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轶伦
家在江南,求学四方。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现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修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为该校“科幻及技术文化研究”学术方向第一位在读的中国学生。
四月的UCR校园春意盎然,既有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清丽,也有樱花、芍药争奇斗艳。在这样宜酒宜诗的日子里,却有一群人正严肃地在讨论“天狼星超级鱿鱼是否拥有意识”。春季学期伊始,哲学系教授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Eric Schwitzgebel)的大名就在科幻研究小伙伴中间传开了,皆因他所教授的那门光听名字就无比魔性的研讨课:人工智能、外星生物、怪物和超人类的权利。而坐在教室里,你会发现自己和施教授比起来简直毫无违和感:头戴草帽,穿着卡通印花T恤外加一件花衬衣,仿佛是去夏威夷度假而不是去教哲学课。每次施教授的出场都会让人产生时空混乱的错觉。仔细看,你还能发现这些T恤上的科幻梗——没错,哲学家施教授也是科幻迷。
施教授幽默随和,大家都亲切地直呼其名“埃里克”。埃里克是心灵哲学和实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还对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荀子的著作颇有研究。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贴着这样一段诙谐的自我介绍:
他在以下方面著述颇丰:自我认知(他是怀疑主义者)、信仰(他认为你做了什么,比你对自己叽叽歪歪的那些更真实地反映了内心)、有关意识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他全部反对)、如何认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大概就像一只狗背上的跳蚤看那里的狗毛生长),以及职业伦理学家的道德行为(他迄今所进行的17项实证研究证明,这些家伙的表现并不比非伦理学家好)。
这些有趣的哲学思考也渗入了埃里克的科幻创作中——没错,科幻迷施教授还是位新晋科幻作家,从2013年起,埃里克就陆续在《自然》《奇幻与科幻》等杂志发表了多篇小说,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动手创建了科幻杂志影响因子公式,并系统化、定量化计算,得到每份杂志的影响因子,制作了一个“英文科幻、奇幻杂志影响力排行榜”。埃里克这样解释自己对科幻的兴趣:我认为,科幻和其他类型的幻想/推测性小说(如博尔赫斯)是一种探索形而上学、伦理学和认识论诸层面的众多“what-if”可能性的有趣和有价值的工具。幻想小说的具体性,以及这些故事处理情感和想象的方式,让我想起它在认知上的优势(你可以将某些情境看得透彻)和缺陷(你可能过多地受到特别的偶发特性的影响)。严肃的幻想小说属于哲学家的工具箱。
如果说严肃的幻想小说属于哲学家的工具箱,那么,这门课就像一把打开工具箱的钥匙。围绕“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伦理学立场对待虚构的生命体”这一核心问题,埃里克带领我们探讨了包括欲望、集体意识、身份认同和分裂、虚拟与现实等在内的诸多哲学问题。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开始,到机器人、神话生物、外星细菌,再到超级智能、赛博格(cyborg)和经过基因改造的人类,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在一次次脑洞大开的讨论中变得更加天马行空。而最精彩的一次,莫过于与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和游朝凯(Charles Yu)的对话。
当日,特德·姜和游朝凯受邀来UCR举办公开讲座,这是 “另类未来主义”系列活动自去年九月以来最火爆的一次,整个会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少观众都手捧一大沓书等待偶像的签名。在科幻界,特德·姜无疑是一个传奇,他从1990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至今,只发表了十四篇中短篇科幻小说,却让他捧回了包括星云奖和雨果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而游朝凯则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青年华裔作家,2007年被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为“五位35岁以下杰出作家”之一。其著作《科幻宇宙生存指南》被堪萨斯大学科幻小说研究中心评定为2011年度最佳科幻小说第二名,荣膺坎贝尔纪念奖亚军。特德·姜善于按照自己的规则创造出一个“出于我们之间,又在我们之上”的世界,而游朝凯则往往在嬉笑怒骂中直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两者风格迥异,却都充满了对人性的审视和对价值观的拷问。
