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铁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动车组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宣讲我国高铁动车组司机“第一人”, 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学有榜样,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采用“模拟驾驶”教学,合理“动力分散”让学生成为动车都动起来,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动车组技术 模拟驾驶 动力分散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于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正式实施,由上海站开出的上海至苏州D460次动车组列车,成为中国首列正式开出时速200公里的旅客列车,它揭开中国铁路高速时代的序幕。而《动车组技术》作为高职院校铁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概况,明白引进系列动车组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通过学习展望中国高速列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人从事动车组技术的教学,深感动车组技术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都对动车组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兴趣,但随着动车组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强。如何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动车组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宣讲“动车骄子” 激发学生兴趣
当我在准备《动车组技术》第一堂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知识源更加丰富。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要给学生讲动车组技术,就要明白动车组司机的榜样是谁。课堂上当我及问“动车骄子”是何人时,结果是无一人知晓。我推出“动车骄子”,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学有榜样,为学生点明前进的方向。榜样,可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榜样,告诉学生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在铁路界只要一提到李东晓这个名字,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他从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成长为我国高铁动车组司机“第一人”,现担任北京机务段动车组运用车间副主任。 自参加铁路工作以来,他立足本职、勤学苦练,追求卓越、勇攀高峰,考下了中国高铁第一号驾驶证,创造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第一批中国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中国一号”司机,称他是“动车骄子”,他还获得过铁路系统的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
榜样,是众多员工的优秀人物,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性和广泛性特质。他们来源于大众,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其人格是鲜活的、现实的;与此同时,他们又超越于一般群众,较之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更良好的个人素养,是先进思想的承载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实践者,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与传统的内燃、电力机车司机相比,动车组司机承担着全列设备的操作和监控,驾驶技术和职责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动车组是铁路机车车辆部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制造的,代表了国内机车制造的先进水平,应该说驾驶起来对机车乘务员的要求更高,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拥有更全面的驾驶技术。以前的机车可以按照要求随意的编组,我们不管列车车厢内的事,与旅客不直接接触。而和谐号动车组则为机列一体,列车上由机车乘务员控制列车车门的开启关闭。出现情况,机车乘务员还可以通过广播提示列车乘务人员和旅客等,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服务意识更强,把对列车的驾驶操控,引申到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上;另一方面,旅客的安全舒适掌握在手中,也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优秀的车辆,再优秀的线路,如果没有优秀的司机,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表现。而优秀的驾驶人员培养至关重要,我们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二、运用“模拟驾驶”让学生长见识
动车组模拟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培训列车司机的工具。发达国家的模拟器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列车动力学性能模拟到现在的列车全功能模拟,其功能不断完善,技术日臻成熟。尤其是操作环境模拟的逼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目前全功能模拟器在发达国家广泛用于列车司机的培训、考核。利用模拟器不但可以节约培训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培训质量,缩短培训时间。据国外资料介绍,在模拟器上培训司机,一般机车司机可节省30%培训经费,而动车组可节省50%以上的培训费用。
我国已普遍采用了机车模拟器来培训司机。柳州铁道路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的“和谐号”综合仿真实训系统,模拟了CRH380AL动车组行车系统。这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意味着柳州高职教育具备了培养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司机的条件。该系统能够实现动车组性能、运行环境和信号的模拟;能够全面真实的模拟动车组在各种运行环境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操纵特性、牵引/制动特性以及其他特性;能够从视觉、听觉、动感、触感等方面逼真地再现列车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行状况。学生通过此装置的实训,可以进行基本技能、正常操纵运行、车辆故障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非正常行车处理的训练,科学、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具有较高的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
