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别关注
“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日前公布,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次调查数据反映了中国人口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人口变动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将如何应对新的局势……
学龄人口大幅减少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10年前下降6.29个百分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流动人口大幅增加
流动人口的数量在过去10年里大幅增加,已超过2亿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程度有所降低
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男性高出女性 1.59个百分点,幅度比10年前有所下降。
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分别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来源:中国统计局,2011-04-28
聚焦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状况
广西四县:农村老师变“老”师
日前记者在广西武鸣、横县、那坡、上林等地采访农村基础教育时获悉,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外流,现任教师一天天变老,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教育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据容县的资料显示,全县小学教师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约占55%。黄县农村教师3376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有1718人,约占全县的50%,横县平郎乡,全乡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也达44岁。广西区内农村小学教师在40岁以上的约占48%,35岁以下的农村教师仅占32%。事实上,这个数据放之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也都差不多——老教师,已成为当前农村教师的主力军。即使是全镇最好的中心小学——百合镇中心小学也存在类似情况,全校共40名教师,40—50岁教师占30%,50岁—60岁教师占30%,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2名。
来源:周仕敏,中国教育报,2011-05-15
四川:艺体教师严重缺口 教非所学情况普遍
据川东某市教育局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师生比1:15.348的标准,音乐教师应配1052名,实际配468名,缺口66%,体育教师应配1500名,实配669名,缺口近65%,美术教师应配914名,实配431名,缺口63%。 四川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紧缺薄弱学科的教师短缺,教非所学的兼职教师或其他学科转岗情况较为普遍。
来源:李益众,中国教育报,2011-05-15
陕西永寿县:贫困县教师流失后果严重
陕西省永寿县为国家级贫困县,财政紧张造成学校设施简陋,办公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教师收入也与邻县区形成较大反差,据统计,从1995年至今,仅高中教师就流失120余人,本科学历居多,均为中青年优秀教师,且大多现已成为别的学校的骨干教师或名师。 教师流失使得教师缺编,在岗教师负担加重。如永寿中学教师缺编,学校采取一是加大在职教师教学工作量,二是延聘部分离退休教师,三是给刚分配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安排较重的教学任务。这样使在岗教师感到工作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据问卷调查显示,有300人认为工作负担重,占被调查人数的60%。 由于骨干教师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优秀学生流失严重,进而导致永寿县高考上线人数少,与邻县差距较大,群众满意度低。教师流失也给学校人事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单位和地方,为吸引骨干教师,采用不要档案,不发调令,不履行人才流动的手续等手段。
来源:王小玲,中国教育报,2011-05-15
教育新闻
民间组织探索在西部农村建平民幼儿园
民间公益组织“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甘肃农村建立了十几所乡村幼儿园,采取公民合作的方式,由当地免费提供闲置校舍,基金会提供硬化路面、购置设备和培训教师等前期投入。聘用的教师主要是本地或本社区村民,从初中到大专学历不等,经过学习和培训后上岗。幼儿收费标准每学期(4个多月)120元至280元不等,所有幼儿园都在一年后都实现了自负盈亏。 据悉,建一所农村幼儿园,基金会的投入平均为6万元。在幼儿园在经济上“独立”后,基金会继续提供教师培训、教育指导和评价,形成教师成长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提升教育质量。幼儿园还举行家长交流会、卫生讲座等等,在学校退出农村后,成为新的文化生长点。通过外部资源引入和内部资源开发相结合,以实现“当地人发展当地教育”的目标。
来源:杨东平博客,2011-05-10
陕西洛南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学前教育的突围
陕西省洛南县通过重点解决了“投资无保障”、“办园无场地”、“师资无来源”和“管理无经验”四大难题,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特色之路。据悉,洛南县目前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4.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8%。
来源:张以瑾、柯昌万,中国教育报,2011-05-06
两证变五证 北京非京籍生小升初门槛依旧
日前,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指出,2011年非京籍适龄儿童在京接受义务教育,仍需提供在京暂住证等五证(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而在前一天,北京市教委公布2011年小升初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借读,只需提供两证即在京居住证明和户口簿。目前,对于两证变回五证,有关部门并没有透露政策变化的具体原因。
来源:于忠宁,工人日报,2011-05-12
福建南靖:对随意向教育系统“借”教师说“不”
福建南靖县2011年出台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均不得随意借用教师。按规定,各部门、各单位不得随意借用教师,确因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借用教师的,须报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并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即便因工作需要确需借用,也并非任何教师都可“被借”。该县明确,被借用的教师要有5年以上教龄,借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县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高级教师职称,曾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参加过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的,一律不得借用。
来源:龙超凡,中国教育报,2011-05-14
调研与数据
调查称9成中小学教师性教育知识不足
