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海龙,男,山东高唐人,九三学社社员,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于同年到四川工作创业。目前任成都哈哈曲艺社社长、中国曲协会员、四川省曲协理事、成都市曲协副秘书长、四川省青联委员、山东省驻四川青联常委等职。其本人及表演创作的作品曾荣获第三届巴蜀笑星比赛新秀奖、成都市中青年表演大赛银奖、深圳鹏程杯相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除在相声领域颇有建树外,田海龙老师曾是三星、索尼公司的专业培训师,是西南最专业的时间管理、终端销售、语言技巧的培训师之一。
从2016年10月7日开始,由赛凡科幻空间主办、科幻世界杂志社等特别支持的,国内首个《三体》评书节目,在赛凡科幻空间主题咖啡厅举行。田海龙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总共十四期的精彩评书,获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相信小伙伴们都还记得2016年第二十七届银河奖颁奖典礼上赢得满场喝彩的相声节目《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与创作中的指导与应用》。如今,前卫严肃的科幻与传统艺术的混搭,似乎渐渐成了一个必然趋势,虽说带来了新鲜感,但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应该如何把握呢?按捺不住的小编冬青子在前方为大家发来对田老师的专访。
冬青子:田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也是科幻迷吧?什么时候看的《三体》呢?最喜欢里面的哪些部分?
田海龙:从小我就是个科幻迷,至今记得最早看到的科幻小说,是小时候从爸爸订阅的《人民文学》或《山东文学》(记不清楚了)上看到的叶永烈先生的科幻小说《腐蚀》,印象最深刻的是柳文扬老师的《一日囚》,而大刘的《三体》陪我度过了初到成都时那段艰难的融入过程。
作为一个小科幻迷,高中时我还曾经试图创作过科幻小说,那时看到“科幻世界”四个字就双眼冒光,四处去借来阅读。
《三体》是一个系列,我最爱看的是第一部,我比较偏向阅读那些跟现实很接近的科幻文学,所以对《腐蚀》印象深刻。
我认为《三体》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一个话题延伸出一个体系,其实外星人威胁地球并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大刘老师处理得如此真实。我之所以喜欢第一部,原因也是如此,大难来临时的人性不可知。现实中的人生就是如此波折,谁都不能说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
冬青子:是什么机缘让您想到用评书的方式来讲《三体》呢?
田海龙:我是一个评书、相声演员,虽然评书如今已经不复往日辉煌,但是总有一份情结在。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说书,也试图给评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艺术形式上,评书以评述见长(评书虽以故事为主,评述为点缀,但评述是精华),这是无法改变的,那我就试图在内容上突破。
我个人喜欢科幻文学,把评书与科幻文学结合是一直就有的想法。生活的忙碌让时人疲于奔命、缺乏想象力,我认为这两种形式的结合应该能有很多人喜欢。
所以,这次就打算认真做一回。
冬青子:我们知道,评书这类文艺作品的生命源泉就在于对原作的扩展和发散,例如评书名家单田芳老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系列,他对原著的改动吸引了相当多的听众。那么田老师您更侧重《三体》的哪些部分呢,对故事的扩展是在哪些方面,为何要对这些部分进行扩展呢?
田海龙:科幻文学一般来说是怎样新奇怎么写,尤其是在细节上,这样才有科幻的氛围。而评书往往是说人情,所以在细节上反而要求越真实才对。这两方面是拧巴的,但是大刘的科幻文学,还是留出了不少空间,可以让我在细节上进行填充和扩展,把人物从书上说下来,把情节再评书化一些。
所谓的把情节再评书化一些,主要是在人物刻画上,加入更多生动的细节,比如性格、习惯、语言等,还要把人物立起来,让听书的人在脑海中有一个鲜活的形象。
读书,更侧重架构、侧重情节;说书,更侧重人物、侧重人情。所以情节上的变化和细节上的添加都比较多。当然添加的东西也不是无中生有,比如说书时对史强的描述就要比原文中要增加很多,但都是从史强这个人物出发,保留他身上应该有的经历和形象,绝不会无中生有。具体有哪些扩展,来听听就知道,很多观众也表示,最爱听的就是这些扩展。
冬青子:目前观众对《三体》评书的反馈如何?您认为科幻评书的听众应该如何挖掘,这个市场前景如何呢?
