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情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教材分析: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第二个层次是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度无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进行转变。
教学目标:基本知识:认识量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并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基本思想: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不同方向的角的量角方法、内外圈的读数,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技能:通过猜测角的单位、估角、借助已有知识判断量角方法的正误等活动,锻炼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培养估测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基本活动经验:通过比较、猜想、观察的活动,经历量角单位的形成过程,理解量角原理,形成角的单位表象。从抽象到直观地感受量角的意义,积累度量角的经验。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准备:量角器、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唤起旧知,生成问题
1.比较两个角。课件出示两个角。(1)请大家看这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呢?(2)如果用三角尺的其中一个角作为标准来测量,结果怎样?课件动态呈现用三角尺测量角的过程;(3)角的度量和长度测量、面积的计算一样,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选择怎样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如何测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的度量”。
2.猜想度量角的标准:要准确度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量标准。猜一猜,度量角的标准是什么形状的呢?为什么?预设: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角。只有很小的角才方便作单位,很大的角量起来不方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微课学习,认识角的单位
1.理解量角器的量角原理。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和数学家们的想法有共通之处呢?打开平板,点击资源看微课。课件播放视频。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边绕着它的顶点旋转,角的大小就会改变,当角的边旋转一周时,轨迹成一个圆形。人们就把圆平均分成360分,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读作“一度”,写作1°。“度”是角的计量单位。提问: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度用一个怎么样的符号?写在数的什么位置?2.形成1°的表象。(1)学生拿出活动角,做一个1度角:感受一度角很小。(2)思考:2个1°的角组成的角是多少度?那3个、10个、50个、100个呢?
(二)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
1.观察量角器的构成:
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指一指,看一看,量角器是怎样的?里面有什么?(1)小组交流发现。(2)全班交流。预设:学生会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等。(3)教师小结补充:播放课件。量角器上这些长短不同的线是刻度线,它们聚集的这一点叫中心点;量角器上的数叫刻度。里面这圈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0到180的数,是内圈刻度;外面这圈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0到180的数,是外圈刻度。刻度线中还有这样一条线,它穿过中心点,两端都指着0,左边的是外圈0°刻度线,右边的是内圈0°刻度线。统称零度刻度线。
2.提出疑问,锻炼思维
(1)关于量角器,还想了解什么?
预设:量角器为什么是透明的?怎样使用量角器?为什么有两圈读数?
(2)师生互动
(三)合作交流,探究量角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量角。出示大小和方向不同的两个角。(1)以1°角为标准,估一估,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2)它们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问题尝试用量角器测量:1的度数。问题1:在量角过程中如何正确摆放量角器?问题2:读角的度数时看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3)小组合作量角;2.小组汇报,怎样量角;3.全班交流,提炼方法。(1)补充课本第41页的量角步骤,并齐读一遍。第一步: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 °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第二步: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读数。 同桌讨论:读数时有内圈和外圈的数,怎样区分?(2)课件动态演示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技能,内化提高。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选出每个角合适的度数。(图略);2.下面分别是什么角?量出它们的度数。(圖略)思考:三角尺上的直角是几度?如何知道?怎样判断所量度数是否合理?3.量出下面两个角的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如何验证想法?说说你的发现。(课本p41-做一做2)齐读结论;4.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和是( )°。(图略)把计算过程拍照上传;4.欣赏生活中的角。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情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教材分析: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第二个层次是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度无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进行转变。
教学目标:基本知识:认识量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并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基本思想: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不同方向的角的量角方法、内外圈的读数,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技能:通过猜测角的单位、估角、借助已有知识判断量角方法的正误等活动,锻炼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培养估测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基本活动经验:通过比较、猜想、观察的活动,经历量角单位的形成过程,理解量角原理,形成角的单位表象。从抽象到直观地感受量角的意义,积累度量角的经验。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准备:量角器、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唤起旧知,生成问题
1.比较两个角。课件出示两个角。(1)请大家看这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呢?(2)如果用三角尺的其中一个角作为标准来测量,结果怎样?课件动态呈现用三角尺测量角的过程;(3)角的度量和长度测量、面积的计算一样,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选择怎样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如何测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的度量”。
2.猜想度量角的标准:要准确度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量标准。猜一猜,度量角的标准是什么形状的呢?为什么?预设: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角。只有很小的角才方便作单位,很大的角量起来不方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微课学习,认识角的单位
1.理解量角器的量角原理。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和数学家们的想法有共通之处呢?打开平板,点击资源看微课。课件播放视频。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边绕着它的顶点旋转,角的大小就会改变,当角的边旋转一周时,轨迹成一个圆形。人们就把圆平均分成360分,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读作“一度”,写作1°。“度”是角的计量单位。提问: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度用一个怎么样的符号?写在数的什么位置?2.形成1°的表象。(1)学生拿出活动角,做一个1度角:感受一度角很小。(2)思考:2个1°的角组成的角是多少度?那3个、10个、50个、100个呢?
(二)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
1.观察量角器的构成:
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指一指,看一看,量角器是怎样的?里面有什么?(1)小组交流发现。(2)全班交流。预设:学生会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等。(3)教师小结补充:播放课件。量角器上这些长短不同的线是刻度线,它们聚集的这一点叫中心点;量角器上的数叫刻度。里面这圈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0到180的数,是内圈刻度;外面这圈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0到180的数,是外圈刻度。刻度线中还有这样一条线,它穿过中心点,两端都指着0,左边的是外圈0°刻度线,右边的是内圈0°刻度线。统称零度刻度线。
2.提出疑问,锻炼思维
(1)关于量角器,还想了解什么?
预设:量角器为什么是透明的?怎样使用量角器?为什么有两圈读数?
(2)师生互动
(三)合作交流,探究量角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量角。出示大小和方向不同的两个角。(1)以1°角为标准,估一估,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2)它们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问题尝试用量角器测量:1的度数。问题1:在量角过程中如何正确摆放量角器?问题2:读角的度数时看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3)小组合作量角;2.小组汇报,怎样量角;3.全班交流,提炼方法。(1)补充课本第41页的量角步骤,并齐读一遍。第一步: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 °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第二步: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读数。 同桌讨论:读数时有内圈和外圈的数,怎样区分?(2)课件动态演示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技能,内化提高。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选出每个角合适的度数。(图略);2.下面分别是什么角?量出它们的度数。(圖略)思考:三角尺上的直角是几度?如何知道?怎样判断所量度数是否合理?3.量出下面两个角的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如何验证想法?说说你的发现。(课本p41-做一做2)齐读结论;4.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和是( )°。(图略)把计算过程拍照上传;4.欣赏生活中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