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视听导入,初读揭题
1.小朋友,上课前先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并看大屏幕上的建筑物:这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在歌唱,主要唱什么?
(1)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主要歌颂毛主席使农奴翻身得解放,藏胞感恩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金色的太阳。
(2)党中央不仅使西藏贫苦农奴翻身做主人,还派大量的汉族干部去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齐读并板书)其中有一位很好很好的干部,他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藏人民的崇敬与爱戴,他就是——孔繁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走近他,学习他!
2.拼读生字:读准音看清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图文对照读,思考:这位援藏干部是谁?课文主要讲了他几件事?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揭题很重要。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援藏干部。人物的身份与身份有关的历史背景离现在太久,所发生的地点也离我们太远,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介绍既要简单又要适合儿童特点。故第一板块的流程设计运用学生学过的歌曲,引出西藏农奴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使他们翻身得解放,并以文字灯片分解演示。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接着,通过初读,学生自己揭示悬疑突出了主要人物——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为全文的精读理解作好了铺垫。
二、联系实际,精读理解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那么,他怎样优秀呢?
2.齐读学习第2自然段第2句,逐一映示词语,认读并连词成句读通读顺。
(1)(映示:孩子、亲人)小朋友,每个孩子都有亲人,你们家里谁是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映示:孩子、亲人、孤儿)有亲人的孩子能叫孤儿吗?那怎样的孩子成了孤儿呢?
(3)(映示: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失去了亲人”什么意思?(死去了爸爸妈妈,没爹没妈了)
(4)(映示: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三个孩子的名字和我们汉族孩子的名字不一样,书上说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3.三个藏族孩子怎么会一下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的,书上哪句话是原因?(1992年就在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老百姓遭受了灾难,家破人亡。所以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
4.地震后失去了亲人的孤儿,生活上会有怎样的困难呢?
(1)(映示:地震后的一片废墟)看,房子倒塌成了一片废墟,他们没爹没妈,还有家吗?住哪儿呢?饿了有吃吗?冷了有衣保暖吗?病了怎么办?小朋友,你们饿了、冷了、病了,爹妈会怎样关爱你们呢?(生自由发言)
(2)你们有亲人,有温暖的家,多幸福!而失去亲人的三个孤儿什么也没有,苦不苦?苦!这时他们最想谁?
(3)对,最想亲人爸和妈,他们多么希望有亲人的关爱啊!
5.三个孩子遭了天灾很不幸,但又很幸运,当他们最想亲人时,一位不是爸妈胜似爸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来了!给了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关爱。那是谁?(学生激情无比表达出共同的心声:孔——繁——森!)
6.对孔繁森是怎样给他们以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的呢?
(1)(映示前半句: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接”字,点击映红)孔繁森接他们回家不说明他把三个孤儿当作亲生儿女一样吗?)
(2)那么孔繁森什么时候接他们回家的,是地震后的一个星期?不,是马上去接的,再找一个字说明。(对,“就”字,点击映红),说明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内就把三个孤儿接回家的。
(3)所以,“就、接”两字说明孔繁森对三个孤儿怎样的关爱?(引导——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4)(映示后半句: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三兄妹来到孔繁森身边,他们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从此孤儿不孤,那么日常生活又有了什么变化呢?他们饿了谁供他们吃?冷了谁供他们穿,病了谁最着急关切照顾?他们有了缺点吵架斗嘴,谁谆谆教导让其明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谁在关爱他们?(孔——繁——森!)
(5)三个孩子和你们一样,平时生活中所需的一切都是爸妈应做的事。这就叫什么?后半句中哪个词语表示。(“抚养”——点击映红)
(6)抚养孩子应是父母的事,现在谁在做?——孔繁森!
(7)三兄妹不是孔繁森的亲生儿女,但孔繁森如此关爱与教养他们,所以后半句怎么说的?(齐读: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6.小朋友,孔繁森是市长,工作繁忙。但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里,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又当爹又当妈,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个感人事例说明他是一位怎样的援藏干部?——孔繁森是—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评析】孔繁森以无私大爱的精神收养三个孤儿,体现他关心藏族儿童,爱护藏胞子女的深厚感情。教学时,通过实训,结合生活实际抓字词句,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真切理解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是突破长句难点、理解关键词语与落实双基最好的结合点。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不仅读懂理解,更从中感悟人物内心,由初读认识逐步走近人物,直到最终走进人物,学习他关心别人,主动帮助他人的高贵品质。
三、图文对照,略读理解
1.(映示课文插图1)这幅插图是课文第几自然段内容?图文对照读读想想,主要讲孔繁森什么事,谁能用两个字表示?(交流、板书:献血)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呢?
2.(映示课文插图3)图文对照各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是讲孔繁森献血的意图和目的?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做什么?读——(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板书:献血助读)
3.小朋友,这“献血助读”是孔繁森又一个感人事例。我们先简单知道一下,课文具体怎样描写献血和藏胞怎样感动的,下节课再学习。
四、结合板书,回顾总结
1.孔繁森是援藏干部,书上讲了两个感人事例: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孤儿;孔繁森将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三个孤儿上学读书——献血助读。所以,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你们对孔繁森敬仰吗?让我们怀着无限敬意朗读第1~2自然段。
【评析】一堂课时间有限,若单学前两个自然段,则板书应反映的两个优秀事例就不完整,故采用略读理解,以图概括内容的方法,这样形成的板书设计就充分展示了文本结构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既突出中心句、关键词,又简要概括了两个感人事例,便于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人物内心和指导简要复述。
(作者单位:常熟市石梅小学)
1.小朋友,上课前先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并看大屏幕上的建筑物:这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在歌唱,主要唱什么?
