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柳叶儿》的写作背景,课本及配套教参均未涉及。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该文的写作背景介绍又显得必不可少,实际教学中于是出现了莫衷一是的写作背景介绍的乱象。本文分析乱象成因,探讨解决方案,以正本清源。
  关键词: 《柳叶儿》 写作背景 乱象探讨 客观介绍
  
  语言是讲究语言环境的。
  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环境。脱离了语言环境,有些文章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会莫名其妙。因此,课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文章的写作背景总是要涉及和介绍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在了解了该篇产生的时代背景之后,我们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白杨树象征了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一
  
  《柳叶儿》(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写作背景,我认为也应该介绍,不然的话,就本文而言,学生何以明白:“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然而,历史的原因加上敏感的政治因素,导致对《柳叶儿》一文的写作背景介绍出现一些不统一、偏倚甚至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
  日前,我听了《柳叶儿》一课,老师在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时,作如下说: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旱灾、涝灾、台风、冰雹、霜冻、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靠野菜、树叶、树皮甚至观音土度日。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那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课后,我翻阅了教科书及配套的苏教版教学参考书,上面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只字未提,更遑论对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客观介绍与评价了。
  既然写作背景要介绍,而课本和教参却又只字不提,这可难坏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在这年头是信息时代,想找点什么资料还不是难事。可是面对学生,我们又该怎样去阐述这段历史呢?
  聪明的教师如我所听这一节课的授课者,她就将那段时间人们的苦难委过于“自然灾害”。这样做既简单,又避免了因不当表述而导致的“祸从口出”。虽然“政治正确”,但遗憾的是,那不是“历史正确”。
  
  二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柳叶儿》的教案与教学设计,居然发现许多老师的教案在写作背景介绍方面都不能直面历史,或者说不能正确地解读与表述那段历史。看例:
  例1:(摘自我爱问答网)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中学罗来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学生说说长辈们的童年生活。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简介写作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每人每个月发一定的粮票、肉票等,不可以多吃也不可以多用,农民的生活更是艰苦,他们消耗的体力大,供应的更不够吃,只好……
  例1中“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这一句,对导致后果的前因列举了五大方面,显然淡化了“人祸”。此种说法表明人们对那场很大程度上由人祸导致的“三年困难时期”历史悲剧的表述心有忌惮,讳莫如深。
  例2:(摘自育星教育网)
  江苏省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 谢殿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先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老师在网上查到的两个材料——
  材料1: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
  ……
  例2比较客观地介绍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的困难程度,以及人民群众生存的严酷性。但是,“……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句中用“出现”一词隔离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这是一种模糊手法,为什么不敢换成“导致”呢?看来人们对导致后果的前因的表述有所顾忌。
  对《柳叶儿》写作背景的介绍,或者是噤若寒蝉、“欲说还休”,或者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更多的是枉顾事实,遮掩历史。这可能是不明真相造成的,或者是了解真相却又不便说、不敢说。然而也有敢于乱说的,请看例3:
  例3:(摘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
  《柳叶儿》教学实录
  授课人:泗阳县致远中学 风华正茂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的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旧社会里,许多人以柳叶来充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
  ……
  
  五、回顾全文,情感教育
  
  师:旧社会的生活怎么样?
  生:困苦!
  师: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生:幸福,美好!
  ……
  通篇教学实录没有出现专门的写作背景介绍,在摘录的这两段文字里,算是对写作背景有所涉及吧,可竟然两次出现了“旧社会”一词,不知授课人是如何定义“旧社会”一词的概念的,难道是以改革开放前后来划分旧、新社会?我不敢妄自揣度。
  综上数例,柳叶儿一文写作背景介绍的乱象可见一斑。
  
  三
  
  那么,到底该如何介绍本篇的写作背景呢?对此,综合一些资料,笔者试做如下表述。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后来,我们党和政府正视历史事实,将其称为“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这个“严重经济困难”主要是由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错误的经济运动和政治决策所导致。过去说是“自然灾害”,其实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在错误估计形势和盲目乐观下,全国人民从上到下充满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高涨的热情,于是出现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等一系列现在看来纯属瞎折腾的荒唐和错误的政治经济运动和决策,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交替出现,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篇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的特殊感情。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不折腾”,这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充分总结了历史经验和吸取了历史教训。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丰硕成果。
  我的这一表述主要掌握三个原则:第一,真实客观,实事求是;第二,走出历史,达成教学目标之一“感悟过去的艰难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结合现实,认知社会,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的这段写作背景介绍,尽管删繁就简,仍显罗唆。可再简单又担心语焉不详。历史是复杂的,介绍是简单的,但却不能是不客观的,当然,鉴于某种敏感原因,我们也可以选择以婉转的方式来进行客观的介绍。
  我们不应该忌讳客观的《柳叶儿》的写作背景介绍,其实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机会。借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批判与质疑的科学精神,而不是对奴性认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如果语文老师在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时连客观公正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
  
