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类)专题练习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送爹一瓶茅台酒
  魏永贵
  那瓶酒落下去的时候,老安龇牙了,酒瓶子的嘴儿给磕豁了。落地的酒砸疼了老安的心肝。这是正宗的贵州茅台,七百元啊。
  老安本来准备用这瓶酒去办事。临出门,怕酒有假,临时决定打开包装看看,没想到,酒瓶子从包装盒里溜了出来。
  老安找了一条手绢,堵住瓶嘴,茅台酒仿佛一个头部受伤临时包扎的人。老安也像受了伤,坐在那里生闷气。破了相又跑气的茅台酒,就留在家里。
  半个月后,乡下父亲来城里住了几天,临走的时候,老安趁老婆不在,拿出这瓶酒,塞到爹的手中。
  老安说:“爹,这瓶酒,你带着回家喝。”老安强调了一句:“爹,你千万要记着,这酒好几百元钱一瓶,一定要自己慢慢喝。”
  老安说完,就看见爹的手在微微发抖。
  爹说:“我不要,你留着自己喝,或者办事用吧。”
  老安不耐烦地说:“叫你拿着就拿着。”
  老安爹拿着酒,往乡下去了。在回乡的路上,有人说:“老头,你在哪儿捡了一个空瓶子?”
  “什么捡的空瓶子,我儿子给我买的。”老安爹乐呵呵,再晃一晃,又说:“里面装着酒呢。”
  那人说:“你儿子当什么官了,喝不了的茅台给你喝,八成是你装的水,摆阔吧。”
  老安爹沉下脸:“不信,你尝一尝?”他小心地拽了堵住瓶嘴的手绢,给那人尝了一口。那人皱了皱眉,又咂了咂舌:“真是好酒,可能就是茅台酒。”
  老安爹咧着嘴笑了。老安爹说:“什么可能啊,它就是茅台酒,好几百元钱一瓶呢。”
  ①老安爹重新用手绢把瓶嘴儿堵好,心满意足地抱着茅台酒,继续赶路。
  走了一会儿,老安爹又碰到一个人。似乎认识,又记不起他叫什么。要在平时,就走过去了,但今天不同。
  老安爹迎面打起招呼。那人眼睛就直了:“老东西在哪儿捡了个酒瓶子?听说这茅台酒空瓶子,也值个十元八元的。”
  老安爹说:“不瞒你说,这里面是酒,是我城里的儿子专门给我喝的。”
  那人说:“你糊弄鬼呀——你儿子是干啥的,他还能给你茅台酒,大白天说瞎话呀。”
  这一次,老安爹没有生气,他一把拽开塞瓶嘴儿的手绢,递到那人的鼻子底下:“你闻闻,是不是茅台酒?”
  那人眨巴眨巴眼睛,说:“我的鼻子不大好,得尝尝才知道。”
  老安爹大方地说:“你尝尝,酒多着呢。”
  那人抓过酒瓶子,眯着眼睛,咕咚了一大口。老安爹眼巴巴地等着那人张开眼睛。
  过了许久,那人终于睁开眼睛:“嗯,的确是好酒。”
  老安爹回到村头,快到傍晚了。一群乡亲聚在树下纳凉,看见他回来,有人就说笑话了:“老安头,大家伙以为你不回来了,你儿子给你找了个城里洋婆子吧。”
  老安爹呵呵笑,说:“七老八十的,谁要啊,也就俺家老婆子不嫌弃。”
  老安爹没有忘记怀里抱着的那瓶酒,马上把话题扯上去了:“儿子没给俺找洋婆子,倒是给俺一瓶酒,几百元钱的茅台酒。”
  眼尖的人先看出来了,说:“我的天,好几百元钱的东西,你儿子舍得?”
