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人士说,这次针对安南的行动显然是布什政府精心策划,目的是对这位联合国秘书长抨击伊拉克战争的报复,可以说,来自于一个法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会最大程度地讲究证据,当然有了证据后,我们还必须讲实事求是,不可以故意夸张真相或将证据张冠李戴。这是私法领域的原理。如果事件与政治结合或与某国家利益结合,那也没有必要讲究诚实信用或实事求是的原则了。
“石油换食品”事件
“石油换食品计划”是1991年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行全面制裁的情况下,为缓解日趋恶化的伊拉克人道主义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它允许伊拉克每年出售一定数量的石油,以购买急需的食品和医疗物资。整个计划是在安理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审查、批准和监督下予以实施。
今年11月26日,联合国发言人弗雷德·埃克哈德证实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之子科乔·安南也卷入“石油换食品”丑闻事件。据《纽约太阳报》称,科乔·安南连续4年从一家瑞士公司每月获得2500美元的“灰色”收入。而这家瑞士公司正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得到了购买合同。从联合国此前掌握的资料显示,科乔1998年之前曾在瑞士“克泰科纳公司”工作,1999之前公司一直向科乔支付薪金。但美国《纽约太阳报》近日爆出消息说,直到2003年2月前,公司并未停止向科乔支付薪金。而“石油换食品”丑闻正好在2003年2月前曝光。从报道的内容分析,人们怀疑科乔·安南利用其父亲的关系帮助这家瑞士公司获得了合同。
消息披露后,安南的发言人埃克哈德证实了此事。显然,这与安南今年早些时候的有关表示有所冲突。安南曾经两度在联合国表示,科乔当时是在那家瑞士公司实习,但已在1999年底离开,并没有涉及该公司获得有关“石油换食品”计划合同的事宜。埃克哈德在证实这一消息的同时表示,安南也是在11月23日经由联合国发言人办公室通知才了解实情的。
11月29日,安南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对于儿子没有把与瑞士克泰科纳公司的关系和盘向他托出感到“震惊和失望”,他本人此前对整个事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安南强调,他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让儿子从中获益。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很自然,我和我的儿子之间家庭关系非常亲密。但他所在的领域完全不同于我,他是个独立的商人,是个成年人。我们两人互不参与对方的事情。”
在证实科乔·安南卷入“石油换食品”计划丑闻时,安南的发言人埃克哈德表示,安南在“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合同招标过程中,“没有施加任何个人影响”;“这是克泰科纳公司与科乔之间的一份自由、非竞争合同”。
国际社会反映
分析人士说,这次针对安南的行动显然是布什政府精心策划,目的是对这位联合国秘书长抨击伊拉克战争的报复,布什之所以要对安南予以报复是因为在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前一周,安南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称,美英联军去年3月入侵伊拉克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因此是“不合法的”,并说这场战争对美国和联合国来说,都是一个教训,希望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军事行动。在本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安南有关伊拉克问题的谈话再次引发美国入侵伊拉克合法性问题的辩论,那些支持美国入侵行动的国家也强烈指责安南的谈话,因为这些国家大多数民众反对这场战争,安南的这番谈话无疑将对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此外,布什政府认为安南未能按照美国的想法对联合国进行改革,美国无法利用联合国的大旗来实施“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的战略,对安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所以,布什在成功连任之后就抓住伊拉克“石油换食品”丑闻,将矛头直指安南。
华盛顿分析人士指出,安南曾尽其所能为克里提供竞选支持,并希望克里当选,因为他喜欢联合国秘书长这项工作,并希望再度连任。但安南清楚地知道,现任总统布什不大可能给予他支持。也许,安南希望通过这番言论给布什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为克里增添胜选筹码,但最后结果并非如此,布什仍以微弱的优势再度当选。现在,布什展开报复的机会到了。
当然,安南在联合国的角色也不能被全盘否定。1990年,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之前,安南曾成功救出900名被伊拉克绑架的西方人士以及联合国工作人员。安南在东帝汶的维和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评价安南说:“他是一位坦率的人;他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会出尔反尔;他一直都在尽力做正确的事情。”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也赞扬安南是“联合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秘书长”。出于公正,中俄英法德等数十个联合国会员国联手支持安南,几千名联合国职员也联名力挺安南。当然,安南也不免遭到一些反对势力的攻击,例如今年10月31日,安南曾致信美英政府,敦促他们不要对伊拉克叛乱分子发动大规模袭击。对此,伊拉克临时政府国防部长哈齐姆-沙兰谴责说:“当萨达姆像宰杀羊羔一样屠杀伊拉克人时,安南又在哪里?”