《中国性科学》杂志日前披露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教师并不清楚,对于学龄儿童而言,进行性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学校;一些中小学老师对于性教育的内容很模糊,用生理知识教育代替异性交往、性心理辅导;如何预防性侵害,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等性安全教育也严重缺乏,还有老师不知道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包括哪些内容。91.2%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不够用,在进行性教育时做不到坦率、大方、自然,缺乏教育方法。
来源:代丽丽,北京晚报,2011-05-12
报告称家庭影响、网络诱惑成青少年犯罪“帮凶”
《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日前脱稿,报告称,对未成年人涉及的18项罪名统计显示,“抢劫”是未成年犯涉罪人数最多的一项罪名,接近调查总人数的60%,其次为“盗窃”,接近20%。 调查显示,在调查未成年犯“是否恨过父母”时,有近41%的未成年犯选择恨过父亲或母亲。在回答恨父母的原因时,填写“不够理解”、“不关心自己的心理感受”、“不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三项的选择率均超过40%。而未成年犯中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的人占60%以上,许多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的不良影响有关。对未成年犯上网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网聊、网络游戏、欣赏网络电影这3项选择均在70%以上。
来源:杜萌,法制日报,2011-05-05
调查显示:“子女发展期望”成国人最大生活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称,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公众普遍认同的生活动力主要有9项,依强度排序分别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来源:童曙泉,北京日报,2011-05-05
国际视野
韩国:义务教育将提前至幼儿园大班
韩国政府日前宣布,从2012年开始满5周岁的韩国儿童将纳入共同教育体系,韩国的义务教育将从目前的9年延长至10年,新政策使得义务教育提前至幼儿园大班。据悉,该新政策不具有强制性,家长可自行决定是否送5岁孩子入园接受教育。 根据新政策,韩国政府将对5周岁儿童的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在教育标准、教学管理方面设定全国统一标准;政府将承担5岁儿童教育经费的三分之二、约每月20万韩元(约合1218元人民币),以后逐年提高资助比例,直至2016年实现每月30万韩元(约合1827元人民币)的全额资助。
来源:陈怡,新华网,2011-05-03
双周声音
中青报:培训班造就不出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城市也推出了相关举措:一是对于超常儿童的早期培养;二是对于普通中学阶段采取实验班等特殊教育模式;三是探索高中阶段如何与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对接的培养模式。一些重点中学纷纷推出举措,开始进行早期超常儿童的培养,开设各类实验班等。 在一所学校中,人为地制造一个小环境,将一群自诩的“未来创新型人才”集中在一起施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究竟利弊如何,很值得探究。 人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是民国教育的成就。可那个年代的教育家,似乎从来没提过培养“××型人才”的口号,开设过什么“×××班”,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那个年代的“创新型人才”却如群星璀璨,无论是人文社科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时下过分地提“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口号,不但触不到中国教育问题的痛处,也有悖教育的本义,且有功利化之嫌。
来源:王丽,中国青年报,2011-05-10
“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日前公布,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次调查数据反映了中国人口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人口变动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将如何应对新的局势……
学龄人口大幅减少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10年前下降6.29个百分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流动人口大幅增加
流动人口的数量在过去10年里大幅增加,已超过2亿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程度有所降低
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男性高出女性 1.59个百分点,幅度比10年前有所下降。
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分别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来源:中国统计局,2011-04-28
聚焦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状况
广西四县:农村老师变“老”师
日前记者在广西武鸣、横县、那坡、上林等地采访农村基础教育时获悉,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外流,现任教师一天天变老,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教育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据容县的资料显示,全县小学教师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约占55%。黄县农村教师3376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有1718人,约占全县的50%,横县平郎乡,全乡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也达44岁。广西区内农村小学教师在40岁以上的约占48%,35岁以下的农村教师仅占32%。事实上,这个数据放之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也都差不多——老教师,已成为当前农村教师的主力军。即使是全镇最好的中心小学——百合镇中心小学也存在类似情况,全校共40名教师,40—50岁教师占30%,50岁—60岁教师占30%,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2名。
来源:周仕敏,中国教育报,2011-05-15
四川:艺体教师严重缺口 教非所学情况普遍
据川东某市教育局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师生比1:15.348的标准,音乐教师应配1052名,实际配468名,缺口66%,体育教师应配1500名,实配669名,缺口近65%,美术教师应配914名,实配431名,缺口63%。 四川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紧缺薄弱学科的教师短缺,教非所学的兼职教师或其他学科转岗情况较为普遍。
来源:李益众,中国教育报,2011-05-15
陕西永寿县:贫困县教师流失后果严重
陕西省永寿县为国家级贫困县,财政紧张造成学校设施简陋,办公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教师收入也与邻县区形成较大反差,据统计,从1995年至今,仅高中教师就流失120余人,本科学历居多,均为中青年优秀教师,且大多现已成为别的学校的骨干教师或名师。 教师流失使得教师缺编,在岗教师负担加重。如永寿中学教师缺编,学校采取一是加大在职教师教学工作量,二是延聘部分离退休教师,三是给刚分配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安排较重的教学任务。这样使在岗教师感到工作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据问卷调查显示,有300人认为工作负担重,占被调查人数的60%。 由于骨干教师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优秀学生流失严重,进而导致永寿县高考上线人数少,与邻县差距较大,群众满意度低。教师流失也给学校人事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单位和地方,为吸引骨干教师,采用不要档案,不发调令,不履行人才流动的手续等手段。