  有的人还说:“骗人的吧,儿子给你的酒,咋就瓶嘴儿用手绢堵着呢。”
  老安爹说:“这个……这个……儿子给我的时候,还是好的,在路上,我不留神,摔了一跤,把瓶嘴摔碎了。”
  末了,老安爹说:“不信,大家尝一尝,要不是茅台酒,我白送给你们。”
  老安爹慷慨地把酒瓶递给伸过来的一双手。②老安爹就乐呵呵地看着茅台酒,在一张张嘴里咕咚。老安爹干瘪的喉咙,就随着那一声声“咕咚”,一上一下的。回到家,天已经黑了,脚还没有迈进门槛,老安爹就冲屋里吆喝开了:“娃他娘,俺回来了。赶快炒几个菜,俺要喝儿子给俺的茅台酒。”
  几个下酒菜很快就端上来了。老安爹开始往酒盅里倒酒,老婆子笑眯眯地在一边瞅。
  老安爹把酒瓶子都竖直了,酒却怎么也不下来。
  老婆子说:“老东西,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拿个空瓶子就回来了。”
  老安爹好半天没说话,后来起身去舀了一碗水,小心地倒进酒瓶子晃了晃。他小心地倒了一小杯,眯了眼,一仰脖倒进了嘴。
  老安爹慢慢睁开眼睛,咂着嘴:“老婆子,儿子给的茅台酒,兑了水,它也香啊。”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2011年,有删改)
  1. 小说写老安把茅台酒送给老爹时,专门强调“一定要自己慢慢喝”,这样写在情节设置上有何作用?(4分)
  2.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老安爹怎样的心理?(5分)
  ①老安爹重新用手绢把瓶嘴儿堵好,心满意足地抱着茅台酒,继续赶路。
  ②老安爹就乐呵呵地看着茅台酒,在一张张嘴里咕咚。老安爹干瘪的喉咙,就随着那一声声“咕咚”,一上一下的。
  3. 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儿子给的茅台酒,兑了水,它也香啊”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听 雨
  王泽群
  许是生在三月?生在春的期望雨的季节?
  许是命辈里有一个火字旁?就特别特别渴望雨的扑打浇淋?
  喜欢雨。喜欢各种各样的雨。
  星星雨。毛毛雨。雾雨。微雨。小雨。淅淅沥沥的雨。时断时续的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阵雨。霹雳闪电中轰轰隆隆的狂泼的雨。喜欢那种铜钱砸得伞“嘭嘭”、砸得脸生疼生疼的铜钱雨。喜欢雨打荷塘,那一柄柄翠绿的团团,婆娑着、摇曳着、战栗着,承受着那一粒粒的透明的精圆,击打着、狂吻着、泼命着的荷塘雨。喜欢雨扶弱柳,那一支支娇娜的柳丝儿,柔顺的、无依的、心甘情愿的滴落着那晶晶的雨丝、雨滴、雨粒的柳叶雨。也喜欢海涌激浪,让那铺天盖地的大雨,倏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海上的雨。更喜欢太阳雨。就是那种在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里突然落下的雨,一滴一滴耀着太阳的七彩光芒,有太阳,居然仍然有雨?就像是太阳滴落的汗珠儿?   今年的故乡,雨特别多。于是,雨就洗得岛城生姿勃发,树绿瓦红,海碧天青。没有雨的时候,她就更显美丽绝伦。一片娇艳。
  早上起来,窗外一片雨帘。心情为之一爽,一种擎伞雨中独步的冲动挥之不去。
  想了想,找了一点儿家务事,寻一把伞,趿一双拖鞋,挽起裤脚儿,便出门,去亲近这可爱的雨……
  听雨点儿在伞篷上打出的谐音,看雨丝儿就那样染湿了已挽起的裤脚儿,心,也被这雨淋透了似的清凉明丽。
  就这样独自地走着,独自地听雨,看雨,却突然想起了远方的你。那一缕思念便被扯动,亮晶晶地、湿漉漉地……飞向远方。
  想起了在心上犁出的文字,是不是也起飞了?飞向了你的心上。
  想起了在心上种植的花朵,是不是也开放了?开放在你的心上。
  想起了在心上泛滥的那一片浓绿,是不是也泛滥了?泛滥在你也泛滥了的心上。
  想起了那次远游,我们也曾一次、又一次地逢上了雨。各种各样的雨。山上的雨。江上的雨。车上的雨。船上的雨。也许,还有心上的雨呢。
  想起了那次聚会,我们也曾逢上了雨。是小雨,小雨在你和我的头上悄悄地抚摸似的坠落。你说,是星星雨;我说,是毛毛雨;其实,你和我都想说却又没有说的是:雾蒙蒙的爱情雨。
  在这雨声里,我想起了许多的梦,绚丽的梦;在这雨声里,我想起了好多的歌,深情的歌;在这雨声中,我还想起了许多许多声音、许多许多叹息……
  想起了小时候,每逢下雨,我会特意地走在汇聚了雨水的路边的阳沟里,让那混浊的雨的流水,夹带着泥与沙,冲刷我的脚丫子;想起了青年时代,每逢下暴雨,我会什么也不拿地冲进暴雨中,边跑,边喊,边歌;会撮起手指,向着彤云密布、雷声阵阵的长天打出我欢乐的呼哨;让雨淋个透湿,让雷震得战栗!想起在高原荒漠里,在暴烈的阳光下,我对于雨的渴望,对于故乡的想念,对于未来的迷茫;那时候,多么想有一场雨啊,一场洗涤我的命运与心灵的雨!
