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的运用,探求在新时代建筑设计中如何运用,及更好的适应现代建筑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国元素、传统、现代
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式元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我国的建筑设计在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文化领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在邻国的园林建筑中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多年来,建筑设计师们一直喜欢将中式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来,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些时候则是将中式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如何运用中式风格,如何更好的繼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成为一大亮点,它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用四大中国元素诠释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并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最合适、最好的表达。作为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进建筑设计当中去是一门必修的课题。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距,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中国馆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
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说,我们应该撇开单纯表面的形态、色彩去谈中国,比如九宫九格、中国红之类,而应该去发掘更深层次的“中华睿智”。他认为,中国馆的确是中华古智慧与现代生态技术相结合的结晶。拿其自上而下的立面收分角度来讲,它的角度正好处于上海冬至日和夏至日的阳光射角之间。因此,在夏天大屋顶恰好可以阻碍阳光进入室内,并造就中国馆底层的阴影面积,为参观人流降低了气温;而在冬日,阳光又可以斜射入中国馆的建筑内部提供日照取暖。中华古老的“大屋顶”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像是一个建筑、文化、艺术的游乐场,而说到中国馆,不得不说说中国馆的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之一:中国红
中国红应用在斗拱造型的中国馆外观上,不仅是建筑体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更给世界展现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色彩。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之二:“东方之冠”的外形设计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由于外形酷似一顶古帽,而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展现出高贵而富有内涵、独特的中国气质。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这三:篆字的二十四节气
既突出“冠”的古朴,又可以让人们饶有有兴趣的辨识这48个字,展示中国古汉字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告诉世界,这就是中国独有的文字。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之四:“新九洲清晏”屋顶花园
九州清晏原本是圆明园中的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将其“移植”到国家馆周围,成为国家馆的景观。经过重新设计后,新“九州清宴”——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雍)的周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充分展示出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与张力。
古代中国人在大自然中选择住所时有“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之说,就是在选宅地时注意选择有太阳、流水以及空气流动之处所,即民间风水学说的“山水聚会,芷风得水”之处。除了体量的把握,中式空间气质的凸显还体现在布局的方法上。据史料记载,晚年的隋炀帝,就感叹壮丽的宫殿虽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适宜人。于是设计师项升便为皇上设计了千门万户、幽房曲折的“迷宫”,人一旦误入没人带路就出不来。或许就是从隋炀帝开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点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但是我们国家目前中国城市的状态简单的说就是乱七八糟的状况,房子有古典的,有现代的。古典里面有东方古典的,有西方古典的,到底谁跟谁结合,成了一个特别杂乱的问题。有的明明是西方现代的身体,却顶上一个中式的帽子,不但没有美感,反而让人产生不伦不类的感觉。到了很多城市,迎面而来的几乎全是摩天高楼,虽有现代感,却早已找不到自己的特色,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然而在事实上,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却毫不觉可惜。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现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现在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几十年来,几个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广州汉口等,曾不断的模仿欧美等商业城市,其实都是外国人经济侵略时期的产物。这种建筑当然不含有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构造上虽可学其所长,但在属于艺术范围的处置必有一种特殊的表现。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做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我们有自己的传统习惯和趣味,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就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来将就欧美的方式,或张冠李戴。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当大部分中国建筑师还在探索外部形态为主传统现代化方法的时候,贝聿铭提示了空间为主传统现代化的转换的视觉。中国以及东亚汉字文化圈建筑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建筑和建筑之间、建筑和自然之间、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是被首先考虑的,就是空间为主的建筑设计手法。现今,在一些优秀的现代西方建筑里已经融合了类似的思考与感性。中国现代建筑应该要退出以大屋顶等外部形态作为传统建筑现代化之路的思考,这种因素只需留一点作为小小的辅料。让我们自己探索建筑内在的意义和建筑外部空间中蕴涵的精神吧!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国元素、传统、现代
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式元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我国的建筑设计在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文化领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在邻国的园林建筑中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多年来,建筑设计师们一直喜欢将中式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来,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些时候则是将中式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如何运用中式风格,如何更好的繼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成为一大亮点,它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用四大中国元素诠释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并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最合适、最好的表达。作为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进建筑设计当中去是一门必修的课题。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距,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中国馆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
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说,我们应该撇开单纯表面的形态、色彩去谈中国,比如九宫九格、中国红之类,而应该去发掘更深层次的“中华睿智”。他认为,中国馆的确是中华古智慧与现代生态技术相结合的结晶。拿其自上而下的立面收分角度来讲,它的角度正好处于上海冬至日和夏至日的阳光射角之间。因此,在夏天大屋顶恰好可以阻碍阳光进入室内,并造就中国馆底层的阴影面积,为参观人流降低了气温;而在冬日,阳光又可以斜射入中国馆的建筑内部提供日照取暖。中华古老的“大屋顶”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像是一个建筑、文化、艺术的游乐场,而说到中国馆,不得不说说中国馆的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之一:中国红
中国红应用在斗拱造型的中国馆外观上,不仅是建筑体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更给世界展现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色彩。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之二:“东方之冠”的外形设计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由于外形酷似一顶古帽,而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展现出高贵而富有内涵、独特的中国气质。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这三:篆字的二十四节气
既突出“冠”的古朴,又可以让人们饶有有兴趣的辨识这48个字,展示中国古汉字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告诉世界,这就是中国独有的文字。
中国馆的中国元素之四:“新九洲清晏”屋顶花园
九州清晏原本是圆明园中的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将其“移植”到国家馆周围,成为国家馆的景观。经过重新设计后,新“九州清宴”——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雍)的周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充分展示出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与张力。
古代中国人在大自然中选择住所时有“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之说,就是在选宅地时注意选择有太阳、流水以及空气流动之处所,即民间风水学说的“山水聚会,芷风得水”之处。除了体量的把握,中式空间气质的凸显还体现在布局的方法上。据史料记载,晚年的隋炀帝,就感叹壮丽的宫殿虽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适宜人。于是设计师项升便为皇上设计了千门万户、幽房曲折的“迷宫”,人一旦误入没人带路就出不来。或许就是从隋炀帝开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点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但是我们国家目前中国城市的状态简单的说就是乱七八糟的状况,房子有古典的,有现代的。古典里面有东方古典的,有西方古典的,到底谁跟谁结合,成了一个特别杂乱的问题。有的明明是西方现代的身体,却顶上一个中式的帽子,不但没有美感,反而让人产生不伦不类的感觉。到了很多城市,迎面而来的几乎全是摩天高楼,虽有现代感,却早已找不到自己的特色,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然而在事实上,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却毫不觉可惜。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现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现在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几十年来,几个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广州汉口等,曾不断的模仿欧美等商业城市,其实都是外国人经济侵略时期的产物。这种建筑当然不含有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构造上虽可学其所长,但在属于艺术范围的处置必有一种特殊的表现。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做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我们有自己的传统习惯和趣味,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就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来将就欧美的方式,或张冠李戴。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当大部分中国建筑师还在探索外部形态为主传统现代化方法的时候,贝聿铭提示了空间为主传统现代化的转换的视觉。中国以及东亚汉字文化圈建筑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建筑和建筑之间、建筑和自然之间、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是被首先考虑的,就是空间为主的建筑设计手法。现今,在一些优秀的现代西方建筑里已经融合了类似的思考与感性。中国现代建筑应该要退出以大屋顶等外部形态作为传统建筑现代化之路的思考,这种因素只需留一点作为小小的辅料。让我们自己探索建筑内在的意义和建筑外部空间中蕴涵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