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记不得有几次相约了,国庆期间,总算接到一个短信,邀我翌日走访陈佩秋老师家。2010年10月3日,天气晴和宜人,上午十时,我进得门来,家人述说昨晚陈老师睡得很晚,然后,陈老将我行将出版的专著《上海艺林往事》的书名题字递到我手中,让我稍待。不久,门铃又响了,另有三位友人到来,众人都在画室内闲坐。
一、闲谈古书画鉴定
一会儿,陈佩秋老师起身走了进来,招呼说:自己年纪大了,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待在画室内看画,凌晨四点钟才睡。她的画桌上放置着一幅仿制的宋代赵伯驹的青绿山水横长画卷,印制技艺高超,甚至连绢本的细微编织丝纹和古画的接补痕迹都能展现出来,看上去确实很精美的。陈老师对宋代的卷轴画可谓推崇备至,她认为这幅画卷比宋徽宗时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得还要好,众人都静静地随着她的话语细赏那印制在布上的精美山水画面。
闲坐时,她偶尔谈起了台湾画家刘伯农、胡文燕夫妇,是1949年以后大陆赴台湾吴子深的学生,过些天将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画展,工笔人物补景画得精致,也有耐心。
接着,她又谈起当代画家,盛赞张大千不刻意炒作自己的画,过去一贯如此,现在已卖到一亿多了,自然而然的事。又述说:“前些时,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我和谢(稚柳)老的作品开画展。但他们提出展览以后要留存一些书画,我现在还写得动,还可以画些,但谢老已经不在了,这就难些了。”
陈佩秋老师讲起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徐熙《雪竹图》的故事说:过去,朱念慈收了好多旧字画,转卖给钱镜塘,又卖出了;张葱玉说从中看到过《雪竹图》这幅画,原来还有一个清代人的添款,后被裁掉了。《雪竹图》这幅画是徐熙的落墨法,要临摹这样的画,先要钩摹下来,放在下面,用一张纸绢蒙上去再画,不是随意对着画可以临摹得好的。她表示:临摹宋代画都应该这样认真地实践。
陈佩秋老师对我们闲谈起北宋大画家的巨作,真好像是如数家珍:王晋卿的画,流传至今,有好多幅作品存世,真、赝相互掺杂;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渔村小雪图》必真无疑,上有宋徽宗的题字。谈到宋徽宗,她话锋一转,说金章宗的字与宋徽宗可以乱真,所不同的是,书写到“口”字时,徽宗的字往往为方形,而章宗的字多为三角形,可见,她非常熟悉这方面的鉴定知识……
二、往事与回忆
那几位友人请陈佩秋老师鉴定一幅她早些年的《竹林飞鸟图》。陈老师将画轴慢慢打开,看了看,就谦虚地说:这幅画不算好,劝来人便宜些卖掉。她说,这幅画的竹子画时交待得还不够清楚。接着,她又翻出一本自己的画册,选出一幅《墨竹图》,示意说这幅《墨竹图》的用笔、竹枝叶的表现都好些。这种情景,不禁使我联想起十多年前唐云先生的一件事:当时,苏州古吴轩出版了一本《唐云画集》,他竟浑然不知,我告述后,唐先生让我将画册带去,快速翻阅一遍说:“里面有几张画选得不够好,不能代表水平,不算数的……”我曾亲见亲闻两位大画家说自己的一张画不算好,这是第二次了,这种认真治艺、治学的精神让我崇敬。
过了一会儿,陈佩秋老师又指着先前那幅《竹林飞鸟图》上的落款“健碧”二字解释说:“以前自己画画,都是具‘陈佩秋’的真实姓名,‘文革’时,自己和老画家们都靠边站了,直到1973年以后,才能再作画,又不太好落真名,就具款‘健碧’二字,那是兰花叶子的意思。”她用手一指画面底下的那方朱文印章,说是吴子健刻的,后来敲去一个角。又解释说:“也就是从那时起,谢(稚柳)先生仿宋徽宗的落款形式(‘天下一人’),最后一个‘柳’字作两笔向下的样子。”我想,这样的话语,足可以成为当代画史实录。
陈佩秋老师很健谈,感觉她的精神也随之特好,并且思绪清晰,说起话来有时还很风趣的。
她感叹道:“许多年以前,自己和谢老的画以十五元钱一平尺的价格卖掉了,数量还真不少……”
