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或是在同一种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作为推动中西方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也逐渐显示出其超凡的重要性。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在翻译的研究中,习语也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大量存在。在英语中,习语包括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本文将从习语的翻译的角度,简析功能对等性理论在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习语 翻译 文化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and within a cultur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the transference of languages, but also a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Translation, a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and a force to push the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showing its importance gradually.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s and th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s. In English, idiom conclude proverbs, slang, phrases and conventionalized expressions. This paper aims to talk about the applying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Key words】idiom; translation; cultur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一、引言
习语是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可以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句话,我们并不能从单个单词的表面看出来它的意义,而必须从整体来理解它的含义。它语言凝练,含义深邃,诙谐幽默,不论是书写形式还是口语表达,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被誉为是语言的精髓。通常来讲,习语是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或是生态环境中产生的。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了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而在汉语中,习语的表现形式更为广泛,它包括了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习语的翻译难上加难。翻译者在翻译习语时,需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风格和思想,又要使得译语更好的被读者所理解,这的确两难。笔者认为,功能对等性理论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起源,提出与发展
18世纪90年代,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翻译原理简论》中提出了同等效果论。泰特勒认为“优秀的翻译”就是可以把原作的优点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使得译语读者可以清晰的领悟原作,而这种领悟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的完全相同。这一理论对于之后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64年,尤金·A·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的侧重点由静态的文本信息转移到了读者对于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奈达认为:“翻译,要求功能和内容上的对等,并不用拘泥于形式。”
随后,在1969年,奈达在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重新定义了动态对等理论。他认为:“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于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相同”。这里所殊的动态对等就是功能对等,也就是动态对等理论到功能对等理论的过渡。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的重点从信息的形式对应转为重视信息的内容和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强调原文与译文在交际功能上的对等,而非死板的形式上的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最早的出现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语言学领域的。从语言学到翻译学,功能对等理论经历了在语言学,信息学,符号学上的应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片面性的一个挑战,打破了翻译界对于直译和意译的选择这一时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带领着翻译界进入了一个科学的,创新的阶段。
三、翻译实例
1.落汤鸡
译文:drowned rat
中国的这个三字成语“落汤鸡”用来形容一个人浑身湿透或是名利上受到了极大地损失。(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落汤鸡”翻译成英语为“drowned rat”,在这里,“鸡”很巧秒的用rat一词翻译。这有什么历史和文化渊源呢?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农耕国家,对于自给自足的中国人而言,鸡鸭鱼就是财富的象征。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在古代,人们对于鸡的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习语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一种既具有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翻看中国成语大字典,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成语都不是凭空而来,它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亦或是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作品等。 那么从“鸡”翻译到“rat”,又经历了哪些的文化转移呢?这就不得不谈到美国的强大的“下水道文化”。
1862年,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当季节变化,多雨时节,暴雨不断,下水道便不得不经常接受大自然的考验。
自19世纪末,美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很大程度被污染。美国是个多雨国家,在暴雨来临时,成千上万的淹死的老鼠会从下水道里冲出来。对美国人而言,完全被淋湿,浸透,这种表达更加的形象。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同样表达“落汤鸡”这个意思时,两种语言,选择了适合自己文化的方式。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很快的理解其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对等翻译法。
2.生米煮成熟饭
译文: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在这一则例子当中,“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这个俗语是中国式表达,在西方,人们很少吃米饭,rice这一个词也就更不可能出现在习语中。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rice一词更换为milk,因为milk是西方人不可缺少的食物,这样的更换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译文: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hog but a grunt?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的嘴里说不出好话。译文的处理,我们可以翻译为:你从猪嘴里除了能听到哼哼声,还能有什么?也可以译为:我们不能对坏人有过高的期望。虽然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很大,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表达的意义相同,就可以进行对等化的转换,使得译语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词含义。
四、结语
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英汉两种语言在习语的选用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在表达同一形象的事物时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单词的选择上,甚至是句子的整体结构,修辞方式,文体风格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的保留原文中的形象,无法保留的这部分,应当在译语中寻找接近的形象去替换。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使得译文与原文的保持内容和功能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王芳.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91.