  《柳叶儿》一篇列于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也许编者觉得本单元只是“童年趣事”,既为趣事,又何必劳心费神撩起那痛苦的回忆?抑或编者有所顾忌,对没有官方定论的那段历史不便妄言,故而对本文的写作背景不置片言?其实,我觉得,《柳叶儿》一篇并不适宜选入“童年趣事”这一单元,因为在介绍完如此沉重的写作背景之后,再学这篇“童年趣事”,心情会实在过于苦涩与沉痛,那些“趣事”的“趣味”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可是不介绍写作背景的话,现在这些糖水中泡大的学生又如何能够理解那以柳叶儿为食的年代?
  偏颇之言,或有不妥。我本文并不想指责教科书的编著者和课堂上的执教者,而只是对我们的教学环境发些感慨,如此而已。当然,也希望通过对《柳叶儿》写作背景介绍的探讨,能够结束《柳叶儿》一文教学中对写作背景介绍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尴尬局面。如此,幸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2]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5.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中国画专业的人才培养之间供需矛盾突出。这个问题实际反映了高校中国画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目标之间存在差距。本文以某高校美术学院为例,分析造成培养目标不能很好达成的原因,从探索现有中国画教学模式的局限出发,研究中国画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该如何构建问题,提出将“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纳入中国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并在对这种模式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下,提出初步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钱理群关于阅读的思考和见解,有其独到之处,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作为文学研究者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浓重的人文精神。下文将就钱理群的阅读教学论作以梳理,以便厘清他的基本观点,剖析其观点背后的理论基础,进而启发我们对中学阅读教学实践的再思考。  一、阅读论  (一)阅读的本质:对话  1.阅读:对话  阅读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且不容回避
摘 要: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指亲子关系、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社交能力、性角色认同等方面的发展。本研究根据1—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具有的一般规律,从具体的教育实践出发,阐述了亲子教育机构在教育活动中促进1—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项原则:教师、家长共同协作促进发展的原则、游戏性原则、操作性原则、个体性原则、愉悦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等。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可以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和具体教育契机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长沙》被普遍认为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典型课例。从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来看,它只体现了行为特质:尊重学生思考、表达和争鸣的权利,缺少目标特质:学生主体性发展。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实现目标特质的途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师生平等对话 特质 实现途径    为扭转传统教育之灌输和历史主导价值之钳制,新课改高扬师生平等对话。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就业形势不错的美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变得不容乐观。本文以广州美术学院的就业情况为案例研究,以期把握整体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关键词: 高等美术院校 就业调查 广州美术学院    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美术考生数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办学的需要,各类美术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虽然促进了高等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但造成美术类毕
摘 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占据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坛的主流地位。其实验性的特点,造成小说晦涩难懂,无确定意义。在此背景下,约翰·加德纳提出了他的道德小说观作为对实验小说的反拨。文章拟以《救赎》为例,评析加德纳在个人创作中对其小说观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加德纳 《救赎》 创作观    二十世纪后半叶,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牢牢占据了美国文坛的主流地位。后现代小说家
摘 要: 中职学校的美术教育因为其教育目标、培养对象和科目特点的限制,正处于极端功利化和极端虚无化的临界点,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在夹缝中完成科学与艺术的对接;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陷入两难的尴尬局面。因此,每一个中职学校的美术教师,都需要建构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职业需求、符合个性特点的坐标系——以爱为原点,以知识和能力为坐标轴,以尊重差异、培养不同人才为象限。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美术教
摘 要: 本文以语言哲学中专名的哲学理论为框架,评析旅游景点的翻译,从哲学角度提出翻译方法,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递,达到人们通过旅游进行交流的目的,使外国游客更好地欣赏中国的景点,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  关键词: 专名 涵义 旅游景点名称 英译    意义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哲学家对待意义问题与翻译理论家相比,在目的、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有很大差异。哲学家研究意义的终极目
一、深情导入,诱发期待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春天的妩媚,夏天有夏天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笔下那份独有的故都秋味,去感受作者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来表达心中的浓浓的感情。  师: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同时在黑板上写题目《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文章的题
摘 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因“乌台诗案”寓居黄州三年时所作,深刻体现了苏轼豁达开阔的胸襟。苏轼才高八斗、磊落豪侠,在“乌台诗案”后,大彻大悟,淡泊和静定成为这一时期诗歌思想的主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淡泊 静定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