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DC预测显示,今后四年,笔记本出货量将保持接近16%的年增长率,而台式机不过3.8%。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笔记本将占到整体PC市场的46%,成为超过商用、家用的第一大PC产品。
自1985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产生之后,直到1997年,索尼、东芝、IBM乃至苹果公司相继推出的突破性产品,才使得笔记本电脑发展显现出更为强大的势头。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更大程度上把笔记本电脑带向了更多的消费者领域,笔记本产品开始功能多样化、设计多样化;另一方面,包括国内更多厂商的加入,产业的竞争带来市场领域的拓展和价格的走低。由此,从1997年至今的10年成为笔记本产业从商业用户走向个人用户的重要时期。
10年来,技术推动了产业,产业改变了公司,笔记本在移动办公和个人娱乐两大需求的持续上涨下,突破质、性能、价格三大制约因素,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
选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把办公地点从封闭的办公室移到咖啡店,厚厚的落地窗把阳光遍撒身上,随便选择一个位置,你就可以上网、回邮件,也可以在休息时看看短片、听听音乐。听起来就是个不错的建议吧?或者,你早就已经享受到这种幸福了。
但在10年前,这一切都还只能停留在想象。直到1997年东芝Libretto 50CT让多媒体迷你笔记本开始成为现实,2003年迅驰平台实现无线上网的突破,梦想才逐渐照进现实。
“1997年到2007年,是笔记本电脑不平凡的10年。”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对《商务周刊》说,“这10年里,笔记本电脑完成了从高端到主流、从单一到多元、从工作工具到生活伴侣的巨大转变。”
如果说互联网革命是把信息和大众在虚拟的全球市场中结合起来,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变革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个全球网络中一个闪亮的“结点”。我们的工作乃至生活方式正在由此发生巨大改变。
蓬勃发展
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市场部移动产品经理孙桂艳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间也恰好是10年。当时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她使用的是基于英特尔奔腾M的笔记本。她清楚记得,那是一台非常重的笔记本,功能也很简单,电池导航时间只有不到1个小时。
“尽管每天都要背着电源,但我拿到第一台笔记本还是非常高兴。”孙桂艳回忆到,“之前我使用台式机的时候,一出了办公室就没办法查找任何存储在其中的文件了。现在终于可以带着屏幕背着电源走了。”
孙桂艳今天使用的笔记本是公司统一配备的ThinkPad X60,不但外型小巧得多,外出时也不用再拿电源了。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在公司内部乃至外面的任何地方随时随地上网。最近,英特尔正在为员工进行笔记本电脑的升级换代。她笑称:“同事们都希望能够换一款更酷、更时尚的漂亮本子。”
尽管东芝早在1985年就推出了世界上首台笔记本电脑,但易观国际IT分析师李对《商务周刊》表示:“笔记本产业最大的转变发生在最近的三年。”
2003年迅驰平台问世以后,更强的计算性能、更好的便携性、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和无拘无束的无线网络联结,促进了笔记本市场的迅速成长。而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IT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直接带来的就是培育了行业用户对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IT产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与竞争的加剧迅速拉低了笔记本电脑曾经高昂的身价——就是这两年,动辄上万元的品牌笔记本只需要五六千元就能够买到。笔记本电脑也因此在对于价格更为敏感的个人消费市场普及开来。
2003年到2005年,中国内地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年增长速度连续超过50%,远远把台式机甩在后面。2006年,包括单核时代的SONOMA、双核先锋的Napa和双核64位的Napa Refresh三代不同平台在短短一年中同台亮相,2007年,在微软Vista系统配合英特尔第四代迅驰平台Santa Rosa的推动下,以及四年一次的换机潮开始启动,笔记本对台式机的替代效应加速发酵。
来自IDC的预测显示,今后四年,笔记本出货量将保持接近16%的年增长率,而台式机不过3.8%。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笔记本将占到整体PC市场的46%,成为超过商用、家用的第一大PC产品。
小电脑大用途
一位网名为“土狼”的笔记本发烧友对记者如此描述他的生活状态:“人醒着,电脑开着;人睡着,电脑还开着;只有在路上,我才把电脑关上。”
的确,尽管目前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仅0.7英寸厚、2.25磅重,但就是这样的“小家伙”正在极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状态。
“笔记本电脑让我的工作环境扩大了,工作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网名为“超人”的资深玩家对《商务周刊》表示。去年9月,他到沈阳出差,回来时提前半小时到达沈阳机场,花15分钟处理了一份标的文件。“这在以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他说。
“超人”所在的建筑公司,原来一个部门有30名员工,因此需要30个办公位,每个办公桌上还要配备一台台式机。现在,部门的30名员工不变,办公位缩减到9个,大家使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唯一需要共享的只是电源接口。
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扩大与Wi-Fi技术的普及也相辅相成,由此带来的是包括学校、单位及家庭上网成本的降低。一位业内人士对《商务周刊》透露,以一栋20层高楼为例,传统网络布线大概需要1000万元的成本,并且具体网络设备的布点位置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测量及安装,而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但省去了专业人士的人工费用,其成本也降低50%左右。
“英特尔最早推出迅驰平台是具有前瞻性的,到现在很多公司及家庭把有线网络变为无线,无线网络成为一种很基础的配备,这种改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李表示。
笔记本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工作学习的方式。随着笔记本电脑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强调个性化、娱乐化和体验式的特性对笔记本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Santa Rosa的发布使得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表现出在娱乐方面的潜力。再加上近年来宽屏、独立显卡等硬件技术的应用,笔记本电脑甚至有成为家庭娱乐中心的趋势。
网中人
SSD(固态存储技术)、燃料电池等硬件技术的发展,会使笔记本电脑在未来更具便携性。对行业乃至个人用户的细分,则让市场出现更多为特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这一点在近年一些厂商推出的女性笔记本、学生笔记本中即可见端倪。
在孙桂艳看来,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将出现在明年,比如超小体积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还比如笔记本的多功能集成。她解释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办公用品,还是一个消费品,更是一个时尚品。在应用模式上从最简单的移动办公到集移动娱乐计算于一体,重点之一是娱乐功能,可以看电影、电视,下一代这种集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笔记本会是一个普及化的设备。”
在無线网络铺就的巨大城市乃至全球网络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其中一个活跃的“结点”。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工作环境的扩大是否会导致个人生活的失衡?是否会有更多的人产生网络依赖症?