仿真实训系统的操纵台为实物,学生人员在操作训练中所操纵的仪器、设备,与正在京沪高铁上奔驰的“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完全一致。
为了获得仿真训练效果,柳州铁道路职业技术学院还专门引进了弧长16米、高3米、弧度为120度的视景装置,并根据拍摄的实况高铁路况,制作了三维数字化地理场景。
对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驾驶员来说,准时和安全是最重要的。我国铁道部要求,动车组进站时间精确到秒,停靠时司机肩膀必须与停车标志在同一条线上。在高速动车驾驶中,司机还要实施很多操作指令。
高速动车组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需根据大雾、大雪、大雨、阴天、晴天,选择相应运行模式;在运行中,准确处理线路突发事件和非正常情况等。而柳州铁道路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的这套实训系统,能真实模拟各种突发情况,进行驾驶培训。
运用“模拟驾驶”让学生长见识,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在学了动车组技术后,不仅是懂理论更主要还要求会驾驶。
三、合理“动力分散”给学生有事干
动车组的基本模式分为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动力分散式列车是铁路列车的一种和动力集中式相对的牵引方式,特点是动力来源分散在列车各个车厢上的发动机,而不是集中在机车上。动力分散式列车有两种动力来源,包含使用柴油的内燃动车组,或以架空电缆或第三轨提供电力来驱动牵引电动机的电力动车组。
目前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整天处在没事干的状态,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看书;上理论课不想动脑,上实践课不想动手;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就拖,能抄就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按以往的研究来看,主要强调教师的教学质量或者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我合理“动力分散”给学生有事干做了些探讨。过去我们常这样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主要是整列火车只有车头才有动力,所有车辆是没有动力的,完全被车头拉着跑,在动车组持技术中这种模式被子称之为“动力集中”,用在教学中老师就是一个火车头,带动全班几十个同学跑,尽管老师很卖力,仍然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是“拖车”而不是“动车”,没有学习的动力,关键就在于还在采用“动力集中技术”,只有老师一个人有动力,学生没有动力。比如,在讲动车组操纵台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上电力机车模拟驾驶,也有上内燃机车模拟驾驶,交任务再给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动车”而不是“拖车”。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如何由教学的“动力集中技术”变为“动力分散技术”。
【参考文献】
[1]李芾,安琪,王华. 高速动车组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张中央,李瑞荣.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刘转华, 唐阳. 动车组技术[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张素兰,李景龙. 合学教育:打造教学“动车组”(1)[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动车组技术 模拟驾驶 动力分散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于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正式实施,由上海站开出的上海至苏州D460次动车组列车,成为中国首列正式开出时速200公里的旅客列车,它揭开中国铁路高速时代的序幕。而《动车组技术》作为高职院校铁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机车车辆的发展概况,明白引进系列动车组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通过学习展望中国高速列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人从事动车组技术的教学,深感动车组技术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都对动车组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兴趣,但随着动车组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强。如何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动车组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宣讲“动车骄子” 激发学生兴趣
当我在准备《动车组技术》第一堂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知识源更加丰富。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要给学生讲动车组技术,就要明白动车组司机的榜样是谁。课堂上当我及问“动车骄子”是何人时,结果是无一人知晓。我推出“动车骄子”,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学有榜样,为学生点明前进的方向。榜样,可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榜样,告诉学生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在铁路界只要一提到李东晓这个名字,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他从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成长为我国高铁动车组司机“第一人”,现担任北京机务段动车组运用车间副主任。 自参加铁路工作以来,他立足本职、勤学苦练,追求卓越、勇攀高峰,考下了中国高铁第一号驾驶证,创造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第一批中国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中国一号”司机,称他是“动车骄子”,他还获得过铁路系统的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
