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创作中的“他者想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严歌苓在小说《小姨多鹤》中塑造了一位战争过后残留在中国的日本女性形象,仔细阅读小说可以发现,有关这个人物的一些细节存在错误,多鹤其实是严歌苓通过有意义而又漏洞百出的“他者想象”塑造出的一个人物。通过对小说《小姨多鹤》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多鹤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在漏洞百出的同时又成为一个受读者欢迎的人物形象,是因为她既完全符合中国读者心中“残留孤儿”的形象,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严歌苓 《小姨多鹤》 他者想象
  一、引言
  《小姨多鹤》是作家严歌苓发表于2008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日本战败投降后当年被政府动员移民到中国东北“垦荒”的日本国民被追杀,十六岁的日本少女竹内多鹤也是其中一员。在逃亡过程中她的所有亲人都死了,只有她依靠求生本能和一点好运气活了下来,并被卖给了某个因儿媳不育而有绝户之危的东北人家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多鹤的日本人身份和畸形的家庭结构成了这个家庭的难题。而他们的解决之道便是把多鹤当作孩子们的“小姨”[1]。这部小说出版后不仅接连获奖,随后也被影视化,可以说是严歌苓的代表作之一。但是,对于书中的女主人公多鹤与小说中有关日本的一些描写,却存在一些争议,认为其中很多细节禁不起推敲。严歌苓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越调查越觉得我占有的资料太少,就越想更多地去调查,一直到最后就是不管什么,就觉得我这样仓促地写出这个东西来,日本人会认吗。”实际上,在日本学界有关《小姨多鹤》这部小说的论文少之又少,或许可以成为日本人会不会认《小姨多鹤》的一个客观参考。实质上,《小姨多鹤》写的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日本人的中国故事,是以异文化为对象进行的一次有意义而又漏洞百出的他者想象[2]。严歌苓通过这种想象,塑造了一个中国人心中典型的日本女人形象,又为这个形象加入了一些富有魅力的特性,从而构成了那个深受读者喜爱的“小姨多鹤”。
  二、中国人心中典型的日本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多鹤行为的描写,其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多鹤时时刻刻保持着随时要鞠躬的姿势。送张站长去上班时要跪着鞠躬,和小环说话时要鞠躬,总到二孩家做客的同事们形容多鹤是:“张家的小姨子就跟没长脸蛋似的,看见的总是她的头顶,要不就是她的后脖颈。”[3]无时无刻不在鞠躬,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人最直观的印象,这样典型的行动穿插在整部作品中,使一个日本女性的形象跃然纸上。
  除了鞠躬之外,严歌苓还为多鹤设计了许多典型的日本人的行为。例如熨衣服:
  手绢叠得四四方方,留着花露水兑掺米浆的香味。家里的每一条手绢都逃不过多鹤的老帖。大大小小的人走出张家,都像刚从烙铁下走出来一样平展[3]。
  例如爱干净:
  她还是穿着一年前的白底蓝细格衬衫,只是更旧了,蓝细格都被水洗走了。她要不那么爱干净也省点衣裳[3]。
  其他还有关于多鹤标志性的极致的微笑及斯文的礼节等的描写,但是,爱干净整洁,斯文懂理这些特征并不是日本人的“专利”,也不如“鞠躬”这个行为更深入人心,所以这三个特征都不如鞠躬更典型,却和鞠躬一起构成了一个最“基础”的多鹤。
  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不能只有表面行动,人物的心理也很重要。严歌苓在描述多鹤的心理时,最多的便是多鹤“视生如死”的不畏死亡的心理。无数次想要自杀的多鹤都是在小环“凑合着过呗”的劝解下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的。甚至多鹤也对自己的转变感到惊奇:“它怎么就突然不在了呢?小环还是天天笑着‘凑合’怨着‘凑合’日子也就混下來了。”[3]这样的转变让读者对这样一个异族女性产生了一种亲近的感觉,更像是读者在借小环的嘴劝解多鹤,鼓励她活下去。