特德·姜首先与我们一起讨论《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这篇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安娜在蓝色伽马公司培育虚拟的数码体,供喜爱它们的人购买当宠物。这些数码体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可以偶尔通过avatar在真实世界活动,他们拥有学习的能力,可以体会各种情感,甚至会进行价值判断。而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的命运也经历着相应的变迁。故事最大的冲突在于如何理解数码体这种生命形式:这些虚拟的“生物”是否也拥有和血肉之躯的人类一样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特德·姜认为,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科幻主题,是因为其提供了一种思想实验的可能。理解“非人类”是一个言之不尽的话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其实也关照到我们对于动物、植物等权利问题的讨论。
一位历史系的同学提问道:我们该如何理解软件体所遭受的痛苦?特德·姜回应说,如果人类的痛苦是来自于欲望的无法满足,而软件体又拥有怎样的欲望呢?(埃里克笑道:软件体会想主修哲学吗?)由于我们无法知晓软件体的欲望,更无法预测欲望将会如何发展, 当面对人类与软件体的欲望冲突时,我们现有的道德准则恐怕无法给出公平的解决方案。埃里克进一步指出,意识必将带来不可预测性。从一开始,创造有独立意识的软件/人工智能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道德问题。而作为一名软件行业从业者,特德·姜则坚决反对将“拥有意识”作为软件设计的商业卖点,因为这极有可能令不道德和不公正的行为有机可乘:“如果你需要的是意识,那么直接用人类就好了。”
在特德·姜看来,意识不可能是进化过程中偶然出现的,而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物。而究竟是“谁”设计了我们的意识呢?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催生了巫术、魔法和宗教,而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理性取代了神性,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解魅的世界里。虽然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和魔法难辨差异,例如在《基地》系列里,阿西莫夫其实并没有揭示“心理史学”的科学机制,因此整个世界的历史看起来就像是被某种魔法所操控。但是发明科学(Invented Science)与魔法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可以被循环再生产,是一种客观的、不与个体互动,或者说没有人情味的存在,例如电力、风力。而魔法,则是宇宙对于个体独一无二的回应,它将我们作为每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而非面目模糊的群体,反之,当我们用魔法去理解这个世界,所获得的启悟也是独一无二的。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再以这种古老的方式了解宇宙,也许只有在幻想小说中,我们才能在日常的琐碎中捕捉到神性的吉光片羽。
家在江南,求学四方。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现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修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为该校“科幻及技术文化研究”学术方向第一位在读的中国学生。
四月的UCR校园春意盎然,既有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清丽,也有樱花、芍药争奇斗艳。在这样宜酒宜诗的日子里,却有一群人正严肃地在讨论“天狼星超级鱿鱼是否拥有意识”。春季学期伊始,哲学系教授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Eric Schwitzgebel)的大名就在科幻研究小伙伴中间传开了,皆因他所教授的那门光听名字就无比魔性的研讨课:人工智能、外星生物、怪物和超人类的权利。而坐在教室里,你会发现自己和施教授比起来简直毫无违和感:头戴草帽,穿着卡通印花T恤外加一件花衬衣,仿佛是去夏威夷度假而不是去教哲学课。每次施教授的出场都会让人产生时空混乱的错觉。仔细看,你还能发现这些T恤上的科幻梗——没错,哲学家施教授也是科幻迷。
施教授幽默随和,大家都亲切地直呼其名“埃里克”。埃里克是心灵哲学和实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还对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荀子的著作颇有研究。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贴着这样一段诙谐的自我介绍:
他在以下方面著述颇丰:自我认知(他是怀疑主义者)、信仰(他认为你做了什么,比你对自己叽叽歪歪的那些更真实地反映了内心)、有关意识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他全部反对)、如何认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大概就像一只狗背上的跳蚤看那里的狗毛生长),以及职业伦理学家的道德行为(他迄今所进行的17项实证研究证明,这些家伙的表现并不比非伦理学家好)。
这些有趣的哲学思考也渗入了埃里克的科幻创作中——没错,科幻迷施教授还是位新晋科幻作家,从2013年起,埃里克就陆续在《自然》《奇幻与科幻》等杂志发表了多篇小说,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动手创建了科幻杂志影响因子公式,并系统化、定量化计算,得到每份杂志的影响因子,制作了一个“英文科幻、奇幻杂志影响力排行榜”。埃里克这样解释自己对科幻的兴趣:我认为,科幻和其他类型的幻想/推测性小说(如博尔赫斯)是一种探索形而上学、伦理学和认识论诸层面的众多“what-if”可能性的有趣和有价值的工具。幻想小说的具体性,以及这些故事处理情感和想象的方式,让我想起它在认知上的优势(你可以将某些情境看得透彻)和缺陷(你可能过多地受到特别的偶发特性的影响)。严肃的幻想小说属于哲学家的工具箱。
