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任务。中小学教育作为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更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完成好这一任务。
国务院最近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个方面的内容都鲜明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例如,在总体战略方面,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针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方面,明确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在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保障经费投入”“推进依法治教”,等等。《规划纲要》中的这些内容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要在教育工作中创造性地实施规划纲要,必须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措施和配套政策。
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呢?首先要深化认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以人为本贯彻在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决定教育工作质量的内在因素。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儿童是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
以人为本必须深刻理解儿童是人,儿童具有人的三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儿童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建立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过程。儿童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儿童具备人类所特有的主动性,儿童成长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训练”和“培养”的,而是在儿童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深刻、持久、良好的支持性人际关系。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个体既要分享和汲取人类群体的精神财富,又要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中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只有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才能使儿童理解和获得生存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2.儿童是发展的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任务。例如,幼儿期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小学期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认同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教育要遵循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帮助儿童解决成长和发展的矛盾,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品质。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外,儿童是发展的人还意味着他们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方向和轨迹,时时有着变化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要允许儿童在成长中出错、失败、走弯路,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3.儿童是独立的人,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儿童是独立的人意味着,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儿童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都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儿童是独立的人还意味着,童年是成年的基础,但并不单纯是成年的准备阶段。童年生活是人生独特的成长阶段,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巨大的学业和发展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进而厌学、厌恶生活直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童年的快乐,因面对巨大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出现了强烈而持久的焦虑心态,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恐慌”。令人不安的是,“童年恐慌”现象正在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真正关切儿童的成长烦恼,为他们分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教育者急迫而重要的任务。
4.儿童是独特的人,教育要体现儿童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虽然几千年来,因材施教都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但是真正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是班级规模相当大的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仍然是极其不容易的。此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孩子的个性化成长中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客观存在——性别差异。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男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模式的差别是巨大的,而我们的教育严重忽略这些差别,尤其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对于男生造成较大的伤害。相当多的男孩都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持续弱化,成为了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工作中
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目前有几个方面特别需要突出强调。
1.“因性施教”应确定为与“因材施教”并重的教育原则
尊重男孩与女孩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根据其特点,开发适合男女学生不同学习兴趣的课程,设计科学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实现因性施教与因材施教。要特别注意给儿童提供运动和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保护儿童持续发展的动力。儿童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运动和游戏,这对男孩来说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学习压力过重等种种原因,儿童运动和游戏的权利被严重剥夺,已处于危险的“拔根”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求和精神满足被严重忽视。给儿童提供充足的从事丰富多彩的游戏和犹如一日三餐般重要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在保护儿童持续发展的动力。
2.推广儿童阅读,为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
书籍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养料,健康有益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终生益处。在阅读中,儿童潜移默化地获得文化熏陶,塑造自己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优秀的图书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理解社会生活、丰富精神世界、塑造美好心灵。但是,我国儿童读物人均拥有量仅居世界第68位,是以色列的1/50、日本的1/40和美国的1/30。而且,由于各种电子媒体侵占了儿童的阅读时间,大量优秀的儿童读物无法进入孩子的视野。推广儿童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家庭、出版社、民间机构、作家和读者等都参与其中。
3.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儿童创造更和谐的成长环境
目前,许多中小学开办了家长学校,但大多数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都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性;培训时间很少,常常是一学期才一两次;教育形式单一,以大讲座形式居多;教育内容笼统,缺乏具体分类指导。这样的家长学校无法充分满足家长对教育知识、观念和技能的需求,也无法有效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升。要知道,家庭和学校几乎就是儿童的整个世界,父母、家人、老师和同学基本上就是他们的整个社会网络。家校联系制度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儿童监护的盲区,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多方面相对一致的教育力量,为儿童提供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中小学教育应当逐渐将家长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长效的家校联系制度。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帮助教师成长,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性人际关系
教师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更新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的调查研究,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网瘾学生除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比较差外,师生关系也比较差,难以从教师那里获得足够的积极情感和心理支持。由于工作压力大、追求升学率等原因,有些教师只关注部分学生,忽视其他学生;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忽略其情感和精神需求。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与老师关系较好和很好的网瘾学生(61.0%)远低于非网瘾学生(80.3%);而认为老师对自己“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网瘾学生(36.5%)大大低于非网瘾学生(48.1%)。因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帮助教师成长,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本栏责编 若 洋)
