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这是我校精心打造的一节新课程示范课,开课科目为《科学》,课题为七年级下册的《摩擦的利与弊》,上课老师为操颂明。操老师的课许多地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撷取三个片断加以分析。
课堂教学片断(一)
在揭示摩擦力概念后,老师让全体同学把手放在桌面上拖一拖,直接感受一下摩擦现象。刹时,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吱吱嘎嘎的声音不绝于耳,每一个同学都很投入,大家脸上充盈着兴奋和愉悦。当大家对摩擦现象有所感受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同学们的热情又一次高涨,学生甲:“摩擦使手热起来。”学生乙:“摩擦能产生声音。”学生丙:“手受到阻碍运动的力。”……这时学生对摩擦已经有了比以前更加深刻的感受。
评析:
对摩擦力的理解,常见的做法是教师通过举例并加以分析,促使学生理解和记忆。该教师通过让学生“把手放在桌面上拖一拖”来使学生直接感受摩擦,加深对摩擦的感性认识,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我觉得这种运用创设情境的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感知、思维等各种心理因素,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拖一拖,感受摩擦力的做法,使同学们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了科学探究的体验。这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积极意义。从科学课程的目标看,这一环节比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多方面目标的整合。
为了更有利于达成过程性目标,当学生亲自感受了摩擦力后,还可以作进一步引导: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探究摩擦力这一现象?(实践、动手、感官……)这些方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科学家、发明家用这些方法获得重大发现、发明(举例)。这些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举例)。这样引导,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态度进行迁移。
课堂教学片断(二)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也有摩擦力,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过程如下:看一个实验,我这里有一个杯子,杯子里放着一些米,中间放了什么?(学生大声齐答:筷子),看一下,我用筷子能不能把米提起来(同时做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答:筷子。学生的声音较弱)?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课堂上一片沉默,稍缓后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
反思:
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这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这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达成三维目标)。
本来,创设情境在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参与积极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用筷子提米这一实验情境没有利用好,当时学生的反应比较平淡。其实这是一个设置悬念,激活学生思维和情绪的极好素材,有些教师曾用此实验情境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为什么这一课时创设情境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的过程比较平直是重要原因。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情形就可能会不一样。如让学生猜一猜:我用筷子能不能把装满米的杯提起来?当学生的情绪和探究动机被激发起来时,再做实验。最后问:为什么?显然这与前面做法相比,曲了一点。
实践证明:创设情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直变曲,铺垫、夸张、宣染等常用技巧都能优化创设情境的方法和效果。当然更多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并加以总结。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研究别人的成功设计,积累典型的教学案例,备课时精心设计,经过一定阶段后,就一定会产生熟能生巧的体验。
课堂教学片断(三)
在學生进一步理解摩擦的概念后,教师设问: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展开讨论,整个讨论过程,同学发言十分热烈,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三分钟后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这时又出现了一次新的情绪高峰,各组代表都不甘落后,争相发表自己组的讨论成果,有的说“不能走路,筷子夹不起菜,手拿不起东西只能托”,有的说“不能骑车,骑上后不能停下”,有的说“鞋带系不紧,火柴划不燃,不能洗净脸”等,一个个充满创新火花的答案不断涌现……
评析:
这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范例,从高涨的合作热情及各组代表具有个性化的发言情况看,合作学习是有效的。这次组合作学习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合作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且又难易适度。这使得学生乐意参与,能够参与。这些学生喜欢相象和思考,讨论题“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和心智活动。昼学认为:和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和兴趣。该讨论题,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就在身边。这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片断(一)
在揭示摩擦力概念后,老师让全体同学把手放在桌面上拖一拖,直接感受一下摩擦现象。刹时,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吱吱嘎嘎的声音不绝于耳,每一个同学都很投入,大家脸上充盈着兴奋和愉悦。当大家对摩擦现象有所感受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同学们的热情又一次高涨,学生甲:“摩擦使手热起来。”学生乙:“摩擦能产生声音。”学生丙:“手受到阻碍运动的力。”……这时学生对摩擦已经有了比以前更加深刻的感受。
评析:
对摩擦力的理解,常见的做法是教师通过举例并加以分析,促使学生理解和记忆。该教师通过让学生“把手放在桌面上拖一拖”来使学生直接感受摩擦,加深对摩擦的感性认识,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我觉得这种运用创设情境的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感知、思维等各种心理因素,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拖一拖,感受摩擦力的做法,使同学们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了科学探究的体验。这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积极意义。从科学课程的目标看,这一环节比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多方面目标的整合。
为了更有利于达成过程性目标,当学生亲自感受了摩擦力后,还可以作进一步引导: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探究摩擦力这一现象?(实践、动手、感官……)这些方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科学家、发明家用这些方法获得重大发现、发明(举例)。这些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举例)。这样引导,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态度进行迁移。
课堂教学片断(二)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也有摩擦力,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过程如下:看一个实验,我这里有一个杯子,杯子里放着一些米,中间放了什么?(学生大声齐答:筷子),看一下,我用筷子能不能把米提起来(同时做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答:筷子。学生的声音较弱)?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课堂上一片沉默,稍缓后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
反思:
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这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这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达成三维目标)。
本来,创设情境在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参与积极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用筷子提米这一实验情境没有利用好,当时学生的反应比较平淡。其实这是一个设置悬念,激活学生思维和情绪的极好素材,有些教师曾用此实验情境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为什么这一课时创设情境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的过程比较平直是重要原因。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情形就可能会不一样。如让学生猜一猜:我用筷子能不能把装满米的杯提起来?当学生的情绪和探究动机被激发起来时,再做实验。最后问:为什么?显然这与前面做法相比,曲了一点。
实践证明:创设情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直变曲,铺垫、夸张、宣染等常用技巧都能优化创设情境的方法和效果。当然更多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并加以总结。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研究别人的成功设计,积累典型的教学案例,备课时精心设计,经过一定阶段后,就一定会产生熟能生巧的体验。
课堂教学片断(三)
在學生进一步理解摩擦的概念后,教师设问: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展开讨论,整个讨论过程,同学发言十分热烈,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三分钟后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这时又出现了一次新的情绪高峰,各组代表都不甘落后,争相发表自己组的讨论成果,有的说“不能走路,筷子夹不起菜,手拿不起东西只能托”,有的说“不能骑车,骑上后不能停下”,有的说“鞋带系不紧,火柴划不燃,不能洗净脸”等,一个个充满创新火花的答案不断涌现……
评析:
这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范例,从高涨的合作热情及各组代表具有个性化的发言情况看,合作学习是有效的。这次组合作学习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合作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且又难易适度。这使得学生乐意参与,能够参与。这些学生喜欢相象和思考,讨论题“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和心智活动。昼学认为:和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和兴趣。该讨论题,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就在身边。这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