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但是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写出漂亮的文字,渴望自己的笔端流淌出清新 、活泼的小溪。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方法似乎很多,各式各样刊物上的指导文章各显神通,可是这些又常常令同学无所适从。我以为,在作文中学会熟练、灵活地引用古诗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处方”之一。古诗引用得好,能为段落增色,能为文章添彩,能使阅卷老师颔首称道,高分非您莫属。
一、梳理古诗,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首先应多读多记,汲取营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中,许多优美的诗句,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是写作的好材料。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多读多记、多背,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第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并且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要“敏感”即多动脑筋,力求获得深刻新颖的看法;然后选用最好的语言最恰当的诗句将其倾吐出来。第三,对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所积累到的素材,所得到的情感体验要注重梳理。以诗歌的梳理为例,每一篇古典诗歌,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通过比较,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如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 雪》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学生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二、体会古诗,学会写出作文意境
作文中恰到好处的引用诗句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如:高考优秀作文《幸福是什么》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吧!”该段恰到好处地引用了三句古诗文中的名句,使其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了,一气呵成,收到了极佳的表达效果。所谓的恰到好处,就是自己文章的意境和引用的古诗的意境一致。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使诗歌意境的再现与自己的文章浑然一体。关于诗歌的意境分析,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组成了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那么我们在描写相同的景色情感时就可以引用其中的几句。 对于抒情性诗作,要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时,注意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有好酒好菜,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接着笔锋一转,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由高兴转为失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心里感到憋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出路又不知在哪里,心里不免沉重起来,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下子振起全篇,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前途充满信心,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通过深入内心法,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我们在情感上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以后作文中的引用就显得得心应手了。
三、诵读古诗,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从诵读诗词中明确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感情是诗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写真情是写好诗的第一要素。正因为有真挚深沉的情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才牵动人们离别的衷肠;岳飞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才使《满江红》成为千古绝唱;陆游的《钗头凤》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把爱情这一题材发挥到了极致……诗歌如此,同学们的作文更应如此。只有表现出真情实感,才能以澎湃的热情引起读者感情和思想上的震动,才能打动读者。朱自清的《 背影》、茅盾的《 白杨礼赞》无不渗透作者真挚浓烈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说真话、诉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同学们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写出自己的情感,写下自已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唯有如此,才能写好作文。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精华,其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可唤起读者的无穷联想与思考。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或化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拿来”为我所用,相信一定能使学生的文章文采飞扬,增色不少。
(抚宁县田各庄中学)
一、梳理古诗,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首先应多读多记,汲取营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中,许多优美的诗句,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是写作的好材料。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多读多记、多背,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第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并且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要“敏感”即多动脑筋,力求获得深刻新颖的看法;然后选用最好的语言最恰当的诗句将其倾吐出来。第三,对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所积累到的素材,所得到的情感体验要注重梳理。以诗歌的梳理为例,每一篇古典诗歌,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通过比较,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如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 雪》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学生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二、体会古诗,学会写出作文意境
作文中恰到好处的引用诗句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如:高考优秀作文《幸福是什么》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吧!”该段恰到好处地引用了三句古诗文中的名句,使其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了,一气呵成,收到了极佳的表达效果。所谓的恰到好处,就是自己文章的意境和引用的古诗的意境一致。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使诗歌意境的再现与自己的文章浑然一体。关于诗歌的意境分析,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组成了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那么我们在描写相同的景色情感时就可以引用其中的几句。 对于抒情性诗作,要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时,注意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有好酒好菜,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接着笔锋一转,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由高兴转为失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心里感到憋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出路又不知在哪里,心里不免沉重起来,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下子振起全篇,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前途充满信心,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通过深入内心法,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我们在情感上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以后作文中的引用就显得得心应手了。
三、诵读古诗,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从诵读诗词中明确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感情是诗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写真情是写好诗的第一要素。正因为有真挚深沉的情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才牵动人们离别的衷肠;岳飞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才使《满江红》成为千古绝唱;陆游的《钗头凤》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把爱情这一题材发挥到了极致……诗歌如此,同学们的作文更应如此。只有表现出真情实感,才能以澎湃的热情引起读者感情和思想上的震动,才能打动读者。朱自清的《 背影》、茅盾的《 白杨礼赞》无不渗透作者真挚浓烈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说真话、诉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同学们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写出自己的情感,写下自已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唯有如此,才能写好作文。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精华,其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可唤起读者的无穷联想与思考。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或化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拿来”为我所用,相信一定能使学生的文章文采飞扬,增色不少。
(抚宁县田各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