国务院最近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个方面的内容都鲜明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例如,在总体战略方面,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针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方面,明确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在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保障经费投入”“推进依法治教”,等等。《规划纲要》中的这些内容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要在教育工作中创造性地实施规划纲要,必须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措施和配套政策。
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呢?首先要深化认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以人为本贯彻在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决定教育工作质量的内在因素。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儿童是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
以人为本必须深刻理解儿童是人,儿童具有人的三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儿童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建立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过程。儿童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儿童具备人类所特有的主动性,儿童成长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训练”和“培养”的,而是在儿童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深刻、持久、良好的支持性人际关系。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个体既要分享和汲取人类群体的精神财富,又要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中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只有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才能使儿童理解和获得生存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2.儿童是发展的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任务。例如,幼儿期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小学期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认同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教育要遵循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帮助儿童解决成长和发展的矛盾,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品质。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外,儿童是发展的人还意味着他们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方向和轨迹,时时有着变化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要允许儿童在成长中出错、失败、走弯路,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3.儿童是独立的人,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儿童是独立的人意味着,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儿童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都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儿童是独立的人还意味着,童年是成年的基础,但并不单纯是成年的准备阶段。童年生活是人生独特的成长阶段,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巨大的学业和发展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进而厌学、厌恶生活直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童年的快乐,因面对巨大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出现了强烈而持久的焦虑心态,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恐慌”。令人不安的是,“童年恐慌”现象正在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真正关切儿童的成长烦恼,为他们分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教育者急迫而重要的任务。
4.儿童是独特的人,教育要体现儿童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虽然几千年来,因材施教都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但是真正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是班级规模相当大的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仍然是极其不容易的。此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孩子的个性化成长中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客观存在——性别差异。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男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模式的差别是巨大的,而我们的教育严重忽略这些差别,尤其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对于男生造成较大的伤害。相当多的男孩都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持续弱化,成为了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工作中
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目前有几个方面特别需要突出强调。
1.“因性施教”应确定为与“因材施教”并重的教育原则
尊重男孩与女孩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根据其特点,开发适合男女学生不同学习兴趣的课程,设计科学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实现因性施教与因材施教。要特别注意给儿童提供运动和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保护儿童持续发展的动力。儿童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运动和游戏,这对男孩来说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学习压力过重等种种原因,儿童运动和游戏的权利被严重剥夺,已处于危险的“拔根”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求和精神满足被严重忽视。给儿童提供充足的从事丰富多彩的游戏和犹如一日三餐般重要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在保护儿童持续发展的动力。
2.推广儿童阅读,为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
书籍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养料,健康有益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终生益处。在阅读中,儿童潜移默化地获得文化熏陶,塑造自己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优秀的图书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理解社会生活、丰富精神世界、塑造美好心灵。但是,我国儿童读物人均拥有量仅居世界第68位,是以色列的1/50、日本的1/40和美国的1/30。而且,由于各种电子媒体侵占了儿童的阅读时间,大量优秀的儿童读物无法进入孩子的视野。推广儿童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家庭、出版社、民间机构、作家和读者等都参与其中。
3.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儿童创造更和谐的成长环境
目前,许多中小学开办了家长学校,但大多数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都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性;培训时间很少,常常是一学期才一两次;教育形式单一,以大讲座形式居多;教育内容笼统,缺乏具体分类指导。这样的家长学校无法充分满足家长对教育知识、观念和技能的需求,也无法有效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升。要知道,家庭和学校几乎就是儿童的整个世界,父母、家人、老师和同学基本上就是他们的整个社会网络。家校联系制度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儿童监护的盲区,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多方面相对一致的教育力量,为儿童提供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中小学教育应当逐渐将家长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长效的家校联系制度。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帮助教师成长,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性人际关系
教师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更新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的调查研究,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网瘾学生除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比较差外,师生关系也比较差,难以从教师那里获得足够的积极情感和心理支持。由于工作压力大、追求升学率等原因,有些教师只关注部分学生,忽视其他学生;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忽略其情感和精神需求。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与老师关系较好和很好的网瘾学生(61.0%)远低于非网瘾学生(80.3%);而认为老师对自己“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网瘾学生(36.5%)大大低于非网瘾学生(48.1%)。因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帮助教师成长,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本栏责编 若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