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挖掘求职者潜能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聘服务商Eightfold.ai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阿什图什·加格(左)。

  2018年秋季的某天,Eightfold.ai招聘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阿什图什·加格(Ashutosh Garg)看到了一份令他很感兴趣的简历。
  简历的主人是一位有前途的数据科学家。他专注于挖掘数据中的模式,帮助企业决策,比如如何精准定位广告。有意思的是,他的简历中没有出现过“数据科学”一词。
  相反,他在简历中呈现的样子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研究生毕业,正在巴克莱银行担任分析师。他在职场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上的个人资料表明他从未做过数据科学家,但Eightfold公司的软件却将他标示为合适人选。他在数学和计算机技能等关键方面与加格指定的软件作为模板参考的4位数据科学家十分相似。
  加格表示,如此选人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他们有什么技能”,而非职位头衔。“那样,你就能找到虽无相应实际经验但能力足以胜任的人。”
  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此项技术显然会吸引急于充实岗位的雇主。比如,数据科学家就是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等公司争相抢夺的人才。
  现在,Eightfold等招聘服务公司依靠复杂的算法为劳动力和岗位匹配。得益于此,许多雇主可能很快就有机会接触到数量众多的潜在候选人,甚至有望填补高难度角色空缺。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伯·考吉尔(Bo Cowgill)对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应用做过专门研究。他说,算法可以帮助部分求职者,但也存有潜在的不利因素:它可能导致工资降低。
  “雇主似乎无需经过竭力争夺,就能得到不同寻常但表现同样良好的合适人选。”考吉尔说。
  多年来,雇主和网上中介机构一直在人才招聘中使用算法,但具体方法往往简单粗暴:计算机会识别简历中的关键词,确定是否与职位描述的文本相吻合。
  相比在领英等网站上手动搜索,这么做效率更高,但缺点也很明显:求职者可以通过在简历中刻意夹入计算机匹配时可能搜索的词汇,操纵筛选流程。相反,措辞不当的描述可能导致计算机忽视合格的候选人。
  但现在,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技术方面的最新发展令计算机前所未有地强大。它不再是简单地匹配单词,而是能够识别出求职者在简历中没有明确列举的技能和才华。
  加格举例说明,比如,Eightfold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加州山景城Intuit金融软件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中有约90%掌握编程语言Java。那意味着计算机推断该公司某位软件工程师具备Java技能的结论是可靠的,即便他并未将此写在简历中。
  通过对整份简历执行类似操作,软件便可以构建求职者的详细档案。它能够从诸如教育和爱好等项目中提取到寻常不被注意的信息,比如非知名大学的某些特定专业(如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自然语言处理专业)盛产能力不凡的员工,象棋高手更有可能擅长编程,篮球运动员则精于销售。
  为了改善计算结果,Eightfold公司巧妙地与客户达成协议,要求客户使用其人力资源软件。该软件以匿名形式导入员工数据,其中包括不同背景的员工在不同工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收入信息。由此,Eightfold能够更好地预测员工表现。
  如果雇主有意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传统背景候选人之外的人选,这样的软件工具就格外有效。招聘人员可以指定某些标准(比如行业和地点,甚至候选人接受录用的可能性),获取相对特别的简历。
  数字广告与营销服务企业AdRoll集团招聘人员克劳迪娅·维兰纽瓦(Claudia Villanueva)表示,她最近在为财务规划岗位寻找候选人时使用了Eightfold。那位最佳候选人曾就职于技术行业通常选择回避的领域(如制造业),但是Eightfold的算法认为她是赢家。
  “技术行业有时很难摆脱技术经验的束缚,因此一直在雇佣同样的人。”维兰纽瓦表示,“在我看来,本次体验是我们可以如何稍稍打破旧模式的有趣例 证。”
  在本文开篇提及的巴克莱分析师的案例中,Eightfold的软件之所以把他看作一位冉冉升起的数据科学家,部分原因在于:尽管他没有明示的数据科学背景,但是他拥有统计学硕士学位,并掌握了C 和Matlab等计算机编程语 言。
  “我们分析了数千万乃至数亿份人员档案,以了解人们职业生涯的变化过程。”加格说,“你能够轻而易举地预测他们下一步可能做什么。”不过,他承认这种方法在数据有限的新領域或冷门领域效果不佳。
  调查显示目前仅有少数公司采用了深度学习类工具,其他公司甚至鲜有表达探索意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举办了一次有近20家雇主参加的会议。会后总结报告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评估员工表现的难度,以及计算机作出的招聘、解雇和晋升决定可能令员工产生不公平感 等。
  也许,最大的担忧实际上是基本的方法论问题,怀疑者担心的是,计算机实际上只研究了那些已经在某公司工作或曾前来求职的人,而非一般人群。对此,考吉尔相信有解决的办法,尖端技术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填补职位空缺。
  加格认为,Eightfold等服务商的优势在于能接触到许多公司的内部数据。
  “相比单一公司自己建立的模型,我们能够建立更深层次的模型。”他说。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纽约时报》提供版权