  就这样擎一柄伞,我独自在雨中走,独自听雨。独自享受着这雨和你带给我的美好、美丽、美妙的记忆。
  走过了那些高高低低的路,走过了那些绘了抽象画的花房子,走过了老市区里“龙须沟”改造出来的漂亮的体育街,走过了我的生命、命运的一段难得的小小的片断。
  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做成。好像做成了许多许多事情。好像在听雨,听世界的自然的声音。其实,是在听我自己的心音。一点,一滴;一声,一音;一雷,一鼓;一生,一命;一缘,一悟。
  ……
  雨一直没停。只是从大雨变成了中雨,小雨,星星雨。
  我依旧擎着伞,听那星星雨点打在伞篷上的声音。突然,我想问问你:远方的朋友,您知道我在擎伞独行,毫无目的吗?您知道我在擎伞听雨,想听到您的声音吗?
  没有声音。只在星星雨点落在伞上的谐音,只有我穿着拖鞋在雨地里行前行的足音。可是在我的心上,在我思念你的心上,却响起了那个遥远的亲切的回声:
  我……不……知……道……
  于是,伞下的我,便兀自笑了。
  4. 文章开头两段为什么要连用四个疑问句?(4分)
  5. 作者描写雨时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6.“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做成。好像做成了许多许多事情”两句话前后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一个十七岁女孩的勇气
  ①她,17岁,玛拉拉,致力回教世界女性教育权,被塔利班追杀。她,17岁,已与死神交过手,坚决走在自己的理念之路。她,17岁,没有逃避,没有迷惘,没有恐惧,没有屈服。她,17岁,史上最年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②玛拉拉的和平奖不是以地位换来的,而是惊人执着的勇气获得的。1997年7月12日,巴基斯坦西北部史瓦特河谷穆斯林地区女子学校校长的家中,诞生了一个女儿,双亲笃信伊斯兰教,但也深信不论男女皆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她取名阿富汗斗士的名字“玛拉拉”。玛拉拉在校长父亲教育下立志当一名医生,11岁以前,她和世界上同年龄的女孩没有太大差别,漂亮年轻的脸孔,炯炯有神的双眼,每日背书包上学。除了那颗隐然澎湃的心。
  ③玛拉拉11岁,2009年那一年塔利班入侵了家乡,声称回教教义禁止女性受教育。也是那一年起,玛拉拉开始了她一支笔反抗的人生。她起初以“笔名”于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撰写日记型评论,痛诉塔利班如何严禁当地女孩上学,有时甚至因此对不听话女孩施打鞭刑。她日记上写道:“塔利班阻止不了我的,我会完成学业,无论在家或者去学校或任何一个地方……”
  ④消息很快走漏,塔利班查出那个向“西方邪恶”告密的女孩名叫玛拉拉,非杀不可。
  ⑤纽约时报记者获知玛拉拉的消息,近身采访她,那时她才14岁。纽时记者回忆:“访问她的时候,塔利班的武装份子,就站在她后面;但她仍不为所惧,不断强调,塔利班关了学校,她希望回学校上课。”中间空档休息时,记者赶紧小声对她说:“……如果你想保命赶紧离开,你已经说的够多了…” 年仅14岁的玛拉拉回答:“不,我还要说,我要说更多。”
  ⑥2012年10月,两名武装男子,拦住校车,朝玛拉拉头部开枪。中枪后玛拉拉的白色制服沾满红色血迹,血如喷泉般涌出;送到巴基斯坦医院时,医师一度准备放弃,拔除呼吸器……后来在父亲要求下再度紧急戴上;那一刻家人以为玛拉拉的人生可能到此为止。
  ⑦下毒手的塔利班公开发表声明:“玛拉拉诽谤塔利班,是西方间谍。”此时忍无可忍的巴基斯坦人,终于爆发强烈的愤怒,他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小女孩生命垂危,又目睹残忍集团的无情声明,数万人上街抗争。“喔!塔利班,听好了,玛拉拉不是孤单一人,我们都和她在一起。你们杀了一个玛拉拉,会有更多玛拉拉站出来。”   ⑧14岁,头部中弹,两度手术,美丽的脸部从此凹了一个永久伤痕与骨骼歪斜。手术后仅三天玛拉拉以浮肿的脸面对镜头:“我觉得好多了,我很开心手术成功……这样的成就感,让我觉得,重担消失了。”语中没有哭泣、仇恨……本来医疗专家还担心其枪击后的心理创伤,而玛拉拉以其行动向所有医生证明,她不会被枪声打倒,也不需什么心理治疗。术后五个月,玛拉拉穿上英国伯明罕学校的制服,歪肿着脸,走着虚弱脚步,但开心的上学了!