(1)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主要歌颂毛主席使农奴翻身得解放,藏胞感恩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金色的太阳。
(2)党中央不仅使西藏贫苦农奴翻身做主人,还派大量的汉族干部去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齐读并板书)其中有一位很好很好的干部,他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藏人民的崇敬与爱戴,他就是——孔繁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走近他,学习他!
2.拼读生字:读准音看清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图文对照读,思考:这位援藏干部是谁?课文主要讲了他几件事?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揭题很重要。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援藏干部。人物的身份与身份有关的历史背景离现在太久,所发生的地点也离我们太远,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介绍既要简单又要适合儿童特点。故第一板块的流程设计运用学生学过的歌曲,引出西藏农奴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使他们翻身得解放,并以文字灯片分解演示。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接着,通过初读,学生自己揭示悬疑突出了主要人物——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为全文的精读理解作好了铺垫。
二、联系实际,精读理解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那么,他怎样优秀呢?
2.齐读学习第2自然段第2句,逐一映示词语,认读并连词成句读通读顺。
(1)(映示:孩子、亲人)小朋友,每个孩子都有亲人,你们家里谁是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映示:孩子、亲人、孤儿)有亲人的孩子能叫孤儿吗?那怎样的孩子成了孤儿呢?
(3)(映示: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失去了亲人”什么意思?(死去了爸爸妈妈,没爹没妈了)
(4)(映示: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三个孩子的名字和我们汉族孩子的名字不一样,书上说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3.三个藏族孩子怎么会一下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的,书上哪句话是原因?(1992年就在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老百姓遭受了灾难,家破人亡。所以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
4.地震后失去了亲人的孤儿,生活上会有怎样的困难呢?
(1)(映示:地震后的一片废墟)看,房子倒塌成了一片废墟,他们没爹没妈,还有家吗?住哪儿呢?饿了有吃吗?冷了有衣保暖吗?病了怎么办?小朋友,你们饿了、冷了、病了,爹妈会怎样关爱你们呢?(生自由发言)
(2)你们有亲人,有温暖的家,多幸福!而失去亲人的三个孤儿什么也没有,苦不苦?苦!这时他们最想谁?
(3)对,最想亲人爸和妈,他们多么希望有亲人的关爱啊!
5.三个孩子遭了天灾很不幸,但又很幸运,当他们最想亲人时,一位不是爸妈胜似爸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来了!给了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关爱。那是谁?(学生激情无比表达出共同的心声:孔——繁——森!)
6.对孔繁森是怎样给他们以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的呢?
(1)(映示前半句: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接”字,点击映红)孔繁森接他们回家不说明他把三个孤儿当作亲生儿女一样吗?)
(2)那么孔繁森什么时候接他们回家的,是地震后的一个星期?不,是马上去接的,再找一个字说明。(对,“就”字,点击映红),说明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内就把三个孤儿接回家的。
(3)所以,“就、接”两字说明孔繁森对三个孤儿怎样的关爱?(引导——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4)(映示后半句: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三兄妹来到孔繁森身边,他们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从此孤儿不孤,那么日常生活又有了什么变化呢?他们饿了谁供他们吃?冷了谁供他们穿,病了谁最着急关切照顾?他们有了缺点吵架斗嘴,谁谆谆教导让其明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谁在关爱他们?(孔——繁——森!)
(5)三个孩子和你们一样,平时生活中所需的一切都是爸妈应做的事。这就叫什么?后半句中哪个词语表示。(“抚养”——点击映红)
(6)抚养孩子应是父母的事,现在谁在做?——孔繁森!
(7)三兄妹不是孔繁森的亲生儿女,但孔繁森如此关爱与教养他们,所以后半句怎么说的?(齐读: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6.小朋友,孔繁森是市长,工作繁忙。但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里,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又当爹又当妈,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个感人事例说明他是一位怎样的援藏干部?——孔繁森是—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评析】孔繁森以无私大爱的精神收养三个孤儿,体现他关心藏族儿童,爱护藏胞子女的深厚感情。教学时,通过实训,结合生活实际抓字词句,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真切理解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是突破长句难点、理解关键词语与落实双基最好的结合点。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不仅读懂理解,更从中感悟人物内心,由初读认识逐步走近人物,直到最终走进人物,学习他关心别人,主动帮助他人的高贵品质。
三、图文对照,略读理解
1.(映示课文插图1)这幅插图是课文第几自然段内容?图文对照读读想想,主要讲孔繁森什么事,谁能用两个字表示?(交流、板书:献血)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呢?
2.(映示课文插图3)图文对照各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是讲孔繁森献血的意图和目的?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做什么?读——(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板书:献血助读)
3.小朋友,这“献血助读”是孔繁森又一个感人事例。我们先简单知道一下,课文具体怎样描写献血和藏胞怎样感动的,下节课再学习。
四、结合板书,回顾总结
1.孔繁森是援藏干部,书上讲了两个感人事例: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孤儿;孔繁森将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三个孤儿上学读书——献血助读。所以,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你们对孔繁森敬仰吗?让我们怀着无限敬意朗读第1~2自然段。
【评析】一堂课时间有限,若单学前两个自然段,则板书应反映的两个优秀事例就不完整,故采用略读理解,以图概括内容的方法,这样形成的板书设计就充分展示了文本结构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既突出中心句、关键词,又简要概括了两个感人事例,便于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人物内心和指导简要复述。
(作者单位:常熟市石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