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下社会所需,作为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高等教育能否与时俱进,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造潜力,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创造型人才,是当今时代一所大学成长的关键。本文立足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现状,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和作用,旨在为高校如何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开拓思路。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高等教育;大学生创造力;影响;方法;创造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0-01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存在巨大的关联,若能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应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一、创造力与创造型人才分析
按照大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创造力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一定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那么,何谓创造型人才呢?简单地说是指有较强创造力且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实现人格的人。创造型人才一般都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知识结构合理,掌握扎实;其次,智力较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再次,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好奇心,兴趣广泛,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恒心和毅力且志存高远。
二、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智力因素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含“五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它是创造力培养的前提。按照心理学家推孟、吉尔福特等人的的研究观点,智力因素在个体创造力中影响巨大。一般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力;创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间;但是智力高的人也未必都有高创造力。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力在进入大学之前皆已发育完成,故而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提高智力显然是徒劳的。
(二)知识因素
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的,知识是创造的源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由于课程安排及教学设计的局限性导致大学生普遍知识学习力度不够。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首先,知识结构不合理,文科生理工知识匮乏,理工科学生对文科知识也知之甚少;其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受世俗浮躁风气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急功近利、流于形式,没有很深的掌握并形成个人的专业理论体系。这两点是深刻影响当下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方面,科学和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学校学术争鸣、自由包容的氛围和对学生创造发明的引导和鼓励政策的有力实施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重大的积极作用。社会环境方面,主张科学、民主,倡导自强独立的国家,大学生创造力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非智力因素
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者也。”这里所讲的坚忍不拔之志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等权威专家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个方面,具体来讲则可分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荣誉感、坚持性和独立性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影响巨大。
三、如何通过培养非智力因素增强大学生创造力
(一)开展科学通识教育
对比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本科生,美国学生的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学生。这一差异与两国高等院校在本科生教育初期的教育内容安排不同时有关系的。我国高等院校亦可结合我国实际借鉴美国的本科教育初期开展的科学通识教育。大学生通过学习并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产生强烈的探索和创造动机,而这正是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情感本身来源于我们的需要,而情感的发展则来源于我们的认识。”一般的说,认识正确,情感也会正确,积极的情感将促使个体产生不竭的研究动力和创造热情。因此,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提高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乐观豁达的性格,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而這些是当下杰出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三)增加体育训练课程并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教育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精力,大学生是当下社会期望很高的年轻群体,他们身边充满着各种诱惑,若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精力是不可能在艰辛的创造路上取得成就的。所以应重视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以培养其健康的身体,同时应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教育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
(四)完善高校社团系统并定期举办科技节或其他各种科研创造比赛
高校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各种积极兴趣和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平台,若高校能系统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对于引导大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有巨大作用。同时定期举办科技节或是各种科研创造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对那些在比赛中获奖的同学给予鼓励将激发他们产生巨大的成就欲望,这是引导大学生不断创造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高等教育;大学生创造力;影响;方法;创造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0-01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存在巨大的关联,若能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应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一、创造力与创造型人才分析
按照大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创造力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一定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那么,何谓创造型人才呢?简单地说是指有较强创造力且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实现人格的人。创造型人才一般都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知识结构合理,掌握扎实;其次,智力较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再次,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好奇心,兴趣广泛,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恒心和毅力且志存高远。
二、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智力因素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含“五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它是创造力培养的前提。按照心理学家推孟、吉尔福特等人的的研究观点,智力因素在个体创造力中影响巨大。一般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力;创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间;但是智力高的人也未必都有高创造力。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力在进入大学之前皆已发育完成,故而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提高智力显然是徒劳的。
(二)知识因素
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的,知识是创造的源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由于课程安排及教学设计的局限性导致大学生普遍知识学习力度不够。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首先,知识结构不合理,文科生理工知识匮乏,理工科学生对文科知识也知之甚少;其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受世俗浮躁风气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急功近利、流于形式,没有很深的掌握并形成个人的专业理论体系。这两点是深刻影响当下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方面,科学和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学校学术争鸣、自由包容的氛围和对学生创造发明的引导和鼓励政策的有力实施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重大的积极作用。社会环境方面,主张科学、民主,倡导自强独立的国家,大学生创造力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非智力因素
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者也。”这里所讲的坚忍不拔之志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等权威专家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个方面,具体来讲则可分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荣誉感、坚持性和独立性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影响巨大。
三、如何通过培养非智力因素增强大学生创造力
(一)开展科学通识教育
对比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本科生,美国学生的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学生。这一差异与两国高等院校在本科生教育初期的教育内容安排不同时有关系的。我国高等院校亦可结合我国实际借鉴美国的本科教育初期开展的科学通识教育。大学生通过学习并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产生强烈的探索和创造动机,而这正是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情感本身来源于我们的需要,而情感的发展则来源于我们的认识。”一般的说,认识正确,情感也会正确,积极的情感将促使个体产生不竭的研究动力和创造热情。因此,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提高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乐观豁达的性格,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而這些是当下杰出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三)增加体育训练课程并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教育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精力,大学生是当下社会期望很高的年轻群体,他们身边充满着各种诱惑,若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精力是不可能在艰辛的创造路上取得成就的。所以应重视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以培养其健康的身体,同时应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教育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
(四)完善高校社团系统并定期举办科技节或其他各种科研创造比赛
高校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各种积极兴趣和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平台,若高校能系统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对于引导大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有巨大作用。同时定期举办科技节或是各种科研创造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对那些在比赛中获奖的同学给予鼓励将激发他们产生巨大的成就欲望,这是引导大学生不断创造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