):54-55.
[2]马亚丽.柳暗花明 别有洞天——谈“变换教学法”的运用(二)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10):16-17.
作者简介:仲海霞,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