其他文献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横空出世。所谓“怪”,无非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上有标新立异之处;二是指在为人处世上异于常人。    被称为“第一怪”的汪士慎,出生于徽州富溪乡。37岁时,汪士慎携家带口来到扬州,寄居在老乡马氏兄弟的家里。  扬州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字画有很好的市场。但这位来自皖南深山的画家,总是羞于和买画人讨价还价。于是,他把画交给书画贩子边寿民,请他帮忙卖画。边寿民一次拿走他10册画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实践缺乏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并针对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特点,提出具有密苏里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
【摘 要】近年来,“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在众多娱乐事件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而百度贴吧作为国内最大的粉丝交流平台,将其作为粉丝文化研究的文本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使用文化变迁和迷群理论,结合贴吧十年间的粉丝大事件,来阐释贴吧粉丝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分析其变化的深刻的内外部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健康的网络粉丝文化传播给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百度贴吧 粉丝文化 文化变迁  一、贴吧与粉丝  1、百度
〔摘要〕目前,关于“春晓”著作权的法律性质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集中表现在关于“春晚”是否为电影作品和汇编作品方面。过于机械地理解独创性,是造成“春晚”著作权的法律定性存在纷争的关键原因。准确理解和把握独创性背后更高的政策目标和立法逻辑可以得出,“春晚”既不是电影作品,也不是汇编作品,而是录像制品。  〔关键词〕“春晚”,电影作品,录像制品,汇编作品,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
【摘 要】新闻教育需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地方院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转向已成趋势。地方新闻院校面临业务型师资匮乏的困难,“传媒人士进课堂”成为弥补师资的重要举措。围绕这一议题开展的调研表明,这一校媒合作颇受学生欢迎,已经初见成效,但各新闻院校还应在师资遴选、合作模式和合作系统化建设方面进行细化和完善。  【关键词】校媒合作 地方新闻院校 应用型新闻人才 “传媒人士进课
南希·肯尼迪供职于某杂志社。这天下午,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南希的车突然被一群摩托车手团团围住。“路很窄,情况看起来有点吓人。所以我在一家餐馆前停车,然后进餐馆喝了杯茶。十分钟后,那些家伙都过去了。我开开心心地继续上路。”事后,南希这样说道。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可能会陷入一场危险当中,有时候向对方示弱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法。即使是最不友好的人也会有所改变,如果他们碰巧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  这天下午,约翰
【名师简介】  张丽嫂,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获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现任教于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名著信息库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我是大家初中阶段的好朋友初初。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经典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书的名字很好聽,对不对?其实,它的原名同样富有情趣,叫作《旧事重提》。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在书中,
王宝林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在王宝林的身边发生了几件大事:母亲病逝。哥哥宝山在插队的村子里把村长揍了,然后潜逃下落不明。妹妹宝珍在学校里被体育老师小崔摸了,摸了哪儿她死活不肯说。  还有,曾经和宝林多少有点儿眉来眼去的邻居小英子考上大学了,从此和宝林行同陌路。一  2018年大年三十的下午,南街派出所的所長把退休通知书摆到老民警王宝林面前的时候,他正在派出所后院的食堂里用把手术刀刻萝卜花
【摘 要】 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是航空公司促进战略有效实施、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与驱动力量。战略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成为战略绩效管理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准确把握航空公司收益脆弱性、技术密集性、固定成本高且成本可控性差、运营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等行业特性,研究其对航空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此,应用平衡计分卡绘制航空公司战略地图,构建了航空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该指标体系特性,提出
靠消费灾难博眼球乃媒体大忌  在灾难报道中,媒体的报道能力固然重要,不过其前提是:不能有违新闻伦理。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面对伤亡现场,媒体不能一味满足新闻的好奇心,不能过度放纵媒体的私心,决不能通过消费灾难来博取眼球。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现场效果,不顾伦理禁忌,将灾难现场的血腥、恐怖乃至暴力细节不加遮挡地呈现出来,刺激公众的神经。  有媒体借口道,干干净净的东西公众不关注,人们的眼睛是嗜血的,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