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工程教育也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科在校生数量数倍增长。截至2010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在校生本科人数达到371万人,研究生人数为47万人。但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缺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科特色不明显;部分师资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等。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作为工程教育的大国,以何种策略发展既有本国特色又适应全球化要求的高等工程教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校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意义
1.促进课程体系的创新
由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人才培养模式,如4年制本科推荐“3 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因此,促使了学校修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和建设。这些改革和建设以强化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梳理实践性课程,考虑校企双方如何合作与实施;其次,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学时比;最后,要加强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设计的配套改革,以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
2.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契合
工程教育的特性有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其中,实践性尤为明显,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各级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建设,已极大地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限于师资、环境、内容和学时等因素的制约,使上述很多努力均停留在纸上谈兵、生产模拟、理想状态和浅尝辄止的阶段,无法实现在实践中理解工程的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目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专职教师可以去企业工作、轮训,甚至到跨国公司研修等方式,以此来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还要从企业大力引进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师资结构,重新建立了一只实践能力突出的全新师资队伍。核心专业课程、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等内容主要在企业学习完成,在环境、内容和学时上对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给予了充分保证,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工程的综合性和经济性,进而提高其工程创新能力,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状况,真正实现两者的契合。
3.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改以往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单方制定的常规,转向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并组织实施,确保了工程实践和设计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企业的参与打破了高校原有人才培养的单一、脱节和封闭模式,使高校的工程教育不再画地为牢、闭门造车,而是依据参与企业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形成,进而打造基于我国工程教育特点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该计划对工程人才实施分层次培养—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每一阶段均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且彼此衔接,很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同时,对各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提出建议,便于其把握主攻方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教育理念的更新
1.明确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工科院校都迈入了综合性大学的行列,使原本鲜明的工科特色变得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工程技术人才,而是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使得工程教育迷失了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含本科、硕士和博士3种类型,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狭隘理解。
2.强化工程教育的实践性
工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实践教育。我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在谈到工程教育的理念问题时,特别强调实践理念,而实践理念的缺乏恰恰是目前工科人才培养的硬伤。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多媒体教学盲目代替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不足,无力支撑下厂实践的高成本;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缺乏;行业特色型高校改变行政隶属关系后,与行业联系减少;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不愿提供实习场所等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工程教育实践理念的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对学校工作方案中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和国际化培养5个方面提出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专兼职教师的条件、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强化了工程教育实践理念的实施方式和途径,从而确保其能够落到实处。
3.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998年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对“双师型”教师的描述,多见于高职院校,无形中造成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片面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将“双师型”教师的外延扩展到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这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一流师资是一流教学质量、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动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才能顺利将其内化为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顺利实施。
4.突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理念是:在校期间主要进行工科基础教育,而系统的工程师职业训练,是毕业生到了企业后通过若干年的工作逐渐完成的,即企业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然而,随着敏捷制造时代的来临,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才培养周期相应要调整。企业一般希望工科大学生毕业时就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这决定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时间点必须提前。因此,企业与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模式势在必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确定了企业在高级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将工程技术专家请入大学课堂,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突破;计划规定企业需与学校方案相结合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其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职责。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勾画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框架,但实施过程中还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如下方面:
1.学校因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虽说是教育部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出台的改革措施,然而究其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形势、战略意义及覆盖范围,我们可以断言这是人才强国、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全国高校均将其视为促进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育改革工程。因此,把握机遇的高校必然会在办学水平上迈向一个新台阶。各高校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做到举全校之力、弃本位主义、破门户之见、走协作之路,才能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和师资建设等多方面实现飞跃。其次,在制度上要敢于创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如人事、财务、教务等应适时调整现有政策,保障和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
2.教师因素
学校要想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和铺垫,教师素质的高低将成为影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学校专职教师要能够走出去,在思想上认识到此次变革的意义,并积极顺应时代的需要,拓宽个人发展的新平台。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责任心,以尽量保证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授课对象时,在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实现有效延续和协调。
3.学生因素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唯一对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明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至关重要。在思想上,各高校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界的工程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在政策上,各高校应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如推荐攻读硕士乃至博士、给予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毕业时向优秀单位优先推荐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培养其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企业实习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其关注和学习企业文化。
4.企业因素
毋庸置疑,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最大亮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是计划实施的核心内容。企业对所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与义务的认识程度、配合与推进该计划的决心、追求短期效益与接待实习学生的矛盾、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与自身工作的冲突问题等,都属于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企业因素。企业因素对学校而言是最不可控的,因此,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和责任,做好优势专业的遴选、选送优质人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全国高校正在努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更新落后的工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方法。可以预期,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必将大大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