科乔与公司的雇佣关系
不过,科乔·安南对上述指控矢口否认,称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情。他还通过其在伦敦的律师说,他在亚马尼签订那两笔石油销售合同的两个月前,即2001年7月就辞去了“空港技术公司”董事长职务。但《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科乔·安南拒绝向该报公开他的辞职信。
目前,科乔·安南在何时辞去“空港技术公司”董事长职务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1999年,也就是在其父当选联合国秘书长两年后,科乔加入了亚马尼的“空港技术公司”。有证据显示,“空港技术公司”与亚马尼的“哈齐投资公司”关系密切,后者曾以前者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并为其雇员和顾问发放薪水。此外,两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塞浦路斯的同一幢办公楼内。
据报道,亚马尼当时请科乔出任“空港技术公司”董事长,是为了提高“空港技术公司”的知名度。他还聘请了包括一位哥斯达黎加前总统、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安南秘书长的前特使等知名人士加盟他的公司。一位消息人士说,科乔在“空港技术公司”基本上是个不管事的“主”,不过问公司的具体经营业务,但他的名气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好处,特别是公司在非洲拉到的一些业务显然是因为他的“存在”。2000年下半年,“空港技术公司”一度陷入困境,该公司董事会大部分成员在几个项目失败后被迫辞职,其中包括科乔。然而,2001年1月,科乔又官复原职。就在这时,“哈齐投资公司”开始就那两笔伊拉克石油销售合同,与伊拉克及联合国方面进行谈判。当时,伊拉克石油出口正受到“石油换食品计划”的严格控制,萨达姆政权也在暗地里用赠送低价石油的方法,收买一些外国政要和社会名流。亚马尼的“哈齐投资公司”在此背景下获得了伊拉克石油销售合同。
法律上评价
其实,父亲做官儿子做生意的情况比比皆是,就好比安南做聯合国秘书长,科乔做商人一样。成年人总得有一份工作,不是做老板就是做伙计,这就是有一份职业。现在安南受到质疑:他与他的儿子成为关联人,其实这种关联关系并不能与“官商关系”相提并论,首先父子关联关系是天生的必然性的,因为是血亲。正如安南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很自然,我和我的儿子之间家庭关系非常亲密。”其次,这种关联性很容易导致“存在官商关系”的结论,这可能是一般人的第一反应。而从法律要求分析,关联关系的存在需要有经济上的关系,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投资人在某公司中拥有股份或利益,或父子有合伙经营关系。而现在,科乔已成年,他可以单独从事商事活动或受雇于任何一家公司。
当然,除前述列举情况可以构成关联交易之外,对某种交易施加影响也是常有的事。施加影响不仅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它也是违背诚心和公正的非法行为,由此,法律均对其予以限制,甚至给予处罚。施加影响的行为结果是剥夺了竞争人的公平竞标机会,所以理论上称其为非竞争性交易。施加影响一般是非法民事行为,它很难构成刑事犯罪,为公平起见,受害人可以向获利者主张损害赔偿。影响一般产生于权力或政府,在国际社会,影响主要来自于国家,例如美国战胜伊拉克后其国内公司就赢得了许多中标项目。
亲属上的关联也好,通过施加影响的关联交易也罢,或在经济上存在关联经营也好,其关键是这种关联性必须与经营结果有因果关系,但这种结果可以是赢利,也可以是亏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性。而从主观上讲,构成关联交易还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例如父子俩默认或明示地促成某种非竞争性交易的成功,即主观上存在故意。除前述主观故意外,还有一种主观故意是指第三人的故意,即在本案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假设)克泰科纳公司利用科乔与安南是父子关系这样一种背景,雇佣科乔为其公司的雇员,并通过这样一种关系参与竞标。当然笔者还必须指出,这种故意、参与还必须有因果关系,因为很有可能克泰科纳公司是世界强手,它很可能不通过科乔的背景就可以获得竞标项目,从而可以证明它们的交易与前述背景无关。
一般说来,雇佣合同必须是自愿制订,这就是契约自由,只要雇主和雇工双方愿意,并且该雇佣合同存在对价,即雇主愿意支付薪水,雇工提供劳务,即便他们之间没有书面协议,这样的约定就应视为合法。通常认为,合同终止后双方可以不再承担任何义务,但也有例外,例如原合同中约定雇工必须遵守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就此雇主允诺在该雇工离开公司后再给予相应的报酬;又例如,合同约定雇工离开公司后的某段时间内不得在某领域内或地域内或期间内从事与雇主相同的经营业务,这时雇主也必须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
可以说,来自于一个法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会最大程度地讲究证据,这种要求与我们通常所讲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要求不同,前者是诚实信用的实体要求,后者是诉讼程序上的要求。当然有了证据后,我们还必须讲实事求是,不可以故意夸张真相或将证据张冠李戴。不过这里讲的都是私法领域的原理。如果事件与政治结合或与某国家利益结合,那也没有必要讲究诚实信用或实事求是的原则了。
“石油换食品”事件
