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要依托文本,以学定教,因需施教,但实际教学中,存在三个误区:一是阅读抛开文本,二是文本解读随意,三是滥用用媒体演示。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误区 抛开文本 解读随意 滥用媒体演示
一个语文教师,要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要把自己的知识“教”出来外,还要引导学生“学”进去。好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误区。
一、阅读抛开文本
教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盲目拓展教学内容,根本无暇关照文本,甚至冷落文本或抛开文本。比如,有位老师在上《杜十娘怒投百宝箱》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欣赏歌曲《杜十娘》。
2.读评论:从俗≠媚俗≠庸俗。
3.故事续写:杜十娘遇救,未死……荒岛学医,悬壶济世。
4.表演:十娘死后在地狱申冤。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鉴赏人物形象。怎样鉴赏人物形象呢?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因此,可以通过了解环境、分析情节、品味语言来鉴赏人物。所以鉴赏时,要抓住人物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同时还要把握文章的时代背景。
这堂课在设计时采用了多样的训练方式,看上去热热闹闹,似乎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但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看课本,没花时间读书,更不用说用心地体味、感悟文本。一堂课,他们只是忙于欣赏所占用的学习资料,课堂表面上显得很精彩,却抛弃了文本的重点,迷失了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熟悉的杜十娘在哪儿呢?这难道就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吗?”
新课改鼓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材作个性化的理解和处理,但立足于文本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耍花枪而脱离了文本,这无异于本末倒置。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不是要求教师成为全才、通才。好的教师应该比别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学得多些,但绝对不可忽视课本知识的学习。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所见有限,知识面应拓宽,但要注意如何拓宽,怎样才适度和有效等问题。
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平时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基础上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语文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走进教材。因此,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和阅读的渴望,才是语文阅读课成功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如果不重视基础,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或抛弃文本随意引申和发挥,这实际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方向,语文课姓“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论如何改革,语文仍然是语文,性质不能变。
二、文本解读随意
有人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就是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多元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是动态生成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就把“平等中的首席”让出来,隐到了幕后,甚至成了教学的“旁观者”和“局外人”。比如在阅读对话中,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解读文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即使学生发言脱离文本,不着边际;对话背离目标,天马行空,甚至解读南辕北辙,也不指正,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比如有位老师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指导学生归纳人物形象,有位学生说:“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阴险狡诈。”
我认为:王熙凤的这一性格在此选文中并无明显表现。薛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我们追求课堂的生成,但必须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多元理解,但是,“多元”不是“无元”,“哈姆莱特”不是“贾宝玉”。任何一篇作品都是特定情形下的产物,反映着作者特定的认识,带着作者独有的感悟解读,不能无视作者自己的“本意”。一千个哈姆莱特的产生,正反映了读者与作者的“隔膜”与“距离”,在莎士比亚心中,哈姆莱特只有一个,我们追求课堂生成,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不能一味纵容学生对文本作漫无边际的延伸。当理解误入了歧途,生成背离了文本,教师该引的则引,该堵的要堵,教育拒绝浅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需要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沉心静气地思考,如让学生不停地活动,不断地言说,那只是形式上的虚热闹。有了想说的欲望和敢发言的胆子,并不代表就能把话说好,教师必须当好引航员,进行有意义的引领,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自己三者对话,又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知人论世,与文本中的人物、思想进行辩论和分析,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千万别忘了教师的责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果课堂忽视引导,则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环节散乱,而且教学重点和难点也不能突出。在新课标下,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是语文实践的“首席”。当学生解读错误时,要大胆亮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行使主权。
三、滥用媒体演示
现在进行课改,有人认为,课堂上只要使用多媒体教学,热热闹闹,就是好课。事实上,这是对新课标精神的一种曲解。语言文字是描绘客观事物的符号,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有时很难将抽象的语言符号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这就给理解文本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多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表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使学生将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化难为易。于是有的老师抱着“一切皆可为语文所用”的态度,在视、听、读展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新课标的要求是采用新颖而灵活的形式落实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内容与形式要真正“般配”。每一个文本都是语言、形象、意境、情感的结晶体。只有对文本咀嚼品悟后,才能产生心灵的震撼,获得情感的共鸣。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上多媒体,逐渐取代了文本载体,完整的课文被割裂成一个个小片段,一次次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照着看。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不断呈现荷塘、月色、荷花的画面,并要学生分析有关荷塘文字描写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学生就会把“荷塘”与“月色”割裂开来,脑海中不会再把荷塘与月色连成一个整体,不知道作者描绘的是“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样一来,作者描绘的朦朦胧胧的美景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的感情更无法感悟。
试问,文字一旦脱离鲜活的语言环境,还有味吗?意境一旦离开丰富的想象,还能美吗?课堂滥用直观的多媒体,把本应依托语言文字、思维活动获得的认识,让学生用感官去直觉它们。这样,虽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获得了亮丽的视觉享受,但鲜艳的画面淹没了灵性的语言文字,喧嚣的视觉效果取代了学生心灵的感悟,学生的脑海中除了留下一些线条和色彩外,还有语言的痕迹吗?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素养的提高落在何处?”