[责任编辑:于 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意义
1.促进课程体系的创新
由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人才培养模式,如4年制本科推荐“3 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因此,促使了学校修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和建设。这些改革和建设以强化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梳理实践性课程,考虑校企双方如何合作与实施;其次,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学时比;最后,要加强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设计的配套改革,以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
2.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契合
工程教育的特性有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其中,实践性尤为明显,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各级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建设,已极大地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限于师资、环境、内容和学时等因素的制约,使上述很多努力均停留在纸上谈兵、生产模拟、理想状态和浅尝辄止的阶段,无法实现在实践中理解工程的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目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专职教师可以去企业工作、轮训,甚至到跨国公司研修等方式,以此来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还要从企业大力引进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师资结构,重新建立了一只实践能力突出的全新师资队伍。核心专业课程、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等内容主要在企业学习完成,在环境、内容和学时上对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给予了充分保证,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工程的综合性和经济性,进而提高其工程创新能力,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状况,真正实现两者的契合。
3.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改以往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单方制定的常规,转向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并组织实施,确保了工程实践和设计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企业的参与打破了高校原有人才培养的单一、脱节和封闭模式,使高校的工程教育不再画地为牢、闭门造车,而是依据参与企业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形成,进而打造基于我国工程教育特点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该计划对工程人才实施分层次培养—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每一阶段均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且彼此衔接,很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同时,对各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提出建议,便于其把握主攻方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教育理念的更新
1.明确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工科院校都迈入了综合性大学的行列,使原本鲜明的工科特色变得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工程技术人才,而是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使得工程教育迷失了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含本科、硕士和博士3种类型,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狭隘理解。
2.强化工程教育的实践性
工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实践教育。我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在谈到工程教育的理念问题时,特别强调实践理念,而实践理念的缺乏恰恰是目前工科人才培养的硬伤。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多媒体教学盲目代替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不足,无力支撑下厂实践的高成本;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缺乏;行业特色型高校改变行政隶属关系后,与行业联系减少;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不愿提供实习场所等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工程教育实践理念的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对学校工作方案中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和国际化培养5个方面提出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专兼职教师的条件、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强化了工程教育实践理念的实施方式和途径,从而确保其能够落到实处。
3.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998年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对“双师型”教师的描述,多见于高职院校,无形中造成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片面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将“双师型”教师的外延扩展到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这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一流师资是一流教学质量、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动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才能顺利将其内化为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顺利实施。
4.突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理念是:在校期间主要进行工科基础教育,而系统的工程师职业训练,是毕业生到了企业后通过若干年的工作逐渐完成的,即企业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然而,随着敏捷制造时代的来临,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才培养周期相应要调整。企业一般希望工科大学生毕业时就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这决定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时间点必须提前。因此,企业与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模式势在必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确定了企业在高级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将工程技术专家请入大学课堂,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突破;计划规定企业需与学校方案相结合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其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职责。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勾画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框架,但实施过程中还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如下方面:
1.学校因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虽说是教育部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出台的改革措施,然而究其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形势、战略意义及覆盖范围,我们可以断言这是人才强国、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全国高校均将其视为促进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育改革工程。因此,把握机遇的高校必然会在办学水平上迈向一个新台阶。各高校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做到举全校之力、弃本位主义、破门户之见、走协作之路,才能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和师资建设等多方面实现飞跃。其次,在制度上要敢于创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如人事、财务、教务等应适时调整现有政策,保障和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
2.教师因素
学校要想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和铺垫,教师素质的高低将成为影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学校专职教师要能够走出去,在思想上认识到此次变革的意义,并积极顺应时代的需要,拓宽个人发展的新平台。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责任心,以尽量保证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授课对象时,在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实现有效延续和协调。
3.学生因素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唯一对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明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至关重要。在思想上,各高校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界的工程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在政策上,各高校应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如推荐攻读硕士乃至博士、给予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毕业时向优秀单位优先推荐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培养其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企业实习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其关注和学习企业文化。
4.企业因素
毋庸置疑,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最大亮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是计划实施的核心内容。企业对所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与义务的认识程度、配合与推进该计划的决心、追求短期效益与接待实习学生的矛盾、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与自身工作的冲突问题等,都属于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企业因素。企业因素对学校而言是最不可控的,因此,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和责任,做好优势专业的遴选、选送优质人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全国高校正在努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更新落后的工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方法。可以预期,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必将大大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