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国走向全面复兴之时,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九十四周年华诞。灿烂的中华文化蕴藏着无尽的传统政治智慧;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历经风雨所开创的丰功伟绩,证实了共产主义正确而且强大的理论力量。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作为新一届党中央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所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结合优秀传统和马列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之切实良策。“三严三实”内涵丰富,从政治责任观念、政治约束机制和政治生活模式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当下中国的政治生态,是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一、建党与立国:“谋事要实”和“创业要实”是坚实保障
由史观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谓世界政治史上之伟大事业。“三严三实”所提倡的“谋事要实”和“创业要实”,体现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政治责任观,可视为建党与立国中成事立业的坚实保障。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有不同的政治理念。所谓政治,即“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新中国成功的政治事业是,党领导革命,建立共和国,带领人民治理国家,奔向小康。其中,党与国的紧密关联蕴含我党在国家建设中独特的政治使命观。西方民主主要表现为民众通过选举,进行一种委托式的管理;而中国共产党展开的欲血斗争、艰苦创业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担当。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要求树立“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意识。在国家政治领域,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是我党政治责任观的特色,它显然不同于美国“以雄心制约雄心”的政治理念,在一定意义上,也能避免西方议会制度可能出现的大众民主下的“平庸之治”。
那么,在中国特色的政治责任观下,“谋事”“创业”应如何做“实”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与我党历来的思想方针一脉相承:从毛泽东曾精辟论述过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解放思想”,再到江泽民于社会主义新时期倡导的“与时俱进”等,这是马列主义中国化在“求实”“要实”上的系列表现。具体来说,在当前世界多元复杂、国内“新常态”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要实”,一是要破除对“马教条”的迷信,二是要破除对“洋教条”的迷信。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那就是“三个符合”:一是符合实际情况;二是符合客观规律;三是符合科学精神。这些细化标准有利于“三严三实”的落实,不仅关涉到我党政治责任观的切实担当,更为中国整体的政治生态提供良好的观念保障。
二、党纪与国法:“严于律己”和“严以用权”需双管齐下
良性的政治生态不可或缺一套完善的政治约束机制。“三严三实”指出“严于律己”和“严以用权”,结合党纪与国法两层面,形成对执政者权力的中国式制约。
有组织,即有纪律。我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为纪律严明,这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同时,“严于律己”的“严”是有层次的,官职越大,律己越严。在西方现代政治制度中,往往严格界定公职与私务领域,即便是手握要权的官员,也不会在私人生活上对其有更多过高的要求。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党纪面前,正如王岐山特别指出,与一般党员相比,“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放弃的要更多,责任和担当要更大”。
除了党纪律己以外,还需要在国家法治下“严以用权”。国法之重,宪法最要。梁启超曾言,宪法亦可谓“限法”,即限制权力之法。“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为何如此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正是严格遵从“严以用权”的原则,才确实地区别于,那些由特定主义或固定集团执政下的权力专断。
党纪与国法,双管齐下,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约束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是“四个全面”中两项重要内容,即“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结合,这正是中国清明的政治生态之所必需。
三、党性与人生:“严以修身”和“做人要实”应完美结合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和“做人要实”,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它与人生价值有密切的关联。一直以来,中国传统讲求,“修齐”一体、家国同构的特殊政治模式,即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于一,以“小我”成“大我”,融“小家”为“大国”。传承优秀,以党性与人生相结合的政治生活同构模式,是政治生态中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之特色。
“严以修身”是要修养党性。何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然而,西方个人自由主义,将个体权利的实现视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与中共党员以党性成就人生的政治生活模式之旨趣截然相反:他们向往纯粹的人生价值,在公私、苦乐、义利关系上,永远最后考虑自己;在生活方式上,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如何实现党性与人生的结合呢?“做人要实”就是津要,即为实在、忠实:对党、国家和人民要忠实;对人对事对己,要实在。具体表现为,为人态度,上下统一;做事风格,表里如一;思想信念,始终如一。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上述政治信念和人生境界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生活同构的模式,是中国政治生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之,“三严三实”,是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坚“实”为“正”,“严”守为“清”,以此营造中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践行“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的重中之重。