榜样,是众多员工的优秀人物,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性和广泛性特质。他们来源于大众,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其人格是鲜活的、现实的;与此同时,他们又超越于一般群众,较之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更良好的个人素养,是先进思想的承载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实践者,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与传统的内燃、电力机车司机相比,动车组司机承担着全列设备的操作和监控,驾驶技术和职责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动车组是铁路机车车辆部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制造的,代表了国内机车制造的先进水平,应该说驾驶起来对机车乘务员的要求更高,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拥有更全面的驾驶技术。以前的机车可以按照要求随意的编组,我们不管列车车厢内的事,与旅客不直接接触。而和谐号动车组则为机列一体,列车上由机车乘务员控制列车车门的开启关闭。出现情况,机车乘务员还可以通过广播提示列车乘务人员和旅客等,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服务意识更强,把对列车的驾驶操控,引申到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上;另一方面,旅客的安全舒适掌握在手中,也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优秀的车辆,再优秀的线路,如果没有优秀的司机,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表现。而优秀的驾驶人员培养至关重要,我们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二、运用“模拟驾驶”让学生长见识
动车组模拟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培训列车司机的工具。发达国家的模拟器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列车动力学性能模拟到现在的列车全功能模拟,其功能不断完善,技术日臻成熟。尤其是操作环境模拟的逼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目前全功能模拟器在发达国家广泛用于列车司机的培训、考核。利用模拟器不但可以节约培训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培训质量,缩短培训时间。据国外资料介绍,在模拟器上培训司机,一般机车司机可节省30%培训经费,而动车组可节省50%以上的培训费用。
我国已普遍采用了机车模拟器来培训司机。柳州铁道路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的“和谐号”综合仿真实训系统,模拟了CRH380AL动车组行车系统。这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意味着柳州高职教育具备了培养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司机的条件。该系统能够实现动车组性能、运行环境和信号的模拟;能够全面真实的模拟动车组在各种运行环境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操纵特性、牵引/制动特性以及其他特性;能够从视觉、听觉、动感、触感等方面逼真地再现列车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行状况。学生通过此装置的实训,可以进行基本技能、正常操纵运行、车辆故障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非正常行车处理的训练,科学、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具有较高的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
仿真实训系统的操纵台为实物,学生人员在操作训练中所操纵的仪器、设备,与正在京沪高铁上奔驰的“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完全一致。
为了获得仿真训练效果,柳州铁道路职业技术学院还专门引进了弧长16米、高3米、弧度为120度的视景装置,并根据拍摄的实况高铁路况,制作了三维数字化地理场景。
对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驾驶员来说,准时和安全是最重要的。我国铁道部要求,动车组进站时间精确到秒,停靠时司机肩膀必须与停车标志在同一条线上。在高速动车驾驶中,司机还要实施很多操作指令。
高速动车组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需根据大雾、大雪、大雨、阴天、晴天,选择相应运行模式;在运行中,准确处理线路突发事件和非正常情况等。而柳州铁道路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的这套实训系统,能真实模拟各种突发情况,进行驾驶培训。
运用“模拟驾驶”让学生长见识,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在学了动车组技术后,不仅是懂理论更主要还要求会驾驶。
三、合理“动力分散”给学生有事干
动车组的基本模式分为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动力分散式列车是铁路列车的一种和动力集中式相对的牵引方式,特点是动力来源分散在列车各个车厢上的发动机,而不是集中在机车上。动力分散式列车有两种动力来源,包含使用柴油的内燃动车组,或以架空电缆或第三轨提供电力来驱动牵引电动机的电力动车组。
目前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整天处在没事干的状态,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看书;上理论课不想动脑,上实践课不想动手;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就拖,能抄就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按以往的研究来看,主要强调教师的教学质量或者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我合理“动力分散”给学生有事干做了些探讨。过去我们常这样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主要是整列火车只有车头才有动力,所有车辆是没有动力的,完全被车头拉着跑,在动车组持技术中这种模式被子称之为“动力集中”,用在教学中老师就是一个火车头,带动全班几十个同学跑,尽管老师很卖力,仍然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是“拖车”而不是“动车”,没有学习的动力,关键就在于还在采用“动力集中技术”,只有老师一个人有动力,学生没有动力。比如,在讲动车组操纵台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上电力机车模拟驾驶,也有上内燃机车模拟驾驶,交任务再给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动车”而不是“拖车”。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如何由教学的“动力集中技术”变为“动力分散技术”。
【参考文献】
[1]李芾,安琪,王华. 高速动车组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张中央,李瑞荣.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刘转华, 唐阳. 动车组技术[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张素兰,李景龙. 合学教育:打造教学“动车组”(1)[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