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种时代风范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望·时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作者群之一的张靓蓓感知敏锐,她几乎是近十余年“台湾资深影人采访作家”的代称,不只因为她亲临了台湾新电影运动(1982~1987)发生的那个“时代”,更在于她对纪史的坚持与固执。
  1988年张靓蓓进入《中国时报》担任记者,1989年她成为台湾各大报前往威尼斯影展的五位特派记者之一,其后她屡次为导演、幕后工作者作传,譬如《十年一觉电影梦》、《声色盒子》、《电影灵魂的深度沟通者》等书,一路坚持着力于明星八卦绯闻以外更多的电影艺术本质探究。在《悲情城市》问世二十周年几被遗忘之际,她决定启动重新探访制作团队的计划。
  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电影艺术上,同年年初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文爱好者共同联署发表“另一种电影”宣言;这年,虽被认为是台湾新电影正式告终的年代,但广义而言,普遍将《悲情城市》当作台湾新电影的终极之作。《悲情城市》所开创的美学格局、完全迥异于西方影像语汇的独立风格,是《罗生门》后第一部擒下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亚洲电影、在金马奖掳获最佳导演并入围四大技术奖项(事后也证明《悲情城市》确实培育了世界级的电影技术人才)、2011年台湾金马影展举办的票选活动中夺魁“华语影史百大影片第一名”。因此这部片,也应当有个“后悲情年代”的对应称谓。
  事隔20余年,我们可能从不怀疑为什么要重看《悲情城市》,但我们为什么还要拥有《凝望·时代》这本书?
  张靓蓓在自序中说道,她最初的动机是“想知道当年那些幕后工作者的未竟之语,于是想回到源头重新探索”。首要的难题,便在如何梳理历史。全书使用了一问一答(Q&A)的对谈形式,访谈稿开头先有受访者的创作简历,再有张靓蓓概述的引言,期在阅读访谈前,读者能先拥有基础的知识结构。张靓蓓访谈时则以漫谈的方式,企图一一唤回片组中似已失传的记忆。而由访谈的呈现方式,可知编辑企图让访谈过程原音重现,使口述资料达到完整的真实感与历史维度,同时以这样的文字还原对谈的临场感,期望能达到一种轻松活泼的可读效果。但相对的,读这种访谈时,读不到采访者的问题意识,许多发问都让人感到过于粗糙和轻忽,未经缜密的构思,因此不幸的是某些问题常常是老生常谈,受访者得重复旧话,访问像没访一样;幸运的是,这样像“在跟隔壁邻居谈话一般”的访问,极度适合对老友或演员的受访者,在闲聊中让他们卸下心防、愿意倾吐,与历史的亮点不期而遇;但最为幸运的还是本书有许多能言善道的受访者,他们并不理会种种发问,见缝插针自创一道精彩的发言渠道、滔滔不绝。
  但作为电影口述历史书籍,《凝望·时代》恪尽全面和多元性,全书共有16篇相关工作人员的人物专访,超过上百张剧照、工作照、海报等老照片,及资深影评人暨电影学者黄建业、现任金马奖执行长的中壮世代影评人闻天祥的两篇推荐序,和两位于学院内任教的电影理论研究者陈儒修、黄建宏的研究发表共同组成。因此严格而论,《凝望·时代》(至少)有22位作者,他们共同成就了以《悲情城市》为命题的历史性书写。
  另外,《凝望·时代》最让人珍视、珍藏的便是由剧照师陈少维摄影的老剧照,因为《悲情城市》拍制实行“同步录音”,不容许开镜时咔嚓作响的快门声,剧照常常是在停机时,另外摆态而照,否则剧照师必须伺机而动,以背景音或角色对白掩护,捕捉那当前的氛围,而陈少维的做法便是如此。有许多异于影片呈现的视角、镜位和氛围观察,陈少维的《悲情城市》剧照即是他所“阅读”的《悲情城市》产物。由是,其实作者是谁已不再重要,重要且更为有趣的是《凝望·时代》一书找来两大组不同的观众重新省思和分享自己对《悲情城市》的观影经验:一为各个世代的影痴级代表人物(如张靓蓓及四位影评学者),另一则为片组人员(同时也是观众)的今昔情感。例如侯孝贤看完试片时大喊《悲情城市》“是部烂片!”;吴念真则觉得“不烂,但是……”云云;甚至在访问摄影师陈怀恩的篇章,他不仅分享自己如何阅读《悲情城市》、阅读侯孝贤,甚至也分析了侯孝贤如何找到自己的阅读,“假设我们不能够‘阅读’他这个能力,……对侯导来说会很困惑,他会很难过。”
  意即阅读这本书的最大趣味,已非停留在这16位工作人员当年如何创作《悲情城市》,而是看他们怎么阅读彼此,在阅读之中,共同使整个片组达到平衡、有默契的信任状态。在访谈中,张靓蓓都问了他们最初看到影片时的想法以及20年后再看时的心情,同时最重要的便是问出“侯式班底”的工作伦理,以及那个时代电影从业人员在克难中如何共体时艰、通力合作,才制作出今日习以为常认为很简单可以达成的效果。《悲情城市》无疑是一部崇高的经典,而《凝望·时代》更盼望彰显出《悲》所代表的时代风范。这典范涵养了“后台湾新电影”的创作者,成为一种缅怀、一种信仰、一种提醒,一种时时能与当代连结的对照。
  也因此事隔20余年,在媒体简化炒作新的台湾电影与台湾新电影之间的对立时,《凝望·时代》此刻的出现,适时地提醒我们为什么要重看《悲情城市》。
其他文献
谭光磊是把英文好故事带到华语地区的人。  和他聊工作或是读他写的书讯,很快会陷入一种既亢奋又苦恼的状态。亢奋是因为欧美出版圈的那些事,在他热情洋溢的讲述下有一种现场感,仿佛正在上演“出版界《新闻编辑室》”,随着事情的发展让人热血沸腾。一群掌握欧美出版潮流、炮制世界级超级畅销书的编辑、文学经纪人,在短时间内如何抢下一本书,而每一位出场的人物又都带着密度极高的信息。这位曾以几百万美金签下某一本出版圈内
