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还是惩罚?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在《风筝》一文中,鲁迅叙述了20年前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不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是,当人到中年的“我”忽然醒悟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心头便无法卸下自己曾经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一颗铅块似的沉重的心,总想找到一种补过的办法,却都无济于事,于是愈加内疚而悲哀。其中有这样几段话: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在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们对这几段文字的讨论特别激烈:有的同学认为他的“小兄弟”是真的忘却那“精神虐杀”的一幕了;有的同学却认为“忘却”不可能,“惩罚”才是真;还有的认为鲁迅这样写是另有用意的。那么,究竟是忘却,还是记得?究竟是宽恕,还是惩罚?抑或有其他意思在?以下发表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几种代表性意见。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只是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观点一:已经忘却,是宽恕
  当“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去讨小兄弟的宽恕时,他却“全然忘却”。在“我”看来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他听着往事反而“惊异”地一笑:“有过这样的事吗?” 从小兄弟回答时“惊异”的表情上看,他确实忘记了,否则他不会对此事感到“惊异”的。也就是说曾经身受“虐杀”的“我的小兄弟”现在已毫无怨恨了。因此,我确信“我的小兄弟”是真的忘了。
  并且,毕竟兄弟情深啊,弟弟也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应该十分理解,每当哥哥回忆起儿时“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时,是多么后悔,多么痛苦,所以他应该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这样的话,以便让哥哥得到宽恕。可他却回答道:“有过这样的事吗?”这是宽恕了哥哥,还是惩罚哥哥?难道他想让哥哥的心沉重一辈子,并痛苦一辈子吗?当然不会!因此能为这句话作注释的原因只有一种可能——弟弟真的忘记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
  更深一层来看,我认为“小兄弟”真的忘了那一幕的现实理由是:那时的中国正从一个封建没落的朝代中走出来,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在家里,依然是小辈听长辈的,同辈听兄长的。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我的小兄弟”自己并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行为。而一旦被兄长发现,受到责罚,也是理所当然。所以说,他也就不会对此耿耿于怀了。如果说,这叫“宽恕”,其实他早就宽恕了哥哥。(吾隽杰)
  
  观点二:不会忘却,是惩罚
  我认为“我的小兄弟”并没有忘却那“精神虐杀”的一幕。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弟弟看风筝时的神情,如“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还有看风筝时的动作,如“惊呼”、“跳跃”等,这些描写都可以体现出弟弟喜爱放风筝。而且他明知“我”反对,却背着“我”偷偷地在小屋里制作风筝,更体现出他对风筝的喜爱程度之深。
  他如此喜爱风筝,而“我”却在小屋里毁坏了他“苦心孤诣”地偷着做的风筝,并且“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他都曾“绝望”过,可见他一定不会忘却那“精神虐杀”的一幕的。
  另外,“‘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中的“惊异”一词也说明了他原以为只有自己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没有想到哥哥至今还记得,所以他对此感到非常吃惊。并且常理之下,一个人忘记了某件事,当然也不会认为当事人还记得它,而这件事又被当事人所提及,触动记忆,一定只是惊讶,但不会笑。只有自己记得而以为当事人忘却了的情况下,提及往事,才会发笑。这一个“笑”字也透露出同样的信息。
  我在4岁时曾有一次溺水被人救起的痛苦经历,虽然当时只有4岁,如果现在有人让我说起那件事,我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来。而“我的小兄弟”当时都已经有10岁了,更不会忘记那“精神虐杀”的一幕。
  既然没有忘却,为什么“小兄弟”表现得“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呢?我认为他的本意是,怨恨虽在,毕竟已是往事,“有过这样的事吗?”话中还带着一丝不快,已足够起到“惩罚”的作用,但恰恰是这样的回答,让“我”的期望落空,反而加重了对“我”的惩罚。(赵伊)
  
  观点三:另有用意
  春二月,淡蓝的天空中,一二风筝浮动,地上,几个孩子欢呼雀跃,可却不能减轻“我”内心的悔恨。悲哀充斥在寒冷的异乡空气里,随着风筝荡漾,这就鲁迅在写《风筝》时的心情。
  看今日景,忆当年情,儿时的错误就像一道伤痕,遗忘了,一切就都过去了,可一旦想起,就永远也摆脱不了那种痛入骨髓的精神折磨。
  可是,在鲁迅看来,最悲哀的,还不是这些。当悔恨交织,疯狂地吞着心灵时,内心的良知也就被激起,此时,一句宽恕的话仿佛就是一味良药,可以瞬间治愈受伤的心灵。可“我”得到的却是弟弟的遗忘,这就犹如在那早已支离破碎的心上,又添上了一种深沉的痛。也许,当“我”从梦中惊醒,思绪却还停留于弟弟在风筝被毁时的绝望表情和旧事被提起时的惊异笑容上,这已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噩梦!