“石油换食品计划”是1991年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行全面制裁的情况下,为缓解日趋恶化的伊拉克人道主义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它允许伊拉克每年出售一定数量的石油,以购买急需的食品和医疗物资。整个计划是在安理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审查、批准和监督下予以实施。
今年11月26日,联合国发言人弗雷德·埃克哈德证实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之子科乔·安南也卷入“石油换食品”丑闻事件。据《纽约太阳报》称,科乔·安南连续4年从一家瑞士公司每月获得2500美元的“灰色”收入。而这家瑞士公司正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得到了购买合同。从联合国此前掌握的资料显示,科乔1998年之前曾在瑞士“克泰科纳公司”工作,1999之前公司一直向科乔支付薪金。但美国《纽约太阳报》近日爆出消息说,直到2003年2月前,公司并未停止向科乔支付薪金。而“石油换食品”丑闻正好在2003年2月前曝光。从报道的内容分析,人们怀疑科乔·安南利用其父亲的关系帮助这家瑞士公司获得了合同。
消息披露后,安南的发言人埃克哈德证实了此事。显然,这与安南今年早些时候的有关表示有所冲突。安南曾经两度在联合国表示,科乔当时是在那家瑞士公司实习,但已在1999年底离开,并没有涉及该公司获得有关“石油换食品”计划合同的事宜。埃克哈德在证实这一消息的同时表示,安南也是在11月23日经由联合国发言人办公室通知才了解实情的。
11月29日,安南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对于儿子没有把与瑞士克泰科纳公司的关系和盘向他托出感到“震惊和失望”,他本人此前对整个事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安南强调,他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让儿子从中获益。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很自然,我和我的儿子之间家庭关系非常亲密。但他所在的领域完全不同于我,他是个独立的商人,是个成年人。我们两人互不参与对方的事情。”
在证实科乔·安南卷入“石油换食品”计划丑闻时,安南的发言人埃克哈德表示,安南在“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合同招标过程中,“没有施加任何个人影响”;“这是克泰科纳公司与科乔之间的一份自由、非竞争合同”。
国际社会反映
分析人士说,这次针对安南的行动显然是布什政府精心策划,目的是对这位联合国秘书长抨击伊拉克战争的报复,布什之所以要对安南予以报复是因为在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前一周,安南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称,美英联军去年3月入侵伊拉克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因此是“不合法的”,并说这场战争对美国和联合国来说,都是一个教训,希望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军事行动。在本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安南有关伊拉克问题的谈话再次引发美国入侵伊拉克合法性问题的辩论,那些支持美国入侵行动的国家也强烈指责安南的谈话,因为这些国家大多数民众反对这场战争,安南的这番谈话无疑将对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此外,布什政府认为安南未能按照美国的想法对联合国进行改革,美国无法利用联合国的大旗来实施“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的战略,对安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所以,布什在成功连任之后就抓住伊拉克“石油换食品”丑闻,将矛头直指安南。
华盛顿分析人士指出,安南曾尽其所能为克里提供竞选支持,并希望克里当选,因为他喜欢联合国秘书长这项工作,并希望再度连任。但安南清楚地知道,现任总统布什不大可能给予他支持。也许,安南希望通过这番言论给布什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为克里增添胜选筹码,但最后结果并非如此,布什仍以微弱的优势再度当选。现在,布什展开报复的机会到了。
当然,安南在联合国的角色也不能被全盘否定。1990年,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之前,安南曾成功救出900名被伊拉克绑架的西方人士以及联合国工作人员。安南在东帝汶的维和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评价安南说:“他是一位坦率的人;他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会出尔反尔;他一直都在尽力做正确的事情。”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也赞扬安南是“联合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秘书长”。出于公正,中俄英法德等数十个联合国会员国联手支持安南,几千名联合国职员也联名力挺安南。当然,安南也不免遭到一些反对势力的攻击,例如今年10月31日,安南曾致信美英政府,敦促他们不要对伊拉克叛乱分子发动大规模袭击。对此,伊拉克临时政府国防部长哈齐姆-沙兰谴责说:“当萨达姆像宰杀羊羔一样屠杀伊拉克人时,安南又在哪里?”
