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类认识自然的进程来看,电学和磁学开始是各自独立的。“电”最早在古希腊时期发现,因被摩擦过的琥珀具有吸引羽毛等轻小物体的特性,而认识“电”。东汉王充著作《论衡·乱龙》中也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的描述。顿牟即琥珀;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屑等的微小屑末。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不过,其中“磁石引针”的记载属于当时世界上比较早的。当然,全面研究磁的第一人还是英国人威廉·吉尔伯特,1600年,他的专著《论磁,磁体和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磁体》,第一次使磁学由经验转为科学。顿牟掇芥也好,磁石引针也罢,它们之间都是非接触性的相互作用。但是到了1820年,丹麦科学家汉斯·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电流对磁针的作用,颠覆了人们已有的认识。记录到的实验现象是“在自由悬挂着的磁针上方,由北向南流动的伽伐尼电,把磁针的北端推向东,而在相同方向上,在磁针下面流过的伽伐尼电,把磁针的北端推向西”。从而第一次无可争辩地将电与磁联系到一起。紧接着,同一年,法国科学家毕奥和萨伐尔根据对电流的磁作用的实验结果得到了(恒定)电流元产生的磁场和该电流元的关系定律。后来,也是同一年,法国科学家安德烈·玛丽·安培前瞻性地认为,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的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再后来,1837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把电力线和磁力线的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学,指出电和磁是通过其周围的“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全文查看链接