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毕业班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的窗口工作。因此,学校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问题都非常关心和重视。作为家长也对即将毕业的子女给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考上重点中学,进入重点班级。把毕业班当做家庭重点保护的对象,不断给他们“加压注水”。
但是,小学毕业班学生,处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是由儿童向少年过度时期,还属于不成熟阶段,面临毕业升学,受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影响压力比较大,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上常有波动,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走好求学之路第一站,也是学校和毕业班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突显“成人感”,喜欢“抱打不平”
六年级学生的“成人感”逐步逐步显示出来,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各方面强烈地表现出来,有了对人、对己、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把自己的看法或主张作为评论事物的尺度。容易对“知己朋友”倾吐内心的秘密;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对自己过多干涉,与家长说话越来越少,“秘密活动”越来越多。喜欢老师、家长与他们平等地讨论、交流,希望自己的看法、主张得到认可。正因为这些独立愿望的出现,当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有些学生不断与长辈或老师“顶撞”,与同学“发生口角”,喜欢“拉帮结派”,“哥儿们义气”突显,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变得蛮不讲理,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是非“明辨能力不高,易受影响
六年级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不像低年级童年时期那样容易暴露思想,天真无暇。而是思想波动性大,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或点拨,很容易冲动。出现“跟风气”,“效仿族”现象,思维发生很大变化,接受能力逐渐增强,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凡觉得新鲜的东西就想了解和吸收。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少,经验不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看问题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己一贯评价和主张发生动摇。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没有恒心,看见什么都不顺眼,破罐子破摔,出现厌学现象。
三、进入青春期,缺乏健康的心理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年龄范围是10~19岁(见六年级健康教育课本)。六年级学生大多数年龄都在11~13岁之间,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对男女同学间微妙的关系开始感觉到与低年级时的不同,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常常感到一丝尴尬,脸红害羞,男同学开始关注女同学的变化,女同学开始留心男同学行动,课余时间三个一撮,四个一团,密言细语,眉来眼去。还有的同学在课堂上“鸿雁传书”,既影响老师上课,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更严重的是极少数男同学不准其他男同学接触某某女同学,号称是自己的“朋友”,以保护自己的“朋友”为由拉帮结派,打群架。影响班级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因此,为了保证毕业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团结、安全学习环境,努力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精心安排,加强教学与管理工作。对于毕业班来说一手要加强管理,一手要提高教学质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学校要对毕业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语文、数学教师要全面考虑,慎重安排。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班级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要有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责任心。其次,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备课时要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积极采用因材施教和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要从课堂提问难度、作业布置数量、作业批改评价、课后辅导内容等各方面分出层次,有难有易,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先进,鼓励后进,以点带面,让全班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二,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平,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得品质”。加强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并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及时穿插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是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如通过《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知道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道理。深刻体会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重要价值。进一步启发学生要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知错就改,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争取做一名品学兼优合格毕业生。
第三,上好《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班学生学校重视,家长期望值高,任课教师抓的紧,面临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压力,加之他们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疏导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只有保证上好《健康教育》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疏导教育,使他们知道男女同学身体长高,体态变胖,男生爱表现,女生爱打扮,这都是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是身体正常发育的一个过程。这时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要尊重和珍惜男女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四,上好《音乐、美术、体育》课,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减轻压力。为了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语文、数学老师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加班加点,不甘落后,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纠错辅导。除了利用语文、数学课时外,还多数占用音乐、美术、体育课。这样一来,同学们除了语文课就是数学课,课间只能“放个风”,小个便,有时连吃喝的时间都没有,枯燥无味,心情烦躁。同学们多么希望音乐、美术、体育课老师来给他们上课,让他们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伸伸腿,弯弯腰,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疲劳,减轻压力。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第五,家校合作,校际联系,互通信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加强毕业班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才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于小学毕业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生理时期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习负担重,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加之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备多一些,他也感觉自己在学习上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为了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在同学之间,邻居校友之间,拉帮结派,戳论是非,打架斗殴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者致伤致残。所以,学校要及时召开毕业班学生家长会,班主任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家庭和学校互通信息,兄弟学校之间也要随时沟通,对个别表现异常的学生要建立档案,摸清他们接触的人群和近期的表现,全面排查,深入了解,耐心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化解矛盾。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但是,小学毕业班学生,处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是由儿童向少年过度时期,还属于不成熟阶段,面临毕业升学,受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影响压力比较大,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上常有波动,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走好求学之路第一站,也是学校和毕业班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突显“成人感”,喜欢“抱打不平”