一、建党与立国:“谋事要实”和“创业要实”是坚实保障
由史观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谓世界政治史上之伟大事业。“三严三实”所提倡的“谋事要实”和“创业要实”,体现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政治责任观,可视为建党与立国中成事立业的坚实保障。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有不同的政治理念。所谓政治,即“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新中国成功的政治事业是,党领导革命,建立共和国,带领人民治理国家,奔向小康。其中,党与国的紧密关联蕴含我党在国家建设中独特的政治使命观。西方民主主要表现为民众通过选举,进行一种委托式的管理;而中国共产党展开的欲血斗争、艰苦创业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担当。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要求树立“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意识。在国家政治领域,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是我党政治责任观的特色,它显然不同于美国“以雄心制约雄心”的政治理念,在一定意义上,也能避免西方议会制度可能出现的大众民主下的“平庸之治”。
那么,在中国特色的政治责任观下,“谋事”“创业”应如何做“实”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与我党历来的思想方针一脉相承:从毛泽东曾精辟论述过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解放思想”,再到江泽民于社会主义新时期倡导的“与时俱进”等,这是马列主义中国化在“求实”“要实”上的系列表现。具体来说,在当前世界多元复杂、国内“新常态”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要实”,一是要破除对“马教条”的迷信,二是要破除对“洋教条”的迷信。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那就是“三个符合”:一是符合实际情况;二是符合客观规律;三是符合科学精神。这些细化标准有利于“三严三实”的落实,不仅关涉到我党政治责任观的切实担当,更为中国整体的政治生态提供良好的观念保障。
二、党纪与国法:“严于律己”和“严以用权”需双管齐下
良性的政治生态不可或缺一套完善的政治约束机制。“三严三实”指出“严于律己”和“严以用权”,结合党纪与国法两层面,形成对执政者权力的中国式制约。
有组织,即有纪律。我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为纪律严明,这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同时,“严于律己”的“严”是有层次的,官职越大,律己越严。在西方现代政治制度中,往往严格界定公职与私务领域,即便是手握要权的官员,也不会在私人生活上对其有更多过高的要求。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党纪面前,正如王岐山特别指出,与一般党员相比,“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放弃的要更多,责任和担当要更大”。
除了党纪律己以外,还需要在国家法治下“严以用权”。国法之重,宪法最要。梁启超曾言,宪法亦可谓“限法”,即限制权力之法。“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为何如此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正是严格遵从“严以用权”的原则,才确实地区别于,那些由特定主义或固定集团执政下的权力专断。
党纪与国法,双管齐下,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约束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是“四个全面”中两项重要内容,即“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结合,这正是中国清明的政治生态之所必需。
三、党性与人生:“严以修身”和“做人要实”应完美结合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和“做人要实”,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它与人生价值有密切的关联。一直以来,中国传统讲求,“修齐”一体、家国同构的特殊政治模式,即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于一,以“小我”成“大我”,融“小家”为“大国”。传承优秀,以党性与人生相结合的政治生活同构模式,是政治生态中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之特色。
“严以修身”是要修养党性。何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然而,西方个人自由主义,将个体权利的实现视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与中共党员以党性成就人生的政治生活模式之旨趣截然相反:他们向往纯粹的人生价值,在公私、苦乐、义利关系上,永远最后考虑自己;在生活方式上,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如何实现党性与人生的结合呢?“做人要实”就是津要,即为实在、忠实:对党、国家和人民要忠实;对人对事对己,要实在。具体表现为,为人态度,上下统一;做事风格,表里如一;思想信念,始终如一。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上述政治信念和人生境界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生活同构的模式,是中国政治生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之,“三严三实”,是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坚“实”为“正”,“严”守为“清”,以此营造中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践行“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