  三、独特的异族女人
  1.外貌
  在小说中,张俭、小石、小彭都为多鹤与众不同的气质所吸引,小石和小彭甚至在怀疑多鹤有智力问题的情况下仍然每天来往于张家,就为了和多鹤见上一面。这一切最初都源于多鹤与众不同又极其美丽的外表。
  多鹤美丽的外表从书中的男主人公在菜市场遇到多鹤时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窥得一二:
  她齐耳的浓密黑发,厚厚的刘海儿让她一看就不是本地人,不属于这里。流浪在她身上留下的永不消失的痕迹,就是那些鲜明的轮廓线条。而两个多月前的流产和手术又在她鲜明的轮廓上添了薄薄的丰润,她的两腮润泽得像发育中的女孩子。她白底蓝细格的衬衫也那么衬托她,看起来她是世界上最干净、刚刚从水里出来的一个人。是真的美丽。张俭记起他半生中读过的有限的几本书,所以现在对她的感叹和欣赏不是空无一词[3]。
  多鹤的美不仅外表,更在于她的美十分有风情:
  他闭着眼睛乘着秋千一生一下,满心是多鹤左一瞥右一瞥的风情目光。她那么风情又那么蒙昧,这是张俭最感到新鲜刺激的一点[3]。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正是因为多鹤的美丽,使得小石、小彭两个人常年来往于张家,在一天一天的生活中发现了张家和张家小姨的秘密,最后导致张家在之后的“文革”中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2.性格
  多鹤出生于日本一个叫“代浪村”的地方,独特的群组文化孕育出了多鹤独特的女性气质,族群的特质又是无法抹去或者说构成其魅力的根本所在[4]。多鹤除了让人过目不忘的美丽外表外,更有一种特质,那便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周围人的感染力:
  谁会抵抗呢?多鹤的强制是她不作声地迈着小碎步端来一盆热水,搁在你脚边,再搁一块肥皂。她会半蹲半跪地脱下你的袜子、她埋下头试探水温时,谁都会投降。即使没有她,洗脚还按她的方式洗[3]。
  小说中,张家最初本把多鹤当作仅仅用来生育的工具,可因为多鹤的感染力,张家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多鹤,最终把多鹤看做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终为了保护多鹤,隐瞒其身份才搬家到鞍山,发生了接下来的故事。
  可是,看起来温柔的多鹤其实内心是坚定的,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温柔时可以像水一样温柔,发怒起来也可以像火一样热烈:
  多鹤抄起地上的锅铲朝张俭砍去,张俭一佝身,锅铲砍在了墙上。这时要跟他你死我活的不是多鹤,是代浪村人。他们那特有的地狱一样的怒气,恰恰产生于长时间的沉默和平静。代浪村人在多鹤身上附了体,锅铲成了她挥舞的武士刀[3]。
  同时,多鹤身上还有一种那个时代的国人身上少有的专注:
  她现在每天刻的最多的是“中国制造”几个字,因为这四个字难度最大。她刻的字从来不报废,一块钢一个字,个个都打在去越南、去非洲、去阿尔巴尼亚的火车上、钢板上。多鹤罕见的专注目光和手艺传播到三大洲去了[3]。
  如果在日本,多鹤可能只是一个稍微漂亮一点的普通女子,可多鹤来到了中国,亲人纷纷在她面前死去,她美丽的外表、独特的性格加上如此悲惨的经历造就了她不寻常的人生。
  四、结语
  通读整部小说可以发现,其中关于日本的描写有不少漏洞,包括日语的发音,日本的地名,等等。通常来说,一个漏洞百出的人物是不容易受到读者喜欢的,严歌苓塑造的多鹤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原因便在于,书中的多鹤从外表到行动都极其符合中国读者心中对日本“残留儿童”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独特的具有个人魅力的性格特征,她与严歌苓笔下的其他女性一样,命运多舛,一生磨难,生命力极其顽强,用母性的力量包容一切,竭尽所能奉献自己[5]。
  参考文献:
  [1]吕雪.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姨多鹤》小说中的“姐妹情谊”[J].艺术殿堂,2009(10).