六年级学生的“成人感”逐步逐步显示出来,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各方面强烈地表现出来,有了对人、对己、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把自己的看法或主张作为评论事物的尺度。容易对“知己朋友”倾吐内心的秘密;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对自己过多干涉,与家长说话越来越少,“秘密活动”越来越多。喜欢老师、家长与他们平等地讨论、交流,希望自己的看法、主张得到认可。正因为这些独立愿望的出现,当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有些学生不断与长辈或老师“顶撞”,与同学“发生口角”,喜欢“拉帮结派”,“哥儿们义气”突显,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变得蛮不讲理,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是非“明辨能力不高,易受影响
六年级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不像低年级童年时期那样容易暴露思想,天真无暇。而是思想波动性大,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或点拨,很容易冲动。出现“跟风气”,“效仿族”现象,思维发生很大变化,接受能力逐渐增强,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凡觉得新鲜的东西就想了解和吸收。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少,经验不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看问题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己一贯评价和主张发生动摇。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没有恒心,看见什么都不顺眼,破罐子破摔,出现厌学现象。
三、进入青春期,缺乏健康的心理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年龄范围是10~19岁(见六年级健康教育课本)。六年级学生大多数年龄都在11~13岁之间,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对男女同学间微妙的关系开始感觉到与低年级时的不同,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常常感到一丝尴尬,脸红害羞,男同学开始关注女同学的变化,女同学开始留心男同学行动,课余时间三个一撮,四个一团,密言细语,眉来眼去。还有的同学在课堂上“鸿雁传书”,既影响老师上课,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更严重的是极少数男同学不准其他男同学接触某某女同学,号称是自己的“朋友”,以保护自己的“朋友”为由拉帮结派,打群架。影响班级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因此,为了保证毕业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团结、安全学习环境,努力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精心安排,加强教学与管理工作。对于毕业班来说一手要加强管理,一手要提高教学质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学校要对毕业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语文、数学教师要全面考虑,慎重安排。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班级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要有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责任心。其次,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备课时要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积极采用因材施教和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要从课堂提问难度、作业布置数量、作业批改评价、课后辅导内容等各方面分出层次,有难有易,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先进,鼓励后进,以点带面,让全班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二,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平,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得品质”。加强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并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及时穿插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是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如通过《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知道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道理。深刻体会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重要价值。进一步启发学生要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知错就改,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争取做一名品学兼优合格毕业生。
第三,上好《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班学生学校重视,家长期望值高,任课教师抓的紧,面临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压力,加之他们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疏导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只有保证上好《健康教育》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疏导教育,使他们知道男女同学身体长高,体态变胖,男生爱表现,女生爱打扮,这都是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是身体正常发育的一个过程。这时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要尊重和珍惜男女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四,上好《音乐、美术、体育》课,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减轻压力。为了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语文、数学老师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加班加点,不甘落后,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纠错辅导。除了利用语文、数学课时外,还多数占用音乐、美术、体育课。这样一来,同学们除了语文课就是数学课,课间只能“放个风”,小个便,有时连吃喝的时间都没有,枯燥无味,心情烦躁。同学们多么希望音乐、美术、体育课老师来给他们上课,让他们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伸伸腿,弯弯腰,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疲劳,减轻压力。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第五,家校合作,校际联系,互通信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加强毕业班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才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于小学毕业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生理时期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习负担重,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加之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备多一些,他也感觉自己在学习上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为了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在同学之间,邻居校友之间,拉帮结派,戳论是非,打架斗殴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者致伤致残。所以,学校要及时召开毕业班学生家长会,班主任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家庭和学校互通信息,兄弟学校之间也要随时沟通,对个别表现异常的学生要建立档案,摸清他们接触的人群和近期的表现,全面排查,深入了解,耐心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化解矛盾。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创建安全、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