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柳叶儿》的写作背景,课本及配套教参均未涉及。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该文的写作背景介绍又显得必不可少,实际教学中于是出现了莫衷一是的写作背景介绍的乱象。本文分析乱象成因,探讨解决方案,以正本清源。
关键词: 《柳叶儿》 写作背景 乱象探讨 客观介绍
语言是讲究语言环境的。
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环境。脱离了语言环境,有些文章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会莫名其妙。因此,课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文章的写作背景总是要涉及和介绍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在了解了该篇产生的时代背景之后,我们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白杨树象征了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一
《柳叶儿》(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写作背景,我认为也应该介绍,不然的话,就本文而言,学生何以明白:“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然而,历史的原因加上敏感的政治因素,导致对《柳叶儿》一文的写作背景介绍出现一些不统一、偏倚甚至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
日前,我听了《柳叶儿》一课,老师在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时,作如下说: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旱灾、涝灾、台风、冰雹、霜冻、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靠野菜、树叶、树皮甚至观音土度日。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那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课后,我翻阅了教科书及配套的苏教版教学参考书,上面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只字未提,更遑论对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客观介绍与评价了。
既然写作背景要介绍,而课本和教参却又只字不提,这可难坏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在这年头是信息时代,想找点什么资料还不是难事。可是面对学生,我们又该怎样去阐述这段历史呢?
聪明的教师如我所听这一节课的授课者,她就将那段时间人们的苦难委过于“自然灾害”。这样做既简单,又避免了因不当表述而导致的“祸从口出”。虽然“政治正确”,但遗憾的是,那不是“历史正确”。
二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柳叶儿》的教案与教学设计,居然发现许多老师的教案在写作背景介绍方面都不能直面历史,或者说不能正确地解读与表述那段历史。看例:
例1:(摘自我爱问答网)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中学罗来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学生说说长辈们的童年生活。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简介写作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每人每个月发一定的粮票、肉票等,不可以多吃也不可以多用,农民的生活更是艰苦,他们消耗的体力大,供应的更不够吃,只好……
例1中“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这一句,对导致后果的前因列举了五大方面,显然淡化了“人祸”。此种说法表明人们对那场很大程度上由人祸导致的“三年困难时期”历史悲剧的表述心有忌惮,讳莫如深。
例2:(摘自育星教育网)
江苏省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 谢殿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先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老师在网上查到的两个材料——
材料1: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
……
例2比较客观地介绍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的困难程度,以及人民群众生存的严酷性。但是,“……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句中用“出现”一词隔离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这是一种模糊手法,为什么不敢换成“导致”呢?看来人们对导致后果的前因的表述有所顾忌。
对《柳叶儿》写作背景的介绍,或者是噤若寒蝉、“欲说还休”,或者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更多的是枉顾事实,遮掩历史。这可能是不明真相造成的,或者是了解真相却又不便说、不敢说。然而也有敢于乱说的,请看例3:
例3:(摘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
《柳叶儿》教学实录
授课人:泗阳县致远中学 风华正茂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的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旧社会里,许多人以柳叶来充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
……
五、回顾全文,情感教育
师:旧社会的生活怎么样?
生:困苦!
师: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生:幸福,美好!
……
通篇教学实录没有出现专门的写作背景介绍,在摘录的这两段文字里,算是对写作背景有所涉及吧,可竟然两次出现了“旧社会”一词,不知授课人是如何定义“旧社会”一词的概念的,难道是以改革开放前后来划分旧、新社会?我不敢妄自揣度。
综上数例,柳叶儿一文写作背景介绍的乱象可见一斑。
三
那么,到底该如何介绍本篇的写作背景呢?对此,综合一些资料,笔者试做如下表述。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后来,我们党和政府正视历史事实,将其称为“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这个“严重经济困难”主要是由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错误的经济运动和政治决策所导致。过去说是“自然灾害”,其实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在错误估计形势和盲目乐观下,全国人民从上到下充满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高涨的热情,于是出现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等一系列现在看来纯属瞎折腾的荒唐和错误的政治经济运动和决策,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交替出现,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篇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的特殊感情。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不折腾”,这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充分总结了历史经验和吸取了历史教训。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丰硕成果。
我的这一表述主要掌握三个原则:第一,真实客观,实事求是;第二,走出历史,达成教学目标之一“感悟过去的艰难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结合现实,认知社会,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的这段写作背景介绍,尽管删繁就简,仍显罗唆。可再简单又担心语焉不详。历史是复杂的,介绍是简单的,但却不能是不客观的,当然,鉴于某种敏感原因,我们也可以选择以婉转的方式来进行客观的介绍。
我们不应该忌讳客观的《柳叶儿》的写作背景介绍,其实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机会。借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批判与质疑的科学精神,而不是对奴性认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如果语文老师在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时连客观公正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
《柳叶儿》一篇列于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也许编者觉得本单元只是“童年趣事”,既为趣事,又何必劳心费神撩起那痛苦的回忆?抑或编者有所顾忌,对没有官方定论的那段历史不便妄言,故而对本文的写作背景不置片言?其实,我觉得,《柳叶儿》一篇并不适宜选入“童年趣事”这一单元,因为在介绍完如此沉重的写作背景之后,再学这篇“童年趣事”,心情会实在过于苦涩与沉痛,那些“趣事”的“趣味”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可是不介绍写作背景的话,现在这些糖水中泡大的学生又如何能够理解那以柳叶儿为食的年代?
偏颇之言,或有不妥。我本文并不想指责教科书的编著者和课堂上的执教者,而只是对我们的教学环境发些感慨,如此而已。当然,也希望通过对《柳叶儿》写作背景介绍的探讨,能够结束《柳叶儿》一文教学中对写作背景介绍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尴尬局面。如此,幸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2]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5.
