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民俗生活和陶艺的契合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陶艺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多种多样。本地的地域性、传统性的东西显缺乏,在陶艺中注重挖掘本地的材料资源,发挥地方材料优势,找寻地方特色民俗,地方生活生产。在教学和制作中加强本地地方特色民俗和陶艺的契合。
  【关键词】 地方 特色 陶艺 契合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161-01
  0
  陶藝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学习课程,在地方教学研究和制作领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优势和条件,制订本地地方特色民俗生活和陶艺的契合探索,来满足本地方陶艺教学、制作的需要。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地方优势,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制作出优秀陶艺作品。
  一、注重挖掘当地的材料资源,发挥地方的材料优势
  对当地制陶原材料进行挖掘,对工艺材料的运用放松自由,表现的题材更广泛。我县地处岭南地区中部的丘陵地带,主要有俗称“黄泥膏”含铁带酸性红色泥土和 “瓦泥”灰色略带白陶泥两种,杂质少,黏性大,上世纪用来制泥砖和青砖、瓦。易成型,柴火烧制下,坚硬度好,是一种理想的制陶材料。现在本县汤塘仍有青砖瓦方砖的烧制。
  采集两种黏土材料回来,粉碎,放大盆清水搅拌浸泡,沉淀凝结成块,去浮水,用中上层,底层沉淀不用。经煅练,在实际陶艺制作中感觉尚可。其中“红泥”略粗,黏性略小。“青泥”细腻且黏性较大。制陶材料在我国的各地都有,获得也便捷,关键是在教学和实践中如何发现和运用它。努力开发当地的材料资源,是推进本地地方特色民俗生活和陶艺的契合探索的陶艺教学的重要环节。开发探索地方材料资源不仅把陶艺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更确定陶艺的教学方向。
  二、构建地方生活特色的陶艺教学方法和作品
  本地地方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从事艺术创作的文化根基。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创建符合当地的陶艺教学和作品。剖析本地独特而丰富的生活语言,珍视传统、善待传统,才能培养出具有特色的陶艺作品。将传统元素符号与现代观念组合,体现对地方文化理解的深刻,对陶艺的深度探索。
  本地乡村每个村子都有一口水井。青石井口,青石条砖,清晨时分提吊桶,挑水桶到井头挑水是每户人家必备。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家各户自打水井,安装手摇水泵,到本世纪初水塔抽水机。
  本地乡村民居多为三房两廊格局,少开中正大门,廊间左右开门进出,灶台在廊间靠巷子墙边,亦有一廊作厨房,一廊作猪栏。穿门一开口大厅,大厅光线充足,会客吃饭,厅一木阁,摆放东西。两廊间一天井,雨时雨水从屋檐滴落,收集于天井,在左前方经沉池,通过排污管排于右边小巷。两磨房为寝室,开门向厅,亦有木阁。是很好的地方素材。
  注重本地的地方影响以及当地优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那么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对地方生活的挖掘,把地方生活转换成现代形式语言,纳入陶艺教学中。形成地方特色的陶艺教学和作品。
  三、本地地方生产传统为陶艺教学的内容
  传统、古老的东西,在散发历史的光芒,地方陶瓷艺术风格的形成,要到本地地方生产文化中去寻找。
  本县是水稻产区,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是艺术挖掘的闪光点。正月育种,平整秧田,撤秧;清明耙田到大田里插秧;长耙耙田;夏至割禾、打禾、晒谷。展现着一幅文明的长卷。在时光荏苒春风乔月中不同时代展现不同的方式和工具。从撤秧到抛秧盘;从秧铲、秧盘、插秧到抛秧;割禾从禾镰割禾,禾桶打禾到脚踏打禾机、柴油打禾机,收割机;水牛耕田到拖拉机耕田。无不展现文明的科技的,更是地方的。
  四、地方民俗与陶艺契合
  地方民俗的风格特色和内容上的真、全、健,反映出本土美学思想和人文特色。陶艺以宽容性格,丰富的陶艺语言将对民间美术美的理解尽情诠释。对民美充分理解,多元上形成独创,成就多元的陶艺美。民美的美和陶艺的美通过创作整合,实现本土陶艺多元性和独创性。
  本县拥有许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汤塘围舞龙、田心村舞鲤鱼灯、围镇村舞被狮,王田舞春牛,特色鸡公狮,凤围和田心撞彩门。高岗掷豆腐。无一展现本元民俗的基础和根源。重视本土、实现民美成功转换,是传统与陶艺共轨发展的途径。
  我县的陶艺教学对地方民俗生活和地域性传统文化和陶艺契合,轻视民间文化的传统,使雅文化在正襟危坐,民俗文化却难觅一席之地。地方民美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和艺术原创力。以特有古朴稚拙的风格,热烈独特的观念,寻找现代陶艺语言和价值。
  五、地方的历史文化与陶艺教育的契合
  地域文化或问题可以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视点,寻找、开拓艺术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就显得必要和迫切。地方本土文化不仅有政治上的凝聚力,是一种地方资源,更是一种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在陶艺实践中把专业知识、地方本土文化要素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待,充分利用陶艺实践教学宣传地方本土文化。
  汤塘琶江濂溪书院,水头东坑祠,四九黄氏宗祠,上岳村,东江纵队的人文。村头的石敢当、大榕树。无不张显本地的历史文化。为地方陶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空间和契机。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家乡及地方特色优势,突出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品味。注重对地方文化的表达。
  地方特色民俗的题材、内容、特征、表现技巧等为陶艺提供了的文化资源和技术资源。借用了民美的元素加工、改造,以富于现代感的现代陶艺展现传统的再生。在地方文化符号里挖掘出个性的语言,融入陶艺的个人意趣,创作具一定文化深度、淳美之风的陶艺作品。
