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03-02
现用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历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初中学生不同时段的主要问题,确定各个年级的教育主题以安排教材内容。将培养“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并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育内容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体现。[1]
七年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新起点上憧憬未来,因此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1]可见,心理素质教育是七年级新编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一条重要的线,因此,将心理学教育纳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体系,上好这门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课程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努力,在实践中得到以下几点体会和感受:
1 仔细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以教材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中加入适合初中学生感兴趣的简单易懂的有用的心理学基本知识
翻看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里面的知识量非常丰富,每个单元的安排都是根据初一新生进入学校从不适应到适应,以及适应之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比较合理的编排。再仔细翻阅每一课每一节的内容,会发现,其实每个部分的内容都不多,而且都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充足的准备和合理的安排。在上课之前,要仔细分析教材,不仅要吃透本节的内容,而且要将本节内容与本课、甚至本单元、本册书的内容充分联系和衔接。另外,课本上的内容非常有限,仅仅讲教材上的东西是不能吸引学生的,而且也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他们感兴趣和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七年级的思想品德书的内容是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如何加入与教材相关的、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心理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这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注意的。
比如,在对第一课第一节内容“新学校,新同学”的课程准备中,针对那时的学生都刚踏入初中这个新的环境,很多学生都不敢主动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情况,可以设计通过漫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通过讲解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他们了解人际关系产生和建立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效应,帮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融入新的人际关系圈。 又比如在第二课第一节的内容“学习新天地”的课程准备中,可以加入心理学研究中的“学习高原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都要经过一个“高原反应”才能促使下一个阶段的上升,让学生了解到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2 在讲课过程中将心理学团体辅导的相关内容与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相结合,加强传统模式教学的同时要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来配合新的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编排比较简单易懂,学生普遍反映认为看过都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所以如果不能将新的东西融入课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合理地安排好课程,配合一些和教材内容有关的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比如,在第一课第二节内容“创建新集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告诉学生班级体之间除了要团结协作,还可以补充一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团体辅导活动——《说与画》,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班级内部沟通的重要性,并在平时注意提高自己倾听与表达的能力。有比如在第三课第二节“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在纸上画自己的自画像和留下自己签名,然后教师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自画像和签名笔迹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要充分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是认识与情感活动的统一体,只有同时调动这两种心理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要使心理品质教育更吸引学生,融心理品质与思想品质教育为一体,就必须借助多媒体创设“立体渗透”的教学。比如在第二课第二节“享受学习”中讲到学习的苦与乐,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放松音乐,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学上的放松训练的方法。
3 在课堂上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情感、体验上的分享
课堂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殿堂,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与传递的一个重要场所,把握好学生课堂上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不仅有利于课堂的互动,还对于增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感受的分享,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每一章节课程编排的内容并不多,因此在课堂上留给教师发挥、留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也就非常充分,这个时候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情感、体验上的东西拿出来一起分享,增进彼此的思想上的交流,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团体辅导活动后的分享,对于加强学生主动体验的意识和表达感受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留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安排和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青春期是多事之秋,是人生的“危险期”,是心理的“断乳期”。已迈入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既要表现自己有独立的是非观、 价值观,又由于教育上的一些缺陷使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既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而自立,又缺乏这方面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常常处在彷徨、动摇、孤独和苦闷之中,显露于外的往往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心理上很容易走极端,或过于清高,或丧失斗志。
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之外,还要在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多多留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状况,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内容安排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来安排和设计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可见,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心理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配合教材所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师生、生生还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的交流与分享加深了解、融洽关系,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安排好教学。因此,我认为心理学对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甚至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将心理学应用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也是值得坚持走下去的。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前言.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03,6,1
现用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历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初中学生不同时段的主要问题,确定各个年级的教育主题以安排教材内容。将培养“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并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育内容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体现。[1]
七年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新起点上憧憬未来,因此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1]可见,心理素质教育是七年级新编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一条重要的线,因此,将心理学教育纳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体系,上好这门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课程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努力,在实践中得到以下几点体会和感受:
1 仔细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以教材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中加入适合初中学生感兴趣的简单易懂的有用的心理学基本知识
翻看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里面的知识量非常丰富,每个单元的安排都是根据初一新生进入学校从不适应到适应,以及适应之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比较合理的编排。再仔细翻阅每一课每一节的内容,会发现,其实每个部分的内容都不多,而且都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充足的准备和合理的安排。在上课之前,要仔细分析教材,不仅要吃透本节的内容,而且要将本节内容与本课、甚至本单元、本册书的内容充分联系和衔接。另外,课本上的内容非常有限,仅仅讲教材上的东西是不能吸引学生的,而且也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他们感兴趣和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七年级的思想品德书的内容是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如何加入与教材相关的、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心理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这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注意的。
比如,在对第一课第一节内容“新学校,新同学”的课程准备中,针对那时的学生都刚踏入初中这个新的环境,很多学生都不敢主动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情况,可以设计通过漫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通过讲解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他们了解人际关系产生和建立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效应,帮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融入新的人际关系圈。 又比如在第二课第一节的内容“学习新天地”的课程准备中,可以加入心理学研究中的“学习高原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都要经过一个“高原反应”才能促使下一个阶段的上升,让学生了解到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2 在讲课过程中将心理学团体辅导的相关内容与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相结合,加强传统模式教学的同时要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来配合新的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编排比较简单易懂,学生普遍反映认为看过都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所以如果不能将新的东西融入课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合理地安排好课程,配合一些和教材内容有关的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比如,在第一课第二节内容“创建新集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告诉学生班级体之间除了要团结协作,还可以补充一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团体辅导活动——《说与画》,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班级内部沟通的重要性,并在平时注意提高自己倾听与表达的能力。有比如在第三课第二节“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在纸上画自己的自画像和留下自己签名,然后教师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自画像和签名笔迹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要充分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是认识与情感活动的统一体,只有同时调动这两种心理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要使心理品质教育更吸引学生,融心理品质与思想品质教育为一体,就必须借助多媒体创设“立体渗透”的教学。比如在第二课第二节“享受学习”中讲到学习的苦与乐,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放松音乐,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学上的放松训练的方法。
3 在课堂上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情感、体验上的分享
课堂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殿堂,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与传递的一个重要场所,把握好学生课堂上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不仅有利于课堂的互动,还对于增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感受的分享,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每一章节课程编排的内容并不多,因此在课堂上留给教师发挥、留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也就非常充分,这个时候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情感、体验上的东西拿出来一起分享,增进彼此的思想上的交流,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团体辅导活动后的分享,对于加强学生主动体验的意识和表达感受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留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安排和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青春期是多事之秋,是人生的“危险期”,是心理的“断乳期”。已迈入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既要表现自己有独立的是非观、 价值观,又由于教育上的一些缺陷使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既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而自立,又缺乏这方面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常常处在彷徨、动摇、孤独和苦闷之中,显露于外的往往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心理上很容易走极端,或过于清高,或丧失斗志。
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之外,还要在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多多留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状况,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内容安排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来安排和设计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可见,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心理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配合教材所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师生、生生还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的交流与分享加深了解、融洽关系,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安排好教学。因此,我认为心理学对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甚至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将心理学应用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也是值得坚持走下去的。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前言.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