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宁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来源 :海洋湖沼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福宁湾73个表层沉积物粒度资料,分析其粒度特征和沉积物类型,结合粒度参数和水动力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其沉积动力环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以泥和砂质泥为主,中值粒径Φ变化范围较小(6.19~8.33),均值为7.55,分选较差,负偏到近对称.研究区大潮和小潮期间近底部流速(BCS)变化范围分别为0.6~89.3 cm/s和0.4~39.8 cm/s,均值为31.1 cm/s和14.9 cm/s,标准偏差为10.5 cm/s和5.4 cm/s.根据中值粒径、分选系数、近底部流速和水深4个参数将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分为三类:第Ⅰ类沉积区,粒度相对较粗,粉砂含量超过50%的区域分布范围最广,波浪作用较强;第Ⅱ类沉积区,粒度最细(中值粒径为7.96),黏土含量最高,水动力环境最弱;第Ⅲ类沉积区,粒度相对较粗,砂含量偏高,水动力较强;总体而言,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呈现为两侧较强而中间较弱的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对TiCl4-NH3-H2反应体系在500℃条件下沉积氮化钛涂层生长速率随沉积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厚度涂层的形貌和抑制结焦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对样品截面进行观察,测得0-60 min沉积时间段涂层平均生长速率6 nm·min-1,60-90 min涂层平均生长速率22 nm·min-1,90-120 min涂层平均生长速率19 nm·min-1.表面形貌分析则表明,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透镜状晶粒逐渐布满涂层表面,而涂层生长速度也同时增大.程序升温氧化(TPO)曲线和积碳形貌观察结果说明,随
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利用溴化汞与柔性的苯并咪唑羧酸类配体4′-[4-甲基-6-(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2-丙基-1H-苯并咪唑基甲基]联苯基-2-羧酸(HMBC)进行自组装,合成了配合物Hg(HMBC)(Br)2(DMF)(1).中心离子Hg(Ⅱ)采用变形的四面体配位模式,四个空置配位点分别来自于配体HMBC的氮原子和三个Br离子.起桥联作用的两个Br离子连接两个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了一个Hg…Hg之间的距离为0.3925 nm的双核结构.荧光测试显示Hg(Ⅱ)作为重原子,可以有效地促进系间跃迁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以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4-AA)为起始原料经过Reformatsky、酰化、还原、亲核取代、Dieckmann环合、烯醇化六步反应得医药中间体β-甲基乙烯基磷酸酯(MAP)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对照实验对关键反应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一条收率高、成本低和高效的合成路线,总收率达到43%,液相纯度达到98.82%,并采用MS和1 HNMR对关键中间体和产物都进行了表征.
为解决海底管道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生存问题,采用孤立波,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从管道直径、管道串列和管道近壁效应等方面研究了孤立波作用下海底管道的受力情况.研究表明,在波高和水深相同的情况下,管道所受升力波动总是滞后于阻力波动,二者波动规律均和正弦曲线类似,但随着管道直径增大,两者的峰值变化不同,阻力上峰值增大下峰值减小,而升力上下峰值均增大;随着单管道间隙比减小,管道所受阻力的波动无明显变化但所受升力的波动减弱,当间隙减小至0时升阻力产生突变;在串列管道研究中,随着双管道间距比增大,两管道之间的
对辽东湾西南部1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和10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到沉积物粒度和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Q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研究了微量元素分布对辽东湾西南部物质来源的指示,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可分为砂(S)、粉砂(Z)、粉砂质砂(zS)、砂质粉砂(sZ)、泥质砂(mS)、泥(M)和砂质泥(sM)7种类型,而沉积物粒度分布表现为由四周向中部逐渐变细的特点;研究区微量元素中Zr含量分布表现为由四周向中部降低,Ba和Sr含量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升高,Co
本文研究复合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银于金电极表面,制备得到了抗干扰能力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系统性研究了其在无酶条件下的葡萄糖检测性能.在最优条件下(25℃、pH=7.00、纳米银与氧化石墨烯体积比=7:1),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浓度-电流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95,0.998,0.993),检出限为5.31×10-11 g·mL-1.该生物传感器制备简单、成本较低,检测灵敏度高,对多种分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有望应用于复杂体液环境中葡萄糖的快速、精准、选择性检测.
以WRF模式提供的大气数据为输入,采用SWAN海浪模式,FVCOM流模式对渤海区域的1997至2016年的波浪场、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利用数值计算结果,首先对波浪进行了20年里几次典型大风过程的结果分析与对比验证,并计算天津南港研究区域所设5个站点20年的波高波向分布频率.采用P-Ⅲ型分布曲线法进行重现期波要素的推算.最后选取2017年8月份的一次天气过程,将FVCOM计算所得的流场加入SWAN波浪模式中.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比较分析加入流场前后,波高以及波向的变化.之后分别将两种实验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在海洋探测与预警领域,海浪高度预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为了准确、快速地预测海浪高度,本文采用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BAS-BP),该模型结合了BP神经网络的局部搜索能力和BAS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了过早收敛和预测效果差的问题。本研究的数据集为WAVEWATCH-III模型模拟的2015—2017年南海北部波高数据。以南海北部的8个地点作为预测点,它们涵盖了广泛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天
河流水沙过程影响因素复杂,是非线性、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周期性、突变性、趋势性等特征,传统的水沙预测模型难以准确识别水沙过程的上述特征,存在预测误差大、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对河流水沙的准确预测,发展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耦合小波神经网络的输沙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 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将输入因子径流量进行分解,然后对各个分量IMF以及残差项Res分别进行小波神经网络建模和预测,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重构作为最终预测结果,结果表明,CEEMDAN-WNN耦合预测模型在黄河利津站输
后向散射系数是影响水体辐射传输特性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石油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的垂向分布模型,为进一步进行石油类水体水下光场变化研究奠定基础。利用2018年8月25—27日在辽宁省大连港海域A、B、C 3个站点现场测定的数据,基于悬移质垂向分布理论、后向散射系数分离算法、后向散射系数随悬浮物和石油类浓度变化的关系模型,建立了后向散射系数垂向分布的半经验模型,利用实测数据确定了模型中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