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教室里,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他们正在上语文课。站着回答的学生,镇定自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掌声连起;坐着的学生都把手高高地举着,争着抢着,生怕教师看不见自己;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气氛热烈,脸上洋溢的满是喜悦。而在另一个班,同样在上语文课,教室里却鸦雀无声,偶尔传出几声咳嗽。教师提问题时,学生们个个低着头,生怕教师揪他们起来“出丑”,而被教师点名回答的学生,也是很不情愿地站起来,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回答更是吞吞吐吐,声音细如蚊蝇。
同是上语文课,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呢?经调查才发现,前一个教师上课的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回答,只要有理且充足,他都加以肯定。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熟悉文本、掌握文本,从而自如地驾驭文本,但又不囿于文本及教参的标准答案,还把更多的资源纳入教学中,因此教法灵活多样,深受学生欢迎。而后一个教师,他也足够熟悉文本,但他却把文本剖析成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知识,同时也拘泥于教参的标准答案,可以说,他完全是在忠实地教教材,或者说是在教教参,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呆板,时间一长,学生就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感到厌烦了。
今天的学生,要求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新课程改革也迫切需要教师放开手脚,创新教学。教师应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避免单一、呆板。这就需要教师能巧妙地利用教材。
一、教师要熟悉文本,让文本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
语文教材文本的内容是教学的依据,它的作用在于指导教师教什么。面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应该做的是先读懂它:读懂编者选入教材的目的,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懂文本的引申意思,读懂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读懂教学中应该侧重的目标。熟悉了教材文本就确立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因此,用教材的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目的。例如,我们教学诗歌和散文,在同样重视朗读的基础上,诗歌可以侧重在品味其和谐的韵律、凝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上,而对散文的朗读可以侧重在体会其蕴含的情感,感受其或缓或急的节奏,感悟其言近旨远的特点等方面上。又如小说的学习,就可以更多地借助角色体验的方式,在体悟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把握其叙事层次,感受其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
总之,只有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才能让文本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灵活起来。
二、教师不能囿于文本,要将文本以外更多的资源纳入教学范畴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就像一把钥匙,教师应教给学生使用这把钥匙的方法。教授语文教材的目的,在于懂得阅读更多的书,文本应成为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新课改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拓宽教学视野,将教材以外的更多素材引入教学过程中。
1.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并纳入课堂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年代、地域等各种主客观因素,语文教材中总有一些是学生很难领悟的课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补充一些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在教《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时,发现学生对毛泽东的事迹了解很少,他们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毛泽东是个伟大人物,至于伟大在哪里,他们不清楚。我便上网搜集有关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文章,打印出来,发给他们。结果,学生学习这课时,效果非常好。他们不但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还体会到了文章要渗透给读者的思想内涵,并被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深地感动着。
可见,利用网络搜集的资料纳入教材,是灵活利用语文教材的一个途径。
2.利用多媒体,使教材文本具体化、生动化
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上课,也是灵活地利用教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这一课,是一篇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具体生动。学习这篇文章后,学生很快了解了针鼹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时间和饮食习惯等。但如果教师能把针鼹在不同阶段、不同生活场景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利用多媒体上课,对于大多数未曾亲眼目睹过针鼹的学生来说,将是一堂趣味横生的课。这也填补了教材文本过于文字化的空白,补充了教材内容。
3.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特殊感受
朱自清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杨万里的“浅草才能没马蹄”等,这些文人墨客的特殊感受,学生未必都能及时领悟。我们教师就要利用身边常有的自然资源或者偶遇的自然现象,特别要善于利用那些不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来诱发学生的感悟。比如,常见的春雨,可以让学生实地体验细雨靡靡的感觉;也可以带领学生踏春,领略浅草的温馨;偶遇的自然现象如雨后彩虹、月华、日食……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文本的辅助资源。
4.利用学生手上的美文拓宽教材文本,拓展教材文本内涵
在语文教材中,总有一些文章是很浅显易懂的。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骆驼寻宝记》这篇童话,童话知识已经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了,只要复习一下,就能唤起学生的记忆。在上这一课时,教师只要简介这篇童话的写作背景,学生们很快就领悟到主旨,同时也觉得这篇文章没什么学头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手上的其他读物中,找一些自己喜爱的、熟悉的童话出来,读读、议议,拓展文本的思想内涵。马上,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有学生说,《勇敢的小刺猬》中的小刺猬就像骆驼一样,凭着自己的勇气战胜了毒蛇,最终赢得了大伙儿的赞赏和尊重;又有学生说,《矮人的礼物》中的金匠就像《骆驼寻宝记》中的其他动物一样,因想不劳而获,又贪婪钱财,最终一贫如洗。
因此,让学生将手上的美文内容纳入教材,也能起到拓展教材文本内涵的作用。
可见纳入教材的素材很丰富,途径也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让课堂创新而严重地脱离了教材文本,忽视教材文本的阅读,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教材文本以外的问题的研究上,静不下心来研读课文,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必定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在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教材文本中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符合教材文本思想内涵的素材,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同时也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要求教师为了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在熟悉语文文本、学会整合语文文本的内容,使教学目标系列化、系统化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吸纳更多的教学资源,使自己的教学更扎实、充实和丰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京穗.中华现代教育文丛(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朱德民、颜景山.初中语文有效上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张放.初中语文有效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韦雄)