根据美国学者多娜·霍夫曼和托马斯·诺瓦克的研究,网络用户在上网时可以进入一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入定(flow)”的状态,由此可引起网络依赖症。该状态包括:具有一连串由于机器互动性而产生的反应,自我意识的丧失,自我强化刺激,以及对时间的感觉扭曲。
可以看到的例子是,以随时随地接受邮件的便利性而获得巨大成功的黑莓手机给个人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正逐渐明显。在CNN的一个节目中,随处可见的“Bbers”(黑莓使用者)表情狰狞,运指如飞,深深陶醉其中。当“黑莓”因技术故障而中断服务,他们不约而同都表现出些须焦躁甚至疯狂的症状。
事实上,在今年夏天的“MSN机器人”(Worm.MsnBot.h)病毒事件中,习惯了通过MSN联络的白领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对方电话号码,或者用邮箱逐个发邮件。这一刻,抓狂的人们多么怀念曾经的无网络时光。
尽管如此,但网络正通过大幅度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效率而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让人们“一网情深”。如果更大胆的猜想的话,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普及,可能会导致未来个人全方位移动平台的产生。孙桂艳认为,一种可能性是,手机变得更加小巧,只满足最基本的通信功能,超小体积的笔记本电脑则承担其他工作、娱乐和地图搜索等实用功能;再进一步,两者融合成一个平台。
自1985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产生之后,直到1997年,索尼、东芝、IBM乃至苹果公司相继推出的突破性产品,才使得笔记本电脑发展显现出更为强大的势头。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更大程度上把笔记本电脑带向了更多的消费者领域,笔记本产品开始功能多样化、设计多样化;另一方面,包括国内更多厂商的加入,产业的竞争带来市场领域的拓展和价格的走低。由此,从1997年至今的10年成为笔记本产业从商业用户走向个人用户的重要时期。
10年来,技术推动了产业,产业改变了公司,笔记本在移动办公和个人娱乐两大需求的持续上涨下,突破质、性能、价格三大制约因素,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
选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把办公地点从封闭的办公室移到咖啡店,厚厚的落地窗把阳光遍撒身上,随便选择一个位置,你就可以上网、回邮件,也可以在休息时看看短片、听听音乐。听起来就是个不错的建议吧?或者,你早就已经享受到这种幸福了。
但在10年前,这一切都还只能停留在想象。直到1997年东芝Libretto 50CT让多媒体迷你笔记本开始成为现实,2003年迅驰平台实现无线上网的突破,梦想才逐渐照进现实。
“1997年到2007年,是笔记本电脑不平凡的10年。”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对《商务周刊》说,“这10年里,笔记本电脑完成了从高端到主流、从单一到多元、从工作工具到生活伴侣的巨大转变。”
如果说互联网革命是把信息和大众在虚拟的全球市场中结合起来,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变革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个全球网络中一个闪亮的“结点”。我们的工作乃至生活方式正在由此发生巨大改变。
蓬勃发展
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市场部移动产品经理孙桂艳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间也恰好是10年。当时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她使用的是基于英特尔奔腾M的笔记本。她清楚记得,那是一台非常重的笔记本,功能也很简单,电池导航时间只有不到1个小时。
“尽管每天都要背着电源,但我拿到第一台笔记本还是非常高兴。”孙桂艳回忆到,“之前我使用台式机的时候,一出了办公室就没办法查找任何存储在其中的文件了。现在终于可以带着屏幕背着电源走了。”
孙桂艳今天使用的笔记本是公司统一配备的ThinkPad X60,不但外型小巧得多,外出时也不用再拿电源了。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在公司内部乃至外面的任何地方随时随地上网。最近,英特尔正在为员工进行笔记本电脑的升级换代。她笑称:“同事们都希望能够换一款更酷、更时尚的漂亮本子。”
尽管东芝早在1985年就推出了世界上首台笔记本电脑,但易观国际IT分析师李对《商务周刊》表示:“笔记本产业最大的转变发生在最近的三年。”
2003年迅驰平台问世以后,更强的计算性能、更好的便携性、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和无拘无束的无线网络联结,促进了笔记本市场的迅速成长。而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IT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直接带来的就是培育了行业用户对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IT产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与竞争的加剧迅速拉低了笔记本电脑曾经高昂的身价——就是这两年,动辄上万元的品牌笔记本只需要五六千元就能够买到。笔记本电脑也因此在对于价格更为敏感的个人消费市场普及开来。
2003年到2005年,中国内地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年增长速度连续超过50%,远远把台式机甩在后面。2006年,包括单核时代的SONOMA、双核先锋的Napa和双核64位的Napa Refresh三代不同平台在短短一年中同台亮相,2007年,在微软Vista系统配合英特尔第四代迅驰平台Santa Rosa的推动下,以及四年一次的换机潮开始启动,笔记本对台式机的替代效应加速发酵。