  ⑨从此,玛拉拉的工作不止上学,她参加安洁莉娜裘莉等人为她成立的基金会活动,呼吁重视女性受教权,她到联合国演说:“全球仍有7100万青年,因各种原因无法上学……让我们拿起书和笔,它们是最有力的武器。一个孩子,一个教师,一支笔一本书,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我们都希望每个小孩都能获得有品质的教育机会。”
  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马拉拉来到联合国》一文中这样介绍玛拉拉:玛拉拉·尤萨夫扎伊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学生之一,但她也是老师。她要到联合国来,在教育方面特别是世界各地的女孩教育方面,给我们上重要的一课。
  (根据微博、网络新闻改编)
  7. 玛拉拉做了哪些事,让塔利班觉得她“非杀不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8.“玛拉拉的和平奖不是以地位换来的,而是惊人执着的勇气获得的”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5分)
  9. 潘基文说玛拉拉“给我们上重要的一课”。你认为玛拉拉在那些方面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5分)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新华社格尔木/拉萨7月1日电
其他文献
老师:  您好!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多数同学们会选择议论文文体,我也对该文体的结构特点有非常清晰的把握。但就是有一点,写作时苦思冥想去搜集论据,而大脑却是一片空白。很奇怪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怎么一个也用不上呢?这个烦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老师帮我解答这一困惑:平时该积累什么样的素材?该怎样搜集素材?作文中怎样才能使用好素材?     学生:谷禾    谷禾同学: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
在素养立意的高考命题背景下,与社会史相关的隐性知识已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社会史知识在教材中的依托较少。而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从社会史视角挖掘隐性知识,既有利于应对高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下面以高中古代史复习教学为例,就如何从社会史视角挖掘隐性知识,谈谈几点实践性认识。  一、基于两大逻辑:挖掘课本内容,拓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2018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要将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整体的育人理念,并据此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作为关键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重点。因此,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对历史學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框架内,科学精准地理解历史内容,可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入手。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易”。不少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看了试卷后都纷纷预测,今年我省的高考语文成绩应该好于去年,至少不会低于去年。  可是,当高考评卷结束,冷峻的计算机以它固有的客观统计毫不留情地蹦出语文主观题全省考生平均得分为67.29分(满分110分)的时候,在场的专家和评卷教师是吃了一惊的。因为这个分数与2007、2008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全省平均分相比低了近4分!  于
4月的贵州省岑巩县,新枝吐翠,草木葱茏,到处蓬勃着生长的力量。  入春以来,岑巩县坚持防疫、生产双线作战,在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建德市等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下,全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调优生态布局、调佳产业结构、调绿发展底色,奋力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坝区成农业现代化样板田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春耕春种正当时。  在天马镇白岩坪的2000亩坝区,工人们正抢季节、抓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请允许我在此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谭嘉茵,是开平市开侨中学的学生,在2013年广东高考中获得英语单科141分。我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与各位分享我的英语学习经验。结合我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情况,我总结出了“眼耳口手脑”五点法。  眼——多看文章多掌握。  多看英语书籍或文章是学习生词、熟悉语法的一个好途径。但紧张的高三备考中要挤出时间来读完一本英语书的确很难。因此,大家
【考纲解读】  “结构完整”,在议论文里面除了并列式、对比式结构之外,最常见的还有一种递进式结构。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
1. 文学点评  文学点评尽管有时只是只言片语,却能表现一部作品或者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从《卫风·氓》《孔雀东南飞》《项脊轩志》《蜀相》四篇文章中选一篇,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四部名著中选一部,各
选取全国卷(因有多份,在此只选取全国Ⅰ卷)和浙江卷作为样本,是因为这两者的试题风格差异极大,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对新一轮课改改进考试评价具有特别意义。  笔者拟从以下四个角度展开:  一、取材和设问的比较及认识  试题的材料及对材料的设问直接影响试题的质量。先看选择题。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共12道选择题,全是材料型的选择题,材料和设问情况见下表:  题干材料信息大多比较具体,甚至有趣生动。对材料的设问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出生于肯塔基州一个贫苦的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林肯自学成才,成为伊利诺伊州的一名律师,后又成为辉格党领袖,并被选入伊利诺伊州众议院,任职八年。1846年,林肯当选为美国众议院议员,一个任期后,继续回伊利诺伊州做律师。在此期间,北方各州主张废奴、限制奴隶制的资产阶级成立了共和党。1854年,林肯重新进入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