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于一身,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多媒体的运用使数学教学不再单调和枯燥,增添了无限魅力。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精心创设有趣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借助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情境,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以往的教与学的方法,同时还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用计算机显示色彩鲜艳的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的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为一日。生动的动画形式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的形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疑问。这样,用计算机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搭配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又如圆柱体的表面积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该课件中,我运用了三维动画的变形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为一个长方形。学生看了动画后就很容易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两个圆形的面积加上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这里三维动画软件中所制作的动画,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弄清圆柱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公式的由来。
三、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促进思维创新
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多媒体技术可以推动实验、尝试、模拟、猜想等非形式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得益彰。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学生的数学猜想进行演示、验证,甚至直接把对象构造出来,这就能极大地提高猜想的成功率,提高数学结论归纳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通过把圆分割成若干个相同的扇形,然后拼成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的。让学生通过把圆分割为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等,再分别拼成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或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起到启发、鼓励、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四、利用多媒体,扩大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知识日新月异,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对教师来讲,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用多媒体代替板书、板图,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共同之处,对“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这一公式很快理解并掌握。另一方面,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板书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把一些图形、文字等预先存入电脑中,在课堂上适时显示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只要我们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特约编辑 熊叠丽)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精心创设有趣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借助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情境,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以往的教与学的方法,同时还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用计算机显示色彩鲜艳的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的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为一日。生动的动画形式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的形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疑问。这样,用计算机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搭配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又如圆柱体的表面积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该课件中,我运用了三维动画的变形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为一个长方形。学生看了动画后就很容易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两个圆形的面积加上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这里三维动画软件中所制作的动画,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弄清圆柱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公式的由来。
三、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促进思维创新
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多媒体技术可以推动实验、尝试、模拟、猜想等非形式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得益彰。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学生的数学猜想进行演示、验证,甚至直接把对象构造出来,这就能极大地提高猜想的成功率,提高数学结论归纳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通过把圆分割成若干个相同的扇形,然后拼成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的。让学生通过把圆分割为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等,再分别拼成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或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起到启发、鼓励、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四、利用多媒体,扩大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知识日新月异,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对教师来讲,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用多媒体代替板书、板图,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共同之处,对“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这一公式很快理解并掌握。另一方面,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板书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把一些图形、文字等预先存入电脑中,在课堂上适时显示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只要我们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