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中的潜在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种民族的聚居也就造成了多元文化与多种语言并存的局面,就目前新疆的13个主体民族而言,主要通行的语言包括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锡伯语、柯尔克孜语等。就教育教学来看,解放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长期实行以本民族语言为基础教学语言,汉语作为单独课程进行开设的教学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自治区开始逐渐探索如何实现双语教育模式,经过反复的实践,90年代左右,新疆民汉双语教学开始逐渐进入新的时期。但就今天的新疆民汉双语教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潜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梳理和挖掘,从而推进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
  学者武金峰在其《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中将新疆的"双语"教学分为四个阶段:1.体系的建立阶段(1950-1965年),其标志是1950年5月,新疆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目前新疆教育改革的指示》,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要求民语班选修汉文或俄文,汉族班选修俄文或维文,1964年和1965年又两次选派80多名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学习。自此,新疆的汉语教学体系基本形成;2.停滞阶段(1966-1976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给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带来灾难,整个教育事业处于瘫痪状态,双语教学工作也处于停滞状态;3.恢复发展阶段(1977-198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学工作走上正轨,双语教育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地位日益突出;4.改革实验、加速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其标志是1987年,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全疆范围内选择五所民族中学进行汉语教学改革实验。这五所中学是:乌鲁木齐实验中学、乌鲁木齐十四中、喀什六中、伊犁州一中、伊宁市七中。[1]学者方晓华将新疆双语教育分为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推行汉语教学,属于双语教学的前身;2.尝试阶段(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推行双语教育试点和实验;3.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时期双语教育开始逐渐趋于完善并在全疆范围内展开。[2] 2004年3月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要求全疆所有的城镇民族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民族中学除加强汉语课教学外还要开设"双语"实验班,实验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用汉语授课。
  二、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
  现阶段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项明显的特点:
  第一、双语教育发展速度迅速。据自治区教育厅的最新统计,到2006年9月,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班的学生总计为14.02万人,约占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数的6.27%,如果再算上学前教育的双语班学生,双语班在校生的总规模超过18万人。[3]据新疆双语办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0月,新疆学前、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36.6万人,其中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60.1万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25.4%。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总数2.4万人,占少数民族教师总数的16.8%。全疆开设双语班的学校2805所,双语班11988个。[4]从以上两组数據可以看出,两年时间内学生总数递增将3倍左右,这足以说明近些年来自治区对民汉双语教学的建设发展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双语教育发展速度较快;
  第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双语教育。学者衣莉、王学昭在新疆喀什进行了双语教学调查,2007年喀什地区中小学开办各类双语班2020个,双语班学生76397人,占全区民族学生总数的10.8%。在学前双语教育方面,有148个乡(镇)303个村设立451所双语幼儿园,全区双语幼儿园达到952个班,47328名儿童。喀什地区还制定了专门的双语教学措施,鼓励和监督双语教学办学[5];
  第三,双语教育被社会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学者祁伟2007年在新疆和田进行了田野调查,在调查中双语教学得到了双语教师和学生家长及民族学生、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大多数人认为双语教育能够在保持本民族语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从而改善今后的生活水平[6]。
  三、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中的潜在问题分析
  在新疆民汉双语教育迅速发展和逐渐深化的过程中,这一教育模式也逐渐显示出一些潜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双语学校、学生人数量的递增,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高,对基层双语教育的经济投入也日益增多,自治区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双语模式办学,并对双语教育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为了解决基层双语教学师资匮乏等问题,自治区实行了自治区高校师范类专业、维语类专业社会实习和特岗教师及双语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此外,部分学校还存在双语教学模式不合理现象,由于目前的双语教育主要采取因地制宜,所以存在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地区的学生可以受到从学前教育就开始的双语教育,部分学生仅仅能受到从高中开始的双语教育,这就造成了教育质量不均的问题。师资不足、学校质量不足、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是目前双语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二、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脱节。从目前高校双语班的培养方式和初级教育的培养模式来看,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脱节,这尤其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理工科培养方式上。目前在高等教育中民族班的开设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民班教学,即先对学生进行预科教育,也就是先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课程和其他基础课程,另一种是双语班,即对双语班毕业学生直接进行专业教学。由于各地初级教育双语班的参差不齐,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直接升入专业教学后存在由于语言尚未过关,对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及时的消化,从而在课业上逐渐落后,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抵制汉语教学。在一些理工科院校部分教师反映双语班的学生学习反倒不如预科班学生,主要是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语言学习,在汉语授课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
  第三,语言学习的功利性逐渐增强,社会价值逐渐式微。从目前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市场经济带来人们对经济的片面追求,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这种功利性也逐渐增强。在部分学者的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汉语学习的主要思考几乎都是停留在以语言作为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与生活的工具,而对于语言本身的社会价值逐渐忽略。在中国,普通话本身是官方语言,普及普通话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进行双语教育的同时,提升双语教育本身的社会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武金峰,《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基础教育参考》2006(11):14-15
  [2]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12月:60
  [3]欧阳志、刘革,《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及汉语师资队伍发展历程及培训状况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3):98
  [4]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12月:61
  [5]衣莉、王学昭:《喀什双语教学调查报告及对策探讨》,《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39
  [6]祁伟:《新疆和田地区未汉双语教育的调查报告》,《读与写杂志》2008年第12期:87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已经对课堂形成保守的认知即教学是老师通过课堂模式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内化的过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学更侧重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从而激励学生质疑的精神,培养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綜合素质。如何实施在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我们必须正视。  关键词:高效课堂;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2  近两年在学校强力推进
【中图分类号】G630  还记得几年前有一件事,一个同事心情不太好,上课的时候一个男生和同桌一直在说话,影响上课,这个同事点名批评了这个男生,这个男生却说,我没有说话,你哪只眼睛看见了。当时同事非常生气,让他到后面站着去。当时这位听见这个男生骂了一句脏话,就问他骂谁。他说就骂你。当时把同事气得直哆嗦,师生两个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就把这个男生交给了政教处的值班领导了,这个男同学一直情绪激动,后来对他进
【中图分类号】G631  初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教师难教、学生没兴趣、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时常发现许多学生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甚至昏昏欲睡。有时,我们也会觉得这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也可谓环环相扣了,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学生喜欢的课堂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能力应如何提高呢?我就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摘要:分析中职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对预防犯罪,提高中职生全面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中职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情况,分别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与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并就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
【摘要】:体现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客观现实及历史趋势。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高校,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必然会出现文化多元和价值观交锋的局面。研究在文化多元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巩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文化多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项目】该论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