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课题就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从教职工参与度、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类型和保障支撑等四个方面对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得出高校教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诉求。通过对诉求的分析及提炼,探索构建上海市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 上海高校 教职工文化 文化建设体系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工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关注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诉求,已經成为上海高校工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教职工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高校教职工文化是以高校教职工为主体的文化,是高校教职工群体处于特定场所内,在各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发生关系的结果,同时也是历史延续下来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准则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职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1]。
二、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上海的飞速发展,当前上海高校教职工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在文化诉求上产生了新的变化。為了解上海高校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现状,此调研以上海市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有代表性地选取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部属代表高校6所,上海大学等市属高校6所,以及其他本专科院校15所,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0份,有效率达93.33%。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职工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文化设施与环境、文化活动类型和保障支撑四个部分。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7.26%的教职工参与度很高,但三分之二以上的教职工参与度一般,其中51.74%的教职工对学校文化活动表示满意,5.21%的教职工不满意。在文化活动类型上,只有24.48%的教职工十分了解校本文化;上海较为悠久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37.27%的教职工没有观看过高雅艺术表演。在校园文化环境上,7.47%的教职工表示学校无剧场或礼堂,三分之一的高校未能在道路命名上体现校园文化,15.97%的教职工表示校园标志性文化设施仅有2个甚至更少。支持保障上,26.39%的教职工对学校信息传播渠道给出负面评价,接近半数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对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不足。
三、上海高校教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诉求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参与度不高。当前上海市各高校都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但有近半教职工参加活动频率低,参与度有待提高。其次,在传统文化和校本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不足。教职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不高,对校史校情等校本文化了解程度普遍偏低。三是高校间建设差距较大。虽然上海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为喜人,但各高校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高雅艺术引进场次、剧场礼堂等硬件设施和标志性设施等。最后,保障与支撑配套体系有所欠缺。少数比例的教职工对学校信息传播渠道给出了负面评价,近半数教职工认为学校对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不足。
四、上海高市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体系构建
立足上海市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现状,各高校应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两条主线,从顶层设计、个体协同、保障支撑方面着手,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构建上海市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体系。
(一)加强顶层设计,以增强教职工参与度和满意度为主要抓手。
上海高校在构建教职工校园文化体系时,应从理念入手整体规划。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党委系统,二是行政系统,三是群团系统[2]。作为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党委系统须统筹规划,将提升教职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首要条件,通过组织开展教职工感兴趣的活动,构建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支撑,加强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
(二)重视个体协同,着重对建设内容进行引导,拓展活动空间。
1.着重对文化建设内容进行引导。
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将核心价值体系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线引导。注重“三个倡导”的路径指向,以主题活动形式将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教职工活动中。其次,重视和推广校本文化的传播。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的创办史、建筑史、人物志等,规范传播学校的校徽、校名、校训、校歌、校旗等精神文化符号,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传统项目“高雅艺术进校园”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主题及形式,通过提前调研挖掘教师感兴趣的剧目,畅通信息平台,确保教工及时获知场次及时间等。
2.拓展文化空间,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大平台。
推动文化艺术空间建设,通过社区文化平台吸引教职工参与。在结合上海各高校自身优势开展如“教职工文化展示周”等活动的同时,利用社区文化平台设计各类包括演出、工作坊与讲座、精品课程的活动,吸引教职工及其家属观摩参与。其次,校园文化的示范及社会服务上,建立校际互通机制,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跨校在教职工中评选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社会活动家”,担任年度“校园文化使者”,激励与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鼓励校园教工合唱团等艺术团体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广场、地铁等公众平台,使校园文化融入上海城市文化。
(三)保障措施。
1.充分认识教职工文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调研结果显示教职工文化建设被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文化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高校党组织对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学教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教工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这也是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保证。
2.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作为校园教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执行部门,工会组织是高校教职工文化活动的保障力量,负责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应当及时做好队伍培训,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建设队伍,使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子[3]。
3.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作用日益关键。利用多样化的平台保证信息传达通畅性,使教职工及时获得信息,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应当在充分发挥发挥传统媒体(报纸、海报、传单)的同时,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步新媒体(网站、微信、电子屏)等多种平台的信息传播,保证教职工及时获取校园文化信息。
4.积极的财政支持作保障。
加大对教职工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下拨活动经费扶持文化活动。此外,上海各高校还应积极与周边单位、街道、社区开展文化共建活动,争取适当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主动与周边公园、影院、博物馆等部门合作,支持学校开展教工文化教育活动[4]。
参考文献:
[1]沈璐,周永,周东旭.高校工会推进教职工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2015(2).
[2]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1).