科乔与公司的雇佣关系
不过,科乔·安南对上述指控矢口否认,称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情。他还通过其在伦敦的律师说,他在亚马尼签订那两笔石油销售合同的两个月前,即2001年7月就辞去了“空港技术公司”董事长职务。但《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科乔·安南拒绝向该报公开他的辞职信。
目前,科乔·安南在何时辞去“空港技术公司”董事长职务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1999年,也就是在其父当选联合国秘书长两年后,科乔加入了亚马尼的“空港技术公司”。有证据显示,“空港技术公司”与亚马尼的“哈齐投资公司”关系密切,后者曾以前者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并为其雇员和顾问发放薪水。此外,两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塞浦路斯的同一幢办公楼内。
据报道,亚马尼当时请科乔出任“空港技术公司”董事长,是为了提高“空港技术公司”的知名度。他还聘请了包括一位哥斯达黎加前总统、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安南秘书长的前特使等知名人士加盟他的公司。一位消息人士说,科乔在“空港技术公司”基本上是个不管事的“主”,不过问公司的具体经营业务,但他的名气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好处,特别是公司在非洲拉到的一些业务显然是因为他的“存在”。2000年下半年,“空港技术公司”一度陷入困境,该公司董事会大部分成员在几个项目失败后被迫辞职,其中包括科乔。然而,2001年1月,科乔又官复原职。就在这时,“哈齐投资公司”开始就那两笔伊拉克石油销售合同,与伊拉克及联合国方面进行谈判。当时,伊拉克石油出口正受到“石油换食品计划”的严格控制,萨达姆政权也在暗地里用赠送低价石油的方法,收买一些外国政要和社会名流。亚马尼的“哈齐投资公司”在此背景下获得了伊拉克石油销售合同。
法律上评价
其实,父亲做官儿子做生意的情况比比皆是,就好比安南做聯合国秘书长,科乔做商人一样。成年人总得有一份工作,不是做老板就是做伙计,这就是有一份职业。现在安南受到质疑:他与他的儿子成为关联人,其实这种关联关系并不能与“官商关系”相提并论,首先父子关联关系是天生的必然性的,因为是血亲。正如安南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很自然,我和我的儿子之间家庭关系非常亲密。”其次,这种关联性很容易导致“存在官商关系”的结论,这可能是一般人的第一反应。而从法律要求分析,关联关系的存在需要有经济上的关系,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投资人在某公司中拥有股份或利益,或父子有合伙经营关系。而现在,科乔已成年,他可以单独从事商事活动或受雇于任何一家公司。
当然,除前述列举情况可以构成关联交易之外,对某种交易施加影响也是常有的事。施加影响不仅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它也是违背诚心和公正的非法行为,由此,法律均对其予以限制,甚至给予处罚。施加影响的行为结果是剥夺了竞争人的公平竞标机会,所以理论上称其为非竞争性交易。施加影响一般是非法民事行为,它很难构成刑事犯罪,为公平起见,受害人可以向获利者主张损害赔偿。影响一般产生于权力或政府,在国际社会,影响主要来自于国家,例如美国战胜伊拉克后其国内公司就赢得了许多中标项目。
亲属上的关联也好,通过施加影响的关联交易也罢,或在经济上存在关联经营也好,其关键是这种关联性必须与经营结果有因果关系,但这种结果可以是赢利,也可以是亏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性。而从主观上讲,构成关联交易还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例如父子俩默认或明示地促成某种非竞争性交易的成功,即主观上存在故意。除前述主观故意外,还有一种主观故意是指第三人的故意,即在本案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假设)克泰科纳公司利用科乔与安南是父子关系这样一种背景,雇佣科乔为其公司的雇员,并通过这样一种关系参与竞标。当然笔者还必须指出,这种故意、参与还必须有因果关系,因为很有可能克泰科纳公司是世界强手,它很可能不通过科乔的背景就可以获得竞标项目,从而可以证明它们的交易与前述背景无关。
一般说来,雇佣合同必须是自愿制订,这就是契约自由,只要雇主和雇工双方愿意,并且该雇佣合同存在对价,即雇主愿意支付薪水,雇工提供劳务,即便他们之间没有书面协议,这样的约定就应视为合法。通常认为,合同终止后双方可以不再承担任何义务,但也有例外,例如原合同中约定雇工必须遵守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就此雇主允诺在该雇工离开公司后再给予相应的报酬;又例如,合同约定雇工离开公司后的某段时间内不得在某领域内或地域内或期间内从事与雇主相同的经营业务,这时雇主也必须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
可以说,来自于一个法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会最大程度地讲究证据,这种要求与我们通常所讲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要求不同,前者是诚实信用的实体要求,后者是诉讼程序上的要求。当然有了证据后,我们还必须讲实事求是,不可以故意夸张真相或将证据张冠李戴。不过这里讲的都是私法领域的原理。如果事件与政治结合或与某国家利益结合,那也没有必要讲究诚实信用或实事求是的原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