期刊
提起台湾文学,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台湾兴盛的艺文风潮,以及当年专门出版文学作品而红极一时的文星书店,更不会忽略其后七十年代时被称作台湾出版社“五小”的九歌、尔雅、洪范、大地、纯文学。其中洪范由杨牧、叶步荣、痖弦、沈燕士共同筹资创办,全名“洪范书店有限公司”。出版社取名“书店”并不多见,“那时还想,用这个名字将来还可以开书店”,洪范日常经营主事人叶步荣曾如是说,但未料洪范持续出版三十多
期刊
《纽约时报》近日有则新闻报道称:  亚马逊今年秋天即将出版 122 本书籍,包括实体与电子书。此举无疑将使得亚马逊与既有的供货商,在合作基础上增添了竞争关系……  ……向来以直言著称的Melville House出版社Dennis Loy Johnson说:“出版商都吓坏了,不知该怎么办”。电子书商Richard Curtis说:“每个人都怕亚马逊,从书店、出版社到经销商都怕哪天一觉醒来,亚马逊已
期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有关这首诗和它背后的故事,早已为世人所知,而“人面桃花”这个美丽的意象从此就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心中定格了。当回首往昔的追梦生涯,记忆渐又清晰起来,格非就是沿着这条民族记忆的路线,重写时代的心灵史,追忆梦中的桃花源。  关于格非的评论太多了,作为1980年代崛起的实验小说家,从成名作短篇小说《迷舟》到
期刊
南京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0年5月,秉承其母体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之精神、励学敦行之作风,着力打造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现任总编辑金鑫荣,1988年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即入南京大学出版社从事人文学术类编辑出版工作。一晃,已将人生的过半精力投注在出版领域,而自己也近知天命之年。回望当时,时惠荣社长在仅有30万开办费,“二三十杆枪”的条件下,以新生之力,在全国出版大军中,揽得风光成清景。  在
期刊
“我的文字,我的歌,就是我的盲人影院,是我的手和脚,她们甚至比我的身体和房屋更具体,更实在。感谢她们承载着我在人群中漫游,给我带来面包、牛奶、爱情和酒。我把我黑暗的日子拧啊拧,拧出窗台上的一张专辑和一本书,为那些虚度的光阴命名,还有一些流逝的、不可命名的日子和人,为她们曾默默地微笑过存在过作见证。”周云蓬,新世纪的候鸟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九岁失明,学会了弹琴、写诗,云游四
期刊
一路追踪着黄碧云的小说人物,常可发觉他们身上总是充满预言与诅咒,带着自己的命运迎向未知。黄碧云为了安置这些人物,往往不遗余力地描述现象,给予生存的空间,让存在的诗意彰显出来。与其说黄碧云是小说家,我更愿意相信,她是用小说文体来写诗的诗人。她之前的作品《七宗罪》、《烈女图》、《媚行者》、《沉默。暗哑。微小》,一出手就让人惊艳,大叹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间隔七年再读到《末日酒店》,仍旧是那么骇人耳目,几
期刊
“我是一位只有高小学历的美术编辑,而在书籍装帧艺术界已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 新中国第一代著名书籍设计家张慈中先生总是这样谦虚地介绍自己。而了解他的人总是为他传奇的设计生涯而惊叹不止。从解放前在上海的广告设计打拼到为新中国设计红色经典,从被打成右派和下放五七干校到恢复工作后促进中国书籍装帧事业的发展……张慈中传奇的一生令人敬仰,而今八十多岁的高龄依然执着于中国的书籍设计事业,他说“中国是发明
期刊
当生命绽放繁盛鲜艳到了极至,紧随其后的便是衰败,而人的际遇也大抵不外乎于此。  常言道:“艺术天才总是短命”,观望历史上那种近乎纯粹的、不拘于当代世俗思维的创作者,每每以其大胆奇诡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仿佛他们早已洞视这个平凡且毫无意义的人生,遂将毕生精华尽皆浓缩在短暂而有限的年岁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话说日本明治末期被誉为天才的装帧美术家桥口五叶,最教人惋惜他正值四十壮年
期刊
在《可能的花蜜》附录中,陈大为肯定林婉瑜的作者风格之余,提到她还要“创造出一组或一部地景式的诗作,让我们在谈到‘林婉瑜’的时候,很具体浮现出完全属于她的诗歌图景。”陈大为说:“为了完成这一项工程,林婉瑜选择了都市诗视野下的台北书写。”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先撇开诗人的诗歌图景是否必须仰赖“地景式诗作”的前提不说(夏宇的地景是何方?),我相信林婉瑜书写城市,打造个人成就的自觉较少,而出自台北文学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