关键词: 《柳叶儿》 写作背景 乱象探讨 客观介绍
语言是讲究语言环境的。
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环境。脱离了语言环境,有些文章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会莫名其妙。因此,课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文章的写作背景总是要涉及和介绍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在了解了该篇产生的时代背景之后,我们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白杨树象征了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一
《柳叶儿》(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写作背景,我认为也应该介绍,不然的话,就本文而言,学生何以明白:“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然而,历史的原因加上敏感的政治因素,导致对《柳叶儿》一文的写作背景介绍出现一些不统一、偏倚甚至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
日前,我听了《柳叶儿》一课,老师在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时,作如下说: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旱灾、涝灾、台风、冰雹、霜冻、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靠野菜、树叶、树皮甚至观音土度日。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那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课后,我翻阅了教科书及配套的苏教版教学参考书,上面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只字未提,更遑论对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客观介绍与评价了。
既然写作背景要介绍,而课本和教参却又只字不提,这可难坏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在这年头是信息时代,想找点什么资料还不是难事。可是面对学生,我们又该怎样去阐述这段历史呢?
聪明的教师如我所听这一节课的授课者,她就将那段时间人们的苦难委过于“自然灾害”。这样做既简单,又避免了因不当表述而导致的“祸从口出”。虽然“政治正确”,但遗憾的是,那不是“历史正确”。
二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柳叶儿》的教案与教学设计,居然发现许多老师的教案在写作背景介绍方面都不能直面历史,或者说不能正确地解读与表述那段历史。看例:
例1:(摘自我爱问答网)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中学罗来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学生说说长辈们的童年生活。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简介写作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每人每个月发一定的粮票、肉票等,不可以多吃也不可以多用,农民的生活更是艰苦,他们消耗的体力大,供应的更不够吃,只好……
例1中“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这一句,对导致后果的前因列举了五大方面,显然淡化了“人祸”。此种说法表明人们对那场很大程度上由人祸导致的“三年困难时期”历史悲剧的表述心有忌惮,讳莫如深。
例2:(摘自育星教育网)
江苏省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 谢殿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先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老师在网上查到的两个材料——
材料1: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
……
例2比较客观地介绍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的困难程度,以及人民群众生存的严酷性。但是,“……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句中用“出现”一词隔离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这是一种模糊手法,为什么不敢换成“导致”呢?看来人们对导致后果的前因的表述有所顾忌。
对《柳叶儿》写作背景的介绍,或者是噤若寒蝉、“欲说还休”,或者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更多的是枉顾事实,遮掩历史。这可能是不明真相造成的,或者是了解真相却又不便说、不敢说。然而也有敢于乱说的,请看例3:
例3:(摘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
《柳叶儿》教学实录
授课人:泗阳县致远中学 风华正茂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的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旧社会里,许多人以柳叶来充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
……
五、回顾全文,情感教育
师:旧社会的生活怎么样?
生:困苦!
师: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生:幸福,美好!
……
通篇教学实录没有出现专门的写作背景介绍,在摘录的这两段文字里,算是对写作背景有所涉及吧,可竟然两次出现了“旧社会”一词,不知授课人是如何定义“旧社会”一词的概念的,难道是以改革开放前后来划分旧、新社会?我不敢妄自揣度。
综上数例,柳叶儿一文写作背景介绍的乱象可见一斑。
三
那么,到底该如何介绍本篇的写作背景呢?对此,综合一些资料,笔者试做如下表述。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后来,我们党和政府正视历史事实,将其称为“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这个“严重经济困难”主要是由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错误的经济运动和政治决策所导致。过去说是“自然灾害”,其实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在错误估计形势和盲目乐观下,全国人民从上到下充满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高涨的热情,于是出现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等一系列现在看来纯属瞎折腾的荒唐和错误的政治经济运动和决策,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交替出现,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篇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的特殊感情。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不折腾”,这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充分总结了历史经验和吸取了历史教训。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丰硕成果。
我的这一表述主要掌握三个原则:第一,真实客观,实事求是;第二,走出历史,达成教学目标之一“感悟过去的艰难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结合现实,认知社会,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的这段写作背景介绍,尽管删繁就简,仍显罗唆。可再简单又担心语焉不详。历史是复杂的,介绍是简单的,但却不能是不客观的,当然,鉴于某种敏感原因,我们也可以选择以婉转的方式来进行客观的介绍。
我们不应该忌讳客观的《柳叶儿》的写作背景介绍,其实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机会。借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批判与质疑的科学精神,而不是对奴性认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如果语文老师在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时连客观公正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
《柳叶儿》一篇列于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也许编者觉得本单元只是“童年趣事”,既为趣事,又何必劳心费神撩起那痛苦的回忆?抑或编者有所顾忌,对没有官方定论的那段历史不便妄言,故而对本文的写作背景不置片言?其实,我觉得,《柳叶儿》一篇并不适宜选入“童年趣事”这一单元,因为在介绍完如此沉重的写作背景之后,再学这篇“童年趣事”,心情会实在过于苦涩与沉痛,那些“趣事”的“趣味”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可是不介绍写作背景的话,现在这些糖水中泡大的学生又如何能够理解那以柳叶儿为食的年代?
偏颇之言,或有不妥。我本文并不想指责教科书的编著者和课堂上的执教者,而只是对我们的教学环境发些感慨,如此而已。当然,也希望通过对《柳叶儿》写作背景介绍的探讨,能够结束《柳叶儿》一文教学中对写作背景介绍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尴尬局面。如此,幸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2]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