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教材文言文占比大幅提升,如何打破当前文言文不受学生待见又单一的学习方式?教师需细读文本,通过自己读独到的解读,关注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确定充满趣味与活力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抓住语言形式的突破口,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克服畏惧心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 抓住语言突破口 发展思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05
部编教材较之前人教版,文言文占比大幅提升,但学生一直以来都觉得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也与一般教师采用先作者后背景逐段疏通讲解的设计思路分不开。面对缺少陌生度与兴奋度的学习方式,学生不易进入学习情境,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独到的解读,确定充满趣味与活力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克服畏惧心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个教学领域。
对它的解读就意味着不能单纯做研究性解读或欣赏性解读,而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视角来进行教学解读,即指向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奠下基础的解读。它不仅关注文本本身,还要关注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根据文本的特质,把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挖掘出来,结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预判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文本解读的对象首先是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如果能紧扣文本特质,找到语言形式的突破口,比如一个起重要作用的标点、一个传达神韵的词语、一个破解密码的句子、或显示文本特色的一个段落来设置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文本的深处,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点燃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文言课堂化繁为简顺势而下,就充满了张力。
下面笔者拟结合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试做这方面的探索。
一、一个标点:四两千斤析形象
“标点之于文言文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将丰厚的意蕴和情感信息隐在细微之处,其独特的表意作用不可忽视。
例如欧阳修的《卖油翁》,小故事大道理,深有理趣,遣词造句无一赘语,完全通过两个人物一骄矜一平和的简短对话来清晰传达。欧阳修文章的这一风格,如何让学生体会?我们可以试着将文章中两个人物对话之间的标点去掉,然后设置如下学习活动:
请分角色朗读,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将标点填写完整,并说明理由。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陈尧咨的年轻气盛咄咄逼人,老人的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两人的形象在三个问号、两个句号中跃然纸上。本文的教学难点——欧阳修简洁平淡自然而发人深省的行文特点,就轻松突破了,可谓四两拨千斤。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标点符号作为抓手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在斟酌标点的过程中理解、体悟文章的主旨、风格,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一个词语:实词虚词皆表意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实词的运用往往精炼动人。如果抓住一个或几个能传递作者心曲的词语,就能势如破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例如《答谢中书书》一文,如果仅仅是疏通文句字面上的意思,而不能引领学生进入作者高妙的遣词用语为我们创造的美好情境中,学生就很难理解陶弘景为什么将山中所见誉为“仙都”而将人间称为“欲界”,也就无法理解作者所崇尚的魏晋风度。但如果我们紧扣文章中几个看似平常而实则意蕴深刻的词语来设置活动让学生比较:
“晓雾将歇”能否换成“晓雾将散”,“夕日欲颓”能否换成“夕日欲坠”?
“歇”与“散”,“颓”与“坠”,有何区别?不可否认,“歇”与“颓”是有生命力的,雾和太阳像人一样,累了也需要休息,而“散”与“坠”就表达不出这个意思。同样,“猿鸟乱鸣”的“乱”字,“沉鳞竞跃”的“竞”字,也无一不是显现了生命的气息、自由的状态。山川之美,美在色彩缤纷,美在高低错落,是学生易懂的,但美在蓬勃的生命力、美在精神的高度自由,进而称为心中的“仙都”,则需要通过咬文嚼字才可获得。
文言文中虚词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我们就可以通过“乃”这个虚词,来分析邹忌与齐王的形象,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战国策》这一著作经过“文学加工”这一特点。文章对邹忌设喻说理的巧妙,除了直接的描写,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写邹忌进谏的结果是:“王曰:‘善。’乃下令……”
這一“乃”字,表现齐王下令的速度之快、行事之果断,说明他是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而这些都是建立在邹忌巧妙进谏的基础上的,因而也是在间接地烘托邹忌现身说法的巧妙。
实词是文言文的经,虚词是文言文的脉,抓住文言文的经和脉,才能读出情和意,道和理,课堂才是盎然生机的。
三、一个句子:破解文本表与里
一篇文言文,如果给学生一个“支点”,一个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敲去破解,那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例如《桃花源记》一文,是陶渊明有感于现实世界的黑暗而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如果我们仅仅将这篇文章当成一篇普通的文言散文来对待,就暴殄天物了。扣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句“村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放入具体语境中引领学生咀嚼体味想象,将更能突出《桃花源记》作为虚构作品的文本特质。
从村中人初见“渔人”时的毫不设防,到关照“停数日,辞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时的警觉,联系后文“(渔人)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引领学生通过推测、想象当时的情境来感受村人的淳朴与后知后觉:初初见面便“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听渔人介绍外面的世界,“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才突然后怕是否会因渔人的闯入而再次引来战火,于是积极亡羊补牢,“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希望渔人能为他们保守秘密。那么后来的“不复得路”,也就顺理成章了,也许是村人想了又想,就把出入的通道堵住了呢。
这样来解读这篇想象作品,引领学生由浅入深读出文章的表与里,才能把这篇虚构的想象作品读活,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才不至于死水一潭,才充满动感。
四、一个段落:见微知著读风格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言论的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洁明快、含蓄深刻、真切热烈,堪称典范。
我们以《论语·雍也》中的一则为例,抛砖引玉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教室里思维火花不时被点燃碰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章直叙其事,赞美颜回。 如果将二十八字去掉十一字,可改为: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何试着从修辞、语气词、标点等方面去比较?