我们倡导“只有共同的设计理念,没有规范的设计模式”的改革思路,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作个性化的理解与处理,也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但时下有人认为非多媒体不可。有句广告语叫“心动不如行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最好还是倒过来,“形”动不如心动。现代教学媒体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代替老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着眼点仍是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如果只用于点亮课堂,则往往让学生沉湎于教师营造的情境氛围,反而疏忽了对文中精妙语言的含英咀华,反复品味。久而久之,他们还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吗?还能潜下心来深入思考吗?任何媒体都不能代替文本载体,再好的多媒体也不能代替阅读本身。
教学应有目标,课堂应有中心,学生应学有所获。当今的语文课堂,重视活动而轻视文本的解读,强调学生作用而淡化老师的作用,强调媒体运用而忽视感悟等问题,都值得我们重新冷静审视语文新课堂。课改要“改而有规,革而有范”,“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误区 抛开文本 解读随意 滥用媒体演示
一个语文教师,要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要把自己的知识“教”出来外,还要引导学生“学”进去。好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误区。
一、阅读抛开文本
教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盲目拓展教学内容,根本无暇关照文本,甚至冷落文本或抛开文本。比如,有位老师在上《杜十娘怒投百宝箱》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欣赏歌曲《杜十娘》。
2.读评论:从俗≠媚俗≠庸俗。
3.故事续写:杜十娘遇救,未死……荒岛学医,悬壶济世。
4.表演:十娘死后在地狱申冤。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鉴赏人物形象。怎样鉴赏人物形象呢?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因此,可以通过了解环境、分析情节、品味语言来鉴赏人物。所以鉴赏时,要抓住人物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同时还要把握文章的时代背景。
这堂课在设计时采用了多样的训练方式,看上去热热闹闹,似乎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但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看课本,没花时间读书,更不用说用心地体味、感悟文本。一堂课,他们只是忙于欣赏所占用的学习资料,课堂表面上显得很精彩,却抛弃了文本的重点,迷失了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熟悉的杜十娘在哪儿呢?这难道就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吗?”