[5]张培基.习语汉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79.
[6]张全.试论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可译性[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
【关键词】习语 翻译 文化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and within a cultur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the transference of languages, but also a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Translation, a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and a force to push the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showing its importance gradually.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s and th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s. In English, idiom conclude proverbs, slang, phrases and conventionalized expressions. This paper aims to talk about the applying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Key words】idiom; translation; cultur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一、引言
习语是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可以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句话,我们并不能从单个单词的表面看出来它的意义,而必须从整体来理解它的含义。它语言凝练,含义深邃,诙谐幽默,不论是书写形式还是口语表达,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被誉为是语言的精髓。通常来讲,习语是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或是生态环境中产生的。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了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而在汉语中,习语的表现形式更为广泛,它包括了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习语的翻译难上加难。翻译者在翻译习语时,需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风格和思想,又要使得译语更好的被读者所理解,这的确两难。笔者认为,功能对等性理论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起源,提出与发展
18世纪90年代,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翻译原理简论》中提出了同等效果论。泰特勒认为“优秀的翻译”就是可以把原作的优点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使得译语读者可以清晰的领悟原作,而这种领悟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的完全相同。这一理论对于之后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64年,尤金·A·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的侧重点由静态的文本信息转移到了读者对于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奈达认为:“翻译,要求功能和内容上的对等,并不用拘泥于形式。”
随后,在1969年,奈达在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重新定义了动态对等理论。他认为:“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于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相同”。这里所殊的动态对等就是功能对等,也就是动态对等理论到功能对等理论的过渡。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的重点从信息的形式对应转为重视信息的内容和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强调原文与译文在交际功能上的对等,而非死板的形式上的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最早的出现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语言学领域的。从语言学到翻译学,功能对等理论经历了在语言学,信息学,符号学上的应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片面性的一个挑战,打破了翻译界对于直译和意译的选择这一时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带领着翻译界进入了一个科学的,创新的阶段。
三、翻译实例
1.落汤鸡
译文:drowned rat
中国的这个三字成语“落汤鸡”用来形容一个人浑身湿透或是名利上受到了极大地损失。(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落汤鸡”翻译成英语为“drowned rat”,在这里,“鸡”很巧秒的用rat一词翻译。这有什么历史和文化渊源呢?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农耕国家,对于自给自足的中国人而言,鸡鸭鱼就是财富的象征。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在古代,人们对于鸡的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习语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一种既具有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翻看中国成语大字典,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成语都不是凭空而来,它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亦或是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作品等。 那么从“鸡”翻译到“rat”,又经历了哪些的文化转移呢?这就不得不谈到美国的强大的“下水道文化”。
1862年,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当季节变化,多雨时节,暴雨不断,下水道便不得不经常接受大自然的考验。
自19世纪末,美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很大程度被污染。美国是个多雨国家,在暴雨来临时,成千上万的淹死的老鼠会从下水道里冲出来。对美国人而言,完全被淋湿,浸透,这种表达更加的形象。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同样表达“落汤鸡”这个意思时,两种语言,选择了适合自己文化的方式。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很快的理解其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对等翻译法。
2.生米煮成熟饭
译文: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在这一则例子当中,“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这个俗语是中国式表达,在西方,人们很少吃米饭,rice这一个词也就更不可能出现在习语中。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rice一词更换为milk,因为milk是西方人不可缺少的食物,这样的更换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译文: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hog but a grunt?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的嘴里说不出好话。译文的处理,我们可以翻译为:你从猪嘴里除了能听到哼哼声,还能有什么?也可以译为:我们不能对坏人有过高的期望。虽然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很大,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表达的意义相同,就可以进行对等化的转换,使得译语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词含义。
四、结语
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英汉两种语言在习语的选用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在表达同一形象的事物时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单词的选择上,甚至是句子的整体结构,修辞方式,文体风格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的保留原文中的形象,无法保留的这部分,应当在译语中寻找接近的形象去替换。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使得译文与原文的保持内容和功能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王芳.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91.
[5]张培基.习语汉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79.
[6]张全.试论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可译性[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