如果说严肃的幻想小说属于哲学家的工具箱,那么,这门课就像一把打开工具箱的钥匙。围绕“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伦理学立场对待虚构的生命体”这一核心问题,埃里克带领我们探讨了包括欲望、集体意识、身份认同和分裂、虚拟与现实等在内的诸多哲学问题。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开始,到机器人、神话生物、外星细菌,再到超级智能、赛博格(cyborg)和经过基因改造的人类,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在一次次脑洞大开的讨论中变得更加天马行空。而最精彩的一次,莫过于与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和游朝凯(Charles Yu)的对话。
当日,特德·姜和游朝凯受邀来UCR举办公开讲座,这是 “另类未来主义”系列活动自去年九月以来最火爆的一次,整个会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少观众都手捧一大沓书等待偶像的签名。在科幻界,特德·姜无疑是一个传奇,他从1990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至今,只发表了十四篇中短篇科幻小说,却让他捧回了包括星云奖和雨果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而游朝凯则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青年华裔作家,2007年被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为“五位35岁以下杰出作家”之一。其著作《科幻宇宙生存指南》被堪萨斯大学科幻小说研究中心评定为2011年度最佳科幻小说第二名,荣膺坎贝尔纪念奖亚军。特德·姜善于按照自己的规则创造出一个“出于我们之间,又在我们之上”的世界,而游朝凯则往往在嬉笑怒骂中直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两者风格迥异,却都充满了对人性的审视和对价值观的拷问。
特德·姜首先与我们一起讨论《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这篇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安娜在蓝色伽马公司培育虚拟的数码体,供喜爱它们的人购买当宠物。这些数码体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可以偶尔通过avatar在真实世界活动,他们拥有学习的能力,可以体会各种情感,甚至会进行价值判断。而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的命运也经历着相应的变迁。故事最大的冲突在于如何理解数码体这种生命形式:这些虚拟的“生物”是否也拥有和血肉之躯的人类一样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特德·姜认为,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科幻主题,是因为其提供了一种思想实验的可能。理解“非人类”是一个言之不尽的话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其实也关照到我们对于动物、植物等权利问题的讨论。
一位历史系的同学提问道:我们该如何理解软件体所遭受的痛苦?特德·姜回应说,如果人类的痛苦是来自于欲望的无法满足,而软件体又拥有怎样的欲望呢?(埃里克笑道:软件体会想主修哲学吗?)由于我们无法知晓软件体的欲望,更无法预测欲望将会如何发展, 当面对人类与软件体的欲望冲突时,我们现有的道德准则恐怕无法给出公平的解决方案。埃里克进一步指出,意识必将带来不可预测性。从一开始,创造有独立意识的软件/人工智能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道德问题。而作为一名软件行业从业者,特德·姜则坚决反对将“拥有意识”作为软件设计的商业卖点,因为这极有可能令不道德和不公正的行为有机可乘:“如果你需要的是意识,那么直接用人类就好了。”
在特德·姜看来,意识不可能是进化过程中偶然出现的,而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物。而究竟是“谁”设计了我们的意识呢?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催生了巫术、魔法和宗教,而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理性取代了神性,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解魅的世界里。虽然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和魔法难辨差异,例如在《基地》系列里,阿西莫夫其实并没有揭示“心理史学”的科学机制,因此整个世界的历史看起来就像是被某种魔法所操控。但是发明科学(Invented Science)与魔法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可以被循环再生产,是一种客观的、不与个体互动,或者说没有人情味的存在,例如电力、风力。而魔法,则是宇宙对于个体独一无二的回应,它将我们作为每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而非面目模糊的群体,反之,当我们用魔法去理解这个世界,所获得的启悟也是独一无二的。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再以这种古老的方式了解宇宙,也许只有在幻想小说中,我们才能在日常的琐碎中捕捉到神性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