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三“得”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读”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实现言意同构的外化形式。“读”里既有对文字的理解,感情的熏陶,也有语言的习得,还有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的润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在《 文章讲话 》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可见,我们一定要用心引导学生去“读”。
  1.“读”中得“意”
  文本是什么?文本首先是一堆承载信息的有意义的文字。它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言下之意和言外之意,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社会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既要引导学生读出言下之“意”,又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探究语言背后的情味。
  案例链接:《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说读出了什么。
  (学生自由地读,交流)
  生:我知道了这一自然段写这株柳是在和高原风雪、电轰雷击的抗争中活下来的。
  师:你读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我们再来朗读朗读,看看字里行间还蕴涵着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交流)
  生:我从三个“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读出这株柳经受艰辛的次数多,数也数不清了。这株柳很顽强。
  生:我还关注到这两个词——虐杀生灵、铺天盖地。从“虐杀生灵”里,我读出了风雪不仅很大,还会冻死生灵,太残酷了;从“铺天盖地”里,我读出了在雷电天气里,高原上像笼罩着一张电网,生物随时都有被击伤甚至被击死的危险,真是太可怕了。但这株柳都经历过来了,很顽强。
  师:你们都读出了字外之意。
  生:我还读出了作者很佩服这株柳。第七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师:你还读出了作者的心。
  分析与点评:上述案例中,学生先读出了这一自然段的字面内容——“这株柳是在和高原风雪、电轰雷击的抗争中活下来的”。教师还不满足,引导学生再次去读,在朗读体验中读出言外之意——这株柳是在顽强地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中存活下来的,读出这株柳的顽强,读出作者的敬佩之情。这样一步步,读深,读透,在“读”中得“意”,读出了语言的韵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2.“读”中得“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在“读”中得“言”。
  案例链接:《 夹竹桃 》第四自然段第三、四句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交流)
  生:这两句话都用了相同的两个字“无”“不”,一个是“无……不……”,一个是“无不”。
  师:去掉这两个字,再读读,与原句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再读)
  生:它们的意思相同,但原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些。
  生:“无”“不”合用有强调的作用。
  师:“无”“不”两个平常的字,合起来用就有这样的精妙之处。你能试着用“无……不……”或“无不”说句话吗?
  生:赵本山的小品表演精彩极了,台下的观众无不拍手叫好。
  分析与点评:这个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文本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引导学生通过两次比较读,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言语,体会“无”“不”合用的精妙,感悟了言语形式,继而通过说话训练,学会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
  3.“读”中得“形”
  《 语文课程标准 》在第三学段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说:“文学是如何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而完成,接着如何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是‘常人’所注意,也不是‘常人’所了解的。”在小学高年级我们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这些“常人”所不注意、不了解之处,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学会运用,在“读”中得“形”。
  【案例链接】《 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片段
  师:朗读全文,说说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发现。
  (生读)
  生:我发现作者运用了很多拟人、打比方的手法。
  生:我发现全文用了很多如“……就……” “要……就……”“愿意……就……”的句式。
  生:我发现课文读起来就像一首诗,有长句,也有短句,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很有韵律。
  师:同学们很会发现,这也是萧红作品的特点之一——回环复沓,长短句结合,语言音韵优美。有人说萧红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她的语言是诗意的语言。著名作家茅盾曾这样评价《 呼兰河传 》,说它是“一篇叙事诗”。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分析与点评: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大声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出萧红作品语言的特点之一——回环复沓、长短句结合,读出萧红作品语言的诗意美,读出作品表达的形式美,在“读”中既得“意”,又悟“形”。不仅领会内容,还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即怎么写的,这是一种语言的习得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要引领学生反复“读”,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用心去“读”,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的内涵,丰富语言的积累,习得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得“意”,得“言”,得“形”。这样的“读”才是有效的“读”,深层次的“读”。
  (作者单位:如东县掘港小学,江苏 如东,226400)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以问题方式和探究活动切入新受内容,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感知新的知识。在这种理念下的物理课堂,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的参与程度衡量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是实现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要注意改变自身的角色,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接受了中国网络电视台专访,访谈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工业发展关键点在转方式调结构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古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质非常重要,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板块。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古诗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在一些人眼里,古诗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一些用语又因时空的距离而难以理解,加上教师常采用背诵和逐字翻译串讲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
教育的激励机制,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激励学生呢?  1.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灵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为此,教师一进入课堂,就要有一种兴奋感,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全身心投入,不时用
王大昭同志1986年5月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先后担任过第十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武训(1838--1896),山东堂邑(今属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他以行乞之力,艰苦奋斗30年,终于在清朝未年,办成堂邑柳林“崇贤义塾”、馆陶杨二庄“育英堂”、临清“御史巷”三处兴学,从而成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诞生于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户贫寒家庭,他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他生长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在民族生死存亡,社会激荡的时代,他深知教育对
目前,无论在社会还是学校,大家都很关心学生的情感健康问题,却很少有人对教师的情感问题加以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教师情感关怀缺失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本文试图围绕其成因和对策做粗浅的分析。  一、对教师的情感关怀缺失的原因  1.理念上存在偏差  谈到对教师情感的关怀,通常人们存在以下两点偏差:①在情感关怀问题上重学生轻教师。大家通常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
客岁夏,我先后收到张再为伯伯与石费思叔叔的两通素翰,悲切地告知我,“宋融同志不幸在7月30日病逝!”我惊闻这一消息。十分伤感!宋融叔音容笑貌,时时在我脑际中浮现。
初中物理跟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社会和大自然的联系是教师实验教学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实施有效性教学,设法使学生在爱科学和学科学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