同是上语文课,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呢?经调查才发现,前一个教师上课的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回答,只要有理且充足,他都加以肯定。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熟悉文本、掌握文本,从而自如地驾驭文本,但又不囿于文本及教参的标准答案,还把更多的资源纳入教学中,因此教法灵活多样,深受学生欢迎。而后一个教师,他也足够熟悉文本,但他却把文本剖析成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知识,同时也拘泥于教参的标准答案,可以说,他完全是在忠实地教教材,或者说是在教教参,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呆板,时间一长,学生就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感到厌烦了。
今天的学生,要求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新课程改革也迫切需要教师放开手脚,创新教学。教师应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避免单一、呆板。这就需要教师能巧妙地利用教材。
一、教师要熟悉文本,让文本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
语文教材文本的内容是教学的依据,它的作用在于指导教师教什么。面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应该做的是先读懂它:读懂编者选入教材的目的,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懂文本的引申意思,读懂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读懂教学中应该侧重的目标。熟悉了教材文本就确立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因此,用教材的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目的。例如,我们教学诗歌和散文,在同样重视朗读的基础上,诗歌可以侧重在品味其和谐的韵律、凝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上,而对散文的朗读可以侧重在体会其蕴含的情感,感受其或缓或急的节奏,感悟其言近旨远的特点等方面上。又如小说的学习,就可以更多地借助角色体验的方式,在体悟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把握其叙事层次,感受其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
总之,只有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才能让文本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灵活起来。
二、教师不能囿于文本,要将文本以外更多的资源纳入教学范畴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就像一把钥匙,教师应教给学生使用这把钥匙的方法。教授语文教材的目的,在于懂得阅读更多的书,文本应成为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新课改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拓宽教学视野,将教材以外的更多素材引入教学过程中。
1.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并纳入课堂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年代、地域等各种主客观因素,语文教材中总有一些是学生很难领悟的课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补充一些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在教《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时,发现学生对毛泽东的事迹了解很少,他们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毛泽东是个伟大人物,至于伟大在哪里,他们不清楚。我便上网搜集有关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文章,打印出来,发给他们。结果,学生学习这课时,效果非常好。他们不但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还体会到了文章要渗透给读者的思想内涵,并被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深地感动着。
可见,利用网络搜集的资料纳入教材,是灵活利用语文教材的一个途径。
2.利用多媒体,使教材文本具体化、生动化
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上课,也是灵活地利用教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这一课,是一篇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具体生动。学习这篇文章后,学生很快了解了针鼹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时间和饮食习惯等。但如果教师能把针鼹在不同阶段、不同生活场景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利用多媒体上课,对于大多数未曾亲眼目睹过针鼹的学生来说,将是一堂趣味横生的课。这也填补了教材文本过于文字化的空白,补充了教材内容。
3.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特殊感受
朱自清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杨万里的“浅草才能没马蹄”等,这些文人墨客的特殊感受,学生未必都能及时领悟。我们教师就要利用身边常有的自然资源或者偶遇的自然现象,特别要善于利用那些不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来诱发学生的感悟。比如,常见的春雨,可以让学生实地体验细雨靡靡的感觉;也可以带领学生踏春,领略浅草的温馨;偶遇的自然现象如雨后彩虹、月华、日食……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文本的辅助资源。
4.利用学生手上的美文拓宽教材文本,拓展教材文本内涵
在语文教材中,总有一些文章是很浅显易懂的。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骆驼寻宝记》这篇童话,童话知识已经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了,只要复习一下,就能唤起学生的记忆。在上这一课时,教师只要简介这篇童话的写作背景,学生们很快就领悟到主旨,同时也觉得这篇文章没什么学头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手上的其他读物中,找一些自己喜爱的、熟悉的童话出来,读读、议议,拓展文本的思想内涵。马上,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有学生说,《勇敢的小刺猬》中的小刺猬就像骆驼一样,凭着自己的勇气战胜了毒蛇,最终赢得了大伙儿的赞赏和尊重;又有学生说,《矮人的礼物》中的金匠就像《骆驼寻宝记》中的其他动物一样,因想不劳而获,又贪婪钱财,最终一贫如洗。
因此,让学生将手上的美文内容纳入教材,也能起到拓展教材文本内涵的作用。
可见纳入教材的素材很丰富,途径也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让课堂创新而严重地脱离了教材文本,忽视教材文本的阅读,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教材文本以外的问题的研究上,静不下心来研读课文,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必定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在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教材文本中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符合教材文本思想内涵的素材,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同时也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要求教师为了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在熟悉语文文本、学会整合语文文本的内容,使教学目标系列化、系统化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吸纳更多的教学资源,使自己的教学更扎实、充实和丰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京穗.中华现代教育文丛(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朱德民、颜景山.初中语文有效上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张放.初中语文有效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