新课改鼓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材作个性化的理解和处理,但立足于文本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耍花枪而脱离了文本,这无异于本末倒置。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不是要求教师成为全才、通才。好的教师应该比别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学得多些,但绝对不可忽视课本知识的学习。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所见有限,知识面应拓宽,但要注意如何拓宽,怎样才适度和有效等问题。
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平时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基础上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语文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走进教材。因此,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和阅读的渴望,才是语文阅读课成功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如果不重视基础,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或抛弃文本随意引申和发挥,这实际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方向,语文课姓“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论如何改革,语文仍然是语文,性质不能变。
二、文本解读随意
有人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就是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多元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是动态生成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就把“平等中的首席”让出来,隐到了幕后,甚至成了教学的“旁观者”和“局外人”。比如在阅读对话中,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解读文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即使学生发言脱离文本,不着边际;对话背离目标,天马行空,甚至解读南辕北辙,也不指正,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比如有位老师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指导学生归纳人物形象,有位学生说:“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阴险狡诈。”
我认为:王熙凤的这一性格在此选文中并无明显表现。薛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我们追求课堂的生成,但必须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多元理解,但是,“多元”不是“无元”,“哈姆莱特”不是“贾宝玉”。任何一篇作品都是特定情形下的产物,反映着作者特定的认识,带着作者独有的感悟解读,不能无视作者自己的“本意”。一千个哈姆莱特的产生,正反映了读者与作者的“隔膜”与“距离”,在莎士比亚心中,哈姆莱特只有一个,我们追求课堂生成,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不能一味纵容学生对文本作漫无边际的延伸。当理解误入了歧途,生成背离了文本,教师该引的则引,该堵的要堵,教育拒绝浅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需要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沉心静气地思考,如让学生不停地活动,不断地言说,那只是形式上的虚热闹。有了想说的欲望和敢发言的胆子,并不代表就能把话说好,教师必须当好引航员,进行有意义的引领,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自己三者对话,又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知人论世,与文本中的人物、思想进行辩论和分析,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千万别忘了教师的责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果课堂忽视引导,则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环节散乱,而且教学重点和难点也不能突出。在新课标下,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是语文实践的“首席”。当学生解读错误时,要大胆亮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行使主权。
三、滥用媒体演示
现在进行课改,有人认为,课堂上只要使用多媒体教学,热热闹闹,就是好课。事实上,这是对新课标精神的一种曲解。语言文字是描绘客观事物的符号,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有时很难将抽象的语言符号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这就给理解文本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多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表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使学生将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化难为易。于是有的老师抱着“一切皆可为语文所用”的态度,在视、听、读展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新课标的要求是采用新颖而灵活的形式落实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内容与形式要真正“般配”。每一个文本都是语言、形象、意境、情感的结晶体。只有对文本咀嚼品悟后,才能产生心灵的震撼,获得情感的共鸣。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上多媒体,逐渐取代了文本载体,完整的课文被割裂成一个个小片段,一次次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照着看。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不断呈现荷塘、月色、荷花的画面,并要学生分析有关荷塘文字描写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学生就会把“荷塘”与“月色”割裂开来,脑海中不会再把荷塘与月色连成一个整体,不知道作者描绘的是“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样一来,作者描绘的朦朦胧胧的美景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的感情更无法感悟。
试问,文字一旦脱离鲜活的语言环境,还有味吗?意境一旦离开丰富的想象,还能美吗?课堂滥用直观的多媒体,把本应依托语言文字、思维活动获得的认识,让学生用感官去直觉它们。这样,虽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获得了亮丽的视觉享受,但鲜艳的画面淹没了灵性的语言文字,喧嚣的视觉效果取代了学生心灵的感悟,学生的脑海中除了留下一些线条和色彩外,还有语言的痕迹吗?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素养的提高落在何处?”
我们倡导“只有共同的设计理念,没有规范的设计模式”的改革思路,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作个性化的理解与处理,也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但时下有人认为非多媒体不可。有句广告语叫“心动不如行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最好还是倒过来,“形”动不如心动。现代教学媒体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代替老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着眼点仍是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如果只用于点亮课堂,则往往让学生沉湎于教师营造的情境氛围,反而疏忽了对文中精妙语言的含英咀华,反复品味。久而久之,他们还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吗?还能潜下心来深入思考吗?任何媒体都不能代替文本载体,再好的多媒体也不能代替阅读本身。
教学应有目标,课堂应有中心,学生应学有所获。当今的语文课堂,重视活动而轻视文本的解读,强调学生作用而淡化老师的作用,强调媒体运用而忽视感悟等问题,都值得我们重新冷静审视语文新课堂。课改要“改而有规,革而有范”,“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