陈老师又随意翻开一本画册,上面有一幅她在辛酉年(1981年)除夕为广州宾馆画的《竹石鸟禽图》,她说:画上面有些色彩是自己日后添加的。回想当初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同去广州宾馆的还有陆俨少、刘旦宅夫妇、陈大羽等人,那是饮食奇缺的时代,吃饭的时候,陈大羽算是例外,比别人多出一条小毛鱼,其他人的案上只有很少的肉末。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三、谈鉴定家和书画家
所必备的修养
陈佩秋老师说:“读美术史的人要会画画,会画画的人,与不会画的人,写出的文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此诚为大方家之言。
我打开包,取出一幅昔日的写生作品,请陈老师看我画的《玉龙雪山图》,是她早先故家云南的一个景色,请她指教。她做了一个手势,让我把画打开,看后表示:画面布置、树木、屋宇都不错,只是山脉运笔还不够好,还应见皴笔的功力。她随手拿起一本《宋人画册》,还是以宋人的画为范本,举燕文贵的学生屈鼎的一幅山水画为例子,给我讲解山势的运笔。她说屈鼎的山脉、山势画得很好,树木太弯曲,不够自然,还不够好。见我对她的话很理解,对她讲的内容很熟悉,就问:“你是学美术史的么?”我回答道:“过去在上海大学文博专业教绘画史,有十多年时间,现在艺术中心任教。”然后,她讲解内容时就喜欢对着我说话。
陈佩秋老师又劝导我:“画家一定要练字。以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例,都可以学习,要用心学;当然,米芾这个人不怎么样,字还是好的。”她表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是用过大功夫的。我至今还能回想起来,二十年前,叶潞渊先生曾告述我:“上海的画家中,谢稚柳、陈佩秋夫妇的书法最为出色。”但我没有将这样的话语转述给陈佩秋老师。
时至中午,客人们都起身告辞了,我也跟着出来,陈老师还特地送到门口。
2010年10月3日 夜,正平周宓漫记,10月30日定稿。
(作者为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沈飞德
一、闲谈古书画鉴定
一会儿,陈佩秋老师起身走了进来,招呼说:自己年纪大了,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待在画室内看画,凌晨四点钟才睡。她的画桌上放置着一幅仿制的宋代赵伯驹的青绿山水横长画卷,印制技艺高超,甚至连绢本的细微编织丝纹和古画的接补痕迹都能展现出来,看上去确实很精美的。陈老师对宋代的卷轴画可谓推崇备至,她认为这幅画卷比宋徽宗时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得还要好,众人都静静地随着她的话语细赏那印制在布上的精美山水画面。
闲坐时,她偶尔谈起了台湾画家刘伯农、胡文燕夫妇,是1949年以后大陆赴台湾吴子深的学生,过些天将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画展,工笔人物补景画得精致,也有耐心。
接着,她又谈起当代画家,盛赞张大千不刻意炒作自己的画,过去一贯如此,现在已卖到一亿多了,自然而然的事。又述说:“前些时,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我和谢(稚柳)老的作品开画展。但他们提出展览以后要留存一些书画,我现在还写得动,还可以画些,但谢老已经不在了,这就难些了。”
陈佩秋老师讲起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徐熙《雪竹图》的故事说:过去,朱念慈收了好多旧字画,转卖给钱镜塘,又卖出了;张葱玉说从中看到过《雪竹图》这幅画,原来还有一个清代人的添款,后被裁掉了。《雪竹图》这幅画是徐熙的落墨法,要临摹这样的画,先要钩摹下来,放在下面,用一张纸绢蒙上去再画,不是随意对着画可以临摹得好的。她表示:临摹宋代画都应该这样认真地实践。