  [2]杨晓文.严歌苓小说《小姨多鹤》论[J].华文文学,2012(5).
  [3]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4]张艳艳.国族意识与人性情怀的再书写——关于严歌苓《小姨多鹤》[J].华文文学,2008(5).
  [5]马炜.地母·佛性:严歌苓小说中“扶桑”“葡萄”形象探析[J].当代作家评论,2014(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一节故事类文本课例的问题及介绍改进过程,用实例介绍了通过师生互动提取与有效利用文本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 故事 文本分析 文本结构 互动 生成  一、背景介绍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及课堂观察发现,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课前跟读、齐读书后词汇表,读前一幅幅互不联系的图片教单词,读中教师讲解难点,有时翻译难句甚至整篇文章,两遍读用四选一、补全表格或回答问题形式从文章直接找到答案的细
摘 要: 人邻的诗作,多从外部世界中取材,描述性意象占较大比重。诗人惯常从外部世界中选取对之有心灵触动和有助于情感升华的物象,并加以改造,使其主观情思渗入其中。诗的发现是在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碰撞的一瞬间完成的,其中诗人更喜爱的基调是对死亡、生命、爱情主题的探寻。  关键词: 生命 死亡 爱情 人邻诗  第一次见到人邻的文字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评论另一位诗人的文章,这是一种典型的诗人论诗。虽说是
摘 要: 班宇的短篇小說《逍遥游》体现出的正是小人物倒伏在风吹来的瞬间时那种虚无感和渺小感,被病痛折磨的女主人公许玲玲一生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悲怆与生命的戕害。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小说文本展开阐述,在人物、文本细节、时代的论述中层层深入,发掘小说背后的无限意蕴。  关键词: 呜咽与逍遥 梦幻与现实 个人与时代  班宇这样写过:“格林讲悲观,感情失措,救赎与信仰的困惑,爱,及其反面;波拉尼奥的躯体在
摘 要: 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是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加强,主要是在语文“读”这一方面。“读”的实践,当然不能只局限于提高知识素养,更需培育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的效果因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加强而彰显。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的实践 知识素养 人文素养  一  
摘 要: 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点亮学生心灵成长的智慧明灯,是指引学生前行的灯塔,是挖掘学生潜能的阿拉神灯。本文具体分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班主任、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班主任 启迪智慧 指引方向 激发潜能  有人说,老师是人生道路上唯一与学生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亲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就像是走
摘 要: 政治话语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质上是一种说服性言语行为,小到关乎从政者的政治理念能否被民众所接受,大到影响国家政策的推行,甚至左右政权形式。美中两国的政治话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通过隐喻表达,在语义架构的形式和视角转换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展现政治话语在文化影响下的语用预设及认知模式,凸显喻德、喻理、喻情等语用效果。  关键词: 政治话语 隐喻 语义架构 视角转换
摘 要: 本文对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一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副词性关联词广泛应用于新标准必修一教材中,出现了表时顺、解释、断言、转折、推论、加合、结果及条件八个语义类别; 在教材中绝大多数副词性关联词出现在阅读、听力、写作部分,而口语部分涉及较少;副词性关联词的学习符合高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因此,副词性关联词在语篇衔接上起重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平台。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文化育人的思路,我院创建“读库”品牌,开展读书活动,力求营造内涵丰富、参与面广、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氛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读库 文化育人 社会主义
摘 要: 未来教室概念的提出,不仅标志着计算机科技的重大改革,还意味着教学由传统教学逐渐过渡至“以学生为主”的现代化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未来教室替代了传统语文课堂中以诵读为主的枯燥教学方式,通过计算机科技的辅助,实现了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使用,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为实现“以学生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福音。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 师生互动 未来教室  引言  未来教室是科技
摘 要: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如何突破中职、高职教育层次之间的“条块分割”管理藩篱,这不仅是中职、高职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下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新体系的需要。通过长期调研,发现阻碍中高职衔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位一体化育人渠道不畅通、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不清晰、课程衔接可操作性不强、“一体化”课程设计不深入、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本文试图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