《雍也》里共二十八字,无比兴,“回、也”两字重复了三次,“贤、哉”两字重复两次,且又多出了“人不堪其忧”五字,像是虚设,因为本来是为了赞美颜回,何必涉及他人呢?这一章正因为多出了十一字,便富有了文学性,此所谓咏叹淫泆,充分表达出孔子赞叹和自豪。正因为在字句上多次反复,又以“人不堪其忧”五个字从反面衬托,以他人对待贫穷的态度来反衬颜回的安贫乐道乐以忘忧,是一种加倍渲染,再加上期始、结尾连用两个“!”的运用,充分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极力夸赞热烈赏识!如果在字句上力求简单,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我们以一段来分析《论语》的语言风格之一真切热烈,引导学生比较鉴赏,《论语》虽是语录体作品,但它的文学性一点不逊色,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代表传统文化精髓的文言文,教师应潜心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多角度解读,读出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并将 “最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传给学生。即专注于一点,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拥抱语言体会语言情韵情味情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发展思维分享思考的快乐,真正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2] 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抓住语言突破口 发展思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05
部编教材较之前人教版,文言文占比大幅提升,但学生一直以来都觉得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也与一般教师采用先作者后背景逐段疏通讲解的设计思路分不开。面对缺少陌生度与兴奋度的学习方式,学生不易进入学习情境,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独到的解读,确定充满趣味与活力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克服畏惧心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个教学领域。
对它的解读就意味着不能单纯做研究性解读或欣赏性解读,而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视角来进行教学解读,即指向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奠下基础的解读。它不仅关注文本本身,还要关注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根据文本的特质,把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挖掘出来,结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预判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文本解读的对象首先是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如果能紧扣文本特质,找到语言形式的突破口,比如一个起重要作用的标点、一个传达神韵的词语、一个破解密码的句子、或显示文本特色的一个段落来设置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文本的深处,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点燃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文言课堂化繁为简顺势而下,就充满了张力。
下面笔者拟结合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试做这方面的探索。
一、一个标点:四两千斤析形象
“标点之于文言文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将丰厚的意蕴和情感信息隐在细微之处,其独特的表意作用不可忽视。
例如欧阳修的《卖油翁》,小故事大道理,深有理趣,遣词造句无一赘语,完全通过两个人物一骄矜一平和的简短对话来清晰传达。欧阳修文章的这一风格,如何让学生体会?我们可以试着将文章中两个人物对话之间的标点去掉,然后设置如下学习活动:
请分角色朗读,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将标点填写完整,并说明理由。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陈尧咨的年轻气盛咄咄逼人,老人的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两人的形象在三个问号、两个句号中跃然纸上。本文的教学难点——欧阳修简洁平淡自然而发人深省的行文特点,就轻松突破了,可谓四两拨千斤。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标点符号作为抓手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在斟酌标点的过程中理解、体悟文章的主旨、风格,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一个词语:实词虚词皆表意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实词的运用往往精炼动人。如果抓住一个或几个能传递作者心曲的词语,就能势如破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例如《答谢中书书》一文,如果仅仅是疏通文句字面上的意思,而不能引领学生进入作者高妙的遣词用语为我们创造的美好情境中,学生就很难理解陶弘景为什么将山中所见誉为“仙都”而将人间称为“欲界”,也就无法理解作者所崇尚的魏晋风度。但如果我们紧扣文章中几个看似平常而实则意蕴深刻的词语来设置活动让学生比较:
“晓雾将歇”能否换成“晓雾将散”,“夕日欲颓”能否换成“夕日欲坠”?