来自IDC的预测显示,今后四年,笔记本出货量将保持接近16%的年增长率,而台式机不过3.8%。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笔记本将占到整体PC市场的46%,成为超过商用、家用的第一大PC产品。
小电脑大用途
一位网名为“土狼”的笔记本发烧友对记者如此描述他的生活状态:“人醒着,电脑开着;人睡着,电脑还开着;只有在路上,我才把电脑关上。”
的确,尽管目前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仅0.7英寸厚、2.25磅重,但就是这样的“小家伙”正在极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状态。
“笔记本电脑让我的工作环境扩大了,工作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网名为“超人”的资深玩家对《商务周刊》表示。去年9月,他到沈阳出差,回来时提前半小时到达沈阳机场,花15分钟处理了一份标的文件。“这在以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他说。
“超人”所在的建筑公司,原来一个部门有30名员工,因此需要30个办公位,每个办公桌上还要配备一台台式机。现在,部门的30名员工不变,办公位缩减到9个,大家使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唯一需要共享的只是电源接口。
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扩大与Wi-Fi技术的普及也相辅相成,由此带来的是包括学校、单位及家庭上网成本的降低。一位业内人士对《商务周刊》透露,以一栋20层高楼为例,传统网络布线大概需要1000万元的成本,并且具体网络设备的布点位置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测量及安装,而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但省去了专业人士的人工费用,其成本也降低50%左右。
“英特尔最早推出迅驰平台是具有前瞻性的,到现在很多公司及家庭把有线网络变为无线,无线网络成为一种很基础的配备,这种改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李表示。
笔记本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工作学习的方式。随着笔记本电脑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强调个性化、娱乐化和体验式的特性对笔记本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Santa Rosa的发布使得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表现出在娱乐方面的潜力。再加上近年来宽屏、独立显卡等硬件技术的应用,笔记本电脑甚至有成为家庭娱乐中心的趋势。
网中人
SSD(固态存储技术)、燃料电池等硬件技术的发展,会使笔记本电脑在未来更具便携性。对行业乃至个人用户的细分,则让市场出现更多为特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这一点在近年一些厂商推出的女性笔记本、学生笔记本中即可见端倪。
在孙桂艳看来,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将出现在明年,比如超小体积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还比如笔记本的多功能集成。她解释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办公用品,还是一个消费品,更是一个时尚品。在应用模式上从最简单的移动办公到集移动娱乐计算于一体,重点之一是娱乐功能,可以看电影、电视,下一代这种集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笔记本会是一个普及化的设备。”
在無线网络铺就的巨大城市乃至全球网络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其中一个活跃的“结点”。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工作环境的扩大是否会导致个人生活的失衡?是否会有更多的人产生网络依赖症?
根据美国学者多娜·霍夫曼和托马斯·诺瓦克的研究,网络用户在上网时可以进入一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入定(flow)”的状态,由此可引起网络依赖症。该状态包括:具有一连串由于机器互动性而产生的反应,自我意识的丧失,自我强化刺激,以及对时间的感觉扭曲。
可以看到的例子是,以随时随地接受邮件的便利性而获得巨大成功的黑莓手机给个人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正逐渐明显。在CNN的一个节目中,随处可见的“Bbers”(黑莓使用者)表情狰狞,运指如飞,深深陶醉其中。当“黑莓”因技术故障而中断服务,他们不约而同都表现出些须焦躁甚至疯狂的症状。
事实上,在今年夏天的“MSN机器人”(Worm.MsnBot.h)病毒事件中,习惯了通过MSN联络的白领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对方电话号码,或者用邮箱逐个发邮件。这一刻,抓狂的人们多么怀念曾经的无网络时光。
尽管如此,但网络正通过大幅度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效率而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让人们“一网情深”。如果更大胆的猜想的话,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普及,可能会导致未来个人全方位移动平台的产生。孙桂艳认为,一种可能性是,手机变得更加小巧,只满足最基本的通信功能,超小体积的笔记本电脑则承担其他工作、娱乐和地图搜索等实用功能;再进一步,两者融合成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