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许多老师拿着课题题目来问我,他(她)选择的题目好不好。他们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意思其实是向我展示他(她)选择的课题多么富有创新性,多么有价值。什么“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发散思维的行动研究”等。首先得承认,这些老师的眼光看得还是比较远的。他们对当前流行的教育理论有一定的把握,拥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他们在观念上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做课题应该选择那些大题才能“与时俱进”,不至于落伍,才能显示出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深刻的研究意义。有这样想法的老师不在少数。其实,作为基层教师,选择“大题”不能“大作”,选择“小题”反而更能“大作”。
所谓“小题”是指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小”,“大作”是指研究价值高,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小题”“大作”就是指选择研究范围小、研究内容小的课题能彰显较高的研究价值,利于深入研究。
之所以主张基层教师选择“小题”而不是“大题”,一是在教育理论素养上,在研究时间、资料的占有上均比不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唯有选择“小”题才能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凭自己的能力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基层教师的优势不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上。基层教师如果去做科研专家、大学教授所做的课题,拿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永和所长的话来说,就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还累得要命”。基层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主要工作是教学,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具体而实在的琐事、小事。一个男生欺侮女生向老师告状了;早自习时,英语老师再三强调早读的重要性,教室里还是“鸦雀无声”;本来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备课,自以为能上好这节课,但结果事与愿违,学生的积极性根本没有调动起来,什么原因?……这桩桩件件组成了基层教师的工作内容。有人可能会将“小题”与“狭窄”、“肤浅”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些问题虽然“小”、“细”,甚至“琐”,但如果处理得当,“小题”不仅不狭窄,不肤浅,反而更精悍,更有深度。因为“小”,课题研究更具实用性,来源于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师的现实需要;因为“小”,课题更具可操作性,基层教师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去认真研究,能产生出真正的成果;因为“小”,研究者更能对所确定的某一点进行重点突破,进行深入挖掘。
那么,基层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小题”使之“大作”呢?第一步,应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关专家指出,问题是研究的原动力;研究的基点是问题,有了问题才能进行研究。因此,基层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时时刻刻在头脑中打个问号,善于发现各种问题。如,自以为上课上得非常生动,却有学生在睡觉,他(她)为什么睡觉?生病了?对上课不感兴趣?分神了?厌恶老师?有了问题才有再深入探讨、研究、反思、再实践的原动力。不过,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教育科研课题应该是那些有一定研究价值、可操作的、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决或缓解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第二步就是要掌握一些将问题转化为小课题的技巧。策略之一,上位概念的多次下位化,即紧紧抓住课题的“关键概念”,将此概念进行多次下位化,越到后来,课题就越小。如,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行为习惯的课题,关键概念是“行为习惯”,运用此方法可将之依次下位化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咀嚼习惯”。“培养幼儿良好咀嚼习惯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就出来了。如果也将“幼儿”进行下位化:“小班幼儿”→“农村小班幼儿”。把经多次下位化后的概念进行组合,“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咀嚼习惯的行动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小的课题了。策略之二,多角度、多层次分解。如,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课题,可从培养原则、培养方法、培养途径、培养内容、评价标准、教师素质、学校环境、班级氛围等角度进行选择。如想采用有关方法入手来进行研究,可将课题缩小为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再借助第一种方法,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方法”等概念进行多次下位化,依次为“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女生”→“城市七年级女生”,“探究能力”→“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法”→“创设情境法”。可将课题缩小为“运用情境法培养七年级女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行动研究”。转化后的课题,基层教师能不能搞,适合不适合搞,还需要有第三步的衡量标准:一要实用,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可操作,能转化为一个个小步骤逐步进行研究;三要可行,凭教师现有的研究能力与条件能完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小题”,为以后顺利开展实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基层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如能牢牢扎根于教育教学实际这块肥沃的土壤,必将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小题”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袁妮)
所谓“小题”是指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小”,“大作”是指研究价值高,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小题”“大作”就是指选择研究范围小、研究内容小的课题能彰显较高的研究价值,利于深入研究。
之所以主张基层教师选择“小题”而不是“大题”,一是在教育理论素养上,在研究时间、资料的占有上均比不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唯有选择“小”题才能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凭自己的能力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基层教师的优势不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上。基层教师如果去做科研专家、大学教授所做的课题,拿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永和所长的话来说,就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还累得要命”。基层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主要工作是教学,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具体而实在的琐事、小事。一个男生欺侮女生向老师告状了;早自习时,英语老师再三强调早读的重要性,教室里还是“鸦雀无声”;本来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备课,自以为能上好这节课,但结果事与愿违,学生的积极性根本没有调动起来,什么原因?……这桩桩件件组成了基层教师的工作内容。有人可能会将“小题”与“狭窄”、“肤浅”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些问题虽然“小”、“细”,甚至“琐”,但如果处理得当,“小题”不仅不狭窄,不肤浅,反而更精悍,更有深度。因为“小”,课题研究更具实用性,来源于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师的现实需要;因为“小”,课题更具可操作性,基层教师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去认真研究,能产生出真正的成果;因为“小”,研究者更能对所确定的某一点进行重点突破,进行深入挖掘。
那么,基层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小题”使之“大作”呢?第一步,应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关专家指出,问题是研究的原动力;研究的基点是问题,有了问题才能进行研究。因此,基层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时时刻刻在头脑中打个问号,善于发现各种问题。如,自以为上课上得非常生动,却有学生在睡觉,他(她)为什么睡觉?生病了?对上课不感兴趣?分神了?厌恶老师?有了问题才有再深入探讨、研究、反思、再实践的原动力。不过,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教育科研课题应该是那些有一定研究价值、可操作的、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决或缓解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第二步就是要掌握一些将问题转化为小课题的技巧。策略之一,上位概念的多次下位化,即紧紧抓住课题的“关键概念”,将此概念进行多次下位化,越到后来,课题就越小。如,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行为习惯的课题,关键概念是“行为习惯”,运用此方法可将之依次下位化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咀嚼习惯”。“培养幼儿良好咀嚼习惯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就出来了。如果也将“幼儿”进行下位化:“小班幼儿”→“农村小班幼儿”。把经多次下位化后的概念进行组合,“培养农村小班幼儿良好咀嚼习惯的行动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小的课题了。策略之二,多角度、多层次分解。如,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课题,可从培养原则、培养方法、培养途径、培养内容、评价标准、教师素质、学校环境、班级氛围等角度进行选择。如想采用有关方法入手来进行研究,可将课题缩小为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再借助第一种方法,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方法”等概念进行多次下位化,依次为“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女生”→“城市七年级女生”,“探究能力”→“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法”→“创设情境法”。可将课题缩小为“运用情境法培养七年级女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行动研究”。转化后的课题,基层教师能不能搞,适合不适合搞,还需要有第三步的衡量标准:一要实用,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可操作,能转化为一个个小步骤逐步进行研究;三要可行,凭教师现有的研究能力与条件能完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小题”,为以后顺利开展实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基层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如能牢牢扎根于教育教学实际这块肥沃的土壤,必将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小题”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