田海龙:观众普遍反馈比较喜欢听我增加的扩展部分。这很正常,如同刚才我所说,科幻文学的技法和评书的要求是拧巴的,所以说起来很费劲。而扩展部分对于《三体》的粉丝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认可的——它展示出了读者内心对人物的思考,因此他们觉得听得痛快。
这种结合,是给科幻文学一个新的展示舞台,给评书一个新的重要素材来源,这两个方面的观众都需要挖掘。随着文化市场逐渐发展,类目细分越来越清晰,科幻评书应该也能有一席之地。
原来我也在其他地方讲过《三体》评书 ,后来认识了赛凡科幻空间的创始人孙悦,我才知道成都还有这么一个科幻迷的聚集地,这里的科幻氛围特别适合科幻体裁的评书,《三体》相关周边产品也很丰富。另外我还计划通过后期制作将《三体》评书与全国的科幻迷分享。
冬青子:您接触到的用科幻题材来做评书的人多吗?如果有的话,他们有哪些作品呢?
田海龙:其实很多评书演员都尝试了新的评书素材,比如网络小说、武侠小说等,但是科幻文学确实很少有人涉猎。
涉猎少的原因,如同我上面所说,就是改编起来是拧巴的。所以我来做科幻评书这件事,很多前辈老师并不看好。但于我而言,科幻和评书都是我的爱好,能开拓出科幻评书这个体裁,我是很骄傲和自豪的。
冬青子:虽然每一种新生领域的开拓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很期待科幻评书这个体裁能够发扬光大。那您下一步会选用哪些科幻主题的评书呢?
田海龙:开了这个头,就希望能做好。希望涉猎更多的题材,把科幻评书这个体裁做起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至于主题,则希望能做更多不同的尝试。其实除了《三体》,我对大刘老师的《球状闪电》《流浪地球》也很喜欢,以及柳文扬老师的《一日囚》、何夕老师的《六道众生》等有机会也想尝试改编。
冬青子:据说您很早就开始接触评书了。那您以前想到过会成为今天的自己吗?
田海龍:我是在大学的时候组建了这个评书社团,毕业的时候也有人问我会不会把评书当作一份事业。我们社团的人都信誓旦旦地说怎么可能,最多也就是一个爱好。结果你看现在就打脸了呀(笑)。如今成了专业的评书人,回头细想,人生就是这样让人出乎意料啊!
冬青子:再次感谢田老师的回答,愿您的科幻评书体裁茁壮成长!
最后附上田老师的官方萌萌哒(伪)Q版画:
从2016年10月7日开始,由赛凡科幻空间主办、科幻世界杂志社等特别支持的,国内首个《三体》评书节目,在赛凡科幻空间主题咖啡厅举行。田海龙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总共十四期的精彩评书,获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相信小伙伴们都还记得2016年第二十七届银河奖颁奖典礼上赢得满场喝彩的相声节目《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与创作中的指导与应用》。如今,前卫严肃的科幻与传统艺术的混搭,似乎渐渐成了一个必然趋势,虽说带来了新鲜感,但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应该如何把握呢?按捺不住的小编冬青子在前方为大家发来对田老师的专访。
冬青子:田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也是科幻迷吧?什么时候看的《三体》呢?最喜欢里面的哪些部分?
田海龙:从小我就是个科幻迷,至今记得最早看到的科幻小说,是小时候从爸爸订阅的《人民文学》或《山东文学》(记不清楚了)上看到的叶永烈先生的科幻小说《腐蚀》,印象最深刻的是柳文扬老师的《一日囚》,而大刘的《三体》陪我度过了初到成都时那段艰难的融入过程。
作为一个小科幻迷,高中时我还曾经试图创作过科幻小说,那时看到“科幻世界”四个字就双眼冒光,四处去借来阅读。
《三体》是一个系列,我最爱看的是第一部,我比较偏向阅读那些跟现实很接近的科幻文学,所以对《腐蚀》印象深刻。
我认为《三体》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一个话题延伸出一个体系,其实外星人威胁地球并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大刘老师处理得如此真实。我之所以喜欢第一部,原因也是如此,大难来临时的人性不可知。现实中的人生就是如此波折,谁都不能说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
冬青子:是什么机缘让您想到用评书的方式来讲《三体》呢?