陈佩秋老师对我们闲谈起北宋大画家的巨作,真好像是如数家珍:王晋卿的画,流传至今,有好多幅作品存世,真、赝相互掺杂;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渔村小雪图》必真无疑,上有宋徽宗的题字。谈到宋徽宗,她话锋一转,说金章宗的字与宋徽宗可以乱真,所不同的是,书写到“口”字时,徽宗的字往往为方形,而章宗的字多为三角形,可见,她非常熟悉这方面的鉴定知识……
二、往事与回忆
那几位友人请陈佩秋老师鉴定一幅她早些年的《竹林飞鸟图》。陈老师将画轴慢慢打开,看了看,就谦虚地说:这幅画不算好,劝来人便宜些卖掉。她说,这幅画的竹子画时交待得还不够清楚。接着,她又翻出一本自己的画册,选出一幅《墨竹图》,示意说这幅《墨竹图》的用笔、竹枝叶的表现都好些。这种情景,不禁使我联想起十多年前唐云先生的一件事:当时,苏州古吴轩出版了一本《唐云画集》,他竟浑然不知,我告述后,唐先生让我将画册带去,快速翻阅一遍说:“里面有几张画选得不够好,不能代表水平,不算数的……”我曾亲见亲闻两位大画家说自己的一张画不算好,这是第二次了,这种认真治艺、治学的精神让我崇敬。
过了一会儿,陈佩秋老师又指着先前那幅《竹林飞鸟图》上的落款“健碧”二字解释说:“以前自己画画,都是具‘陈佩秋’的真实姓名,‘文革’时,自己和老画家们都靠边站了,直到1973年以后,才能再作画,又不太好落真名,就具款‘健碧’二字,那是兰花叶子的意思。”她用手一指画面底下的那方朱文印章,说是吴子健刻的,后来敲去一个角。又解释说:“也就是从那时起,谢(稚柳)先生仿宋徽宗的落款形式(‘天下一人’),最后一个‘柳’字作两笔向下的样子。”我想,这样的话语,足可以成为当代画史实录。
陈佩秋老师很健谈,感觉她的精神也随之特好,并且思绪清晰,说起话来有时还很风趣的。
她感叹道:“许多年以前,自己和谢老的画以十五元钱一平尺的价格卖掉了,数量还真不少……”
陈老师又随意翻开一本画册,上面有一幅她在辛酉年(1981年)除夕为广州宾馆画的《竹石鸟禽图》,她说:画上面有些色彩是自己日后添加的。回想当初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同去广州宾馆的还有陆俨少、刘旦宅夫妇、陈大羽等人,那是饮食奇缺的时代,吃饭的时候,陈大羽算是例外,比别人多出一条小毛鱼,其他人的案上只有很少的肉末。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三、谈鉴定家和书画家
所必备的修养
陈佩秋老师说:“读美术史的人要会画画,会画画的人,与不会画的人,写出的文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此诚为大方家之言。
我打开包,取出一幅昔日的写生作品,请陈老师看我画的《玉龙雪山图》,是她早先故家云南的一个景色,请她指教。她做了一个手势,让我把画打开,看后表示:画面布置、树木、屋宇都不错,只是山脉运笔还不够好,还应见皴笔的功力。她随手拿起一本《宋人画册》,还是以宋人的画为范本,举燕文贵的学生屈鼎的一幅山水画为例子,给我讲解山势的运笔。她说屈鼎的山脉、山势画得很好,树木太弯曲,不够自然,还不够好。见我对她的话很理解,对她讲的内容很熟悉,就问:“你是学美术史的么?”我回答道:“过去在上海大学文博专业教绘画史,有十多年时间,现在艺术中心任教。”然后,她讲解内容时就喜欢对着我说话。
陈佩秋老师又劝导我:“画家一定要练字。以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例,都可以学习,要用心学;当然,米芾这个人不怎么样,字还是好的。”她表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是用过大功夫的。我至今还能回想起来,二十年前,叶潞渊先生曾告述我:“上海的画家中,谢稚柳、陈佩秋夫妇的书法最为出色。”但我没有将这样的话语转述给陈佩秋老师。
时至中午,客人们都起身告辞了,我也跟着出来,陈老师还特地送到门口。
2010年10月3日 夜,正平周宓漫记,10月30日定稿。
(作者为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沈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