  当年的“精神虐杀”,是那老幼尊卑的封建伦理促成的,然而现在的“精神健忘”何尝又不是封建道德的桎梏造成的呢?身为当年的虐杀者,“我”心怀多少懊悔,可面对“精神健忘”的弟弟,又能说什么呢?只有叹息!被虐杀者的麻木使悔恨者无从补过,也使那么多人能够恣意妄为,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精神虐杀。鲁迅是多么地怨恨这一切啊!正是这些,使“我”有错无法偿,有怒不敢言。我们不难想象,此时“我”心中的绝望,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弟弟!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忘却”还是“记得”,或者从“宽恕”还是“惩罚”这个角度去理解作品。也许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既是为了表达对自我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的深刻反省,也是为了表达对封建社会里诸多或明或暗的精神虐杀的批判!(林雅娴)
  [作者通联:浙江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张孝祥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朝廷国运衰微,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划江分冶,江北是饱受金人蹂躏的中原遗民。张孝祥《六州歌头》一词写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间。此前一年冬季十一月初八,金主完颜亮与宋会战于采石,金大败,完颜亮东下扬州被部下所杀,南宋小朝廷才转危为安,得以喘息。闻听采石大捷的消息,张孝祥喜悦欲狂,赋词一首《水调歌头,庞佑甫闻采石战胜》,表达壮怀激烈和忧国忧民的爱国
语文教育在耕作自己田园的同时,也要仰望理论与信念的星空。生态学就是目前理论发展中的一颗星星或者一团星云。目前的生态学已经走出生物学、环境科学的范畴,超出“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运用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走入了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领域。  西方的“生态课堂”理论经历了“课堂的自然生态、课堂的社会生态、课堂的制度规范生态”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生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基础,它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学、哲学等一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①。但在我国语文教育中,以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推介《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和《论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是人教版金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古文。在文中第一段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此说。大概缘此,编写者在课后练习第三题中设置了“愚公谷典故”选文。这样本是对文章理解以及扩充学生视野有所帮助,但是却由于一些原因使这道练习的设置减色不少。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浅谈拙见。  原因一:这道练习题——“将下面一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窃以
在备教《老王》一文时,笔者将文章一连看了几遍,越看越觉有深意。文章平静似水地叙说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却描摹出了老王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了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这篇作品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完全得益于杨绛的语言艺术。对此,笔者列举文章中一些看似简约清淡,实则精彩而有深意的语言范例略作阐述。   文章第一小节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一个“常”
记不清是怎么开始与邹贤敏老师交往的了,那些细节,当时的情景,竟至于模糊。大概那时还年轻,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没有论文,于是,课余我就把自己和学生做的活动、教学上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寄出去。记忆中,真正直接给我回信的就是湖北大学《中学语文》的邹贤敏老师和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李发舜老师,而与邹老师的书信往来又最为频繁、长久。或许是天性敏感,从邹老师的来信中,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一颗真正关切语文教育
【分析导入】  2008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作文题,着实让广大考生伤了一番脑筋,一些平常基本功不错的考生出现了“意外”情况,没拿到理想分数。“痛”定思“痛”,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以及应变应急、创新能力的问题,确实还需教者细细思量。下面选两篇考场实录实分作文,分别进行分析。两篇选文题目相同,审题立意相同,使用的部分材料也相同,语言、文体、结构均没有问题,但在材料使用、主题挖掘、逻辑思维等方面却有高下之分。
审视当下作文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状态,大致有这样两种状态值得我们关注:一种是“不作为”,出示作文题、概述作文要求后即让学生动笔,教师作壁上观,清闲自在;另一种则是“过度作为”,教学环节繁琐,教学内容复杂,要么传授大量的写作知识信息,要么钟情于应试作文独门密笈的演练,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全盘记录所谓的要领,但实效性不大。如何把握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行为的“度”,我们不妨剖析一下教师作文指导过程
内容空洞、材料雷同是高考作文多年来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考生如何调动储备的材料使作文内容扎实而丰富,如何调动“自我”的材料,写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是考生能否获得高分的瓶颈。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为考生提供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一、在写作材料问题上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有些人把作文内容空洞或只能写一些人云亦云的材料,归结为考生生活过于单调、大脑中储备材料不够。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莫大的
最近几年,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情境教学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频词汇。《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一期中曾发表过《创设情境,让课堂亮点纷呈——基于新课标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探讨》一文,探讨了创设课堂情境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接着探究,基于文本如何设立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   一、理论依据   《考试大纲》取消后,高中备考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