田海龙:我是一个评书、相声演员,虽然评书如今已经不复往日辉煌,但是总有一份情结在。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说书,也试图给评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艺术形式上,评书以评述见长(评书虽以故事为主,评述为点缀,但评述是精华),这是无法改变的,那我就试图在内容上突破。
我个人喜欢科幻文学,把评书与科幻文学结合是一直就有的想法。生活的忙碌让时人疲于奔命、缺乏想象力,我认为这两种形式的结合应该能有很多人喜欢。
所以,这次就打算认真做一回。
冬青子:我们知道,评书这类文艺作品的生命源泉就在于对原作的扩展和发散,例如评书名家单田芳老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系列,他对原著的改动吸引了相当多的听众。那么田老师您更侧重《三体》的哪些部分呢,对故事的扩展是在哪些方面,为何要对这些部分进行扩展呢?
田海龙:科幻文学一般来说是怎样新奇怎么写,尤其是在细节上,这样才有科幻的氛围。而评书往往是说人情,所以在细节上反而要求越真实才对。这两方面是拧巴的,但是大刘的科幻文学,还是留出了不少空间,可以让我在细节上进行填充和扩展,把人物从书上说下来,把情节再评书化一些。
所谓的把情节再评书化一些,主要是在人物刻画上,加入更多生动的细节,比如性格、习惯、语言等,还要把人物立起来,让听书的人在脑海中有一个鲜活的形象。
读书,更侧重架构、侧重情节;说书,更侧重人物、侧重人情。所以情节上的变化和细节上的添加都比较多。当然添加的东西也不是无中生有,比如说书时对史强的描述就要比原文中要增加很多,但都是从史强这个人物出发,保留他身上应该有的经历和形象,绝不会无中生有。具体有哪些扩展,来听听就知道,很多观众也表示,最爱听的就是这些扩展。
冬青子:目前观众对《三体》评书的反馈如何?您认为科幻评书的听众应该如何挖掘,这个市场前景如何呢?
田海龙:观众普遍反馈比较喜欢听我增加的扩展部分。这很正常,如同刚才我所说,科幻文学的技法和评书的要求是拧巴的,所以说起来很费劲。而扩展部分对于《三体》的粉丝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认可的——它展示出了读者内心对人物的思考,因此他们觉得听得痛快。
这种结合,是给科幻文学一个新的展示舞台,给评书一个新的重要素材来源,这两个方面的观众都需要挖掘。随着文化市场逐渐发展,类目细分越来越清晰,科幻评书应该也能有一席之地。
原来我也在其他地方讲过《三体》评书 ,后来认识了赛凡科幻空间的创始人孙悦,我才知道成都还有这么一个科幻迷的聚集地,这里的科幻氛围特别适合科幻体裁的评书,《三体》相关周边产品也很丰富。另外我还计划通过后期制作将《三体》评书与全国的科幻迷分享。
冬青子:您接触到的用科幻题材来做评书的人多吗?如果有的话,他们有哪些作品呢?
田海龙:其实很多评书演员都尝试了新的评书素材,比如网络小说、武侠小说等,但是科幻文学确实很少有人涉猎。
涉猎少的原因,如同我上面所说,就是改编起来是拧巴的。所以我来做科幻评书这件事,很多前辈老师并不看好。但于我而言,科幻和评书都是我的爱好,能开拓出科幻评书这个体裁,我是很骄傲和自豪的。
冬青子:虽然每一种新生领域的开拓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很期待科幻评书这个体裁能够发扬光大。那您下一步会选用哪些科幻主题的评书呢?
田海龙:开了这个头,就希望能做好。希望涉猎更多的题材,把科幻评书这个体裁做起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至于主题,则希望能做更多不同的尝试。其实除了《三体》,我对大刘老师的《球状闪电》《流浪地球》也很喜欢,以及柳文扬老师的《一日囚》、何夕老师的《六道众生》等有机会也想尝试改编。
冬青子:据说您很早就开始接触评书了。那您以前想到过会成为今天的自己吗?
田海龍:我是在大学的时候组建了这个评书社团,毕业的时候也有人问我会不会把评书当作一份事业。我们社团的人都信誓旦旦地说怎么可能,最多也就是一个爱好。结果你看现在就打脸了呀(笑)。如今成了专业的评书人,回头细想,人生就是这样让人出乎意料啊!
冬青子:再次感谢田老师的回答,愿您的科幻评书体裁茁壮成长!
最后附上田老师的官方萌萌哒(伪)Q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