来源:王小玲,中国教育报,2011-05-15
教育新闻
民间组织探索在西部农村建平民幼儿园
民间公益组织“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甘肃农村建立了十几所乡村幼儿园,采取公民合作的方式,由当地免费提供闲置校舍,基金会提供硬化路面、购置设备和培训教师等前期投入。聘用的教师主要是本地或本社区村民,从初中到大专学历不等,经过学习和培训后上岗。幼儿收费标准每学期(4个多月)120元至280元不等,所有幼儿园都在一年后都实现了自负盈亏。 据悉,建一所农村幼儿园,基金会的投入平均为6万元。在幼儿园在经济上“独立”后,基金会继续提供教师培训、教育指导和评价,形成教师成长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提升教育质量。幼儿园还举行家长交流会、卫生讲座等等,在学校退出农村后,成为新的文化生长点。通过外部资源引入和内部资源开发相结合,以实现“当地人发展当地教育”的目标。
来源:杨东平博客,2011-05-10
陕西洛南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学前教育的突围
陕西省洛南县通过重点解决了“投资无保障”、“办园无场地”、“师资无来源”和“管理无经验”四大难题,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特色之路。据悉,洛南县目前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4.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8%。
来源:张以瑾、柯昌万,中国教育报,2011-05-06
两证变五证 北京非京籍生小升初门槛依旧
日前,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指出,2011年非京籍适龄儿童在京接受义务教育,仍需提供在京暂住证等五证(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而在前一天,北京市教委公布2011年小升初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借读,只需提供两证即在京居住证明和户口簿。目前,对于两证变回五证,有关部门并没有透露政策变化的具体原因。
来源:于忠宁,工人日报,2011-05-12
福建南靖:对随意向教育系统“借”教师说“不”
福建南靖县2011年出台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均不得随意借用教师。按规定,各部门、各单位不得随意借用教师,确因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借用教师的,须报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并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即便因工作需要确需借用,也并非任何教师都可“被借”。该县明确,被借用的教师要有5年以上教龄,借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县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高级教师职称,曾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参加过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的,一律不得借用。
来源:龙超凡,中国教育报,2011-05-14
调研与数据
调查称9成中小学教师性教育知识不足
《中国性科学》杂志日前披露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教师并不清楚,对于学龄儿童而言,进行性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学校;一些中小学老师对于性教育的内容很模糊,用生理知识教育代替异性交往、性心理辅导;如何预防性侵害,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等性安全教育也严重缺乏,还有老师不知道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包括哪些内容。91.2%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不够用,在进行性教育时做不到坦率、大方、自然,缺乏教育方法。
来源:代丽丽,北京晚报,2011-05-12
报告称家庭影响、网络诱惑成青少年犯罪“帮凶”
《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日前脱稿,报告称,对未成年人涉及的18项罪名统计显示,“抢劫”是未成年犯涉罪人数最多的一项罪名,接近调查总人数的60%,其次为“盗窃”,接近20%。 调查显示,在调查未成年犯“是否恨过父母”时,有近41%的未成年犯选择恨过父亲或母亲。在回答恨父母的原因时,填写“不够理解”、“不关心自己的心理感受”、“不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三项的选择率均超过40%。而未成年犯中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的人占60%以上,许多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的不良影响有关。对未成年犯上网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网聊、网络游戏、欣赏网络电影这3项选择均在70%以上。
来源:杜萌,法制日报,2011-05-05
调查显示:“子女发展期望”成国人最大生活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称,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公众普遍认同的生活动力主要有9项,依强度排序分别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来源:童曙泉,北京日报,2011-05-05
国际视野
韩国:义务教育将提前至幼儿园大班
韩国政府日前宣布,从2012年开始满5周岁的韩国儿童将纳入共同教育体系,韩国的义务教育将从目前的9年延长至10年,新政策使得义务教育提前至幼儿园大班。据悉,该新政策不具有强制性,家长可自行决定是否送5岁孩子入园接受教育。 根据新政策,韩国政府将对5周岁儿童的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在教育标准、教学管理方面设定全国统一标准;政府将承担5岁儿童教育经费的三分之二、约每月20万韩元(约合1218元人民币),以后逐年提高资助比例,直至2016年实现每月30万韩元(约合1827元人民币)的全额资助。
来源:陈怡,新华网,2011-05-03
双周声音
中青报:培训班造就不出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城市也推出了相关举措:一是对于超常儿童的早期培养;二是对于普通中学阶段采取实验班等特殊教育模式;三是探索高中阶段如何与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对接的培养模式。一些重点中学纷纷推出举措,开始进行早期超常儿童的培养,开设各类实验班等。 在一所学校中,人为地制造一个小环境,将一群自诩的“未来创新型人才”集中在一起施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究竟利弊如何,很值得探究。 人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是民国教育的成就。可那个年代的教育家,似乎从来没提过培养“××型人才”的口号,开设过什么“×××班”,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那个年代的“创新型人才”却如群星璀璨,无论是人文社科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时下过分地提“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口号,不但触不到中国教育问题的痛处,也有悖教育的本义,且有功利化之嫌。
来源:王丽,中国青年报,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