[3]扈春华,胡建国.高校工会工作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文科科研创新基金——工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项目。
关键词: 上海高校 教职工文化 文化建设体系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工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关注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诉求,已經成为上海高校工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教职工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高校教职工文化是以高校教职工为主体的文化,是高校教职工群体处于特定场所内,在各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发生关系的结果,同时也是历史延续下来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准则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职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1]。
二、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上海的飞速发展,当前上海高校教职工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在文化诉求上产生了新的变化。為了解上海高校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现状,此调研以上海市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有代表性地选取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部属代表高校6所,上海大学等市属高校6所,以及其他本专科院校15所,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0份,有效率达93.33%。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职工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文化设施与环境、文化活动类型和保障支撑四个部分。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7.26%的教职工参与度很高,但三分之二以上的教职工参与度一般,其中51.74%的教职工对学校文化活动表示满意,5.21%的教职工不满意。在文化活动类型上,只有24.48%的教职工十分了解校本文化;上海较为悠久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37.27%的教职工没有观看过高雅艺术表演。在校园文化环境上,7.47%的教职工表示学校无剧场或礼堂,三分之一的高校未能在道路命名上体现校园文化,15.97%的教职工表示校园标志性文化设施仅有2个甚至更少。支持保障上,26.39%的教职工对学校信息传播渠道给出负面评价,接近半数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对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不足。
三、上海高校教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诉求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参与度不高。当前上海市各高校都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但有近半教职工参加活动频率低,参与度有待提高。其次,在传统文化和校本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不足。教职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不高,对校史校情等校本文化了解程度普遍偏低。三是高校间建设差距较大。虽然上海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为喜人,但各高校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高雅艺术引进场次、剧场礼堂等硬件设施和标志性设施等。最后,保障与支撑配套体系有所欠缺。少数比例的教职工对学校信息传播渠道给出了负面评价,近半数教职工认为学校对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不足。
四、上海高市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体系构建
立足上海市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现状,各高校应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两条主线,从顶层设计、个体协同、保障支撑方面着手,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构建上海市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体系。
(一)加强顶层设计,以增强教职工参与度和满意度为主要抓手。
上海高校在构建教职工校园文化体系时,应从理念入手整体规划。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党委系统,二是行政系统,三是群团系统[2]。作为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党委系统须统筹规划,将提升教职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首要条件,通过组织开展教职工感兴趣的活动,构建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支撑,加强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
(二)重视个体协同,着重对建设内容进行引导,拓展活动空间。
1.着重对文化建设内容进行引导。
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将核心价值体系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线引导。注重“三个倡导”的路径指向,以主题活动形式将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教职工活动中。其次,重视和推广校本文化的传播。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的创办史、建筑史、人物志等,规范传播学校的校徽、校名、校训、校歌、校旗等精神文化符号,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传统项目“高雅艺术进校园”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主题及形式,通过提前调研挖掘教师感兴趣的剧目,畅通信息平台,确保教工及时获知场次及时间等。
2.拓展文化空间,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大平台。
推动文化艺术空间建设,通过社区文化平台吸引教职工参与。在结合上海各高校自身优势开展如“教职工文化展示周”等活动的同时,利用社区文化平台设计各类包括演出、工作坊与讲座、精品课程的活动,吸引教职工及其家属观摩参与。其次,校园文化的示范及社会服务上,建立校际互通机制,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跨校在教职工中评选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社会活动家”,担任年度“校园文化使者”,激励与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鼓励校园教工合唱团等艺术团体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广场、地铁等公众平台,使校园文化融入上海城市文化。
(三)保障措施。
1.充分认识教职工文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调研结果显示教职工文化建设被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文化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高校党组织对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学教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教工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这也是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保证。
2.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作为校园教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执行部门,工会组织是高校教职工文化活动的保障力量,负责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应当及时做好队伍培训,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建设队伍,使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子[3]。
3.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作用日益关键。利用多样化的平台保证信息传达通畅性,使教职工及时获得信息,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应当在充分发挥发挥传统媒体(报纸、海报、传单)的同时,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步新媒体(网站、微信、电子屏)等多种平台的信息传播,保证教职工及时获取校园文化信息。
4.积极的财政支持作保障。
加大对教职工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下拨活动经费扶持文化活动。此外,上海各高校还应积极与周边单位、街道、社区开展文化共建活动,争取适当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主动与周边公园、影院、博物馆等部门合作,支持学校开展教工文化教育活动[4]。
参考文献:
[1]沈璐,周永,周东旭.高校工会推进教职工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2015(2).
[2]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1).
[3]扈春华,胡建国.高校工会工作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文科科研创新基金——工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