“歇”与“散”,“颓”与“坠”,有何区别?不可否认,“歇”与“颓”是有生命力的,雾和太阳像人一样,累了也需要休息,而“散”与“坠”就表达不出这个意思。同样,“猿鸟乱鸣”的“乱”字,“沉鳞竞跃”的“竞”字,也无一不是显现了生命的气息、自由的状态。山川之美,美在色彩缤纷,美在高低错落,是学生易懂的,但美在蓬勃的生命力、美在精神的高度自由,进而称为心中的“仙都”,则需要通过咬文嚼字才可获得。
文言文中虚词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我们就可以通过“乃”这个虚词,来分析邹忌与齐王的形象,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战国策》这一著作经过“文学加工”这一特点。文章对邹忌设喻说理的巧妙,除了直接的描写,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写邹忌进谏的结果是:“王曰:‘善。’乃下令……”
這一“乃”字,表现齐王下令的速度之快、行事之果断,说明他是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而这些都是建立在邹忌巧妙进谏的基础上的,因而也是在间接地烘托邹忌现身说法的巧妙。
实词是文言文的经,虚词是文言文的脉,抓住文言文的经和脉,才能读出情和意,道和理,课堂才是盎然生机的。
三、一个句子:破解文本表与里
一篇文言文,如果给学生一个“支点”,一个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敲去破解,那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例如《桃花源记》一文,是陶渊明有感于现实世界的黑暗而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如果我们仅仅将这篇文章当成一篇普通的文言散文来对待,就暴殄天物了。扣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句“村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放入具体语境中引领学生咀嚼体味想象,将更能突出《桃花源记》作为虚构作品的文本特质。
从村中人初见“渔人”时的毫不设防,到关照“停数日,辞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时的警觉,联系后文“(渔人)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引领学生通过推测、想象当时的情境来感受村人的淳朴与后知后觉:初初见面便“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听渔人介绍外面的世界,“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才突然后怕是否会因渔人的闯入而再次引来战火,于是积极亡羊补牢,“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希望渔人能为他们保守秘密。那么后来的“不复得路”,也就顺理成章了,也许是村人想了又想,就把出入的通道堵住了呢。
这样来解读这篇想象作品,引领学生由浅入深读出文章的表与里,才能把这篇虚构的想象作品读活,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才不至于死水一潭,才充满动感。
四、一个段落:见微知著读风格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言论的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洁明快、含蓄深刻、真切热烈,堪称典范。
我们以《论语·雍也》中的一则为例,抛砖引玉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教室里思维火花不时被点燃碰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章直叙其事,赞美颜回。 如果将二十八字去掉十一字,可改为: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何试着从修辞、语气词、标点等方面去比较?
《雍也》里共二十八字,无比兴,“回、也”两字重复了三次,“贤、哉”两字重复两次,且又多出了“人不堪其忧”五字,像是虚设,因为本来是为了赞美颜回,何必涉及他人呢?这一章正因为多出了十一字,便富有了文学性,此所谓咏叹淫泆,充分表达出孔子赞叹和自豪。正因为在字句上多次反复,又以“人不堪其忧”五个字从反面衬托,以他人对待贫穷的态度来反衬颜回的安贫乐道乐以忘忧,是一种加倍渲染,再加上期始、结尾连用两个“!”的运用,充分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极力夸赞热烈赏识!如果在字句上力求简单,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我们以一段来分析《论语》的语言风格之一真切热烈,引导学生比较鉴赏,《论语》虽是语录体作品,但它的文学性一点不逊色,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代表传统文化精髓的文言文,教师应潜心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多角度解读,读出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并将 “最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传给学生。即专注于一点,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拥抱语言体会语言情韵情味情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发展思维分享思考的快乐,真正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2] 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