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形式也要相应进行调整,以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课程性质及大学生口才现状,演讲与口才课程可以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演讲与口才”是综合培养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教育部关于职业核心竞争能力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里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就包括了演讲、沟通、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口语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国家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背景下,演讲与口才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院校逐渐将其由选修课转变为必修课、由只有少数专业开设的专业课转变为大多数专业学习的人文通识类课程。大学生通过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求职就业、创新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一.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现状
笔者就“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现状”、“对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看法”等问题,对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的一百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级分布于大一到大三,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法学等专业,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1.90%以上的大学生对自己现有的口头表达能力不甚满意,这其中又有50%的同学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的项目主要是声音不佳、表情动作僵硬、说话欠逻辑、描述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
2.关于造成口才不好的原因,83%的学生选择了“从中学到大学并无相关课程”,87%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举办的相关实践活动较少,缺乏锻炼平台”等。
3.关于“口才能力与求职就业的关系”,90%以上的选择了“密切”或“十分密切”,关于“口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系,92%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较为相关”或“密切相关”。
4.关于“希望课程采取的授课方式”,几乎没有学生希望老师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师以讲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授课方式,而是希望教师“多放相关视频和案例”、“利用网络平台分享有益经验”、“举办类似比赛性质的活动”、“小组讨论”、“鼓励、引导学生发言”等。
5.关于“提高口才的迫切性”,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迫切”或“十分迫切”;关于“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必要性,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有必要”,并且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一、大二开设比较好”。
6.关于“口才训练的目的”,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提高就业能力”,超过70%选择了“增加自信”、“提高人文素养”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自身口才现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也认识到口才与自身素质、整体形象、求职就业密切相关,他们认为改变现状迫在眉睫。此外,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大学生口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他们十分希望授课老师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大学生希望校园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多样的实践平台,以形成课上课下的合力。学习者的这些学习需求,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形式也要相应调整,以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里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如何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过渡到以实践创新为主的自学?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出现,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将课堂之上与课堂之下进行位置对调,将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堂之前。学生先在课堂之外借助计算机、手持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对教师在课堂讲授前准备的教学材料或创建、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预习或自主学习,预习完后带着疑问回到课堂;教师在课堂不再讲授理论知识,而是以回答、引导、提问等互动性活动组织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单独指导等方式,来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由此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根据课程性质及大学生口才现状,演讲与口才课程应该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其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重视和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地与同学开展小组讨论、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并赢得好的评价,他们除了需要自觉、仔细地研究学习材料之外,还需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翻转课堂使学习本身成为了一种激励和鞭策,学生在主动性学习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演讲与口才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性,这是由学生的口语水平、知识储备、兴趣重点、性格差异等决定的。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性,使教师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时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以及个性需求,由此很难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教学难度、进度等只能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原则。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在最佳精神状态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在线、自主学习,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比如: 快进、暂停、重播等,也可以与他人协作、讨论;同时,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了教育的全体性。
此外,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批判、协作等素养。演讲与口才的终极追求是在培养学生“动口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实践思维”,赋予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在提问、沟通、批判、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思维。翻转课堂实践了掌握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同伴教学、创客教学等多种教学理念,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民主、尊重、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能对别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说,提出新的观点。学生长期沉浸在动口、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使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的统一。翻转课堂强调小组成员合作互助,以共享信息与资源、共负责任、共担荣辱为原则,釆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协作学习主题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最终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演讲与口才”是综合培养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教育部关于职业核心竞争能力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里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就包括了演讲、沟通、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口语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国家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背景下,演讲与口才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院校逐渐将其由选修课转变为必修课、由只有少数专业开设的专业课转变为大多数专业学习的人文通识类课程。大学生通过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求职就业、创新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一.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现状
笔者就“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现状”、“对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看法”等问题,对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的一百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级分布于大一到大三,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法学等专业,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1.90%以上的大学生对自己现有的口头表达能力不甚满意,这其中又有50%的同学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的项目主要是声音不佳、表情动作僵硬、说话欠逻辑、描述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
2.关于造成口才不好的原因,83%的学生选择了“从中学到大学并无相关课程”,87%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举办的相关实践活动较少,缺乏锻炼平台”等。
3.关于“口才能力与求职就业的关系”,90%以上的选择了“密切”或“十分密切”,关于“口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系,92%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较为相关”或“密切相关”。
4.关于“希望课程采取的授课方式”,几乎没有学生希望老师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师以讲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授课方式,而是希望教师“多放相关视频和案例”、“利用网络平台分享有益经验”、“举办类似比赛性质的活动”、“小组讨论”、“鼓励、引导学生发言”等。
5.关于“提高口才的迫切性”,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迫切”或“十分迫切”;关于“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必要性,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有必要”,并且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一、大二开设比较好”。
6.关于“口才训练的目的”,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提高就业能力”,超过70%选择了“增加自信”、“提高人文素养”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自身口才现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也认识到口才与自身素质、整体形象、求职就业密切相关,他们认为改变现状迫在眉睫。此外,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大学生口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他们十分希望授课老师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大学生希望校园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多样的实践平台,以形成课上课下的合力。学习者的这些学习需求,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形式也要相应调整,以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里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如何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过渡到以实践创新为主的自学?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出现,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将课堂之上与课堂之下进行位置对调,将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堂之前。学生先在课堂之外借助计算机、手持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对教师在课堂讲授前准备的教学材料或创建、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预习或自主学习,预习完后带着疑问回到课堂;教师在课堂不再讲授理论知识,而是以回答、引导、提问等互动性活动组织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单独指导等方式,来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由此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根据课程性质及大学生口才现状,演讲与口才课程应该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其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重视和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地与同学开展小组讨论、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并赢得好的评价,他们除了需要自觉、仔细地研究学习材料之外,还需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翻转课堂使学习本身成为了一种激励和鞭策,学生在主动性学习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演讲与口才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性,这是由学生的口语水平、知识储备、兴趣重点、性格差异等决定的。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性,使教师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时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以及个性需求,由此很难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教学难度、进度等只能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原则。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在最佳精神状态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在线、自主学习,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比如: 快进、暂停、重播等,也可以与他人协作、讨论;同时,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了教育的全体性。
此外,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批判、协作等素养。演讲与口才的终极追求是在培养学生“动口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实践思维”,赋予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在提问、沟通、批判、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思维。翻转课堂实践了掌握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同伴教学、创客教学等多种教学理念,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民主、尊重、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能对别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说,提出新的观点。学生长期沉浸在动口、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使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的统一。翻转课堂强调小组成员合作互助,以共享信息与资源、共负责任、共担荣辱为原则,釆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协作学习主题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最终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