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为理想的阵地。那么,如何在品德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唤醒生命意识
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小学的生命教育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树立生命意识,更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生命意识。
二、发展学生潜能
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必然能得到优化,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应当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激发其创新欲望,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张扬,鼓励学生超越现实,挑战传统。在创新教学课堂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能摆脱“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向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老师发难,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三、认识生命与健康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载体,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的美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在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呵护下成长的。我们现在也有能力呵护比我们弱小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自己能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弱小的生命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及一天的活动,防止各种因不良习惯产生的疾病,如儿童肥胖症、龋齿等。活动也涉及到心理健康的内容,如结合《想想他们的难处》一文,介绍了桑兰以惊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战胜病魔,重新鼓起生命风帆的事迹;史蒂芬·霍金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一颗超新星。以他们健康的心态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当身体健康无法挽回时,心理的健康就尤为重要。
四、欣赏生命之美好
唤醒学生生命意识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伴随学习的深人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造就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塑造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建立一种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理机制,带领他们去发现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生命,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样就自然地将热爱生活、环保教育寓于生态环境教育中。《金色的秋天》带给人类的快乐、丰收的景象,欣赏人与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在爱的阳光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周围充满着爱,父母的爱,家人的爱,老师的爱,乃至社会的爱。《美丽的生命》,“生命使世界美丽”呈现了一幅反映大自然各种生命共生共存、美丽如画的图画,让学生通过欣赏图中的各种生命之美、生命带来的世界之美,移情到自己的身边,感受身边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带来的美丽,引发学生对生灵万物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都得到参与;读图、观察、联想、询问等学习方法得到运用;关于生命类别、生命历程的生物学知识,关于发现美、欣赏美等美学知识,关于爱惜生命的道德体验等都融会其中。
五、加强挫折教育
如今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家长尽量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经济上的宽裕、生活上的无忧,使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一旦有什么失败、挫折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面对,甚至是思想上走进了死胡同。因此,仅因老师几句批评、家长稍微的责备而轻生,权且不谈老师和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或始终在父母的庇护下,一旦离开,进入纷繁复杂的社会,自己难以摆正心态,从容面对,导致万念俱灰。作为学校,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多赞扬是一个激励学生的好方法,但这并不代表不要批评,恰当地使用批评,给学生的行为以正确的评判,让学生适当体会到挫折的滋味,锻炼其承受能力,及受挫后的思考、 调整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受挫后,老师应充分体现出细心,耐心,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面对挫折。
六、拓宽生命教育的渠道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小班化更有利于家校沟通。家校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又能避免出现教育的盲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家长的指导。家长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生命质量。课虽然上完了,但我始终不忘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孩子作业按时完成了,一句表扬的话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又有了信心;孩子的作业马虎了,备忘录上善意的提醒让家长感激不尽;而家校互动网的开通更让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渠道更及时、畅通。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才会绽放绚丽之花。
一、唤醒生命意识
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小学的生命教育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树立生命意识,更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生命意识。
二、发展学生潜能
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必然能得到优化,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应当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激发其创新欲望,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张扬,鼓励学生超越现实,挑战传统。在创新教学课堂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能摆脱“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向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老师发难,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三、认识生命与健康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载体,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的美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在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呵护下成长的。我们现在也有能力呵护比我们弱小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自己能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弱小的生命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及一天的活动,防止各种因不良习惯产生的疾病,如儿童肥胖症、龋齿等。活动也涉及到心理健康的内容,如结合《想想他们的难处》一文,介绍了桑兰以惊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战胜病魔,重新鼓起生命风帆的事迹;史蒂芬·霍金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一颗超新星。以他们健康的心态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当身体健康无法挽回时,心理的健康就尤为重要。
四、欣赏生命之美好
唤醒学生生命意识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伴随学习的深人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造就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塑造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建立一种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理机制,带领他们去发现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生命,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样就自然地将热爱生活、环保教育寓于生态环境教育中。《金色的秋天》带给人类的快乐、丰收的景象,欣赏人与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在爱的阳光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周围充满着爱,父母的爱,家人的爱,老师的爱,乃至社会的爱。《美丽的生命》,“生命使世界美丽”呈现了一幅反映大自然各种生命共生共存、美丽如画的图画,让学生通过欣赏图中的各种生命之美、生命带来的世界之美,移情到自己的身边,感受身边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带来的美丽,引发学生对生灵万物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都得到参与;读图、观察、联想、询问等学习方法得到运用;关于生命类别、生命历程的生物学知识,关于发现美、欣赏美等美学知识,关于爱惜生命的道德体验等都融会其中。
五、加强挫折教育
如今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家长尽量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经济上的宽裕、生活上的无忧,使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一旦有什么失败、挫折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面对,甚至是思想上走进了死胡同。因此,仅因老师几句批评、家长稍微的责备而轻生,权且不谈老师和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或始终在父母的庇护下,一旦离开,进入纷繁复杂的社会,自己难以摆正心态,从容面对,导致万念俱灰。作为学校,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多赞扬是一个激励学生的好方法,但这并不代表不要批评,恰当地使用批评,给学生的行为以正确的评判,让学生适当体会到挫折的滋味,锻炼其承受能力,及受挫后的思考、 调整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受挫后,老师应充分体现出细心,耐心,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面对挫折。
六、拓宽生命教育的渠道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小班化更有利于家校沟通。家校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又能避免出现教育的盲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家长的指导。家长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生命质量。课虽然上完了,但我始终不忘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孩子作业按时完成了,一句表扬的话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又有了信心;孩子的作业马虎了,备忘录上善意的提醒让家长感激不尽;而家校互动网的开通更让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渠道更及时、畅通。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才会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