  对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和精神作为基石,在继承中创新,这样,能源源不断推动地方陶艺教育发展和制作陶瓷作品。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山区教育中,落后的教学资源、缺乏监管的学生,置山区教育始终于落后地位,让不少山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基础不牢靠,更有部分山区的班级出现了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对此,转化山区后进生刻不容缓,提高山区小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扭转山区教育现状、提升山区小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方式。对此,本文就对小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总结了相应的转化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山区教育
一、 骆驼祥子分期付款买人力车  《骆驼祥子》 第四章,祥子早先攒钱购买的人力车被大兵抢走了,一门心思要再买一辆。这时候,他的老东家,人和车厂的老板,虎妞他爹刘四爷,跟祥子作了一番倾心之谈。  刘四爷:“再买辆车?”  祥子:“钱不够。”  刘四爷:“买辆二手的?”  祥子:“买就买新的!”  刘四爷:“缺多少钱?我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  祥子摇了摇头。  那时候,一辆全新的人力车,
【摘要】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已经和我国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相互的渗透和融合,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汉语言文学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因此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可以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得到良好的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应当根据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困境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良好的传承。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汉语言文学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要】 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大背景的今天,在初中和小学英语教育中如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在现今的中小学教育中,英语教育是其中的重难点,也是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最好着力点。通过不断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探索,我们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巧用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 高效教学 认知规律
【摘要】 在教育全面提倡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的全面优化,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落实。文章从问题情境、问题链条、学习活动及教学方法等四方面入手,对高中物理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以依托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优化设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许多的习惯已经养成,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转变学生不良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一个有学生有老师的课堂,只有教师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道
【摘要】 在统编教材的引领下,必须让名著阅读走进课堂, 实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的阅读理想。在教学中,以《朝花夕拾》为例,利用“文学圈教学法”开展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素养。   【关键词】 名著阅读 文学圈 朝花夕拾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
【摘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更多优异的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语文课程都是我国教育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师的主要目标是着重加强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是要先陶冶他们的情操并开扩他们的视野。所以这就需要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语文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为初中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生本教育成为教育界一个重要话题,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语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涵盖的知识非常广。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基于生本理念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以贯彻生本教育,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对话张家界桑植民歌,充分发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桑植民歌之民族文化精髓,传承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指导中学生学习诗歌的读与写,借助《对话张家界 学习读与写》校本课程教材以期实现中学生读写一体化的完美契合。   【关键词】 桑植民歌 民族文化 红色文化 读写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